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晴心里一跳,在心里惊呼,知义该不会已经----
老太太拿着信,反复看了良久,道:“所谓富贵险中求,知义这番举动,倒不失为挣得功名的一条捷径。至于是否成功---单要看他的运气和造化了。”
如晴心头一跳,仿佛又活了回来似的,也顾不得礼义卑尊,抢上老太太手头的信,粗略看了下,这才长长舒口气,但又提了心,这----八千大军组成的敢死队,全武装为瓦刺人,助瓦刺部落抗击鞑靼,一来兵助瓦刺击败鞑靼,二来也有监视及挑唆草源内斗之意。;这八千敢死队,以两位参将,一位监官,及临时授命为千总的知义所组成,深入瓦刺内部,与瓦刺合作,共同对抗鞑靼,大同米面再暗中给支援给养,使瓦刺部落速迅壮大,以抗日益强大的鞑靼---任谁都知道,草源上各个部落长期纷争不断,有的为生存,有的为名利,稍有势力的部落又垂涎“黄金家族”的称号。历来大草源上从未太平过。对于大庆朝来讲,大草原平静不得,他们越是内战,大庆朝边境才会越安宁。反之便会祸害大庆朝边界百姓。庆元年间,鞑靼日益壮大,现大庆朝扶持的瓦刺部落却渐渐衰败,大庆朝只能源源不断地相助瓦刺,使之能继续与鞑靼抗衡,以得到相互制约进而保边境安宁的目的。然,瓦刺兵力日渐衰落,而鞑靼部落则日益强大,现下已统一草原各个部落,举兵侵犯山西大同,情况如此危急,只能再出奇兵,所谓最好的防守便是进攻,大庆派奇兵暗助瓦刺,使之制约鞑靼,缓解已然告急的边关险情。
想通了傅老将军的计策后,米敬澜佩服的同时,又暗自替知义担心起来。知义此次胜任这八千敢死队的首领之一,虽升任为千总,但鞑靼人勇猛善战,骠悍无比,又深入瓦刺内部,真枪实剑地刀里来剑里去,万一回不来----这十五两金票,及用纯金打造的功义簿便是对其家饶抚慰,这也难怪米敬澜会有伤心欲绝的想法了。
至于战争什么时候能结束,知义能否活着回来----如晴发现,府里信佛的人忽然多了起来----
庆元29年这个冬,还真是个多事之秋。边关数度传来骇人听闻的士兵阵亡人数,而鞑靼的进攻越发勇猛,眼看大同即将不保----而京师执掌朝政中枢的文官集团,却不顾边境老百姓的死活,只顾着自己的前程与家族的名声,相互攻奸,各出奇招,在这激烈的皇储争斗中,已然炮灰了好些无辜大臣勋贵之家,而还有愈演愈烈的倾势,京师朝政一片混乱,边关情势危急,军晌告急,粮草告急,所有军需,响银,对其阵亡士兵家属的抚慰金也日益告急,偏押运粮草的大军迟迟未能开拨飞赴大同----正当紧要危急关头,忽然大草源上出现了一支近万人骑兵,冲进正在进攻大同边防的鞑靼大军里,稍稍缓解了即将失守的关口,傅老将军长迂一口气的同时,在城墙上观察了这支奇兵的作战能力与人数,果断下令大开城门,大同士兵一窝蜂里涌出从未开启过的城门,与鞑靼混战在一起---
这一场战役,在大庆历史上,被称之为最险也是最震撼人心的一战。鞑靼留了万余具尸体在大同城墙下,而汉军也是死伤不少,但总归击败了草原上最猛烈也最精锐的部队,直此,保了山西边境三年有余的安宁,也值得可歌可泣一翻了。
而统领这支奇兵使得我军转败为胜并让保住了大同边防失守的危情的将领正是靖王父子,庆元29年元月27日,靖王父子再度受到皇帝褒奖,与此同时,一批三十万石的粮草由京城正和门出发,米敬澜得知消息后,火速换上官袍,连夜乘马堵在了去大同必经的官道上,他要去会见押运粮草的钦差大臣,让他帮忙打听知义的下落。
如晴深深为米敬澜的慈父之心拜倒的同时,对他的举动又有些不以为然,“爹爹还真是病急乱投医了。这钦差大臣只负责押运粮草和军备物质,再兼代子犒劳三军,二哥哥虽有功于社稷,却也只是的千总,钦差大臣是何许人物,会答应爹爹的非份要求么?”
老太太手头拿着佛珠,正对着观音菩萨默诵佛经,闻言忍不住微微地笑了,“你可知此次被任命的钦差大人是何米人物?”
