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这样说便翻出来装了捧土,包得严严实实给他垫桌子上。
小贩摇了两下,见果然不坏便接过李三郎递来的数口粥坛子往里装了一碗。这一碗不算多,但也够张家人人喝上两口了,所以舅甥三个都打算带了回去一起吃。
那头张大郎午间本是不回家在衙门吃公家饭的,这会儿却提了刀一个人在桌上坐着。午时还有些时候,堂屋还没人。
张知鱼一进门就看见她爹盯着门望眼欲穿,便跑过去递给她爹一本黑乎乎的刀书。张大郎翻开一看果然高兴,他也不识多少字,这样画出来的正适合他。
只张大郎还有件心心念念的事儿——他的血汗钱,见三个人都不开口,就提起了心问:“剩下的钱呢?”
张知鱼还没说话,夏姐儿已经跑去厨房取了碗,让爹往里倒羊汤,张大郎还以为是小舅子买的,接手就欣赏地拍了两下李三郎肩膀。
夏姐儿却想着这个是爹买的,先舀了一勺给张大郎喂过去:“娘疼我和大姐不疼爹,我对爹好。”
张大郎喝了汤仿佛吃了蜜。
但钱就是夏姐儿第一个带头花的呐,张知鱼看张大郎都乐上天了,便叹了口气摇摇头道:“爹,先前儿我说错了,你那堆钱里还有私铸的,算起来竟然只有二十七文半。”
张大郎不认,坚持是三十文,并让她赶紧把剩下的交出来:“等会你娘过来就来不及了。”
李三郎吹了下还烫口的羊汤嘿嘿笑:“姐夫,哪还有剩,你这不是正喝着呢吗?”
如此,张大郎为了个地摊文学,又得从头再来,只这回很有些不同,他女儿还是心疼他的。张大郎摸着袖子里缝起来的三文钱想。
家里也不止多了张大郎一个伤心人,李三郎歇得一二日要走了,两个外甥女都舍不得这个带着她们又吃又喝还到处疯玩的小舅。夏姐儿趴在地下抱住李三郎大腿嚎啕大哭,便没丝毫形象可言,真是见者伤心闻着落泪。
李三郎素来自诩铁石心肠的男儿眼眶一红也抱着两个外甥女抽噎道:“等入夏了舅舅接你们家去玩,咱家有辆小船呢,到时接了你们挖藕去。”
张家自然没有不应的,谁还能拦着孩子去外婆家玩儿?只李家往前从没这样说过,李三郎这是提醒他们没照顾好孩子呐。张有金的事儿过去了这许久,当时消息瞒得也不算严密,保不齐三两黄汤下肚他会说出些什么来,李家真要打听也不是打听不到。
张大郎明白小舅子的言外之意。亲送了他出去道:“你且放心,那贼子我必不会放过。”之前是一直没得着空会乡,节后正好趁着给张老大拜年把个杂碎收拾了,就张有金那怂货,保准他不敢离了南水县,还在家窝着吃他老娘。
如此李三郎便快活地拿着姐姐送的一背篼年货租车回家去也,里边还有李氏误会后补给他的十五文羊肉汤钱呐。
*上元佳节初相会
张知鱼自出了一趟门回来,学习越发努力起来,往日还见她惯常跟这夏姐儿几个白日四处溜达,现在年都过了还不见她停歇,日日泡在小药房对着那丑巴巴的木人研究。
即便出门也是去找桂花。
桂花如今在家胆子大了许多,再不似从前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几个嫂子要指派她,让她端碗她就能失手跌个粉碎,让她洗衣她就能搓烂衣裳,几回下来嫂子们都心疼物件儿,再不让她上灶下水地替自己做活儿。
果然万老头日日只顾着吃喝玩乐,没得他苦的地方同样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从前他不会说儿子儿媳们,这会儿也就不会说桂花。
只家里条件确实也好不到哪里去,桂花吃了张阿公开的药,养了个年还不见长肉,心里更怕起来。
张知鱼抽了空就问她:“我用针给你调理,你愿意吗?”
