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怎么了?”秦夫人惊诧莫名。
秦玄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目中闪过凛冽的光泽,旋即恢复如常:“没什么,失手了,母亲勿怪。”
他说得轻描淡写,仿佛方才一瞬间的煞气只是秦夫人的错觉。
丫鬟们急急上来收拾地上的碎瓷片,半夏拿来巾帕,跪在地上,为秦玄策拭擦衣摆上的水渍。
秦夫人半信半疑地看着秦玄策:“公主温恭贤德,人品样貌皆是出色,皇恩浩荡,以公主下降,我们这样的武将之家,更应事君尽礼,不可违逆,你心里应该明白。”
秦玄策沉默半晌,突然又笑了一下:“母亲多虑了,我岂是那般不知轻重的人。”
秦夫人看着秦玄策,心中隐约不安:“方才不是你自己说的,想求皇上赐婚,除却公主,你还想求谁?你须知,事已至此,不单是宋家,无论谁家的姑娘都不敢应承的。”
“母亲所言甚是。”秦玄策站了起来,拂了拂衣襟,他似乎不愿多说什么,淡淡地道,“皇上恩宠有加,竟与我的心意不谋而合,那便是如此了,待千秋宴上,且看圣意斟酌吧。”
说罢,他便告退出去了。
秦玄策走后,秦夫人还是不放心,在那里坐立不安地思忖着,总觉得似乎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半夏察言观色,宽慰道:“二爷虽则在外头说一不二,但他再狂妄,也越不过天去,圣意如此,此事断无变故之理,我们家的二爷也只有公主才配得,佳偶天成,您要欢喜才是。”
话虽如此,秦夫人还是有点儿不放心,自语道:“唉,他前些日子还斩钉截铁地说不娶公主呢,今天这口风转得实在太快,叫人疑心。”
她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遂命人去观山庭,把阿檀叫了过来。
阿檀最近已经很安分了,日常躲在自己房中,轻易都不露面,此时听得老夫人召唤,稍微理了衣裳,就跟了过来。
她今日打扮得很素,青绿色的对襟襦裙,头上挽了个百合髻,插了一只素银扁簮,除此外,再无其他装饰,一眼瞧过去和府里的其他丫鬟差不多装束,更兼之脸颊雪白,嘴唇青粉,倒把往日那般浓若海棠的妖媚之色冲淡了不少。
秦夫人看着也顺眼了几分,说话的语气稍微和缓起来:“听说你这几日病了,不往二爷跟前伺候了?”
阿檀低了头,轻声道:“老夫人恕罪,是我最近偷懒了,大不该。”
秦夫人端起茶杯,好整以暇地啜了一口:“二爷身边自有得用的人,不缺你一个,我们也不是那种苛待奴仆的人家,你就歇着两天,没什么大不了。”
“是。”阿檀仍旧低头应了。
秦夫人露出了和颜悦色的表情:“你可知今日叫你过来所为和事?”
阿檀摇头:“还请老夫人示下。”
“下个月的初五,是皇上的千秋寿辰。”秦夫人直直地盯着阿檀的脸,慢慢地道,“届时,二爷要请皇上赐婚,求娶云都公主。”
阿檀呆滞了一下,嘴唇张了又张,良久,才把自己的声音找回来,干巴巴地道:“这是好事,要恭喜二爷。”
只这短短的几个字,已经用尽了她全身的力气,即使她使劲握住了自己的手,但身体还是颤抖了起来,喉咙仿佛被什么堵住了似的,说话的声音都变得沙哑。
而她的神情始终是谦恭的。
秦夫人放下了茶杯,慢条斯理地道:“你是个懂分寸、知进退的丫头,这很好,接下去这段日子,更应该安分守己,不得节外生枝,不该说的、不该求的,一个字都别在二爷面前提起,别挑唆着二爷找什么贤淑大度的,知道吗?”
