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赵老夫人的情况大好,已经可以自己下地稍作活动,也能正常进食了。
赵衢喜出望外,当即拿出一百两银子,连同之前告示上承诺的一百两,一共二百两银子,送到永州府养济院,以感谢潼娘子为自己母亲看病。
去养济院送银子当天,沈仲磊还特意找人敲锣打鼓地宣传了一番。
如此一来,潼娘子医术高超的名声,几乎传遍了整个儿永州府,但是偏生谁也不知道潼娘子的来历,也找不到她这个人。
沈天舒此时已经让邱军帮忙在城中物色一处院子,打算买下来作为自己今后看诊的地方。
邱军办事很是得力,很快就选出三处符合沈天舒要求的宅子。
沈天舒抽空出去一一看过,最后选中位处城东的三进院子,又出高价买下与其一墙之隔,朝另外一条大街开门的隔壁宅子,给自己留个离开的退路。
宅子都准备好了,沈天舒却没有着急开始坐堂看诊,而是抽空先去了一趟养济院。
赵衢给养济院捐了二百两银子的热度还未消退,大家便得知潼娘子要来养济院给难民看病。
这天一大早,永州府官办的养济院门口就被前来看热闹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
沈仲磊虽未亲至,却也派了差役过来帮忙维持秩序。
沈天舒坐着小轿过来的时候,竟还在人群中看到了宫立华。
宫立华看到沈天舒下轿,急忙越众而出,凑上前道:“潼娘子,宫某今日关了医馆,将所有人都单来,单凭潼娘子调遣。今日所用的所有药材,也都由我们华安堂全部承担,只要您开出药方,就立刻叫人回去抓药。”
他能在永州府开这么大的医馆,也的确是有些钻营本领的。
永州府的养济院是官办的,平时也会有乡绅、商人来捐钱或是送粮送东西。
养济院是前朝一处书院的旧址,占地面积不小,最多的时候曾收留过一千多名难民。
今年因为雪灾,导致有些人流离失所,或是难以维持生计,所以如今养济院住了老老小小一共两百余人。
此时大部分病倒的人,都是风寒,沈天舒一一诊脉,开好药方。
宫立华倒也说话算话,不断派人将药方送回医馆,不多时便抓了药回来,养济堂内很快就飘出清苦的药香。
沈天舒一口气看过十几名病人,起身准备休息一下,忽看到外面围观的人群中有一人穿着奇特。
如今已经临近腊月,这人上身却只着一件单衣,还似乎有些燥热。下|身却穿得格外臃肿。
沈天舒走出养济院的大厅,走近这人询问:“这位大叔,您这样上热下寒有多久了?”
被问到的大叔一时没反应过来,还在怔楞。
“郭大叔这毛病得有两年多了。”旁边的人就已经兴奋地帮忙开口道,“潼娘子,这毛病您能治好么?”
沈天舒道:“大叔您进来坐一下,我给您诊诊脉吧。”
这位郭大叔就住在离养济院不远的地方,今日来看热闹的人里,有不少都是他的街坊邻居,对他这两年的毛病也都清楚得很,此时见沈天舒一眼就看出他的问题,全都激动不已。
“老郭,你这是走大运了,还不快进去,让潼娘子给你看看!”
“是啊,你别总觉得不影响吃喝干活就不是个事儿,咱们可是老街坊了,眼瞅着你这毛病可是越来越严重,还是尽早让大夫看看为好。”
郭大叔其实根本不知道潼娘子是何许人也,今天过来看热闹,也是跟着邻居们来的。
他这毛病也并非没看过大夫,药也吃了不少,却一直没什么效果,如今也基本处于放弃状态了。
连知名的大夫都没有办法,他对潼娘子就更没什么信心了,但是架不住邻居们一个劲儿地撺掇,终于跟着沈天舒回到屋内。
沈天舒检查了一下发现,这位郭大叔脉浮大,重按无力,舌淡红,苔薄白,果然与她想的一般无二。
“郭大叔,您这毛病可是腰部以下恶寒畏冷,胸背却一直发热汗出?”