桂花明白张知鱼还没正经治过人,但她身体已经这样,扎针总不会扎死人吧?便点头应下来。
这套固本培元针也是张知鱼从前学的,她记得的针法一共只有两套,另一套就是麻醉针灸术了。
张知鱼再也不想看着原本有机会健康活着的人在她面前渐渐衰弱了,便约了日子常让她来家里扎。
尚还未到应约之时,李氏就开始心疼死鱼姐儿这般年岁就起早贪黑地学习起来,便盘算着趁元宵节好好带着她跟家里人出门耍耍。
一过了年日子就越过越快,转眼便是元宵佳节。
这在大周朝是比春节还要隆重的节日,不待入夜巷子里便没了人影,家家门口挂了灯笼便约着相熟的亲朋好友,一同出门看花灯。
李氏这一天也不干活做饭,一家子一齐走到春河边买了碗乳糖圆子做晚食。
圆子小小的一只却口味繁多,张知鱼要了一碗玫瑰卤的,一入口就能尝出来这就是元宵,还带着点点咸味儿,虽味道远比不上她娘做的,但不那么美味的外食也是一番别有滋味的享受。
这会儿这样精致的小吃还不曾风靡大周朝整个疆域,也只有在江南地界儿上才能在正月十五吃到一口。
张家人忙碌了一整年,这个时候连张大郎都放了假,一家人才真正的有了一天全家都能聚在一起的空闲。
李氏拿了家里最好的衣服给几个女孩子穿上,当然说是最好,也就是没有补丁的棉衣而已,又用红珠串了几朵花给她们插在头上,水姐儿买的彩线花样子最后还是落在梅姐儿手里,废了好些功夫亲做了几把迎春花团扇给底下几个小的拿着,一人再提了盏荷花灯,这样看着就很精神漂亮了,且小孩子有一股别样的生气,张家人本来就生得好,故此一路上都有熟人给鱼姐儿几个打招呼。
拿着各式小吃,张家人沿着被火印得通红的河一路往灯市走。
再贫困的人家在这时也会站在桥边上听戏班子唱戏听曲儿,往日本就拥挤的河面更是水泄不通,大船上彩台高筑的名妓也拿了胡琴琵琶吹拉弹唱起来。这些许多都是大户人家和官府请来的人,老百姓也只有在这样的日子里才能享受一番江南的富有。
正是灯火阑珊,意尽而归时,喧闹的人潮逐渐散开,鱼姐儿随着爹娘站在傩戏摊跟前儿听戏,台上人带了各色彩色面具,穿着鬼神相关的衣服为来年消灾驱邪。
正演到的黄父鬼被八仙一剑杀死时,隔着张横眉怒目的钟馗面具,张知鱼隐约见着旁边河岸上有一个体态风流的柔弱女孩子一个人站在灯前儿。
隔着重重人影花火,她越看这个背影越觉得熟悉,忽然想起那天顾家院子里的邻居来,便挤过人群直走到她跟前儿道:“你是顾家的小孩吗?怎么一个人在这,你家里人呢?”
顾慈正站在河边看人放河灯,转过身来就对上一张圆圆的笑脸,一下也把鱼姐儿认了出来:“就是你那天趴在我家墙头的?”
张知鱼点点头,丝毫不觉得羞耻,她们竹枝巷子的小孩心里就没得害羞这两个字。只见这女孩子真如松山冷月般清丽,心里就高兴起来,看她虽比自己还高些,却念在自己心理年龄更大,开口便充了大道:“顾妹妹,我是不是以前见过你?”
顾慈欲言又止,想到阮氏终是没吱声,只见她比自己还小半个头,就纠正道:“我过了年就七岁了,你有六岁吗?”
“当然了,我六月份就七岁了,而且是周岁。”
顾慈却不想当弟弟妹妹,只告诉她: “我三月份就七周岁了。”
“好吧。”张知鱼见自己没理就开始转移话题:“人家都说过年要放花,我这还有个冲天炮你放不放?”
顾慈其实没放过,但输人不输阵,就点点头认真道:“没问题,我在家玩得可多了。”
张知鱼也没玩过这最新的冲天炮,还是夏姐儿买给她的。
顾慈接过来研究了半天才找到引线,用火折子点了放在地上。
张知鱼看着圆圆的炮忽然心跳有些快道:“你知道它往哪边冲吗?”