她的身体微微前倾,逼视阿檀,最后的那句话,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出口。
阿檀好像连站稳的力气都没有,她踉跄着退后了一步,躬身下去,艰难地应了一声:“是。”
秦夫人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叫半夏取了一打十二个金锞子出来,命赏给阿檀。
“你这段日子伺候二爷,也算尽心,这是赏你的,好好做事,我们府里不会亏待你的。”
阿檀的动作有些僵硬,木然地接过金锞子,谢了恩,退了出去。
她走得摇摇摆摆的,好像脚踩在云端里,飘飘忽忽的,半夏看得担心,便叫了一个小丫鬟出去扶她。
阿檀却摆手,并不要人帮忙,她带着一脸忡怔的神情,深一脚、浅一脚,自己迷迷瞪瞪地走了。
晋国公府的院落很大很大,亭台楼阁隐没在枝叶扶疏间,远处飞檐勾错,近处回廊漫折。
阿檀独自一人,慢慢地走着。
秋天的风是温煦的,带着不知名的花果的香气,淡淡的,从耳鬓边拂过去,隔着小榭花影,远远的,有小婢子坐在廊阶下闲谈,笑声清脆。
阿檀茫然地抬起脸,望着遥远的天空。
日光过于耀眼,宛如赤金一般撒落,刺痛了她的眼睛,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那一瞬间,她想起了很多,初见时他凶巴巴的模样、在凉州城门外他朝她张开双臂的模样,还有,拥抱时,他笑起来的模样,英俊又骄傲,如同这烈日,光华灼灼。
那是她的玄策。
若是可以长长久久的留在凉州就好了,可是并不能。她知道的,回到长安开始,她就知道迟早有这么一天,时至今日,她也不见得如何伤心,只是心底一片冰凉。
眼泪不停地流下来,顷刻打湿了她的衣襟。
她抬起手,擦了擦眼泪,越擦越多,怎么也止不住,她放弃了,低下头,又把手放到小腹部,摸了摸,喃喃地道:“老夫人没有错、二爷没有错,可是,我们也没有错,是不是?”
当然不会有人回答她。
但她好像凭空多了许多勇气,目光变得坚定起来,小小声地、好像和谁商量着一般,认真地道:“云都公主必定是容不下我们的,怎么办呢?若是只有我自己也就罢了,但如今有了你,我总不能不管你,是吧?”
她用手指头轻轻地戳了一下自己的肚子,露出了一个温柔的笑容:“没事,你放心,我会保护你的,无论前路有多难,只要我在,你就会好好的,相信我。”
阳光绚烂,天空遥远,高墙之外自有天地,她见过巍峨的高山、见过奔腾的河川、也见过北塞沧桑的城楼和城外的落日,江山辽阔,九州无极,何必拘泥一处。
入夜后下起了雨,雨水敲打着窗外干枯的芭蕉叶,发出“扑扑簌簌”的声响,暗哑而杂乱。
阿檀一路走来,鞋尖微微地打湿了,她轻轻地跺了跺脚,不敢进去,躲在门口,小心翼翼地探出半张脸,偷偷地张望了一下。
窗纱都溅得湿了,苍茫的凉意弥漫在夜色里,春天和夏天的虫子早已经埋入土中,再不复往日的喧闹,秦玄策独自一人在灯下拭剑,房间里特别安静。
剑名“睚眦”,剑首上踞着一只怒目眦牙的龙兽,剑身宽且长,因为淬砺过太多的人血,而带上了一种冰凉的煞气,在灯光下每一次轻微的翻转,都在锋刃上掠过寒光。秦玄策拿着剑的手很稳,他用鹿皮来回拭擦着剑刃,一分一寸,专注而缓慢。
他的眉目刚毅,宛如那柄剑,不可摧折。
阿檀望着他,竟在心底生出了一股陌生而畏惧的情绪,她踌躇了起来。
半晌,秦玄策还剑入鞘,“睚眦”发出“锵”的一声铿鸣,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他朝门口看了过来,脸色平淡如常,带着他惯有的威严与高傲,淡淡地道:“看够了没有?说过多少次了,别趴在门缝那里偷看,不成体统,你怎么总是不听?”
阿檀低下头,咬了咬嘴唇,退后了一步。
“过来。”但是,秦玄策突然这么说道。
阿檀的脚步顿了一下,抬起眼睛,望了过去。
烛光通亮,他微微侧着身,光线在他的脸上落下一半影子,恍惚间,他的眼神温柔,一如从前。
“过来。”他朝她伸出了手。
阿檀沉默了片刻,而秦玄策冷静地保持着那个姿势,手心向上,等待着她。
烛花爆开,发出一点轻微的“噼啪”声响,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似乎摇曳了一下。
她终于走了过去,跪坐在他的身边,慢慢的、慢慢的,把脸埋在他的手掌中。
他的指尖摩挲着她的脸颊,粗糙而温暖:“他们说你身子不舒服,叫了大夫过来,你怎么又不肯看?”
