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康熙老爷子确实是当皇帝的好材料,整起人来,那是一套套地:打你顿板子,看你有些啥反应,若是哭爹喊娘,四处叫冤,那等着你的绝对是大号板砖,如果你乖乖地,那就给你颗糖,不过这糖也不是那么好吃的,其中还带着几分的苦味,可你还不能吐了,只能硬着头皮吞下去,不然同样是板砖侍候。这也就是胤祚,若换了个人,早被老爷子忽悠得找不到北了,胤祚心里跟明镜似的——老爷子这是在磨刀呢。
老爷子磨刀的举措里蕴含着好几重的意思:首先,刀不磨不快,要用刀就得先磨刀,刀快了砍起人来倍儿麻利。第二,这是在警告那把刀:甭管你有多锋利,材质有多好,你也就是把刀,朕才是握刀之人,甭想那些有的没有的。第三,是在警告余下的阿哥们老实些,别没事就闹腾家务,打横炮搞内斗啥的,朕盯着呢。
明白归明白,胤祚心里头依旧不痛快,毕竟那板子可是打在自己的屁股上,老爷子您要磨刀咋就不能去磨别人呢?咱就想当个太平王爷,又没争大位的心,您老还是别再磨咱了吧,咱不当刀了成不?胤祚自打上朝听政以来从不主动开口,除非是老爷子点名,否则就是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反倒搏得了个少年老成的名声,搞得胤祚哭笑不得。
少年老成就少年老成呗,咱接着装聋作哑得了。胤祚不但朝上一言不发,就算是上朝、散朝期间也不多话,跟各位大臣照面都不失礼数,可也绝不深谈,但有个人却让胤祚躲不过去,就是那位“郭一本”郭大人。自打上《纠大臣疏》引发了朝堂的大地震之后,郭琇也凭此功得了升迁,当上了从四品的左都御史,也算是既得利益者了,可“郭大参”却参上了瘾,这不,又琢磨再次上本了。
今儿个早朝散得早,还没到午饭时间就完事了,诸臣工也乐得有时间逍遥,三五成群地买醉去了。胤祚跟那些个大臣们都没啥深交,既没人来邀请他,他也不会主动去凑那个热闹,道理很简单:没想着太子的位子,跟那帮子朝臣套哪门子近乎,若是有了争位的心,那就更不能跟朝臣们多套近乎了,康熙老爷子的眼睛可是雪亮地,一个私下交结朝臣的罪名就能把你给圈养了,那下场别提多凄凉。咱不去上那个套,省得又被当成刀子磨,自个儿回去逍遥才是真地。胤祚悠哉地自顾自打算回阿哥所去,可正走着,一老家伙冒了出来,口口声声道:“贝勒爷,请留步。”
厄,是“郭一本”,这老家伙又想搞啥玩意儿,谁叫咱上回欠人情来着,得,听听先。胤祚呵呵一笑道:“哦,是郭大人,找本贝勒有事吗?”这话的意思就是有事您就快说,没事您老还是走人吧。
“贝勒爷,下官上回能成事,还真多亏了您的指点……”
靠,这话危险,若是让人知道明珠倒台的事儿跟自己有关,那咱的小日子还过不过,外头那些狗奴才还不得变着法子报复自己,咱还混不混。胤祚慌忙挥手打断了“郭一本”的话:“啊,今儿个天气很好,哈哈哈……”
天气很好?“郭一本”有些疑惑地抬头看了看天,这会儿乌云密布,天闷得很,转眼就要下雨了,哪来的天气很好?愣了好半会才接着说道:“小臣这里有个折子,想先请教一下贝勒爷。”
我靠,这家伙参上瘾了,又打算参谁来着?胤祚原本不打算接手,可一来郭琇的手已经伸过来了,这会儿要是不接过来,反倒让那些还没有散光了的朝臣生疑——此地无银三百两;再者,胤祚也有些好奇,也想先知道一下究竟是谁又要倒霉了。胤祚哈哈一笑,手一伸接过了折子,打开一看,顿时把胤祚的小心肝吓得嘣嘣直跳。