“它还要冲?它要冲到哪里去?”顾慈也懵了。
张知鱼手有点哆嗦了,这会儿人少但还有好些大老爷坐在河边喝夜茶呐。
顾慈眼疾手快地将炮丢到河里,不成想这冲天炮还真有些威力,挨到河沿又蹿了上来直奔茶摊,“轰”一声把个茶客惊得四处逃窜。
夏姐儿正在吃糕,抬头看到大姐放了她买的冲天炮,眼睛里满是赞叹:“这就是冲天炮,它真的能开好大的花啊。”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惊动了两家长辈。阮氏走过来见儿子炸了人家茶摊,忙派人去看有没有人受伤,又取了一两银子嘱咐丫鬟:“看看砸坏了什么没有,把人家坏了的东西都赔了,若没有便请茶客再吃一道压惊茶。”
好在这样的玩意儿也就是个花样子,中看不中用。真有点儿用的哪能流到百姓手里?茶客急奔了一阵儿还以为雷打下来了,歇住脚儿站在远处不住地往里瞧,见是个炮仗就骂骂咧咧地又走回来要自个儿没喝完的那盏茶。
摊主却将碎末叶换成了野趣的正经茶,苏州本来茶园也多,百姓喝不成那上好的碧螺春,家家也能存点儿沫子尝味儿。茶摊上最好的也就是五文一杯的乡下收上来的散茶,离着好喝且差一大截,但比起碎沫子强多了。
回头的茶客得这一盏滋味儿,没得多会儿又快活起来。
顾家搬家那天张知鱼是见过顾家人的,虽然当时阮氏不曾露脸儿,但她还是一下认出来这是隔壁的娘子。
张知鱼见顾慈要走,就拉住他道:“你来了这么久怎么不出来跟我们一起玩。一个人在家多无聊啊,往后我们一块儿玩好不好?”
顾慈眼睛亮亮地盯着她,虽没说一个字,谁还看不出他的意思?这是盼着一起出门呐。
阮氏这才反应过来,这是竹枝巷子的女孩儿,知道她是隔壁张家人后,便又亲近了许多,见她只一个人便将鱼姐儿拉到跟前儿道:“好孩子,人多跟爹娘挤散了吧,等会儿随着我们一块儿家去就不怕了。”
那头张大郎见女儿一错眼的功夫就惹了这样的祸事,废了好些功夫才一头汗地挤过来。听得这番话就笑:“不曾走失,小孩子皮,一会儿功夫就钻得没影儿,我这就带她去找她娘。”
两人客套了几句,张大郎早见了她家婆子拿了钱财出去,此时便开口问了赔偿,总不好让顾家全给了。
阮氏就摆摆手道:“他连个茶杯子也没摔坏,只给个压惊罢了,还算什么,以后让孩子们多在一处玩就是了。”
这会儿天色已经不早,夜风渐凉,阮氏怕顾慈寒了身子便要带着他家去,走前还对鱼姐儿道:“明儿你带上你家姐妹兄弟一起来找慈姑玩,来了这么久慈姑还没见过你们呢。”
张知鱼应了声儿也跟着爹往回走,他们家还得再逛逛呢。走到半途,鱼姐儿忽地想起顾慈手上没灯,她家里却还有盏阿公送的灯,便两步赶上去把自己的荷花灯塞给他笑道:“喏,这样你也有灯了。明儿我带了朋友来给你认识,往后你就自己找她们耍去。”
顾慈接了灯点点头也高兴起来:“那明儿我在家等你们来,南水县有什么可玩的。咱们一块儿玩,我还没玩过这边的游戏。”
*
张家人一直玩到月上中天才一齐慢慢踱步回家。听说大姐明早要去顾家,还要带上她,夏姐儿就有说不完的话儿,她早想进去看看里边是什么样子,第二天竟难得起了个大早拖着大姐就要走。
早饭且还没吃,李氏当然不可能放她们出去,而且昨儿人家还多出了银子,虽别人不在意这三瓜两枣,张家却不能不放在心上。
张大郎已经问过茶摊主确实赔得不多,如此街坊间也就不好再为这几个钱掰扯。李氏看着两个孩子便转身去厨房做了一盒子梅花糕让鱼姐儿带了去。
顾家丫鬟昨儿已经见过鱼姐儿,知道她们今日要来,早早的就起床留了门。
阮氏平时就有许多女孩儿用的东西,给顾慈那都是糟蹋了,倒不如送给自己喜欢的乖小孩儿。
夏姐儿看着院子里到处都是自己没见过的花儿朵儿,一路上都叽叽喳喳地哇个不停。
顾家丫鬟看她小脸胖乎乎的跟年画娃娃似的,都当带孩子玩儿了,走到哪给她讲到哪儿,就这几步路却花了足足一刻钟才走到阮氏房里,夏姐儿早把口水说干了,只左盯盯右看看,拉着大姐道:“大姐,小美人儿呢?”