“没有不舒服,我不想出来见人,随口胡诌的。”阿檀的声音闷闷的。
秦玄策从鼻子里发出一点哼声,像是生气、又像是叹息:“你总是这样,成天折腾生事,让我烦忧。”
“以后再不会了。”阿檀低低地道。
以后再不会了,她心里这么想着,落下了一滴泪。
她在他的手心里蹭了两下,软软地求他:“二爷,听说再过几天是圣上的千秋大寿,您要入宫赴宴,可以带我一起去吗?我想我母亲了,想见见她。”
“有何不可。”秦玄策的手指头在阿檀的下巴挠了两下,就像逗弄一只猫儿似的哄她,“再过些年,我想个法子,把你母亲接出宫来,你们母女两个就可以长长久久地团圆了,省得你这样牵肠挂肚的。”
阿檀却只是摇头,温顺地道:“我不敢有这样的奢望,二爷不必为我费心。”
秦玄策摸了摸阿檀的头:“你这话不对味道,听着就是还在和我赌气。”
“并没有的。”阿檀回道。
秦玄策低下头,用嘴唇小心地碰触了一下她的头发,他的呼吸拂起她的发丝,带着他的味道,温暖的松香气息,在这个安静的夜晚,围绕过来,如同他的拥抱,温热而干燥。
他的声音低低的,好像咬着她的耳朵,在哄她:“好了,是我错了,以后我也再不会了……阿檀别生气,嗯?”
仿佛耳鬓厮磨的情话,一时间恍惚又回到从前。
大将军高傲而刚硬,阿檀从未见他低头服软过,或许这已经是他最大的体恤了,但是,有什么要紧呢?
她沉默了一下,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声。
秦玄策心里放松下来,他从身边的案头上拿起一个锦匣,递给阿檀,他有些不太自在,但尽量维持着矜持的神色:“喏,给你的,看看喜欢吗?”
这个套路阿檀熟悉,她接过来,打开看了看,果然珠光宝气。
里面是一套女子的头面,赤金雕琢为牡丹,镶嵌以祖母绿和珍珠,有满冠、顶簪、掩鬓、挑心、分心、花钿、围髻、簪子、坠儿诸般物件,宝石大如龙眼,绿的碧翠如春水,白的莹润似明月,赤金流光,华彩眩目。
阿檀想了一会儿,看着秦玄策,微微地笑了一下:“喜欢,谢二爷赏赐。”
她笑起来的时候,眉目生辉,似有氤氲月光扑面而来,便连那珍珠宝石在她面前也逊色了三分。但她眼里又含着一点泪,宛如星光迷离。
周行之说的经验似乎对、又似乎不对,“给她买些漂亮的衣裳首饰,越贵重越好”,已经十分贵重了,但眼下秦玄策又琢磨不透,到底把她哄好了没有?
她的心思过分纤细,叫他很吃不消,甜蜜又烦恼。
他犹豫了一下,把原本的话咽了回去,换了个委婉的说法,装作若无其事的神态对她道:“过段日子,我要再去一趟凉州。”
阿檀吃惊地睁大了眼睛,她眼里的泪光如同春水,盈盈宛转,仿佛马上就要流淌下来,她抓住了秦玄策的手,抓得紧紧的:“二爷又要去打仗吗?能不去吗?朝廷那么许多将军,为何非次次都要二爷以身赴险?您这一去,我、我……”
她又能如何呢?阿檀突然又说不出话来,用力地咬住了嘴唇,眼眶都红了。
秦玄策双手捧着阿檀的脸,目不转睛地望着她,他的声音低沉又温柔:“这回要去很久,或许两三年也不定,我想带你一起走……”他顿了一下,认真地问道,“这一番行程生死难测,阿檀,你说过愿意与我同生共死,这话还算数吗?”