郭大叔没想到潼娘子居然一语切中要害,忙道:“正是如此,这两年来,就算是伏天,腿上也得穿个裌裤,晚上必须要盖被才行,冬天更甚,您看我今个儿,腰上缠着护腰、腿上绑着狍子皮的护膝,还穿着棉裤,上身却只穿一件单衣即可,但凡多加一件,就觉得烘热难受,我这到底是什么毛病啊?还有没有的治啊?”
“大叔不必担心,你这是心肾阴虚,水火不济所致,虽然耽搁的时间有些久了,却也不是什么大毛病,一剂药服下就能见效。”
这边诊脉辨证之时,今日陪着沈天舒来的明卉已经好奇地凑过来了,正好看到沈天舒取纸笔,写下十味地黄汤的原方。
明卉虽然自幼也懂些医理,却没有沈天舒这般精专,一时看不出其中关窍。
沈天舒便道:“常人心火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这你应该知道吧?如今病人心肾双虚,心火不降而上热,肾水不升而下寒,此方滋水养肾、引火归元,恰为对症。”
沈天舒说罢,招呼一位药童过来道:“这位大叔不是养济院的人,你带他回医馆抓药吧!”
郭大叔不是养济院的人,华安堂自然也不会免费为他提供药材。
“要自己花钱啊?”郭大叔闻言不免有些犹豫,他可是见之前抓药的都不要钱,这才进来的,若是要花钱,那还不如直接去找宫立华看病。
沈天舒温言解释道:“大叔应该也被这病症困扰多时,这副药不敢说一剂痊愈,却也足够看出效果,可以去试一试,我下午还会在这里,若是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过来找我。”
她言尽于此,对方信或不信,她也不能强求。
此时,一名一直在外面围观的男子,终于抽身离开人群,走到僻静无人之处,在字条上写下“人已找到”四个字,然后将卷起的纸条塞进信鸽脚上的竹筒内,封好竹筒,将信鸽抛向空中。
信鸽在空中盘旋一圈儿,辨别方向之后,朝着北偏东的方向振翅飞去。
赵衢喜出望外,当即拿出一百两银子,连同之前告示上承诺的一百两,一共二百两银子,送到永州府养济院,以感谢潼娘子为自己母亲看病。
去养济院送银子当天,沈仲磊还特意找人敲锣打鼓地宣传了一番。
如此一来,潼娘子医术高超的名声,几乎传遍了整个儿永州府,但是偏生谁也不知道潼娘子的来历,也找不到她这个人。
沈天舒此时已经让邱军帮忙在城中物色一处院子,打算买下来作为自己今后看诊的地方。
邱军办事很是得力,很快就选出三处符合沈天舒要求的宅子。
沈天舒抽空出去一一看过,最后选中位处城东的三进院子,又出高价买下与其一墙之隔,朝另外一条大街开门的隔壁宅子,给自己留个离开的退路。
宅子都准备好了,沈天舒却没有着急开始坐堂看诊,而是抽空先去了一趟养济院。
赵衢给养济院捐了二百两银子的热度还未消退,大家便得知潼娘子要来养济院给难民看病。
这天一大早,永州府官办的养济院门口就被前来看热闹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
沈仲磊虽未亲至,却也派了差役过来帮忙维持秩序。
沈天舒坐着小轿过来的时候,竟还在人群中看到了宫立华。
宫立华看到沈天舒下轿,急忙越众而出,凑上前道:“潼娘子,宫某今日关了医馆,将所有人都单来,单凭潼娘子调遣。今日所用的所有药材,也都由我们华安堂全部承担,只要您开出药方,就立刻叫人回去抓药。”
他能在永州府开这么大的医馆,也的确是有些钻营本领的。
永州府的养济院是官办的,平时也会有乡绅、商人来捐钱或是送粮送东西。
养济院是前朝一处书院的旧址,占地面积不小,最多的时候曾收留过一千多名难民。
今年因为雪灾,导致有些人流离失所,或是难以维持生计,所以如今养济院住了老老小小一共两百余人。
此时大部分病倒的人,都是风寒,沈天舒一一诊脉,开好药方。
宫立华倒也说话算话,不断派人将药方送回医馆,不多时便抓了药回来,养济堂内很快就飘出清苦的药香。
沈天舒一口气看过十几名病人,起身准备休息一下,忽看到外面围观的人群中有一人穿着奇特。
如今已经临近腊月,这人上身却只着一件单衣,还似乎有些燥热。下|身却穿得格外臃肿。
沈天舒走出养济院的大厅,走近这人询问:“这位大叔,您这样上热下寒有多久了?”