阮氏一听就笑起来朝内室招招手。
张知鱼就见着里边走出来一个跟慈姑长得一样的孩子,不过他穿的是男装。
张知鱼只想跟小姐妹一起耍,声音都尖了:“你是男的?”
顾慈小声嘀咕道:“昨儿我可没说我是女儿家。”
阮氏就解释:“我们家总是没男人,他爹也早早去了,顾慈身子弱,寺庙里的大师说这是天上盯住了顾家的男人,让孩子冒充女孩儿过了七岁就能站住了。”
实际上要遵守的远不止这些,要当做顾家没这个人,顾慈都不能叫她娘,只能叫姨母。
这都是因着顾慈身体实在太弱了,阮氏从前做多了粗活儿,伤了底子,头胎就有着艰难,顾慈生下来还没根筷子长,一年四季都在生病,好几次差点就没了,多少大夫顾教谕都带回来给顾慈看过,看了却都摇头说这是胎里来的弱症,治不得,只能好好养着。
阮氏这辈子不求顾慈大富大贵,也没再要第二个孩子,只要他能健康活到老就算谢天谢地了,故此才不肯让叔伯占了一点便宜去。顾慈本本还听话儿,只在老家时因他年节上要扮作女儿躲天眼,许多同龄的小孩儿都不肯跟他玩儿。
阮氏虽然脑子不是很灵光,但到底受了顾教谕许多影响,还记得给孩子找玩伴儿,她从小过得那些苦日子,但偶尔想起一起玩的手帕交也就有甜的时候了。
张知鱼听了就对他怜爱起来,在她看来这也就是个萝卜丁,便带着他一块儿去花妞家耍枣。
市井门户就没有一个门户严实之说,互相看对了眼的夫妻比比都是,就没人说嘴的。更别提周围的小孩儿了,人说男女七岁不同席,这些都是对大户人家而言,斗升小民肚子且还没吃饱哪顾得上礼节。
有夏姐儿这个土霸王带着,巷子里的小孩没两天功夫就跟顾慈耍熟了。
阮氏见儿子不念书的时候脸上笑得也多了,心里高兴,成天儿做些点心让禄儿给孩子们分。
虽然刚过了年,人人手里都还有些甜嘴的,但跟顾家的东西比起来就显得粗糙了。
竹枝巷子里的主妇私下聊天便道,这阮氏果真是个有些心计的妇人,既给了她们一个下马威,又讨了孩子们的好,就如今自个儿在家骂一句,小猢狲还得说比不上阮氏,反把自己气了个仰倒。
主妇们不约而同地就生出个模糊的印象,这阮氏恐怕是个真老虎最好不要惹,从此对顾家便有些谨慎,不再日日等着看乐子了。
但这番动作终究惹了人眼,周围都有些知道竹枝巷子新搬来的人家是个顶有钱的肥羊。
正月十七这晚张家人都已经打起轻鼾,却听见顾家闹哄哄的一片。
李氏就推张大郎:“你去看看,那一家子也是妇孺,有个什么也帮把手。”
张大郎起身披了衣服抓了刀就朝顾家跑,不出一刻钟地上就躺了个鼻青脸肿的毛贼。
李氏一看就认出来是隔壁巷子卖豆腐的,夏姐儿睡眼惺忪地醒来见着贼是谁,就跟爹说:“这人跟耗子一样坏,把他跟猫关在一起,猫吃耗子肯定也吃他。”
鱼姐儿就跟她说:“你还不知道吗,爹就是咱们家的大猫呐。”
夏姐儿觉得也是,自家从来没进过贼,爹说不好真的猫变得,就拉了李氏往屋里走,给张大郎留个背影道:“猫吃老鼠可吓人,娘今晚跟我睡,这样娘不害怕。”
小贩摇了两下,见果然不坏便接过李三郎递来的数口粥坛子往里装了一碗。这一碗不算多,但也够张家人人喝上两口了,所以舅甥三个都打算带了回去一起吃。
那头张大郎午间本是不回家在衙门吃公家饭的,这会儿却提了刀一个人在桌上坐着。午时还有些时候,堂屋还没人。
张知鱼一进门就看见她爹盯着门望眼欲穿,便跑过去递给她爹一本黑乎乎的刀书。张大郎翻开一看果然高兴,他也不识多少字,这样画出来的正适合他。
只张大郎还有件心心念念的事儿——他的血汗钱,见三个人都不开口,就提起了心问:“剩下的钱呢?”
