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有点凉,祁云又翻出那件八成新的军大衣准备晚上感觉冷的时候盖上。
这军大衣还是原主的母亲心疼小儿子下乡插队,把大儿子寄回来的这间军大衣给收拾进了原主包裹里。
原主家里有个大哥参了军,不过就是个普通小兵,没什么权势,不然这次就能把原主弄去兵团农场了。
还有两个姐姐,大姐顶了母亲在工厂里的活,二十三,已经处了对象准备今年冬天就结婚,对方也是一个工厂的工人。
二姐比原主就大一岁,原本应该是原主二姐顶这个插队名额的,可原主二姐是个奸猾的,两头游说着说她年纪大了,下了乡还不知道那年那月才能回来,到时候说不定就只能嫁个泥腿子,一辈子扎根在农村吃苦受累了。
原主心一软,就表示他去顶名额了。
原主二姐这点伎俩,原主的妈一眼就看穿了,心疼小儿子的她说什么也不肯,原主二姐转天就带了个男同学回家坐了一会儿,之后就给她妈透露说这男同学是造纸厂厂长的儿子,最近对她有那么点意思。
之后又说只要她能留在城里继续跟男同学处感情,等以后关系确定下来了,她就让这男同学的爸爸给原主一个工人名额,名正言顺的就从乡下回来了。
想着女儿能嫁到厂长家,小儿子也能得个工人名额,原主妈咬咬牙,就让原主下乡来了。
虽然原主妈想的是小儿子下乡最多一年就能回城,可祁云回想记忆中那个上过门坐了一会儿的二姐男同学,估摸着这事儿根本就是原主二姐忽悠人的。
睡着之前祁云还胡乱的想着事,添置东西的时候要记得买点信纸信封,到了地方安顿下来,该给家里还有大哥那边写封信报平安了。
胡乱想了一大堆,祁云却是难得睡了个好觉,一夜无梦,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精神头十分好。
拿着毛巾牙刷打开房门,外面天空才灰蒙蒙亮,不过不远处的水田里却已经是干得热火朝天了,虽说有出工不出力的嫌疑,可至少人都杵在水田里,瞧着热热闹闹的,大老远都能听见人家的吆喝笑闹声。
吴丽也已经端了早饭放在厨房边那张石头桌子上。
看样子哪怕祁云不打开门,吴丽也是要来敲门了。
扭头看见祁云出来了,吴丽笑了笑,“祁云你醒了?赶紧洗漱好过来吃早饭,刚才晓冬大哥家的晓夏妹子一大早出工的时候就过来跟我说了,让我们早点下地,也好从今天开始就给我们记工天。”
虽然一来就遇上农忙季,可换一个角度来说,只要能咬牙把这份苦吃下,到了秋天分粮的时候,他们这些知青也能分到足够自己吃一年的粮食了。
总比那些秋后才下来的知青好,因为错过了农忙季分,只能靠着冬天闲暇的水利工程或者翻土犁田得点公分,分的粮食还不够过年的,第二年只能到处厚着脸皮借粮甚至蹭饭吃。
虽然大多数老乡看见十几岁的小娃娃远离家乡还要饿肚子,心有不忍愿意帮衬点,可这岁月,谁家过得都不轻松,要让跟你没亲没故的老乡长期的负担起你的口粮,久而久之,那点同情怜悯就会消磨干净。
第一天上工,村里的人因为他们昨天才刚到,允许他们晚一点下田,可祁云也知道,要想获得村里人的认同,他们就不能表现出“城里人的娇气”。
祁云手腕上搭着暂时替代毛巾用来洗脸的手帕,端着饭盒捏着挤了牙膏的牙刷,先去隔壁用手肘敲了周国安的房门。
估计睡得沉,敲了好一会儿里面才听见响动。
“安子,赶紧起床了,村里的大家都已经在田里干起来了。”
周国安糙是糙了点,脑子里少了一根筋,可正是因为这样,才更加赤诚,只听祁云这么一说,哪怕再瞌睡也翻身滚下了床。
村里的老乡都已经下田了,他还在这里睡觉,单是想一想周国安就觉得臊得慌,慌慌张张的穿好衣服拿着牙刷毛巾冲了出来。
祁云站在房前排水沟边刷得满嘴泡泡,转眼瞧见鸡窝头的周国安,忍不住摇头笑了笑。
一旁端好了饭的吴丽犹豫了一下,到底还是走到张红军房门前敲了门。
虽然很不想叫张红军,可眼看着无论是祁云还是周国安,都好似忘了有这么个人似的,说说笑笑洗漱完拿上饭盒准备去厨房吃饭。
若是自己今天也不叫这个门,就等于是正大光明的站到了祁云他们两个那边。
虽然选定了祁云跟周国安抱团,可表面上吴丽还是不愿意就这么跟张红军撕破了脸,毕竟他们以后都是要回城的,谁知道以后谁会得势谁会落魄呢?
