只是顾砚书上辈子虽然经历过末世,但也从来没有打理过田地里面的事务。
若说现在是秋季,顾砚书或许还能从农作生长情况看出些什么东西来。
但是现在因为季节的缘故,这田地里光秃秃的一片,并没有种下任何东西,顾砚书便是两眼一抓瞎,什么也看不出来了。
只不过田地旁边沟渠的情况,顾砚书也能大致猜测出来,这田庄恐怕也和他手底下的那些店铺一样,被顾砚礼管理的不错。
就在顾砚书观察着四周的环境时,唐掌柜便已经带着他来到了窑厂附近:
“王妃,前面便是窑厂了。”
顾砚书顺着唐掌柜示意的方向看了看,一眼便看到了眼前那个
挂着“陶然”匾额的大门。
从大门进去,顾砚书一眼便看到了唐掌柜口中那些挤压的瓷器。
除此之外,顾砚书还发现,此时的窑洞里面并没有开火,就连窑厂里面正在工作的工人也不多。
“现在窑里和店里都压了不少瓷器,陶然居那边的情况不好,小的也不敢贸然行事,就让这边先把工作停了。”
或许是注意到了顾砚书的目光,唐掌柜低声同顾砚书解释着。
就在唐掌柜说话的同时,窑洞中便走出了一个穿着粗布短褐,体格健壮的男子。
那人一见到唐掌柜,脸上微微有些烦躁的表情消散了不少,连忙上前两步走路到了唐掌柜面前:
“唐掌柜您怎么来了?是不是咱们这边可以复工了?”
第44章
这个穿着粗布短褐, 体格健壮的男人叫周和,因为在家中排行第三,窑上的工人们都叫他周老三。
现在陶然居的窑厂, 便是由周老三负责管理。
因为这瓷器行业在天齐国的特殊性,所以这瓷窑上的工人们, 也都不是领取的固定工钱。
在寻常的时候,这些工人拿到手的工钱会少一些, 虽然不是非常少, 但也只够一家人的生活所需。
但是等到这年头年尾瓷器店进入旺季之后, 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每年这个时候, 窑上的工人因为工作量比平时大, 有些时候甚至还需要加班加点地连夜倒班轮换,这工钱便会一下比平常时间多上两三倍不止。
就拿陶然居的这个陶然窑厂来举例吧。
去年陶然居的生意不错,最后的收成也好, 比起往年来利润多了整整两成。
于是顾砚礼便做主, 又给窑上的工人们把工钱向上提了提。
所以去年在陶然窑厂中做事的工人, 在年头年尾最忙的这三个月的时间里, 便挣到了平时一年才能挣到的钱。
顾砚礼去年的那一番举动,也直接让陶然窑厂的工人们都明白了一个道理:
他们做出来的瓷器越多,店里的瓷器卖的越好, 他们的工钱才会越多。
要知道在这窑厂中做工的工人,可都是家家户户的顶梁柱, 这一大家子人都张着口等着窑上的汉子们挣钱回去买米下锅呢。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想在饭桌上添上那么一两道肉菜, 为自家的媳妇儿孩子添上一两件新衣服。窑上的工人们自然也都不例外。
这些人前几天还在说今年要多轮几个班次,多挣一点钱拿回家过年之类的话。
谁知道这才几天功夫?唐掌柜居然就让他们停工了,计划中的肉菜新衣服似乎在一瞬间化为了泡影。
这让周老三怎么能够不着急?
“咳, 王妃,这位是周老三,现在这个窑厂便是由他负责。”
周掌柜地咳了一声,没有回答周老三的问题,而是先看向顾砚书,向他介绍了一番周老三之后,才转头看向周老三:
“
周老三,这位是厉王妃殿下,今天我来,便是带殿下来窑厂看看的。”
“厉王妃?小公子?”
周老三先是愣了愣,然后才反应过来,这厉王妃,不就是以前主家的小公子吗?
周老三平时不是整日里都在窑洞里烧瓷,便是同工人们商量这瓷器的烧制,对外界的事物向来是不怎么关心的。
对于陶然居和陶然窑厂被原来的主家,也就是顾大公子送给了小公子当嫁妆这件事,周老三也只是隐约有所耳闻。
现在看到唐掌柜的态度,周老三便知道,这件事恐怕是真的了。
但对于现在的周老三来说,陶然居和陶然窑厂现在到底是谁的并不重要,他只关心这窑上什么时候才能开火。
心中关心,周老三也毫不犹豫地问了出来:
“见过王妃殿下,不知殿下可否告诉小的们,咱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复工?”