张知鱼还没说话,夏姐儿已经跑去厨房取了碗,让爹往里倒羊汤,张大郎还以为是小舅子买的,接手就欣赏地拍了两下李三郎肩膀。
夏姐儿却想着这个是爹买的,先舀了一勺给张大郎喂过去:“娘疼我和大姐不疼爹,我对爹好。”
张大郎喝了汤仿佛吃了蜜。
但钱就是夏姐儿第一个带头花的呐,张知鱼看张大郎都乐上天了,便叹了口气摇摇头道:“爹,先前儿我说错了,你那堆钱里还有私铸的,算起来竟然只有二十七文半。”
张大郎不认,坚持是三十文,并让她赶紧把剩下的交出来:“等会你娘过来就来不及了。”
李三郎吹了下还烫口的羊汤嘿嘿笑:“姐夫,哪还有剩,你这不是正喝着呢吗?”
如此,张大郎为了个地摊文学,又得从头再来,只这回很有些不同,他女儿还是心疼他的。张大郎摸着袖子里缝起来的三文钱想。
家里也不止多了张大郎一个伤心人,李三郎歇得一二日要走了,两个外甥女都舍不得这个带着她们又吃又喝还到处疯玩的小舅。夏姐儿趴在地下抱住李三郎大腿嚎啕大哭,便没丝毫形象可言,真是见者伤心闻着落泪。
李三郎素来自诩铁石心肠的男儿眼眶一红也抱着两个外甥女抽噎道:“等入夏了舅舅接你们家去玩,咱家有辆小船呢,到时接了你们挖藕去。”
张家自然没有不应的,谁还能拦着孩子去外婆家玩儿?只李家往前从没这样说过,李三郎这是提醒他们没照顾好孩子呐。张有金的事儿过去了这许久,当时消息瞒得也不算严密,保不齐三两黄汤下肚他会说出些什么来,李家真要打听也不是打听不到。
张大郎明白小舅子的言外之意。亲送了他出去道:“你且放心,那贼子我必不会放过。”之前是一直没得着空会乡,节后正好趁着给张老大拜年把个杂碎收拾了,就张有金那怂货,保准他不敢离了南水县,还在家窝着吃他老娘。
如此李三郎便快活地拿着姐姐送的一背篼年货租车回家去也,里边还有李氏误会后补给他的十五文羊肉汤钱呐。
*上元佳节初相会
张知鱼自出了一趟门回来,学习越发努力起来,往日还见她惯常跟这夏姐儿几个白日四处溜达,现在年都过了还不见她停歇,日日泡在小药房对着那丑巴巴的木人研究。
即便出门也是去找桂花。
桂花如今在家胆子大了许多,再不似从前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几个嫂子要指派她,让她端碗她就能失手跌个粉碎,让她洗衣她就能搓烂衣裳,几回下来嫂子们都心疼物件儿,再不让她上灶下水地替自己做活儿。
果然万老头日日只顾着吃喝玩乐,没得他苦的地方同样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从前他不会说儿子儿媳们,这会儿也就不会说桂花。
只家里条件确实也好不到哪里去,桂花吃了张阿公开的药,养了个年还不见长肉,心里更怕起来。
张知鱼抽了空就问她:“我用针给你调理,你愿意吗?”
