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那段恩怨,心里痒痒的,长时间的相处,纪安对着崔玄倒是没什么不敢问的了。即使可能问的是崔玄的痒处,事后也不过是被加重功课,多被奴役罢了。现在的纪安已经习以为常,债多不愁了。
为此,纪安又嘴欠的问道:“那啥,师兄,我家祖父好似曾和崔家定过亲。当年,若是成了,或许咱们现在还成了亲戚呢。”说不准他还得喊崔玄一句大表叔呢。
纪安很想知道崔玄到底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崔玄瞧纪安一眼,那一眼好像就把纪安的小心思看的透透的。纪安一缩脑子,不敢吱声了,回头一想 ,又暗自唾弃自己,老是这样,他还怎么翻身做主把歌唱啊。
崔玄看着纪安的小样,心里好笑,在朝堂上憋着的起也去了不少。想到纪安刚刚问的话,答道:“我姑母崔太后当年在府里并不怎么受宠,祖父休了第一任夫人大卢氏,也就是她母亲之后,就娶了我的亲祖母小卢氏,生了我爹之后,没几年就去了。之后,祖父又娶了李氏之女,生下我三叔。我父是嫡长身后又有魏国公府做依仗,十岁就被请封世子。当时,崔太后虽是嫡女却地位尴尬,偶遇你祖父,你祖父一见倾心,上府提亲,娶她做正室。”
说到这个,崔玄就歹感叹一句老昌平侯的有眼无珠,他那姑母美是美,却带着毒。就凭着昌平侯府的那样的二流世家,在他那姑母眼里恐怕连給她提鞋都配不上。
:“而几个月后,宫里的一次赏花宴,崔太后被当时的先帝瞧见,惊为天人,当日就留她入了宫,初封即是贵妃。你祖父对着崔太后是有些真情的,又有婚约在身,原以为是崔家攀附皇室权势,背信弃义,就联合了御史,上告崔家背信弃义。说实在的,自家人知晓自己事,崔家百年世家,国公府邸,最瞧不上的就是那些外戚。怎愿搅合进皇位之争中,一个不慎就得家破人亡。可事已至此,多说无用。而当时先帝后宫已有不少高位妃子,皇子也有五个。瞧着貌美家世又好的崔太后,自然是欲处之而后快,发动了娘家的势力,指着崔太后一女许二夫,失德失贞,不配伴驾左右。先帝对着崔太后那是爱若珍宝,怎肯让人如此说她。一怒之下,斩杀了不少御史和官员。之后,崔太后出面求情,才了了纷争。再过六年,昌平侯因罪夺爵,同年,崔太后进皇后位。”崔玄倒是没有因为崔太后是她的姑母而偏袒。
虽然只说的这些还有些迷糊之处,可一个不受宠的嫡女,许了人家还能攀上皇帝,且迷的先帝神魂颠倒,连诛杀朝臣这样的昏庸的事情也能做得出。这样的手段,这样的心计,难怪自己祖父会被夺爵了。错把食人花当小白花,自然要付出代价的。
崔玄虽然也明说,可纪家夺爵之后,崔太后就做了皇后,说其中没有崔太后的手笔,他是不信的。一个和她有过婚约的人,时时的在朝堂晃悠,不是明晃晃的告知大伙,她的黑历史吗?做皇后可不是做妃子,遮羞布还是要的,做了纪府,即可赶了不顺眼的走,又能杀鸡儆猴,为她做皇后造势,一箭双雕,何乐不为?