或许是因为心中着急,周老三嘴上虽然在向顾砚书问好,但语气并不是那么好听。
唐掌柜见周老三如此不懂规矩,心下便是一惊。
要知道顾砚书在承恩侯府的时候,就不是一个好相与的。
现在听到周老三如此不客气,岂不是要发火?
于是连忙赶在顾砚书之前,呵斥出声:
“周老三!这可是厉王妃殿下,你说话……”
然而唐掌柜话还没说完,便被顾砚书给打断了:
“复工的事,等我先去窑洞里面看过了再说。”
从顾砚书此时的语气便能听出,他并没不打算追究周老三刚刚的无礼。
意识到这一点,唐掌柜微微在心中松了一口气。
倒是周老三,在听到顾砚书的回答时并不十分满意。
什么叫做先去窑洞里面看过了再说?
万一看过之后这厉王妃直接说今年不复工了呢?
到时候窑上的这些工人们怎么办?
顾砚书几乎一眼便能够看出周老三心中的顾虑,当即便轻轻笑了笑:
“周老三是吧?你放心,我进窑洞看过之后,年前一定会让你们复工。就算是不复工,这窑厂里面的所有工人,今年过年的工钱也都照发!”
“当真?”周老三一听这话,
脸上的表情顿时好了不少,但依旧有些不相信。
“当真,你不信我,总要相信厉王府吧?”顾砚书扬了扬下巴。
那周老三一听到厉王府的名头,脸上的犹豫便顿时一扫而空,直接点下了头:
“好!那我周老三这就带你去窑洞!”
说完,便直接转身向身后的窑洞走去,并不忘示意顾砚书跟上。
“王妃……”
等到周老三向前走了几步后,唐掌柜才开口叫了顾砚书一声。
对上顾砚书询问的目光后,犹豫了片刻,唐掌柜才像是下定决心一般,问出了心中所想:
“刚刚王妃说,即使今年不复工,这窑上的工人们的工钱,也会同往常一样发放?”
“自然。”顾砚书想也不想便点了头。
“可是……”
听到肯定的回答,唐掌柜顿时便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陶然窑厂中的工人,几乎都是在窑厂中干了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老工匠了。
唐掌柜平日里虽然与他们没有什么交集,但依旧有那么一两分钟感情在,自然不想看到他们过年的时候无米下锅的情况。
但若是这窑厂今年不复工,就代表陶然居那边的困境没有办法解决。
到时候陶然居和顾砚书的损失可不仅仅是现在积压在库里的这三万两银钱的货物这么简单,这种情况下若是再给工人们工钱……
“我刚看了看,这厂里的工人,应该都在这里干了不少时间了吧?”
顾砚书一眼便能看出唐掌柜心中在想什么,微微笑了笑:
“都是窑厂里的老人了,对陶然居没有功劳也都有苦劳,要真是复不了工,这笔钱就当是给他们的补偿了。”
旁的不说,就说在末世之前。
这公司就算是倒闭了,也会给公司的员工发上最后一笔工资和遣散费,更别提现在眼见着马上就要过年了。
顾砚书说完后,见唐掌柜的表情依旧有些微奇怪,于是在停顿片刻之后,便又加上了一句:
“唐掌柜便放心吧,本少爷现在什么都缺,唯独不缺钱!”
说完,便不再理会周掌柜,直接急行了两步,跟在了周老三的身后。
唐掌柜在这个时候
才突然想到,没错,厉王妃前几日才从长乐赌坊赢回了一百二十一万两。
就算是陶然居现在便直接宣布关门,厉王妃也赔得起!