桂花明白张知鱼还没正经治过人,但她身体已经这样,扎针总不会扎死人吧?便点头应下来。
这套固本培元针也是张知鱼从前学的,她记得的针法一共只有两套,另一套就是麻醉针灸术了。
张知鱼再也不想看着原本有机会健康活着的人在她面前渐渐衰弱了,便约了日子常让她来家里扎。
尚还未到应约之时,李氏就开始心疼死鱼姐儿这般年岁就起早贪黑地学习起来,便盘算着趁元宵节好好带着她跟家里人出门耍耍。
一过了年日子就越过越快,转眼便是元宵佳节。
这在大周朝是比春节还要隆重的节日,不待入夜巷子里便没了人影,家家门口挂了灯笼便约着相熟的亲朋好友,一同出门看花灯。
李氏这一天也不干活做饭,一家子一齐走到春河边买了碗乳糖圆子做晚食。
圆子小小的一只却口味繁多,张知鱼要了一碗玫瑰卤的,一入口就能尝出来这就是元宵,还带着点点咸味儿,虽味道远比不上她娘做的,但不那么美味的外食也是一番别有滋味的享受。
这会儿这样精致的小吃还不曾风靡大周朝整个疆域,也只有在江南地界儿上才能在正月十五吃到一口。
张家人忙碌了一整年,这个时候连张大郎都放了假,一家人才真正的有了一天全家都能聚在一起的空闲。
李氏拿了家里最好的衣服给几个女孩子穿上,当然说是最好,也就是没有补丁的棉衣而已,又用红珠串了几朵花给她们插在头上,水姐儿买的彩线花样子最后还是落在梅姐儿手里,废了好些功夫亲做了几把迎春花团扇给底下几个小的拿着,一人再提了盏荷花灯,这样看着就很精神漂亮了,且小孩子有一股别样的生气,张家人本来就生得好,故此一路上都有熟人给鱼姐儿几个打招呼。
拿着各式小吃,张家人沿着被火印得通红的河一路往灯市走。
再贫困的人家在这时也会站在桥边上听戏班子唱戏听曲儿,往日本就拥挤的河面更是水泄不通,大船上彩台高筑的名妓也拿了胡琴琵琶吹拉弹唱起来。这些许多都是大户人家和官府请来的人,老百姓也只有在这样的日子里才能享受一番江南的富有。
正是灯火阑珊,意尽而归时,喧闹的人潮逐渐散开,鱼姐儿随着爹娘站在傩戏摊跟前儿听戏,台上人带了各色彩色面具,穿着鬼神相关的衣服为来年消灾驱邪。
正演到的黄父鬼被八仙一剑杀死时,隔着张横眉怒目的钟馗面具,张知鱼隐约见着旁边河岸上有一个体态风流的柔弱女孩子一个人站在灯前儿。
隔着重重人影花火,她越看这个背影越觉得熟悉,忽然想起那天顾家院子里的邻居来,便挤过人群直走到她跟前儿道:“你是顾家的小孩吗?怎么一个人在这,你家里人呢?”
顾慈正站在河边看人放河灯,转过身来就对上一张圆圆的笑脸,一下也把鱼姐儿认了出来:“就是你那天趴在我家墙头的?”
张知鱼点点头,丝毫不觉得羞耻,她们竹枝巷子的小孩心里就没得害羞这两个字。只见这女孩子真如松山冷月般清丽,心里就高兴起来,看她虽比自己还高些,却念在自己心理年龄更大,开口便充了大道:“顾妹妹,我是不是以前见过你?”
顾慈欲言又止,想到阮氏终是没吱声,只见她比自己还小半个头,就纠正道:“我过了年就七岁了,你有六岁吗?”
“当然了,我六月份就七岁了,而且是周岁。”
顾慈却不想当弟弟妹妹,只告诉她: “我三月份就七周岁了。”
“好吧。”张知鱼见自己没理就开始转移话题:“人家都说过年要放花,我这还有个冲天炮你放不放?”
顾慈其实没放过,但输人不输阵,就点点头认真道:“没问题,我在家玩得可多了。”
张知鱼也没玩过这最新的冲天炮,还是夏姐儿买给她的。
顾慈接过来研究了半天才找到引线,用火折子点了放在地上。
张知鱼看着圆圆的炮忽然心跳有些快道:“你知道它往哪边冲吗?”
