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开始看的时候,苏桐对这篇稿子并没有太高的期望。
平心而论,这么快交一篇上万字的稿子,苏桐很难相信这篇稿子的质量能有保证。
但是当苏桐看完前面一段的时候,他的看法就有了一些改变,因为单从这篇的视角,就可以判定,这绝非一篇粗制滥造的作品。
他瞄了于东一眼,此时于东正认真地盯着茶几上的茶杯在看,似乎茶杯上面有什么引人注目的东西。
苏桐忍不住又看了一眼茶几上的茶杯。
好像没什么好看的。
摇了摇头,苏桐继续把注意力放在手中的稿子上面。
一开始的视角吸引他继续往下看,而后面出现的光圈又让苏桐精神一振。
这……苏桐忽然想起了马尔克斯,作为这个时代在华夏最知名的国外文学家,马尔克斯绝对对华夏的作家们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于东的这篇,开头就有着浓烈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或者说,于东的魔幻主义已经毫无遮掩了,比马尔克斯还要直白。
自从马尔克斯出名之后,国内也出现很多模仿他风格的作品。但是这些模仿的作品却只是具形不具魂,怎么看怎么别扭。
那些作家的眼光总是放在马尔克斯的拉美大陆这片土地上,而忽略了作品的核心,写作的背景和风格都不伦不类。
而于东的这篇却有些不同,虽然有些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子,却并没有照搬马尔克斯的套路。
再往下看去,苏桐又发现了一些其他东西,于东似乎很擅长,也很喜欢用象征手法。
天上的光圈、连绵不绝的雨、巨大的船村……中出现了很多这类的象征体,至于想要用这些象征体表现什么,那就得见仁见智了。
最难得是于东的主体结构很鲜明,故事的主线和支线做得很丰富,却又很清晰。
要知道,这篇才一万字而已。
想想看,于东用这一万字交代了多少事情。
故事的主线,主视角的支线、船村的发展路线、两派达官贵人的矛盾和斗争……
等苏桐看完整篇后,他深深地叹了口气。
他一直记得于东刚才说的这篇已经删改不了的事情,所以看书的时候总是在找有没有能删改的地方。
但是越看他就越心惊,因为他发现竟然真的没有一处可以删改的地方。
甚至很多地方,他都觉得,如果是他,也根本做不到用那样精简的文字表达出来书中的意味。
看完整篇,苏桐心里最先蹦出来的四个字是:酣畅淋漓。
没错,就是酣畅淋漓。
一万多字的,除了前面看了于东一眼,苏桐根本就没有挪开眼睛,一刻不停地把整篇故事看完。
苏桐放下稿子,摸了一把口袋没有找到香烟,免不得急躁地揉了把脸。
“你等我一会儿。”
苏桐跟于东说了一声,然后急匆匆跑出办公室。
一分钟之后,苏桐再次回来,嘴里叼着一根已经点燃的香烟。
他的脸色随着烟气缭绕变得舒缓,重新在沙发上坐下后,他用左手按着稿件感慨道:“于东,你超出了我的意料。”
于东看着苏桐,大概能从他的表情猜出他对自己的稿子还是很满意的。
但是苏桐这话可不好接,所以于东只是微微点头示意。
苏桐继续说道:“说实话,当时提出民间神话这个方向的时候,我其实并没有往这个方向想太多,如果当时让我来写,我也是一头雾水。但是你却不同,不但另辟蹊径,还非常贴合我们这次选稿的方向,把华夏的神话故事跟金陵民间传说做了一次有机结合。而且借由民间传说,把文章的立意一下子拔高,提升到了人类社会文明建设上面去了……”
说到里面的内容,苏桐侃侃而谈,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很喜欢这篇。
“在《受戒》之后,我已经很久没有读过这么令我激动的短篇。”苏桐最后做了总结。
这可把于东吓了一跳。
《受戒》是什么,那可是汪曾祺的代表作,而且后来入选了改开四十年最有影响力的作品。
而苏桐竟然直接把《补天》跟《受戒》放在一起比较,这可是对《补天》的无上推崇。
于东极喜欢《受戒》这部,已经到了深入骨髓的地步,当他听到苏桐如此夸他的时候,除了有一些荣幸之外,更多的还是惶恐。
他于东何德何能,作品能跟《受戒》作比较?