想到这里,唐掌柜脸上的表情便顿时释然了,也加快了步伐,跟在了顾砚书的身后。
顾砚书同唐掌柜刚刚的那一番话并没有特地压低音量,所以在窑厂中那几个工人也都听了个清楚。
原本还对顾砚书的话有所怀疑的工人们,这个时候才算是彻底放下了心。
甚至还有几个人在低声交流了几句后,便转身快步离开了窑厂,一看便知道是给那些今天不在窑厂的工人传递这个好消息去了。
这个时候,顾砚书已经跟在周老三的身后走进了窑洞。
虽然现在已经到了深秋,眼见着就要立冬了,而这窑洞里面也停了两三天火了。
但在走到窑洞入口的位置,顾砚书还是能够感觉到一股明显的热气铺面而来。
低头,便能在窑洞四周看到不少瓷器的半成品。
若说现在是秋季,顾砚书或许还能从农作生长情况看出些什么东西来。
但是现在因为季节的缘故,这田地里光秃秃的一片,并没有种下任何东西,顾砚书便是两眼一抓瞎,什么也看不出来了。
只不过田地旁边沟渠的情况,顾砚书也能大致猜测出来,这田庄恐怕也和他手底下的那些店铺一样,被顾砚礼管理的不错。
就在顾砚书观察着四周的环境时,唐掌柜便已经带着他来到了窑厂附近:
“王妃,前面便是窑厂了。”
顾砚书顺着唐掌柜示意的方向看了看,一眼便看到了眼前那个
挂着“陶然”匾额的大门。
从大门进去,顾砚书一眼便看到了唐掌柜口中那些挤压的瓷器。
除此之外,顾砚书还发现,此时的窑洞里面并没有开火,就连窑厂里面正在工作的工人也不多。
“现在窑里和店里都压了不少瓷器,陶然居那边的情况不好,小的也不敢贸然行事,就让这边先把工作停了。”
或许是注意到了顾砚书的目光,唐掌柜低声同顾砚书解释着。
就在唐掌柜说话的同时,窑洞中便走出了一个穿着粗布短褐,体格健壮的男子。
那人一见到唐掌柜,脸上微微有些烦躁的表情消散了不少,连忙上前两步走路到了唐掌柜面前:
“唐掌柜您怎么来了?是不是咱们这边可以复工了?”
第44章
这个穿着粗布短褐, 体格健壮的男人叫周和,因为在家中排行第三,窑上的工人们都叫他周老三。
现在陶然居的窑厂, 便是由周老三负责管理。
因为这瓷器行业在天齐国的特殊性,所以这瓷窑上的工人们, 也都不是领取的固定工钱。
在寻常的时候,这些工人拿到手的工钱会少一些, 虽然不是非常少, 但也只够一家人的生活所需。
但是等到这年头年尾瓷器店进入旺季之后, 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每年这个时候, 窑上的工人因为工作量比平时大, 有些时候甚至还需要加班加点地连夜倒班轮换,这工钱便会一下比平常时间多上两三倍不止。
就拿陶然居的这个陶然窑厂来举例吧。
去年陶然居的生意不错,最后的收成也好, 比起往年来利润多了整整两成。
于是顾砚礼便做主, 又给窑上的工人们把工钱向上提了提。
所以去年在陶然窑厂中做事的工人, 在年头年尾最忙的这三个月的时间里, 便挣到了平时一年才能挣到的钱。
顾砚礼去年的那一番举动,也直接让陶然窑厂的工人们都明白了一个道理:
他们做出来的瓷器越多,店里的瓷器卖的越好, 他们的工钱才会越多。
要知道在这窑厂中做工的工人,可都是家家户户的顶梁柱, 这一大家子人都张着口等着窑上的汉子们挣钱回去买米下锅呢。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想在饭桌上添上那么一两道肉菜, 为自家的媳妇儿孩子添上一两件新衣服。窑上的工人们自然也都不例外。
这些人前几天还在说今年要多轮几个班次,多挣一点钱拿回家过年之类的话。
谁知道这才几天功夫?唐掌柜居然就让他们停工了,计划中的肉菜新衣服似乎在一瞬间化为了泡影。
这让周老三怎么能够不着急?
“咳, 王妃,这位是周老三,现在这个窑厂便是由他负责。”
周掌柜地咳了一声,没有回答周老三的问题,而是先看向顾砚书,向他介绍了一番周老三之后,才转头看向周老三:
“
周老三,这位是厉王妃殿下,今天我来,便是带殿下来窑厂看看的。”
“厉王妃?小公子?”
周老三先是愣了愣,然后才反应过来,这厉王妃,不就是以前主家的小公子吗?
周老三平时不是整日里都在窑洞里烧瓷,便是同工人们商量这瓷器的烧制,对外界的事物向来是不怎么关心的。
对于陶然居和陶然窑厂被原来的主家,也就是顾大公子送给了小公子当嫁妆这件事,周老三也只是隐约有所耳闻。
现在看到唐掌柜的态度,周老三便知道,这件事恐怕是真的了。
但对于现在的周老三来说,陶然居和陶然窑厂现在到底是谁的并不重要,他只关心这窑上什么时候才能开火。
心中关心,周老三也毫不犹豫地问了出来:
“见过王妃殿下,不知殿下可否告诉小的们,咱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复工?”