“它还要冲?它要冲到哪里去?”顾慈也懵了。
张知鱼手有点哆嗦了,这会儿人少但还有好些大老爷坐在河边喝夜茶呐。
顾慈眼疾手快地将炮丢到河里,不成想这冲天炮还真有些威力,挨到河沿又蹿了上来直奔茶摊,“轰”一声把个茶客惊得四处逃窜。
夏姐儿正在吃糕,抬头看到大姐放了她买的冲天炮,眼睛里满是赞叹:“这就是冲天炮,它真的能开好大的花啊。”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惊动了两家长辈。阮氏走过来见儿子炸了人家茶摊,忙派人去看有没有人受伤,又取了一两银子嘱咐丫鬟:“看看砸坏了什么没有,把人家坏了的东西都赔了,若没有便请茶客再吃一道压惊茶。”
好在这样的玩意儿也就是个花样子,中看不中用。真有点儿用的哪能流到百姓手里?茶客急奔了一阵儿还以为雷打下来了,歇住脚儿站在远处不住地往里瞧,见是个炮仗就骂骂咧咧地又走回来要自个儿没喝完的那盏茶。
摊主却将碎末叶换成了野趣的正经茶,苏州本来茶园也多,百姓喝不成那上好的碧螺春,家家也能存点儿沫子尝味儿。茶摊上最好的也就是五文一杯的乡下收上来的散茶,离着好喝且差一大截,但比起碎沫子强多了。
回头的茶客得这一盏滋味儿,没得多会儿又快活起来。
顾家搬家那天张知鱼是见过顾家人的,虽然当时阮氏不曾露脸儿,但她还是一下认出来这是隔壁的娘子。
张知鱼见顾慈要走,就拉住他道:“你来了这么久怎么不出来跟我们一起玩。一个人在家多无聊啊,往后我们一块儿玩好不好?”
顾慈眼睛亮亮地盯着她,虽没说一个字,谁还看不出他的意思?这是盼着一起出门呐。
阮氏这才反应过来,这是竹枝巷子的女孩儿,知道她是隔壁张家人后,便又亲近了许多,见她只一个人便将鱼姐儿拉到跟前儿道:“好孩子,人多跟爹娘挤散了吧,等会儿随着我们一块儿家去就不怕了。”
那头张大郎见女儿一错眼的功夫就惹了这样的祸事,废了好些功夫才一头汗地挤过来。听得这番话就笑:“不曾走失,小孩子皮,一会儿功夫就钻得没影儿,我这就带她去找她娘。”
两人客套了几句,张大郎早见了她家婆子拿了钱财出去,此时便开口问了赔偿,总不好让顾家全给了。
阮氏就摆摆手道:“他连个茶杯子也没摔坏,只给个压惊罢了,还算什么,以后让孩子们多在一处玩就是了。”
这会儿天色已经不早,夜风渐凉,阮氏怕顾慈寒了身子便要带着他家去,走前还对鱼姐儿道:“明儿你带上你家姐妹兄弟一起来找慈姑玩,来了这么久慈姑还没见过你们呢。”
张知鱼应了声儿也跟着爹往回走,他们家还得再逛逛呢。走到半途,鱼姐儿忽地想起顾慈手上没灯,她家里却还有盏阿公送的灯,便两步赶上去把自己的荷花灯塞给他笑道:“喏,这样你也有灯了。明儿我带了朋友来给你认识,往后你就自己找她们耍去。”
顾慈接了灯点点头也高兴起来:“那明儿我在家等你们来,南水县有什么可玩的。咱们一块儿玩,我还没玩过这边的游戏。”
*
张家人一直玩到月上中天才一齐慢慢踱步回家。听说大姐明早要去顾家,还要带上她,夏姐儿就有说不完的话儿,她早想进去看看里边是什么样子,第二天竟难得起了个大早拖着大姐就要走。
早饭且还没吃,李氏当然不可能放她们出去,而且昨儿人家还多出了银子,虽别人不在意这三瓜两枣,张家却不能不放在心上。
张大郎已经问过茶摊主确实赔得不多,如此街坊间也就不好再为这几个钱掰扯。李氏看着两个孩子便转身去厨房做了一盒子梅花糕让鱼姐儿带了去。
顾家丫鬟昨儿已经见过鱼姐儿,知道她们今日要来,早早的就起床留了门。
阮氏平时就有许多女孩儿用的东西,给顾慈那都是糟蹋了,倒不如送给自己喜欢的乖小孩儿。
夏姐儿看着院子里到处都是自己没见过的花儿朵儿,一路上都叽叽喳喳地哇个不停。
顾家丫鬟看她小脸胖乎乎的跟年画娃娃似的,都当带孩子玩儿了,走到哪给她讲到哪儿,就这几步路却花了足足一刻钟才走到阮氏房里,夏姐儿早把口水说干了,只左盯盯右看看,拉着大姐道:“大姐,小美人儿呢?”