纪府有此一劫,要真怪,就得怪他祖父不识实务,一开始不该闹腾;闹腾过后,不该没有眼色的还在朝廷上站着,打她的脸。纪安嘲讽的想道:这真是脸皮厚的可以啊。
不过,纪安从崔玄一口一口崔太后,而不是姑妈听出,崔玄恐怕也对着这位太后没好感,甚至是厌恶的。这有是怎么回事?对了,崔玄的亲祖母取代了崔太后之母的位置,瞧着崔太后的行事,恐怕对着崔玄这一脉是厌恶甚至憎恨的吧。而从先帝那儿又坏了规矩,她会不会插手崔府的爵位之争呢。
纪安越想越觉得这么回事,崔玄三元及第,放着好好的文官不做,干嘛要拼死拼活的去前线搏命。以前,纪安不熟悉崔玄,还能信旁人的话,说他忠心为公,大公无私。可现在?崔玄明摆着是无利不起早,用命去博前程,可见他当时的处境到了何种地步。如顾詹一般,若不是逼狠了,谁能起了对自己狠的心。
这么一想,纪安心里酸酸的,有些闷,或许当时崔玄帮着他的时候,也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些自己的影子吧。想着那样强势,那样算无遗策的崔玄,有一天也会逼迫的恍恍惚惚,不可终日,纪安打心底里生出一股心疼。好似平时崔玄对他的剥削,嘲讽,也能原谅,不生气了。
崔玄和纪安相处时日已久,前世今生,特别是这两年的朝夕相处,一打眼就能瞧出纪安的心思。最是知道纪安嘴硬心软,对着自己在乎的人护短的很,且只要不负他,他绝对不会先负人的。
想起当年他先时,瞧着纪安处处不顺眼,以为他是个佞臣。可结果呢,纪安劳心劳力帮着他外甥夺位,耗的心血多了去了。直至后来,崔玄和他成了同僚,倒是慢慢的对他改观了。可最后,他外甥用纪安救命的药换回了与平阳侯府的结盟,娶了宋玉。也就是在他们成亲的那晚,崔玄也不知道怎么了,脚步不自觉的去了纪安的府上。
纪安喝的烂醉如泥,瞧着崔玄来了,笑了笑,可崔玄却觉得那笑比哭还让他难受。好似绝望又好似万般不在意了。他当时扶着纪安,问他:“为何不去和大皇子求药,你是功臣,他为着不寒人心,定会给你的。再说,你不是自持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吗?他负了你,你就如怨妇般自垂自泣吗?你还是和我争锋相对,永不认输的纪安吗?这样的你,我都不认识了。”
纪安当时是怎么说的,不知道为什么,纪安的话即使到今天他也记得清楚:“他要的是江山,所以,我输了。大丈夫何患无妻,君如无心我便休罢了。这段感情,我努力过,付出过,我已做到了我的极限,可这不是他所要的,我也心死。今世无悔,因为我已仁至,所以,我可做到义尽。我和他,从此只是君臣,不再有儿女私情,也算全了我们相识一场。你看看,人生就是如此,一辈子遇到一个你爱的,爱你的,那是可遇不可求,多是被辜负被忘掉的。我也算有幸,争取过自己的所爱,结果不尽人意,可我无愧于心。”
之后,纪安真的和他外甥断的一干二净,选了个山明水秀的地,外放为官。走的那样洒脱,倒是让准备对付的明洛郡主无从下手。之后,成了帝王的大皇子却是成了留在这段感情之中走不出的人。
仁至义尽啊,多少人能做到,崔玄上辈子也没寻到一个能对他仁至义尽之人。
回想到了往事,崔玄想着,他心里是羡慕的吧,即使一开始厌恶纪安和大皇子在一起,可渐渐的也羡慕起了大皇子能得这么一份真心,患难与共,不离不弃。比起他要好得多,所以,他才在今生还了债之后,还是留在了纪安身边,想做他那认可之
为此,纪安又嘴欠的问道:“那啥,师兄,我家祖父好似曾和崔家定过亲。当年,若是成了,或许咱们现在还成了亲戚呢。”说不准他还得喊崔玄一句大表叔呢。
纪安很想知道崔玄到底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崔玄瞧纪安一眼,那一眼好像就把纪安的小心思看的透透的。纪安一缩脑子,不敢吱声了,回头一想 ,又暗自唾弃自己,老是这样,他还怎么翻身做主把歌唱啊。
崔玄看着纪安的小样,心里好笑,在朝堂上憋着的起也去了不少。想到纪安刚刚问的话,答道:“我姑母崔太后当年在府里并不怎么受宠,祖父休了第一任夫人大卢氏,也就是她母亲之后,就娶了我的亲祖母小卢氏,生了我爹之后,没几年就去了。之后,祖父又娶了李氏之女,生下我三叔。我父是嫡长身后又有魏国公府做依仗,十岁就被请封世子。当时,崔太后虽是嫡女却地位尴尬,偶遇你祖父,你祖父一见倾心,上府提亲,娶她做正室。”
说到这个,崔玄就歹感叹一句老昌平侯的有眼无珠,他那姑母美是美,却带着毒。就凭着昌平侯府的那样的二流世家,在他那姑母眼里恐怕连給她提鞋都配不上。
:“而几个月后,宫里的一次赏花宴,崔太后被当时的先帝瞧见,惊为天人,当日就留她入了宫,初封即是贵妃。你祖父对着崔太后是有些真情的,又有婚约在身,原以为是崔家攀附皇室权势,背信弃义,就联合了御史,上告崔家背信弃义。说实在的,自家人知晓自己事,崔家百年世家,国公府邸,最瞧不上的就是那些外戚。怎愿搅合进皇位之争中,一个不慎就得家破人亡。可事已至此,多说无用。而当时先帝后宫已有不少高位妃子,皇子也有五个。瞧着貌美家世又好的崔太后,自然是欲处之而后快,发动了娘家的势力,指着崔太后一女许二夫,失德失贞,不配伴驾左右。先帝对着崔太后那是爱若珍宝,怎肯让人如此说她。一怒之下,斩杀了不少御史和官员。之后,崔太后出面求情,才了了纷争。再过六年,昌平侯因罪夺爵,同年,崔太后进皇后位。”崔玄倒是没有因为崔太后是她的姑母而偏袒。
虽然只说的这些还有些迷糊之处,可一个不受宠的嫡女,许了人家还能攀上皇帝,且迷的先帝神魂颠倒,连诛杀朝臣这样的昏庸的事情也能做得出。这样的手段,这样的心计,难怪自己祖父会被夺爵了。错把食人花当小白花,自然要付出代价的。
崔玄虽然也明说,可纪家夺爵之后,崔太后就做了皇后,说其中没有崔太后的手笔,他是不信的。一个和她有过婚约的人,时时的在朝堂晃悠,不是明晃晃的告知大伙,她的黑历史吗?做皇后可不是做妃子,遮羞布还是要的,做了纪府,即可赶了不顺眼的走,又能杀鸡儆猴,为她做皇后造势,一箭双雕,何乐不为?