或许是因为心中着急,周老三嘴上虽然在向顾砚书问好,但语气并不是那么好听。
唐掌柜见周老三如此不懂规矩,心下便是一惊。
要知道顾砚书在承恩侯府的时候,就不是一个好相与的。
现在听到周老三如此不客气,岂不是要发火?
于是连忙赶在顾砚书之前,呵斥出声:
“周老三!这可是厉王妃殿下,你说话……”
然而唐掌柜话还没说完,便被顾砚书给打断了:
“复工的事,等我先去窑洞里面看过了再说。”
从顾砚书此时的语气便能听出,他并没不打算追究周老三刚刚的无礼。
意识到这一点,唐掌柜微微在心中松了一口气。
倒是周老三,在听到顾砚书的回答时并不十分满意。
什么叫做先去窑洞里面看过了再说?
万一看过之后这厉王妃直接说今年不复工了呢?
到时候窑上的这些工人们怎么办?
顾砚书几乎一眼便能够看出周老三心中的顾虑,当即便轻轻笑了笑:
“周老三是吧?你放心,我进窑洞看过之后,年前一定会让你们复工。就算是不复工,这窑厂里面的所有工人,今年过年的工钱也都照发!”
“当真?”周老三一听这话,
脸上的表情顿时好了不少,但依旧有些不相信。
“当真,你不信我,总要相信厉王府吧?”顾砚书扬了扬下巴。
那周老三一听到厉王府的名头,脸上的犹豫便顿时一扫而空,直接点下了头:
“好!那我周老三这就带你去窑洞!”
说完,便直接转身向身后的窑洞走去,并不忘示意顾砚书跟上。
“王妃……”
等到周老三向前走了几步后,唐掌柜才开口叫了顾砚书一声。
对上顾砚书询问的目光后,犹豫了片刻,唐掌柜才像是下定决心一般,问出了心中所想:
“刚刚王妃说,即使今年不复工,这窑上的工人们的工钱,也会同往常一样发放?”
“自然。”顾砚书想也不想便点了头。
“可是……”
听到肯定的回答,唐掌柜顿时便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陶然窑厂中的工人,几乎都是在窑厂中干了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老工匠了。
唐掌柜平日里虽然与他们没有什么交集,但依旧有那么一两分钟感情在,自然不想看到他们过年的时候无米下锅的情况。
但若是这窑厂今年不复工,就代表陶然居那边的困境没有办法解决。
到时候陶然居和顾砚书的损失可不仅仅是现在积压在库里的这三万两银钱的货物这么简单,这种情况下若是再给工人们工钱……
“我刚看了看,这厂里的工人,应该都在这里干了不少时间了吧?”
顾砚书一眼便能看出唐掌柜心中在想什么,微微笑了笑:
“都是窑厂里的老人了,对陶然居没有功劳也都有苦劳,要真是复不了工,这笔钱就当是给他们的补偿了。”
旁的不说,就说在末世之前。
这公司就算是倒闭了,也会给公司的员工发上最后一笔工资和遣散费,更别提现在眼见着马上就要过年了。
顾砚书说完后,见唐掌柜的表情依旧有些微奇怪,于是在停顿片刻之后,便又加上了一句:
“唐掌柜便放心吧,本少爷现在什么都缺,唯独不缺钱!”
说完,便不再理会周掌柜,直接急行了两步,跟在了周老三的身后。
唐掌柜在这个时候
才突然想到,没错,厉王妃前几日才从长乐赌坊赢回了一百二十一万两。
就算是陶然居现在便直接宣布关门,厉王妃也赔得起!
想到这里,唐掌柜脸上的表情便顿时释然了,也加快了步伐,跟在了顾砚书的身后。
顾砚书同唐掌柜刚刚的那一番话并没有特地压低音量,所以在窑厂中那几个工人也都听了个清楚。
原本还对顾砚书的话有所怀疑的工人们,这个时候才算是彻底放下了心。
甚至还有几个人在低声交流了几句后,便转身快步离开了窑厂,一看便知道是给那些今天不在窑厂的工人传递这个好消息去了。
这个时候,顾砚书已经跟在周老三的身后走进了窑洞。
虽然现在已经到了深秋,眼见着就要立冬了,而这窑洞里面也停了两三天火了。
但在走到窑洞入口的位置,顾砚书还是能够感觉到一股明显的热气铺面而来。
低头,便能在窑洞四周看到不少瓷器的半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