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的准备时间很快过去,张大彪看着手表,示意身边的士兵举起了手中的信号枪,随着一声枪响,“砰!”,一发信号弹打了出去,飞到了空,猛然的炸开。

    “兄弟们,上,开炮,上啊!”早已经准备就绪的各部都集中起来,从左中右三面对市政府大楼的日军据点进行猛烈的攻击,顿时,大战开始了!

    张大彪指挥八万余人,全部都不留预备队,而是集中兵力对日军进行三面进攻,企图以绝对的兵力优势碾压日军,以绝对的兵力和火力优势,打垮日军。

    张大彪此时知道,现在的时间不是很多,不会给自己太多的时间,必须要尽快的拿下市政府大楼及其周边地区以绝对的兵力优势,碾压日军部队。

    “轰轰轰!”

    炮声隆隆,张大彪的坦克部队无法从炸断的街道大坑之中过去,但是张大彪后方还有重炮部队,比如其中的佼佼者,dé国人制造的克虏伯88炮,就是其中之一。

    这种大炮射程高达一万多米,足以打掉城中日军的炮兵阵地,而张大彪就命令步兵攻打至日军防守的要地火力点的时候,可以测定坐标,战地电话招呼身后的克虏伯大炮发炮进行炮击摧毁。

    而一发发的炮弹,也是一样跟着步兵观察到的日军的火力点,乃至是炮兵阵地的坐标,进行猛烈的轰炸,使得巷战之时遇见的火力点,都无法阻击张大彪所部步兵部队的进攻。

    一个个火力点被敲掉,使得坐镇指挥的日军师团参谋长西园太郎终于是忍不住了,直接命令一支五百人组成的日军敢死队精锐部队,从侧翼迂回到后方,企图炸毁张大彪所部的后方重炮部队。

    但是在迂回的过程之中,就很快被巡逻的后方戒备部队发现,随即就是一阵阵的激战,并且,伴随着激战,日军还是伤亡惨重的了!

    “八嘎呀路,一群废物,迂回偷袭,居然被支那军发现,支那军的重炮要是摧毁不了,我们的火力点简直是大部分都要暴露在支那军的炮火之下了,命令炮兵,快开炮,炸毁支那军的炮兵阵地,快快滴!”督战前沿的西园太郎怒气冲冲的在前沿指挥部里,嚎叫的对着电话那头的日军炮兵队长鸟太郎大骂的道。

    鸟太郎在电话里苦笑的道:“报告参谋长阁下,支那军的重炮部队射程极远,而且精确度很高,我们要是一炮发射出去,很快支那军的炮弹就会落入我们的炮兵阵地之中,何况,我们现在炮弹已经不足五十发,只能够近距离的支援巷战里的帝国士兵防守!”。

    “八嘎呀路,可恶!”西园太郎不甘心的放下电话,对着地图狠狠的道,但是也是没有办法。哈尔滨承平多年,一直没有受到敌对势力的大规模进攻,所以哈尔比其实城中的弹药储备,不是很多,而且西园太郎就知道,城中的大部分弹药储备都被倭国陆军部调集至太平洋战场。

    所以对于鬼子来,此时的炮弹储备都是极少的,之所以能够抵达住李云龙的三十六万大军攻打多时还能够死守至现在,还是因为城中的日军部队,大部分是关东军,而且战斗力很强。

    在城中也构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并且从其他各地紧急的抽调了部分的弹药来支援,但是城中弹药储备还是很少的想象还是存在的,而西园太郎也是知道的。

    所以对于鸟太郎的无奈,西园太郎没有再怒气冲冲的八嘎呀路的骂,而是挂掉电话,看着地图默默无言的起来了!

    此时,市政府大楼的前沿防线的日军阵地,已经有一半左右已经被张大彪的五六万人攻入其中,打的鬼子是节节败退,日军士兵手中的三八式步枪,完全不是晋省晋造冲锋枪的对手。

    在巷战之中,日军的三八式步枪的火力,比不上冲锋枪的火力,毕竟,冲锋枪的火力,在于三八式步枪打一枪,冲锋枪一梭子出去,就是十几颗的阵地,那覆盖面可是极大,何况是在城市的巷战之中,步枪还不如冲锋枪的威力巨大啊。

    “哈哈,兄弟们都干的不错,继续进攻,一定要拿下鬼子的市政府大楼的前沿阵地,给劳资活抓据守的日军师团参谋长西园太郎2!”张大彪得到最新的战况和情报,顿时哈哈大笑的命令道。

    张大彪身边的一个传令兵顿时立正敬礼道:‘是,军长!’,随即便转身离去了!

    张大彪继续拿起望远镜,观察战况,得到优势火力的加持,此时的攻城部队,人人都是士气大振,丝毫是不惧日军的防守,一步步的攻击前进,打的日军是伤亡惨重,损兵折将,一步步的退守至后方。

    此时的战况,十分不利于日军防守,身处后方督战指挥的日军师团长乃木太郎和南次郎的参谋长池田纯久都是心如齑粉,担心着战况。

    所以,坐镇大后方的池田纯久坐不住了,直接赶到乃木太郎的师团部,对乃木太郎命令道:“乃木君,你马上启用特种弹,准备歼灭突入前沿阵地的支那军,他们已经有一万多人快打到市政府大楼前面的广场了,必须要动用特种弹了!”。

    “池田参谋长,我们的人还在和支那军激战在一起,要是现在就动用,皇军必然也是会伤亡惨重,至少会有混战之中的皇军三千多人会和支那军一起,阵亡的啊!”乃木太郎顿时不敢置信的道。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