如晴摇头,但她知道老太太从不多余无意义的话,想了想,又忍不住问道:“难不成,和咱家有渊源?”
“不错。钦差大人正是靖王世子李骁。”老太太缓缓地道,声音平静无波。
如晴恍然大悟,“怪不得,这李骁和二哥哥这般交好,相信定能不负爹爹所托---只是,如燕堂姐的事----李骁会不会迁怒咱家?”这古代最心便是连坐,一人犯错全家受累,甚至于整个族人都跟着受牵累,所以好多大家族对于家族子弟犯下的滔大错,一般不会对外声张,只私下处置了事。而这次米敬江的女儿如燕却以不光彩的手段嫁入靖王府,自是令米家整个族人都蒙了羞。连坐法使米敬宣深受其害,大嫂何氏前些日子也来信声称“如燕之事虽令人不齿,然,与夫君并无多大牵连。只二妹如善之举却让夫君与媳妇一时难以抬头做人。望爹爹和姨母好生管束教导二妹,莫要再做出有辱门风之事来。”
不知便宜老爹看了长媳的回信,心中是何感想,愤怒,还是悔恨?
老太太轻蔑地扬起唇角,“老三早在十多年前便脱离米家,他女儿做的那些丑事,自是不会连累咱家。可如善之事却更令人不齿,你姑姑如今深受她的牵累,现在甚至连知礼都被牵连进去,哼,我倒要看看你爹要如何收这个场。”她颇为庆幸地望了如晴一眼,“也幸好你年纪偿,若是等你们姐妹都到及笄的年纪,如善再来那么一出,看你老子还会不会悔青肠子。”
如晴默然,如善此次确实做的过火了,她那出戏,就算放在现代,也会被人病诟,何况礼教森严的古代,她来这么一出,她自己的名声全毁了不,还连累整个家族跟着蒙羞,甚至于还拖累她们几个姐妹。前阵子大姐如真也来信,虽未有指责之语,却也颇有微辞与委屈,“长嫂素来严谨,闻得二妹这般震惊世人之举,虽未有言三语四之讥讽,却也成派人紧盯女儿言行,唯恐做出与二妹那般有辱门风之事来。”
如真的话还算委婉了,米敬宣却更是言辞激烈:“吾兄可知妹子如今境况乎?愤苦交加、水深火热、日子委实难熬,追根究底,却拜二哥内宅不宁所赐。妹子早先便与兄长述,当好生管束妾室,当重视嫡庶规矩,严肃家规,若兄长早日听进于耳,亦不至于有今这般祸事,甚至连累妹子。兄长可知,情份虽重,然规矩不可废,远闻隋炀帝之祸事,近传威国公之祸福,追根究底,实恼庶不分、枉乱规矩、一味偏宠所至。望兄长引以为戒,慎之,戒之。”
隋炀帝之事不表,本朝威国公的下场那便是最好的下场,威国公也有一得宠妾室,虽不至于到灭妻的地步,却也令妾室嚣张到居然暗害嫡子,而威国公虽惩戒了妾室,却只是圈禁了事。正室受双重打击,一病不起,不久便病故。虽后来威国公又再另娶,却再无所出。在惮位时,向皇帝递交让庶子继承爵位,却糟到拒绝。理由:财产继承米面,嫡次子和庶子的实行的是“诸子平均”制度。但,封爵继承和宗祧继承,却是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若无嫡长子,由由嫡次子继承,若无嫡子,那便收回爵位。只授不世之功勋。
威国公的嫡子被妾害死了,没有嫡子可继常想让庶子继承,皇帝又不认同,礼部官员也不认可,悲催的威国公想到他在战场上刀里来火里去辛苦挣来的爵位,却因无嫡子可继承而面临的收回爵位的凄凉,当场气得瘫倒在床上,从此一病不起,不知有多悔恨。
.
米敬宣用威国公的下场提便兄长,米敬澜也是好生惊悚了一把。自己的妹子,儿子女儿都深受害牵连,可以想像米敬澜是如何的愤怒,如善被打得遍体鳞伤、惨不忍睹,然,老太太仍是不满意这种处罚。
偷偷望了老太太柔和却又凌厉的侧面,如晴也跟着叹口气,所谓母女连心,米敬宣是老太太唯一的亲生女儿,女儿深受如善牵累,身为母亲的,如何不忧心,不愤恨?
米敬宣在婆家日子确实不好过,尤其公爹赵文章因先前皇后与太子之间的纷争站错了队,被罢官至今闲赋在家,再被人嘲笑并或明或暗踩了那么几回,已是集了一肚子的鸟气,如今又因二媳妇的两个侄女一前一后做出那般不要脸之事,再度受到讥笑,如何不恼恨?古代婆婆大于,婆婆朝媳妇发难,身为媳妇的,除了生生受着,还能怎的?