这折子不大,也没有加上黄稠封面,算是个稿子,可里头的内容却是惊天动地,胤祚翻折子的手都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参近臣疏》,这折子参的是少詹事高士奇、右都御史王鸿绪和给事中何楷、修撰陈之龙、编修王顼龄等号称康熙近臣兼文友的人物。
高士奇,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赐号竹窗,浙江平湖人(世)钱塘。初以国学生就试京师,不利,卖文自给。新岁为人作春帖子,自为句书之,偶为康熙所见,旬日中二试皆第一,命供奉内廷,官至礼部侍郎,康熙视之为文友、半师。王鸿绪、何楷、陈之龙、王顼龄等大体上都是文人墨客,时常跟康熙老爷子诗文唱和,君臣间颇为相得。郭琇参奏他们不就等于变相参康熙老爷子一本吗?这一本上去估计“郭一本“的官也就当到头了——即便是老爷子准了这一本,赶走了高士奇等人,心里头能不恨郭琇多事吗?这老郭同志原本就满朝为敌,全靠康熙老爷子撑着腰,这本上去把老爷子给得罪了,接下来只怕是轮到别人参奏”郭一本”同志了。
苦笑,除了苦笑,胤祚还真不知该怎么办,面前这主儿怕是早就拿定主意要上本了,这劝是劝不动的了,可看在这“郭一本”对自己的尊重上,怎么着也得先劝上一劝不是?胤祚略一沉吟,笑着说道:“唔,这折子……,啊,有两句老话郭大人一定听说过。”
“贝勒爷说的是?”郭琇看见胤祚吞吞吐吐地不由地有些奇怪。
“刚则易折;得饶人处且饶人。”
郭琇的脸刷地红了起来,紧接着脖子也粗了,顾不得尊卑,一把从胤祚手中抢过折子,怒气冲冲地哼了一声,调头就走,连场面话都懒得跟胤祚说一下。哎,咱这是招谁惹谁了,真是好心被狗咬,娘的,这“郭一本”还真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主儿,就等着撞破头吧!不管他了。胤祚一时气恼,恨恨地转身回阿哥所去了。
老爷子磨刀的举措里蕴含着好几重的意思:首先,刀不磨不快,要用刀就得先磨刀,刀快了砍起人来倍儿麻利。第二,这是在警告那把刀:甭管你有多锋利,材质有多好,你也就是把刀,朕才是握刀之人,甭想那些有的没有的。第三,是在警告余下的阿哥们老实些,别没事就闹腾家务,打横炮搞内斗啥的,朕盯着呢。
明白归明白,胤祚心里头依旧不痛快,毕竟那板子可是打在自己的屁股上,老爷子您要磨刀咋就不能去磨别人呢?咱就想当个太平王爷,又没争大位的心,您老还是别再磨咱了吧,咱不当刀了成不?胤祚自打上朝听政以来从不主动开口,除非是老爷子点名,否则就是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反倒搏得了个少年老成的名声,搞得胤祚哭笑不得。
少年老成就少年老成呗,咱接着装聋作哑得了。胤祚不但朝上一言不发,就算是上朝、散朝期间也不多话,跟各位大臣照面都不失礼数,可也绝不深谈,但有个人却让胤祚躲不过去,就是那位“郭一本”郭大人。自打上《纠大臣疏》引发了朝堂的大地震之后,郭琇也凭此功得了升迁,当上了从四品的左都御史,也算是既得利益者了,可“郭大参”却参上了瘾,这不,又琢磨再次上本了。