阮氏一听就笑起来朝内室招招手。
张知鱼就见着里边走出来一个跟慈姑长得一样的孩子,不过他穿的是男装。
张知鱼只想跟小姐妹一起耍,声音都尖了:“你是男的?”
顾慈小声嘀咕道:“昨儿我可没说我是女儿家。”
阮氏就解释:“我们家总是没男人,他爹也早早去了,顾慈身子弱,寺庙里的大师说这是天上盯住了顾家的男人,让孩子冒充女孩儿过了七岁就能站住了。”
实际上要遵守的远不止这些,要当做顾家没这个人,顾慈都不能叫她娘,只能叫姨母。
这都是因着顾慈身体实在太弱了,阮氏从前做多了粗活儿,伤了底子,头胎就有着艰难,顾慈生下来还没根筷子长,一年四季都在生病,好几次差点就没了,多少大夫顾教谕都带回来给顾慈看过,看了却都摇头说这是胎里来的弱症,治不得,只能好好养着。
阮氏这辈子不求顾慈大富大贵,也没再要第二个孩子,只要他能健康活到老就算谢天谢地了,故此才不肯让叔伯占了一点便宜去。顾慈本本还听话儿,只在老家时因他年节上要扮作女儿躲天眼,许多同龄的小孩儿都不肯跟他玩儿。
阮氏虽然脑子不是很灵光,但到底受了顾教谕许多影响,还记得给孩子找玩伴儿,她从小过得那些苦日子,但偶尔想起一起玩的手帕交也就有甜的时候了。
张知鱼听了就对他怜爱起来,在她看来这也就是个萝卜丁,便带着他一块儿去花妞家耍枣。
市井门户就没有一个门户严实之说,互相看对了眼的夫妻比比都是,就没人说嘴的。更别提周围的小孩儿了,人说男女七岁不同席,这些都是对大户人家而言,斗升小民肚子且还没吃饱哪顾得上礼节。
有夏姐儿这个土霸王带着,巷子里的小孩没两天功夫就跟顾慈耍熟了。
阮氏见儿子不念书的时候脸上笑得也多了,心里高兴,成天儿做些点心让禄儿给孩子们分。
虽然刚过了年,人人手里都还有些甜嘴的,但跟顾家的东西比起来就显得粗糙了。
竹枝巷子里的主妇私下聊天便道,这阮氏果真是个有些心计的妇人,既给了她们一个下马威,又讨了孩子们的好,就如今自个儿在家骂一句,小猢狲还得说比不上阮氏,反把自己气了个仰倒。
主妇们不约而同地就生出个模糊的印象,这阮氏恐怕是个真老虎最好不要惹,从此对顾家便有些谨慎,不再日日等着看乐子了。
但这番动作终究惹了人眼,周围都有些知道竹枝巷子新搬来的人家是个顶有钱的肥羊。
正月十七这晚张家人都已经打起轻鼾,却听见顾家闹哄哄的一片。
李氏就推张大郎:“你去看看,那一家子也是妇孺,有个什么也帮把手。”
张大郎起身披了衣服抓了刀就朝顾家跑,不出一刻钟地上就躺了个鼻青脸肿的毛贼。
李氏一看就认出来是隔壁巷子卖豆腐的,夏姐儿睡眼惺忪地醒来见着贼是谁,就跟爹说:“这人跟耗子一样坏,把他跟猫关在一起,猫吃耗子肯定也吃他。”
鱼姐儿就跟她说:“你还不知道吗,爹就是咱们家的大猫呐。”
夏姐儿觉得也是,自家从来没进过贼,爹说不好真的猫变得,就拉了李氏往屋里走,给张大郎留个背影道:“猫吃老鼠可吓人,娘今晚跟我睡,这样娘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