如晴安慰了老太太一阵子,“奶奶不必忧心,所谓吉人自有相。姑姑会熬过来的。如善再是可恨,总归----是爹爹的亲生骨肉。”
老太太却怒气重重地大声道:“如善是可恨,但她再是聪明绝顶,年纪便做出这种没脸子的事来。所谓女不教母之过,张氏如此居心叵测,包藏祸心,这才教出如此不检点的女儿来。偏你老子还顾忌着多年情份,只从轻发落了她。什么‘误中歧途,已然悔过。’我呸,张氏那张嘴,最是黑白颠倒,混肴是非,明摆着的事实,居然还被哭诉成无辜并还成了受害者。能相信她那辞的,这世上,除了你那情种老子,再不会有第二人选了。”
如晴无话可,也不知该什么,便宜老爹米敬澜的顾念旧情与心软仁慈,身为三最拿手的煸风点火、黑白颠倒,这些只是在电视里才会出现的狗血情节,却是真真实实地发生在她身边,她除了无力并愤怒叹息外,什么都不敢做,生怕一不心,便成了无辜被牺牲的炮灰。如善此次确实做的过火了,并在众目睽睽之下,铁一般的人证物证齐全,然从张氏嘴里解释出来,却是她们母女受人陷害,被人误导所致,也难怪内宅功力深厚的老太太也忍不住大动肝火。
不过有一点如晴却很奇怪,她疑眉,张了嘴儿想开口,却顾忌着什么,又迟疑地闭上。
老太太瞟她一眼,板着脸道:“想什么就直吧,在我面前还藏着掖着,真把我老婆子当外人不成?”
如晴吐舌,连忙讨好地轻捶老太太的肩膛,声音甜甜,如加了蜜的软糯米,甜得发腻,也软得侵心,“孙女挺好奇的,那李骁是何许人物,凭三叔那芝麻绿豆的官儿,是如何与李骁这种大人物扯上关系的?”
老太太沉默了下,长长一叹,“这便是家贼难防。我听你姑姑在信上讲,本来靖王妃中意泽云侯府的二千金,虽未请媒下聘礼,却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靖王府与泽云侯府迟早会结为亲家,只差文定而已。偏泽云侯的二千金,却结识了个包藏祸心的闺中姐妹,那便是老三的女儿如燕。俱体情况外人也不大清楚,不过最靠谱的便是李骁去泽云侯府拜了请贴,在泽云府用了晚膳,喝高了,便被下人送至厢房歇下,那二姑娘却也谨守礼节,只是派了自己身边的婆子前去照顾。可也不知怎么回事,当晚上,便传出李骁染指了二姑娘的闺中蜜友如燕的消息。”
如晴正听至精彩处,突然被中断,简直就是把她吊在半空中,不上不下,特地难受,忍不住追问,“接下来呢?”
老太太白她一眼,“还能怎样?出了这样的事,二姑娘还有可能再嫁靖王府么?那泽云候府的面子往哪摆?”
如晴仍是有好些迷惑,“那李骁一时喝高了,被扶进厢房歇下,应该是在外院,而不是内院吧?”
老太太神色讥讽,“那又怎样?反正出事的时候,李骁是躺在如燕的床上。而如燕,是二姑娘的闺中蜜友,想当然也是被安排在外院的。不过男女有别,如燕的院子与李骁所住的院子,却是隔了一座桃花林,几道回廊还有好几道假山。”
如晴沉思,既然二饶院子隔了那么远,那问题便出在下人身上了,“不知扶李骁去歇息的下人是受人指使,还是李骁喝醉了酒迷了路所至。”
老太太轻轻一笑,“问题就出在这儿,那几个扶李骁歇息的下人众口一辞是把李骁扶到东厢房里,至于李骁为何会出现在西厢房,便是不清楚了。”
如晴再度抓头皮,又猜测道:“不知如燕堂姐去泽云侯府带了多少个丫头?”
老太太赞赏地望了她一眼,“统共三个丫头,不过人家都有证据证明当时奉自家姑娘的命令去向二姑娘报信,如燕也是喝高了。”
如晴这下子是真的想不出别的猫腻了,抓了半的头皮,也是一筹莫展。李骁再是喝醉了酒,也不可能走大半里路,跑到女眷居住的客房对如燕进行性骚扰吧?而如燕,这样下来,倒是无辜的受害者了。
该不会是,泽云侯府里有对二姑娘怀恨在心之人,暗中做的手脚吧?