左右也不过是几句话的事儿。
作者有话要说: 评论五百达到了,加更一章
第7章 江画眉
吴丽这边叫醒张红军,结果别说一声感谢了,反而被断定吴丽已经是祁云一伙的张红军甩了一个白眼外加一声冷哼,搞得吴丽对着墙翻了个白眼,转身努力不露情绪的自己吃饭去了。
至于没有早餐吃的张红军,这时候升火现做当然是不可能了,张红军慢腾腾的洗漱完,眼看着祁云三人都换了衣服准备出门上工了。
张红军不想落后于人,咬咬牙干脆咕噜噜灌了一肚子凉水,紧赶慢赶的就追了上去。
既然是大家一起干活记工天,种地的工具也都属于公有制,好在现在已经是七十年代初。
若是几年前,家里谁偷藏一把锄头镰刀,那都是挖社会主义墙角的害虫,被批、斗是逃不脱的。
现在还有人能够靠着一年积攒下来的一点钱去村口代销店买上菜刀镰刀之类的工具,这样种起家里分到的自留地也方便了不少。
祁云等人到地头的时候,远远的就瞧见有张破旧的课桌摆在一处平地上,旁边堆着几个竹篾编的簸箕。
这种簸箕是蜀地农民常常用来挑泥土或者秧苗的,整体是个长方形,两边长一点一边呈椭圆形围拢,形成三面有壁一边没壁的模样。
整体形状类似于几十年后家家户户用来铲垃圾的那种,甚至十来年后蜀地农村都还在用这种竹篾编制的垃圾铲。
不同的是这种簸箕用的竹篾要粗糙一点,为了承受更大的重量,而长的那两边篾壁也栓上了用竹篾扭出来的提绳,两边提绳一合拢,就可以像提篮子那样将簸箕提起来了。
当然,一般都是用扁担挑的,扁担上栓了麻绳,绳子下面带个铁钩,将簸箕绳合拢一勾,就给挑起来了。
下地之前先要在会计那里记名字,等于是几十年后公司里的刷卡签到。
负责记公天的“会计”刚巧居然就是李晓夏,不过想想对方爷爷是老村长,父母在村里也是劳动积极分子,亲哥哥又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下一届内定队长,
这军大衣还是原主的母亲心疼小儿子下乡插队,把大儿子寄回来的这间军大衣给收拾进了原主包裹里。
原主家里有个大哥参了军,不过就是个普通小兵,没什么权势,不然这次就能把原主弄去兵团农场了。
还有两个姐姐,大姐顶了母亲在工厂里的活,二十三,已经处了对象准备今年冬天就结婚,对方也是一个工厂的工人。
二姐比原主就大一岁,原本应该是原主二姐顶这个插队名额的,可原主二姐是个奸猾的,两头游说着说她年纪大了,下了乡还不知道那年那月才能回来,到时候说不定就只能嫁个泥腿子,一辈子扎根在农村吃苦受累了。
原主心一软,就表示他去顶名额了。
原主二姐这点伎俩,原主的妈一眼就看穿了,心疼小儿子的她说什么也不肯,原主二姐转天就带了个男同学回家坐了一会儿,之后就给她妈透露说这男同学是造纸厂厂长的儿子,最近对她有那么点意思。
之后又说只要她能留在城里继续跟男同学处感情,等以后关系确定下来了,她就让这男同学的爸爸给原主一个工人名额,名正言顺的就从乡下回来了。
想着女儿能嫁到厂长家,小儿子也能得个工人名额,原主妈咬咬牙,就让原主下乡来了。
虽然原主妈想的是小儿子下乡最多一年就能回城,可祁云回想记忆中那个上过门坐了一会儿的二姐男同学,估摸着这事儿根本就是原主二姐忽悠人的。
睡着之前祁云还胡乱的想着事,添置东西的时候要记得买点信纸信封,到了地方安顿下来,该给家里还有大哥那边写封信报平安了。
胡乱想了一大堆,祁云却是难得睡了个好觉,一夜无梦,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精神头十分好。
拿着毛巾牙刷打开房门,外面天空才灰蒙蒙亮,不过不远处的水田里却已经是干得热火朝天了,虽说有出工不出力的嫌疑,可至少人都杵在水田里,瞧着热热闹闹的,大老远都能听见人家的吆喝笑闹声。
吴丽也已经端了早饭放在厨房边那张石头桌子上。
看样子哪怕祁云不打开门,吴丽也是要来敲门了。