今儿个早朝散得早,还没到午饭时间就完事了,诸臣工也乐得有时间逍遥,三五成群地买醉去了。胤祚跟那些个大臣们都没啥深交,既没人来邀请他,他也不会主动去凑那个热闹,道理很简单:没想着太子的位子,跟那帮子朝臣套哪门子近乎,若是有了争位的心,那就更不能跟朝臣们多套近乎了,康熙老爷子的眼睛可是雪亮地,一个私下交结朝臣的罪名就能把你给圈养了,那下场别提多凄凉。咱不去上那个套,省得又被当成刀子磨,自个儿回去逍遥才是真地。胤祚悠哉地自顾自打算回阿哥所去,可正走着,一老家伙冒了出来,口口声声道:“贝勒爷,请留步。”
厄,是“郭一本”,这老家伙又想搞啥玩意儿,谁叫咱上回欠人情来着,得,听听先。胤祚呵呵一笑道:“哦,是郭大人,找本贝勒有事吗?”这话的意思就是有事您就快说,没事您老还是走人吧。
“贝勒爷,下官上回能成事,还真多亏了您的指点……”
靠,这话危险,若是让人知道明珠倒台的事儿跟自己有关,那咱的小日子还过不过,外头那些狗奴才还不得变着法子报复自己,咱还混不混。胤祚慌忙挥手打断了“郭一本”的话:“啊,今儿个天气很好,哈哈哈……”
天气很好?“郭一本”有些疑惑地抬头看了看天,这会儿乌云密布,天闷得很,转眼就要下雨了,哪来的天气很好?愣了好半会才接着说道:“小臣这里有个折子,想先请教一下贝勒爷。”
我靠,这家伙参上瘾了,又打算参谁来着?胤祚原本不打算接手,可一来郭琇的手已经伸过来了,这会儿要是不接过来,反倒让那些还没有散光了的朝臣生疑——此地无银三百两;再者,胤祚也有些好奇,也想先知道一下究竟是谁又要倒霉了。胤祚哈哈一笑,手一伸接过了折子,打开一看,顿时把胤祚的小心肝吓得嘣嘣直跳。
这折子不大,也没有加上黄稠封面,算是个稿子,可里头的内容却是惊天动地,胤祚翻折子的手都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参近臣疏》,这折子参的是少詹事高士奇、右都御史王鸿绪和给事中何楷、修撰陈之龙、编修王顼龄等号称康熙近臣兼文友的人物。
高士奇,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赐号竹窗,浙江平湖人(世)钱塘。初以国学生就试京师,不利,卖文自给。新岁为人作春帖子,自为句书之,偶为康熙所见,旬日中二试皆第一,命供奉内廷,官至礼部侍郎,康熙视之为文友、半师。王鸿绪、何楷、陈之龙、王顼龄等大体上都是文人墨客,时常跟康熙老爷子诗文唱和,君臣间颇为相得。郭琇参奏他们不就等于变相参康熙老爷子一本吗?这一本上去估计“郭一本“的官也就当到头了——即便是老爷子准了这一本,赶走了高士奇等人,心里头能不恨郭琇多事吗?这老郭同志原本就满朝为敌,全靠康熙老爷子撑着腰,这本上去把老爷子给得罪了,接下来只怕是轮到别人参奏”郭一本”同志了。
苦笑,除了苦笑,胤祚还真不知该怎么办,面前这主儿怕是早就拿定主意要上本了,这劝是劝不动的了,可看在这“郭一本”对自己的尊重上,怎么着也得先劝上一劝不是?胤祚略一沉吟,笑着说道:“唔,这折子……,啊,有两句老话郭大人一定听说过。”
“贝勒爷说的是?”郭琇看见胤祚吞吞吐吐地不由地有些奇怪。
“刚则易折;得饶人处且饶人。”
郭琇的脸刷地红了起来,紧接着脖子也粗了,顾不得尊卑,一把从胤祚手中抢过折子,怒气冲冲地哼了一声,调头就走,连场面话都懒得跟胤祚说一下。哎,咱这是招谁惹谁了,真是好心被狗咬,娘的,这“郭一本”还真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主儿,就等着撞破头吧!不管他了。胤祚一时气恼,恨恨地转身回阿哥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