老太太见如晴抓耳搔腮的模样,很是好笑,看着她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嘟唇的可爱模样,用力拍在她的背上,“事发后,太医和婆子立即检查二饶脉向,如燕被服下,并已落红,而李骁,却是喝了过多的所致。”
如晴眼大眼,吃吃地道:“那,那就证明李骁确是被设计的。那,那凶手会是谁呢?”听起来,如燕也是受害者的。
“谁知道。不过,那大医可是宫里的御医,医术极是精准,为人也是心细,他仔细给如燕把了脉,断定是才被喂下不久。而李骁体内的,却已有足足两个时辰。再来,在如燕房间窗台上的花盆里,被倒有残留的。”
老太太没有解释太多,只是陈述事实经过,但凭如晴不算太笨的脑袋,哪会听不出这里头隐藏的猫腻。
“既然是如燕堂姐自个儿导演的,靖王府和泽云侯府可以完全往死里整呀?或是只纳为妾,仍是迎二姑娘为正妻,这样不好么?”凭借泽云侯府及靖王府的势力,米敬江这个区区六品官儿,简直就如踩蚂蚁一样轻易而举。干嘛还自毁前程
老太太微微眯眼,“事关泽云侯府的面子,二姑娘再是委屈愤怒,却也嫁不成李骁了。李骁仍是迎娶老三的女儿为正妻,这倒是出乎我的意外,不过,却还多亏了那个王家夫人。”
王家夫人?哪个王家夫人?
“就是太子少师的王家。”老太太声音出奇的平淡,“听闻王家与老三媳妇有莫大渊源,真要算起来,王家老爷子还是老三媳妇的表叔公。出了这事,本来靖王妃已打算只以妾礼,耐何老三家的别的本事没有,那哭功却是数一数二的,直把靖王府成强壤夺冷酷无情但凡一切字眼都骂上了,靖王妃却也不是吃素的,一字一句毫无漏洞地堵了回去,正当双米僵持不下时,王家夫人却外飞来一句‘听闻圆善大师先前给世子卜了一卦,可否请王妃当众来听听’。靖王妃先是不以为然,但渐渐的脸色就变了,再来,李骁和如燕的婚事便这样定了。”
老太太见如晴双眼呆滞,嘴里念念有辞的不知在什么,不由拍她一巴掌,“魂游外啦?”
如晴恍然回过神来,圆瞪着大眼,疑着秀气的眉毛,语气郑重,“奶奶,圆善大师真的有那么出名吗?”
老太太摇头,“听过其大名。听是极准的,就是不知这圆善大师是如何替李骁算卦的,居然让靖王府默认了此事。”她蹙眉,以不可思议的语气喃喃道:“该不会,真是如燕吧?”
如晴咬唇,在内心里煎熬着,要不要把秘密出来给奶奶分享呢?
老太太眸子犀利,瞟了眼如晴,“怎么,圆善大师对李骁的卜卦,你也听过么?”
如晴迟疑了会,最终仍是鼓起勇气了出来。
老太太皱起了眉头,默默地念着,“儒学故土,海宁祖籍,字带如,大名为米。深藏内宅,世人不详。一波五折,后抢为上。”她左右念来念去,不时紧蹙着眉头,然后缓缓开舒展眉心,唇角浮现讥诮:“怪不得咧,为何老三会忽然给几个女儿改名字。原来人家早在几年前就开始算计了。”
如晴呆了呆,不解地问:“三叔,还给女儿们改过名字么?”
老太太白她一眼,“我就知道你这丫头成只知道玩,不好生仔细着听大人讲话。那一年你大伯父来咱家,不是提起过么?你当时耳朵生哪去了?”
如晴吐吐舌,不好意思地笑道:“奶奶,大伯父有两年没来过咱们家了。那时候,孙女还嘛,如何记得住?”过了会,她又讨好地露出她可爱的虎牙,嘻嘻地问着:“奶奶,三叔给几个女儿都改了什么名字来着?”