扭头看见祁云出来了,吴丽笑了笑,“祁云你醒了?赶紧洗漱好过来吃早饭,刚才晓冬大哥家的晓夏妹子一大早出工的时候就过来跟我说了,让我们早点下地,也好从今天开始就给我们记工天。”
虽然一来就遇上农忙季,可换一个角度来说,只要能咬牙把这份苦吃下,到了秋天分粮的时候,他们这些知青也能分到足够自己吃一年的粮食了。
总比那些秋后才下来的知青好,因为错过了农忙季分,只能靠着冬天闲暇的水利工程或者翻土犁田得点公分,分的粮食还不够过年的,第二年只能到处厚着脸皮借粮甚至蹭饭吃。
虽然大多数老乡看见十几岁的小娃娃远离家乡还要饿肚子,心有不忍愿意帮衬点,可这岁月,谁家过得都不轻松,要让跟你没亲没故的老乡长期的负担起你的口粮,久而久之,那点同情怜悯就会消磨干净。
第一天上工,村里的人因为他们昨天才刚到,允许他们晚一点下田,可祁云也知道,要想获得村里人的认同,他们就不能表现出“城里人的娇气”。
祁云手腕上搭着暂时替代毛巾用来洗脸的手帕,端着饭盒捏着挤了牙膏的牙刷,先去隔壁用手肘敲了周国安的房门。
估计睡得沉,敲了好一会儿里面才听见响动。
“安子,赶紧起床了,村里的大家都已经在田里干起来了。”
周国安糙是糙了点,脑子里少了一根筋,可正是因为这样,才更加赤诚,只听祁云这么一说,哪怕再瞌睡也翻身滚下了床。
村里的老乡都已经下田了,他还在这里睡觉,单是想一想周国安就觉得臊得慌,慌慌张张的穿好衣服拿着牙刷毛巾冲了出来。
祁云站在房前排水沟边刷得满嘴泡泡,转眼瞧见鸡窝头的周国安,忍不住摇头笑了笑。
一旁端好了饭的吴丽犹豫了一下,到底还是走到张红军房门前敲了门。
虽然很不想叫张红军,可眼看着无论是祁云还是周国安,都好似忘了有这么个人似的,说说笑笑洗漱完拿上饭盒准备去厨房吃饭。
若是自己今天也不叫这个门,就等于是正大光明的站到了祁云他们两个那边。
虽然选定了祁云跟周国安抱团,可表面上吴丽还是不愿意就这么跟张红军撕破了脸,毕竟他们以后都是要回城的,谁知道以后谁会得势谁会落魄呢?
左右也不过是几句话的事儿。
作者有话要说: 评论五百达到了,加更一章
第7章 江画眉
吴丽这边叫醒张红军,结果别说一声感谢了,反而被断定吴丽已经是祁云一伙的张红军甩了一个白眼外加一声冷哼,搞得吴丽对着墙翻了个白眼,转身努力不露情绪的自己吃饭去了。
至于没有早餐吃的张红军,这时候升火现做当然是不可能了,张红军慢腾腾的洗漱完,眼看着祁云三人都换了衣服准备出门上工了。
张红军不想落后于人,咬咬牙干脆咕噜噜灌了一肚子凉水,紧赶慢赶的就追了上去。
既然是大家一起干活记工天,种地的工具也都属于公有制,好在现在已经是七十年代初。
若是几年前,家里谁偷藏一把锄头镰刀,那都是挖社会主义墙角的害虫,被批、斗是逃不脱的。
现在还有人能够靠着一年积攒下来的一点钱去村口代销店买上菜刀镰刀之类的工具,这样种起家里分到的自留地也方便了不少。
祁云等人到地头的时候,远远的就瞧见有张破旧的课桌摆在一处平地上,旁边堆着几个竹篾编的簸箕。
这种簸箕是蜀地农民常常用来挑泥土或者秧苗的,整体是个长方形,两边长一点一边呈椭圆形围拢,形成三面有壁一边没壁的模样。
整体形状类似于几十年后家家户户用来铲垃圾的那种,甚至十来年后蜀地农村都还在用这种竹篾编制的垃圾铲。
不同的是这种簸箕用的竹篾要粗糙一点,为了承受更大的重量,而长的那两边篾壁也栓上了用竹篾扭出来的提绳,两边提绳一合拢,就可以像提篮子那样将簸箕提起来了。
当然,一般都是用扁担挑的,扁担上栓了麻绳,绳子下面带个铁钩,将簸箕绳合拢一勾,就给挑起来了。
下地之前先要在会计那里记名字,等于是几十年后公司里的刷卡签到。
负责记公天的“会计”刚巧居然就是李晓夏,不过想想对方爷爷是老村长,父母在村里也是劳动积极分子,亲哥哥又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下一届内定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