纪府有此一劫,要真怪,就得怪他祖父不识实务,一开始不该闹腾;闹腾过后,不该没有眼色的还在朝廷上站着,打她的脸。纪安嘲讽的想道:这真是脸皮厚的可以啊。
不过,纪安从崔玄一口一口崔太后,而不是姑妈听出,崔玄恐怕也对着这位太后没好感,甚至是厌恶的。这有是怎么回事?对了,崔玄的亲祖母取代了崔太后之母的位置,瞧着崔太后的行事,恐怕对着崔玄这一脉是厌恶甚至憎恨的吧。而从先帝那儿又坏了规矩,她会不会插手崔府的爵位之争呢。
纪安越想越觉得这么回事,崔玄三元及第,放着好好的文官不做,干嘛要拼死拼活的去前线搏命。以前,纪安不熟悉崔玄,还能信旁人的话,说他忠心为公,大公无私。可现在?崔玄明摆着是无利不起早,用命去博前程,可见他当时的处境到了何种地步。如顾詹一般,若不是逼狠了,谁能起了对自己狠的心。
这么一想,纪安心里酸酸的,有些闷,或许当时崔玄帮着他的时候,也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些自己的影子吧。想着那样强势,那样算无遗策的崔玄,有一天也会逼迫的恍恍惚惚,不可终日,纪安打心底里生出一股心疼。好似平时崔玄对他的剥削,嘲讽,也能原谅,不生气了。
崔玄和纪安相处时日已久,前世今生,特别是这两年的朝夕相处,一打眼就能瞧出纪安的心思。最是知道纪安嘴硬心软,对着自己在乎的人护短的很,且只要不负他,他绝对不会先负人的。
想起当年他先时,瞧着纪安处处不顺眼,以为他是个佞臣。可结果呢,纪安劳心劳力帮着他外甥夺位,耗的心血多了去了。直至后来,崔玄和他成了同僚,倒是慢慢的对他改观了。可最后,他外甥用纪安救命的药换回了与平阳侯府的结盟,娶了宋玉。也就是在他们成亲的那晚,崔玄也不知道怎么了,脚步不自觉的去了纪安的府上。
纪安喝的烂醉如泥,瞧着崔玄来了,笑了笑,可崔玄却觉得那笑比哭还让他难受。好似绝望又好似万般不在意了。他当时扶着纪安,问他:“为何不去和大皇子求药,你是功臣,他为着不寒人心,定会给你的。再说,你不是自持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吗?他负了你,你就如怨妇般自垂自泣吗?你还是和我争锋相对,永不认输的纪安吗?这样的你,我都不认识了。”
纪安当时是怎么说的,不知道为什么,纪安的话即使到今天他也记得清楚:“他要的是江山,所以,我输了。大丈夫何患无妻,君如无心我便休罢了。这段感情,我努力过,付出过,我已做到了我的极限,可这不是他所要的,我也心死。今世无悔,因为我已仁至,所以,我可做到义尽。我和他,从此只是君臣,不再有儿女私情,也算全了我们相识一场。你看看,人生就是如此,一辈子遇到一个你爱的,爱你的,那是可遇不可求,多是被辜负被忘掉的。我也算有幸,争取过自己的所爱,结果不尽人意,可我无愧于心。”
之后,纪安真的和他外甥断的一干二净,选了个山明水秀的地,外放为官。走的那样洒脱,倒是让准备对付的明洛郡主无从下手。之后,成了帝王的大皇子却是成了留在这段感情之中走不出的人。
仁至义尽啊,多少人能做到,崔玄上辈子也没寻到一个能对他仁至义尽之人。
回想到了往事,崔玄想着,他心里是羡慕的吧,即使一开始厌恶纪安和大皇子在一起,可渐渐的也羡慕起了大皇子能得这么一份真心,患难与共,不离不弃。比起他要好得多,所以,他才在今生还了债之后,还是留在了纪安身边,想做他那认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