“没有,没有,师哥你实在是过誉了。”于东连忙说道。
苏桐说道:“我也只是说出我自己的感受而已,而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看了你的这篇,竟然也有些蠢蠢欲动,想要写一篇这类的故事。”
“那敢情好啊,我相信师哥你肯定能够写出非常优秀的作品。”于东说道。
他这可不是奉承苏桐,而是发自肺腑的真心话。事实上,他的这篇《补天》都是受到苏桐的《碧奴》启发,只不过苏桐现在还没有发表这篇而已。
只不过这件事情,苏桐自己都不知道。他抿了抿,把话题继续转移到了于东的上,“这篇《钟山》杂志社用了。”
于东没想到苏桐决定得这么干脆,原本还以为他会多考虑一会儿,毕竟篇幅确实超了不少。
“那这篇幅……”
“篇幅不是问题,一期《钟山》不至于找不出两千字的空档来,再者说了,我之前定的篇幅本来就有空余,其他几人又肯定不会把规定的篇幅都用完,所以到时候只要把其他人没用到的给你就行了。”
听苏桐这么说,于东也就释然了,他点头道:“既然如此,我也算是幸不辱命吧。毕竟是师哥你第一次找我组稿,总不能落了你的面子。”
苏桐听到于东的话,哈哈笑了起来:“搞来搞去,到头来你还是个交作业的心态。不过也没关系,交作业就交作业吧,你这个作业交的好,交的顶呱呱。”
平心而论,这么快交一篇上万字的稿子,苏桐很难相信这篇稿子的质量能有保证。
但是当苏桐看完前面一段的时候,他的看法就有了一些改变,因为单从这篇的视角,就可以判定,这绝非一篇粗制滥造的作品。
他瞄了于东一眼,此时于东正认真地盯着茶几上的茶杯在看,似乎茶杯上面有什么引人注目的东西。
苏桐忍不住又看了一眼茶几上的茶杯。
好像没什么好看的。
摇了摇头,苏桐继续把注意力放在手中的稿子上面。
一开始的视角吸引他继续往下看,而后面出现的光圈又让苏桐精神一振。
这……苏桐忽然想起了马尔克斯,作为这个时代在华夏最知名的国外文学家,马尔克斯绝对对华夏的作家们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于东的这篇,开头就有着浓烈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或者说,于东的魔幻主义已经毫无遮掩了,比马尔克斯还要直白。
自从马尔克斯出名之后,国内也出现很多模仿他风格的作品。但是这些模仿的作品却只是具形不具魂,怎么看怎么别扭。
那些作家的眼光总是放在马尔克斯的拉美大陆这片土地上,而忽略了作品的核心,写作的背景和风格都不伦不类。
而于东的这篇却有些不同,虽然有些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子,却并没有照搬马尔克斯的套路。
再往下看去,苏桐又发现了一些其他东西,于东似乎很擅长,也很喜欢用象征手法。
天上的光圈、连绵不绝的雨、巨大的船村……中出现了很多这类的象征体,至于想要用这些象征体表现什么,那就得见仁见智了。
最难得是于东的主体结构很鲜明,故事的主线和支线做得很丰富,却又很清晰。
要知道,这篇才一万字而已。
想想看,于东用这一万字交代了多少事情。
故事的主线,主视角的支线、船村的发展路线、两派达官贵人的矛盾和斗争……
等苏桐看完整篇后,他深深地叹了口气。
他一直记得于东刚才说的这篇已经删改不了的事情,所以看书的时候总是在找有没有能删改的地方。
但是越看他就越心惊,因为他发现竟然真的没有一处可以删改的地方。
甚至很多地方,他都觉得,如果是他,也根本做不到用那样精简的文字表达出来书中的意味。
看完整篇,苏桐心里最先蹦出来的四个字是:酣畅淋漓。
没错,就是酣畅淋漓。
一万多字的,除了前面看了于东一眼,苏桐根本就没有挪开眼睛,一刻不停地把整篇故事看完。
苏桐放下稿子,摸了一把口袋没有找到香烟,免不得急躁地揉了把脸。
“你等我一会儿。”
苏桐跟于东说了一声,然后急匆匆跑出办公室。
一分钟之后,苏桐再次回来,嘴里叼着一根已经点燃的香烟。
他的脸色随着烟气缭绕变得舒缓,重新在沙发上坐下后,他用左手按着稿件感慨道:“于东,你超出了我的意料。”
于东看着苏桐,大概能从他的表情猜出他对自己的稿子还是很满意的。
但是苏桐这话可不好接,所以于东只是微微点头示意。
苏桐继续说道:“说实话,当时提出民间神话这个方向的时候,我其实并没有往这个方向想太多,如果当时让我来写,我也是一头雾水。但是你却不同,不但另辟蹊径,还非常贴合我们这次选稿的方向,把华夏的神话故事跟金陵民间传说做了一次有机结合。而且借由民间传说,把文章的立意一下子拔高,提升到了人类社会文明建设上面去了……”
说到里面的内容,苏桐侃侃而谈,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很喜欢这篇。
“在《受戒》之后,我已经很久没有读过这么令我激动的短篇。”苏桐最后做了总结。
这可把于东吓了一跳。
《受戒》是什么,那可是汪曾祺的代表作,而且后来入选了改开四十年最有影响力的作品。
而苏桐竟然直接把《补天》跟《受戒》放在一起比较,这可是对《补天》的无上推崇。
于东极喜欢《受戒》这部,已经到了深入骨髓的地步,当他听到苏桐如此夸他的时候,除了有一些荣幸之外,更多的还是惶恐。
他于东何德何能,作品能跟《受戒》作比较?
“没有,没有,师哥你实在是过誉了。”于东连忙说道。
苏桐说道:“我也只是说出我自己的感受而已,而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看了你的这篇,竟然也有些蠢蠢欲动,想要写一篇这类的故事。”
“那敢情好啊,我相信师哥你肯定能够写出非常优秀的作品。”于东说道。
他这可不是奉承苏桐,而是发自肺腑的真心话。事实上,他的这篇《补天》都是受到苏桐的《碧奴》启发,只不过苏桐现在还没有发表这篇而已。
只不过这件事情,苏桐自己都不知道。他抿了抿,把话题继续转移到了于东的上,“这篇《钟山》杂志社用了。”
于东没想到苏桐决定得这么干脆,原本还以为他会多考虑一会儿,毕竟篇幅确实超了不少。
“那这篇幅……”
“篇幅不是问题,一期《钟山》不至于找不出两千字的空档来,再者说了,我之前定的篇幅本来就有空余,其他几人又肯定不会把规定的篇幅都用完,所以到时候只要把其他人没用到的给你就行了。”
听苏桐这么说,于东也就释然了,他点头道:“既然如此,我也算是幸不辱命吧。毕竟是师哥你第一次找我组稿,总不能落了你的面子。”
苏桐听到于东的话,哈哈笑了起来:“搞来搞去,到头来你还是个交作业的心态。不过也没关系,交作业就交作业吧,你这个作业交的好,交的顶呱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