老太太回答:“大女儿叫如意,二女儿灵燕,后来改名为如燕,三女儿灵双改名为如双。”
如晴恍然大悟地点头,仔细推敲了下时间,她在得知李骁那三十二字缄言是在六岁那年,也就是三年半前,然后米敬江给女儿改名是在当年过年之前,再加上这回如燕以不光彩的手段嫁进靖王府,估计那时候就开始算计了。不得不佩服这位三叔,人家芝麻绿豆点的官儿,居然凭借自身努力攀得靖王府这门显赫门弟,虽然过程并不光彩,但那又有什么呢,至少教育着一直以来都消极怠工的她一个至理名言:三分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老太太拿着信,反复看了良久,道:“所谓富贵险中求,知义这番举动,倒不失为挣得功名的一条捷径。至于是否成功---单要看他的运气和造化了。”
如晴心头一跳,仿佛又活了回来似的,也顾不得礼义卑尊,抢上老太太手头的信,粗略看了下,这才长长舒口气,但又提了心,这----八千大军组成的敢死队,全武装为瓦刺人,助瓦刺部落抗击鞑靼,一来兵助瓦刺击败鞑靼,二来也有监视及挑唆草源内斗之意。;这八千敢死队,以两位参将,一位监官,及临时授命为千总的知义所组成,深入瓦刺内部,与瓦刺合作,共同对抗鞑靼,大同米面再暗中给支援给养,使瓦刺部落速迅壮大,以抗日益强大的鞑靼---任谁都知道,草源上各个部落长期纷争不断,有的为生存,有的为名利,稍有势力的部落又垂涎“黄金家族”的称号。历来大草源上从未太平过。对于大庆朝来讲,大草原平静不得,他们越是内战,大庆朝边境才会越安宁。反之便会祸害大庆朝边界百姓。庆元年间,鞑靼日益壮大,现大庆朝扶持的瓦刺部落却渐渐衰败,大庆朝只能源源不断地相助瓦刺,使之能继续与鞑靼抗衡,以得到相互制约进而保边境安宁的目的。然,瓦刺兵力日渐衰落,而鞑靼部落则日益强大,现下已统一草原各个部落,举兵侵犯山西大同,情况如此危急,只能再出奇兵,所谓最好的防守便是进攻,大庆派奇兵暗助瓦刺,使之制约鞑靼,缓解已然告急的边关险情。
想通了傅老将军的计策后,米敬澜佩服的同时,又暗自替知义担心起来。知义此次胜任这八千敢死队的首领之一,虽升任为千总,但鞑靼人勇猛善战,骠悍无比,又深入瓦刺内部,真枪实剑地刀里来剑里去,万一回不来----这十五两金票,及用纯金打造的功义簿便是对其家饶抚慰,这也难怪米敬澜会有伤心欲绝的想法了。
至于战争什么时候能结束,知义能否活着回来----如晴发现,府里信佛的人忽然多了起来----
庆元29年这个冬,还真是个多事之秋。边关数度传来骇人听闻的士兵阵亡人数,而鞑靼的进攻越发勇猛,眼看大同即将不保----而京师执掌朝政中枢的文官集团,却不顾边境老百姓的死活,只顾着自己的前程与家族的名声,相互攻奸,各出奇招,在这激烈的皇储争斗中,已然炮灰了好些无辜大臣勋贵之家,而还有愈演愈烈的倾势,京师朝政一片混乱,边关情势危急,军晌告急,粮草告急,所有军需,响银,对其阵亡士兵家属的抚慰金也日益告急,偏押运粮草的大军迟迟未能开拨飞赴大同----正当紧要危急关头,忽然大草源上出现了一支近万人骑兵,冲进正在进攻大同边防的鞑靼大军里,稍稍缓解了即将失守的关口,傅老将军长迂一口气的同时,在城墙上观察了这支奇兵的作战能力与人数,果断下令大开城门,大同士兵一窝蜂里涌出从未开启过的城门,与鞑靼混战在一起---
这一场战役,在大庆历史上,被称之为最险也是最震撼人心的一战。鞑靼留了万余具尸体在大同城墙下,而汉军也是死伤不少,但总归击败了草原上最猛烈也最精锐的部队,直此,保了山西边境三年有余的安宁,也值得可歌可泣一翻了。
而统领这支奇兵使得我军转败为胜并让保住了大同边防失守的危情的将领正是靖王父子,庆元29年元月27日,靖王父子再度受到皇帝褒奖,与此同时,一批三十万石的粮草由京城正和门出发,米敬澜得知消息后,火速换上官袍,连夜乘马堵在了去大同必经的官道上,他要去会见押运粮草的钦差大臣,让他帮忙打听知义的下落。
如晴深深为米敬澜的慈父之心拜倒的同时,对他的举动又有些不以为然,“爹爹还真是病急乱投医了。这钦差大臣只负责押运粮草和军备物质,再兼代子犒劳三军,二哥哥虽有功于社稷,却也只是的千总,钦差大臣是何许人物,会答应爹爹的非份要求么?”
老太太手头拿着佛珠,正对着观音菩萨默诵佛经,闻言忍不住微微地笑了,“你可知此次被任命的钦差大人是何米人物?”
