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卷饼

正文 世界七、撩了学长以后(59)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他毕竟是你的父亲……”

    “父亲?”方煦目露嘲讽。“一个自我住院以来,一次也没来探望过的父亲?”

    林怡兰一怔。

    “一个纵容另一个儿子下药,像买卖货物一样意图把我送到女人床上的父亲?”方煦没有停下,继续道:“一个从来没有阻止别人对我施暴,甚至站在施暴者背后,替施暴者撑腰的父亲?”

    他盯着林怡兰,一字一句说得清清楚楚。

    “若这就是父亲,那我宁愿没有父亲,甚至……”

    “不要出生。”

    最后几个字,方煦的声音放得极轻压得极低,尽管如此,还是一字不落地进了林怡兰的耳里。

    女人近乎仓皇地后退。

    从来没有哪一次,方煦如此直白地在她面前将对方耘生的恨意表露出来。

    过去他总是顾忌着林怡兰的感受,在成功搬出来后就甚少提及方耘生与方家。

    没想到母子间无声的默契,如今却是以一种让人备感意外与难堪的方式打破。

    这同时也是林怡兰第一次如此强烈地意识到,儿子真的长大了。

    像断了线的风筝,挣开她的手,义无反顾往更遥远的天际飞去。

    “我……”

    方煦移开视线,目光落在天花板上。

    “父母有生恩也有养恩,可于我而言,他不配做父亲,更于我无恩。”

    “您对他有感情,我对他没有。”

    “若您还当我是儿子,就装作不知道这件事吧。”方煦疲惫地闭上眼睛。“如果这样会让您好过一点的话。”

    其实,从方煦上大学后就没有和林怡兰住一起了,先是学校宿舍,接着又搬到租屋处,只有空闲下来的假日,母子俩会约出来一起吃顿饭。

    对方煦,林怡兰心中有愧。

    这份愧疚让她在面对方煦的时候总觉得特别不自在。

    可照顾孩子是为人父母的责任,林怡兰深知自己已经让方煦承受太多不公与苦难,自然不愿意再去拖累儿子。

    所以,虽然收下方耘生暗中给的钱,她却从来没想过要动用,宁愿以自己的双手和劳动力去为两人挣一口饭吃。

    哪怕她知道,方煦也一直有在打工。

    这算是在为儿子留后路的同时,她作为母亲展露的骨气。

    日子虽苦,至少心安。

    最后,方煦总算顺利完成学业,并风光以理科状元的身分被西京大学给录取。

    旁人得知此事,无不恭喜她。

    虽然“丧夫”,可儿子却成材。

    这时候的林怡兰面上虽是笑着回应,心里却格外紧绷,直到方煦搬出去后她才彻彻底底地放松下来。

    林怡兰厌恶这样的自己又别无他法,只要对上方煦那双与自己相似的棕色眼眸,总让她觉得就快呼吸不过来。

    这或许,才是她迟迟无法下定决心答应儿子的理由。

    有时候林怡兰也会想,究竟谁是谁的束缚?

    也许她留在西京,方煦前往北陆,才是对他对自己最好的决定。

    为此,林怡兰感到非常痛苦。

    直到徐徐点了方煦,方煦后知后觉地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母子二人打开天窗说亮话,才终于将横亘在彼此间长达数十年的心结解开。

    “我尊重您的选择。”

    “不论留在西京还是北陆,您都是我的母亲。”

    “在方家的时候是,离开了方家还是。”

    方煦望着坐在自己面前,黑发曾经乌亮如绸缎一般光滑柔顺,而今却生出丝丝银白来的林怡兰,心里闪过一丝愧疚,却又很快被压下。

    出手对付方家是他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方煦知道,哪怕未来不尽如意,自己也绝对不会后悔。

    而且他相信,就如徐徐说的那样,林怡兰心里对自由的渴望绝对不会比自己少。

    要不她不会选择和关家派来保护她的人走,更不会在接到方耘生的电话后,毅然决然地将之挂断。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可他们从来不是夫妻,自然也没有「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的必要了。

    哪怕最后流下了两行泪,可与其说是为了方耘,倒不如说是为了自己曾经殷殷期盼却未能好好盛开的爱情而流。

    方煦也是直到那时,才彻底明白了徐徐那天在火锅店对自己说的话。

    他们都该放下了。

    向前看,向前走。

    “我会先准备考教资,等徐徐毕业后,和她一起回北陆。”

    方煦站起来。

    “有时间我便会回来看您,若您改变心意……”

    “不用了。”

    话被打断,方煦愣了下。

    下一秒便见林怡兰抬眸,那双与他如出一辙的漂亮眸子里,多余的情绪已经褪得一乾二净,取而代之的是有许久不曾见到的坚毅。

    像在凛冬中燃起的一盏烛光。

    “我和你一起到北陆。”

    方煦听到她这么说。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