被问到的大叔一时没反应过来,还在怔楞。
“郭大叔这毛病得有两年多了。”旁边的人就已经兴奋地帮忙开口道,“潼娘子,这毛病您能治好么?”
沈天舒道:“大叔您进来坐一下,我给您诊诊脉吧。”
这位郭大叔就住在离养济院不远的地方,今日来看热闹的人里,有不少都是他的街坊邻居,对他这两年的毛病也都清楚得很,此时见沈天舒一眼就看出他的问题,全都激动不已。
“老郭,你这是走大运了,还不快进去,让潼娘子给你看看!”
“是啊,你别总觉得不影响吃喝干活就不是个事儿,咱们可是老街坊了,眼瞅着你这毛病可是越来越严重,还是尽早让大夫看看为好。”
郭大叔其实根本不知道潼娘子是何许人也,今天过来看热闹,也是跟着邻居们来的。
他这毛病也并非没看过大夫,药也吃了不少,却一直没什么效果,如今也基本处于放弃状态了。
连知名的大夫都没有办法,他对潼娘子就更没什么信心了,但是架不住邻居们一个劲儿地撺掇,终于跟着沈天舒回到屋内。
沈天舒检查了一下发现,这位郭大叔脉浮大,重按无力,舌淡红,苔薄白,果然与她想的一般无二。
“郭大叔,您这毛病可是腰部以下恶寒畏冷,胸背却一直发热汗出?”
郭大叔没想到潼娘子居然一语切中要害,忙道:“正是如此,这两年来,就算是伏天,腿上也得穿个裌裤,晚上必须要盖被才行,冬天更甚,您看我今个儿,腰上缠着护腰、腿上绑着狍子皮的护膝,还穿着棉裤,上身却只穿一件单衣即可,但凡多加一件,就觉得烘热难受,我这到底是什么毛病啊?还有没有的治啊?”
“大叔不必担心,你这是心肾阴虚,水火不济所致,虽然耽搁的时间有些久了,却也不是什么大毛病,一剂药服下就能见效。”
这边诊脉辨证之时,今日陪着沈天舒来的明卉已经好奇地凑过来了,正好看到沈天舒取纸笔,写下十味地黄汤的原方。
明卉虽然自幼也懂些医理,却没有沈天舒这般精专,一时看不出其中关窍。
沈天舒便道:“常人心火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这你应该知道吧?如今病人心肾双虚,心火不降而上热,肾水不升而下寒,此方滋水养肾、引火归元,恰为对症。”
沈天舒说罢,招呼一位药童过来道:“这位大叔不是养济院的人,你带他回医馆抓药吧!”
郭大叔不是养济院的人,华安堂自然也不会免费为他提供药材。
“要自己花钱啊?”郭大叔闻言不免有些犹豫,他可是见之前抓药的都不要钱,这才进来的,若是要花钱,那还不如直接去找宫立华看病。
沈天舒温言解释道:“大叔应该也被这病症困扰多时,这副药不敢说一剂痊愈,却也足够看出效果,可以去试一试,我下午还会在这里,若是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过来找我。”
她言尽于此,对方信或不信,她也不能强求。
此时,一名一直在外面围观的男子,终于抽身离开人群,走到僻静无人之处,在字条上写下“人已找到”四个字,然后将卷起的纸条塞进信鸽脚上的竹筒内,封好竹筒,将信鸽抛向空中。
信鸽在空中盘旋一圈儿,辨别方向之后,朝着北偏东的方向振翅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