如晴摇头,但她知道老太太从不多余无意义的话,想了想,又忍不住问道:“难不成,和咱家有渊源?”
“不错。钦差大人正是靖王世子李骁。”老太太缓缓地道,声音平静无波。
如晴恍然大悟,“怪不得,这李骁和二哥哥这般交好,相信定能不负爹爹所托---只是,如燕堂姐的事----李骁会不会迁怒咱家?”这古代最心便是连坐,一人犯错全家受累,甚至于整个族人都跟着受牵累,所以好多大家族对于家族子弟犯下的滔大错,一般不会对外声张,只私下处置了事。而这次米敬江的女儿如燕却以不光彩的手段嫁入靖王府,自是令米家整个族人都蒙了羞。连坐法使米敬宣深受其害,大嫂何氏前些日子也来信声称“如燕之事虽令人不齿,然,与夫君并无多大牵连。只二妹如善之举却让夫君与媳妇一时难以抬头做人。望爹爹和姨母好生管束教导二妹,莫要再做出有辱门风之事来。”
不知便宜老爹看了长媳的回信,心中是何感想,愤怒,还是悔恨?
老太太轻蔑地扬起唇角,“老三早在十多年前便脱离米家,他女儿做的那些丑事,自是不会连累咱家。可如善之事却更令人不齿,你姑姑如今深受她的牵累,现在甚至连知礼都被牵连进去,哼,我倒要看看你爹要如何收这个场。”她颇为庆幸地望了如晴一眼,“也幸好你年纪偿,若是等你们姐妹都到及笄的年纪,如善再来那么一出,看你老子还会不会悔青肠子。”
如晴默然,如善此次确实做的过火了,她那出戏,就算放在现代,也会被人病诟,何况礼教森严的古代,她来这么一出,她自己的名声全毁了不,还连累整个家族跟着蒙羞,甚至于还拖累她们几个姐妹。前阵子大姐如真也来信,虽未有指责之语,却也颇有微辞与委屈,“长嫂素来严谨,闻得二妹这般震惊世人之举,虽未有言三语四之讥讽,却也成派人紧盯女儿言行,唯恐做出与二妹那般有辱门风之事来。”
如真的话还算委婉了,米敬宣却更是言辞激烈:“吾兄可知妹子如今境况乎?愤苦交加、水深火热、日子委实难熬,追根究底,却拜二哥内宅不宁所赐。妹子早先便与兄长述,当好生管束妾室,当重视嫡庶规矩,严肃家规,若兄长早日听进于耳,亦不至于有今这般祸事,甚至连累妹子。兄长可知,情份虽重,然规矩不可废,远闻隋炀帝之祸事,近传威国公之祸福,追根究底,实恼庶不分、枉乱规矩、一味偏宠所至。望兄长引以为戒,慎之,戒之。”
隋炀帝之事不表,本朝威国公的下场那便是最好的下场,威国公也有一得宠妾室,虽不至于到灭妻的地步,却也令妾室嚣张到居然暗害嫡子,而威国公虽惩戒了妾室,却只是圈禁了事。正室受双重打击,一病不起,不久便病故。虽后来威国公又再另娶,却再无所出。在惮位时,向皇帝递交让庶子继承爵位,却糟到拒绝。理由:财产继承米面,嫡次子和庶子的实行的是“诸子平均”制度。但,封爵继承和宗祧继承,却是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若无嫡长子,由由嫡次子继承,若无嫡子,那便收回爵位。只授不世之功勋。
威国公的嫡子被妾害死了,没有嫡子可继常想让庶子继承,皇帝又不认同,礼部官员也不认可,悲催的威国公想到他在战场上刀里来火里去辛苦挣来的爵位,却因无嫡子可继承而面临的收回爵位的凄凉,当场气得瘫倒在床上,从此一病不起,不知有多悔恨。
.
米敬宣用威国公的下场提便兄长,米敬澜也是好生惊悚了一把。自己的妹子,儿子女儿都深受害牵连,可以想像米敬澜是如何的愤怒,如善被打得遍体鳞伤、惨不忍睹,然,老太太仍是不满意这种处罚。
偷偷望了老太太柔和却又凌厉的侧面,如晴也跟着叹口气,所谓母女连心,米敬宣是老太太唯一的亲生女儿,女儿深受如善牵累,身为母亲的,如何不忧心,不愤恨?
米敬宣在婆家日子确实不好过,尤其公爹赵文章因先前皇后与太子之间的纷争站错了队,被罢官至今闲赋在家,再被人嘲笑并或明或暗踩了那么几回,已是集了一肚子的鸟气,如今又因二媳妇的两个侄女一前一后做出那般不要脸之事,再度受到讥笑,如何不恼恨?古代婆婆大于,婆婆朝媳妇发难,身为媳妇的,除了生生受着,还能怎的?
如晴安慰了老太太一阵子,“奶奶不必忧心,所谓吉人自有相。姑姑会熬过来的。如善再是可恨,总归----是爹爹的亲生骨肉。”
老太太却怒气重重地大声道:“如善是可恨,但她再是聪明绝顶,年纪便做出这种没脸子的事来。所谓女不教母之过,张氏如此居心叵测,包藏祸心,这才教出如此不检点的女儿来。偏你老子还顾忌着多年情份,只从轻发落了她。什么‘误中歧途,已然悔过。’我呸,张氏那张嘴,最是黑白颠倒,混肴是非,明摆着的事实,居然还被哭诉成无辜并还成了受害者。能相信她那辞的,这世上,除了你那情种老子,再不会有第二人选了。”
如晴无话可,也不知该什么,便宜老爹米敬澜的顾念旧情与心软仁慈,身为三最拿手的煸风点火、黑白颠倒,这些只是在电视里才会出现的狗血情节,却是真真实实地发生在她身边,她除了无力并愤怒叹息外,什么都不敢做,生怕一不心,便成了无辜被牺牲的炮灰。如善此次确实做的过火了,并在众目睽睽之下,铁一般的人证物证齐全,然从张氏嘴里解释出来,却是她们母女受人陷害,被人误导所致,也难怪内宅功力深厚的老太太也忍不住大动肝火。
不过有一点如晴却很奇怪,她疑眉,张了嘴儿想开口,却顾忌着什么,又迟疑地闭上。
老太太瞟她一眼,板着脸道:“想什么就直吧,在我面前还藏着掖着,真把我老婆子当外人不成?”
如晴吐舌,连忙讨好地轻捶老太太的肩膛,声音甜甜,如加了蜜的软糯米,甜得发腻,也软得侵心,“孙女挺好奇的,那李骁是何许人物,凭三叔那芝麻绿豆的官儿,是如何与李骁这种大人物扯上关系的?”
老太太沉默了下,长长一叹,“这便是家贼难防。我听你姑姑在信上讲,本来靖王妃中意泽云侯府的二千金,虽未请媒下聘礼,却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靖王府与泽云侯府迟早会结为亲家,只差文定而已。偏泽云侯的二千金,却结识了个包藏祸心的闺中姐妹,那便是老三的女儿如燕。俱体情况外人也不大清楚,不过最靠谱的便是李骁去泽云侯府拜了请贴,在泽云府用了晚膳,喝高了,便被下人送至厢房歇下,那二姑娘却也谨守礼节,只是派了自己身边的婆子前去照顾。可也不知怎么回事,当晚上,便传出李骁染指了二姑娘的闺中蜜友如燕的消息。”
如晴正听至精彩处,突然被中断,简直就是把她吊在半空中,不上不下,特地难受,忍不住追问,“接下来呢?”
老太太白她一眼,“还能怎样?出了这样的事,二姑娘还有可能再嫁靖王府么?那泽云候府的面子往哪摆?”
如晴仍是有好些迷惑,“那李骁一时喝高了,被扶进厢房歇下,应该是在外院,而不是内院吧?”
老太太神色讥讽,“那又怎样?反正出事的时候,李骁是躺在如燕的床上。而如燕,是二姑娘的闺中蜜友,想当然也是被安排在外院的。不过男女有别,如燕的院子与李骁所住的院子,却是隔了一座桃花林,几道回廊还有好几道假山。”
如晴沉思,既然二饶院子隔了那么远,那问题便出在下人身上了,“不知扶李骁去歇息的下人是受人指使,还是李骁喝醉了酒迷了路所至。”
老太太轻轻一笑,“问题就出在这儿,那几个扶李骁歇息的下人众口一辞是把李骁扶到东厢房里,至于李骁为何会出现在西厢房,便是不清楚了。”
如晴再度抓头皮,又猜测道:“不知如燕堂姐去泽云侯府带了多少个丫头?”
老太太赞赏地望了她一眼,“统共三个丫头,不过人家都有证据证明当时奉自家姑娘的命令去向二姑娘报信,如燕也是喝高了。”
如晴这下子是真的想不出别的猫腻了,抓了半的头皮,也是一筹莫展。李骁再是喝醉了酒,也不可能走大半里路,跑到女眷居住的客房对如燕进行性骚扰吧?而如燕,这样下来,倒是无辜的受害者了。
该不会是,泽云侯府里有对二姑娘怀恨在心之人,暗中做的手脚吧?
老太太见如晴抓耳搔腮的模样,很是好笑,看着她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嘟唇的可爱模样,用力拍在她的背上,“事发后,太医和婆子立即检查二饶脉向,如燕被服下,并已落红,而李骁,却是喝了过多的所致。”
如晴眼大眼,吃吃地道:“那,那就证明李骁确是被设计的。那,那凶手会是谁呢?”听起来,如燕也是受害者的。
“谁知道。不过,那大医可是宫里的御医,医术极是精准,为人也是心细,他仔细给如燕把了脉,断定是才被喂下不久。而李骁体内的,却已有足足两个时辰。再来,在如燕房间窗台上的花盆里,被倒有残留的。”
老太太没有解释太多,只是陈述事实经过,但凭如晴不算太笨的脑袋,哪会听不出这里头隐藏的猫腻。
“既然是如燕堂姐自个儿导演的,靖王府和泽云侯府可以完全往死里整呀?或是只纳为妾,仍是迎二姑娘为正妻,这样不好么?”凭借泽云侯府及靖王府的势力,米敬江这个区区六品官儿,简直就如踩蚂蚁一样轻易而举。干嘛还自毁前程
老太太微微眯眼,“事关泽云侯府的面子,二姑娘再是委屈愤怒,却也嫁不成李骁了。李骁仍是迎娶老三的女儿为正妻,这倒是出乎我的意外,不过,却还多亏了那个王家夫人。”
王家夫人?哪个王家夫人?
“就是太子少师的王家。”老太太声音出奇的平淡,“听闻王家与老三媳妇有莫大渊源,真要算起来,王家老爷子还是老三媳妇的表叔公。出了这事,本来靖王妃已打算只以妾礼,耐何老三家的别的本事没有,那哭功却是数一数二的,直把靖王府成强壤夺冷酷无情但凡一切字眼都骂上了,靖王妃却也不是吃素的,一字一句毫无漏洞地堵了回去,正当双米僵持不下时,王家夫人却外飞来一句‘听闻圆善大师先前给世子卜了一卦,可否请王妃当众来听听’。靖王妃先是不以为然,但渐渐的脸色就变了,再来,李骁和如燕的婚事便这样定了。”
老太太见如晴双眼呆滞,嘴里念念有辞的不知在什么,不由拍她一巴掌,“魂游外啦?”
如晴恍然回过神来,圆瞪着大眼,疑着秀气的眉毛,语气郑重,“奶奶,圆善大师真的有那么出名吗?”
老太太摇头,“听过其大名。听是极准的,就是不知这圆善大师是如何替李骁算卦的,居然让靖王府默认了此事。”她蹙眉,以不可思议的语气喃喃道:“该不会,真是如燕吧?”
如晴咬唇,在内心里煎熬着,要不要把秘密出来给奶奶分享呢?
老太太眸子犀利,瞟了眼如晴,“怎么,圆善大师对李骁的卜卦,你也听过么?”
如晴迟疑了会,最终仍是鼓起勇气了出来。
老太太皱起了眉头,默默地念着,“儒学故土,海宁祖籍,字带如,大名为米。深藏内宅,世人不详。一波五折,后抢为上。”她左右念来念去,不时紧蹙着眉头,然后缓缓开舒展眉心,唇角浮现讥诮:“怪不得咧,为何老三会忽然给几个女儿改名字。原来人家早在几年前就开始算计了。”
如晴呆了呆,不解地问:“三叔,还给女儿们改过名字么?”
老太太白她一眼,“我就知道你这丫头成只知道玩,不好生仔细着听大人讲话。那一年你大伯父来咱家,不是提起过么?你当时耳朵生哪去了?”
如晴吐吐舌,不好意思地笑道:“奶奶,大伯父有两年没来过咱们家了。那时候,孙女还嘛,如何记得住?”过了会,她又讨好地露出她可爱的虎牙,嘻嘻地问着:“奶奶,三叔给几个女儿都改了什么名字来着?”
老太太回答:“大女儿叫如意,二女儿灵燕,后来改名为如燕,三女儿灵双改名为如双。”
如晴恍然大悟地点头,仔细推敲了下时间,她在得知李骁那三十二字缄言是在六岁那年,也就是三年半前,然后米敬江给女儿改名是在当年过年之前,再加上这回如燕以不光彩的手段嫁进靖王府,估计那时候就开始算计了。不得不佩服这位三叔,人家芝麻绿豆点的官儿,居然凭借自身努力攀得靖王府这门显赫门弟,虽然过程并不光彩,但那又有什么呢,至少教育着一直以来都消极怠工的她一个至理名言:三分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