此行必定万般艰难,若事谐,则皆大欢喜,若不谐,他化成沙或者化成土,让她守在一旁,也算是白首之约了。
但阿檀却不明白秦玄策心中所想,她又惊又慌,急促地反驳他,“不、不算数!我不要和您一同赴死,我求过菩萨,我要您好好的、无灾无难,福寿康宁。”
她说着、说着,又露出那种委屈的表情,泪汪汪的,凶巴巴地看着秦玄策,眼泪“叭嗒叭嗒”地掉了下来。
果然说不得这个,才露了一点口风她就哭,若是知道了他心中所谋划的事情,绝对是不肯的,到时候哭哭啼啼地和他闹,要漏出消息去,落到秦夫人的耳中,那就不妙了。
秦玄策笑了起来,捏了捏她哭得红红的小鼻子,她发出一点“嘤嘤”的声音,眼泪掉得更凶了。
他不愿再多说了,只是温和地哄她:“你不喜欢凉州吗?我们一起到那里去,我是你的玄策,你是我的阿檀,你所想要的,一切如你所愿。”
阿檀偷偷地摸了摸自己的小腹,心都抽搐了起来。可是,这又算什么呢?他要求娶公主,家里放一个,外头放一个,何其荒唐。
这并不是她想要的。
她摇着头,抽抽搭搭地道:“您真当我傻吗,犯不着这么哄我,您要去哪里我都不管了,我原是不配的。”
她趴在他的膝头哭泣,声音软绵绵、怯生生,尾调一颤一颤的,宛转如丝,缠得秦玄策心里发痒。
秦玄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目中闪过凛冽的光泽,旋即恢复如常:“没什么,失手了,母亲勿怪。”
他说得轻描淡写,仿佛方才一瞬间的煞气只是秦夫人的错觉。
丫鬟们急急上来收拾地上的碎瓷片,半夏拿来巾帕,跪在地上,为秦玄策拭擦衣摆上的水渍。
秦夫人半信半疑地看着秦玄策:“公主温恭贤德,人品样貌皆是出色,皇恩浩荡,以公主下降,我们这样的武将之家,更应事君尽礼,不可违逆,你心里应该明白。”
秦玄策沉默半晌,突然又笑了一下:“母亲多虑了,我岂是那般不知轻重的人。”
秦夫人看着秦玄策,心中隐约不安:“方才不是你自己说的,想求皇上赐婚,除却公主,你还想求谁?你须知,事已至此,不单是宋家,无论谁家的姑娘都不敢应承的。”
“母亲所言甚是。”秦玄策站了起来,拂了拂衣襟,他似乎不愿多说什么,淡淡地道,“皇上恩宠有加,竟与我的心意不谋而合,那便是如此了,待千秋宴上,且看圣意斟酌吧。”
说罢,他便告退出去了。
秦玄策走后,秦夫人还是不放心,在那里坐立不安地思忖着,总觉得似乎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半夏察言观色,宽慰道:“二爷虽则在外头说一不二,但他再狂妄,也越不过天去,圣意如此,此事断无变故之理,我们家的二爷也只有公主才配得,佳偶天成,您要欢喜才是。”
话虽如此,秦夫人还是有点儿不放心,自语道:“唉,他前些日子还斩钉截铁地说不娶公主呢,今天这口风转得实在太快,叫人疑心。”
她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遂命人去观山庭,把阿檀叫了过来。
阿檀最近已经很安分了,日常躲在自己房中,轻易都不露面,此时听得老夫人召唤,稍微理了衣裳,就跟了过来。
她今日打扮得很素,青绿色的对襟襦裙,头上挽了个百合髻,插了一只素银扁簮,除此外,再无其他装饰,一眼瞧过去和府里的其他丫鬟差不多装束,更兼之脸颊雪白,嘴唇青粉,倒把往日那般浓若海棠的妖媚之色冲淡了不少。
秦夫人看着也顺眼了几分,说话的语气稍微和缓起来:“听说你这几日病了,不往二爷跟前伺候了?”
阿檀低了头,轻声道:“老夫人恕罪,是我最近偷懒了,大不该。”
秦夫人端起茶杯,好整以暇地啜了一口:“二爷身边自有得用的人,不缺你一个,我们也不是那种苛待奴仆的人家,你就歇着两天,没什么大不了。”
“是。”阿檀仍旧低头应了。
秦夫人露出了和颜悦色的表情:“你可知今日叫你过来所为和事?”
阿檀摇头:“还请老夫人示下。”
“下个月的初五,是皇上的千秋寿辰。”秦夫人直直地盯着阿檀的脸,慢慢地道,“届时,二爷要请皇上赐婚,求娶云都公主。”
阿檀呆滞了一下,嘴唇张了又张,良久,才把自己的声音找回来,干巴巴地道:“这是好事,要恭喜二爷。”
只这短短的几个字,已经用尽了她全身的力气,即使她使劲握住了自己的手,但身体还是颤抖了起来,喉咙仿佛被什么堵住了似的,说话的声音都变得沙哑。
而她的神情始终是谦恭的。
秦夫人放下了茶杯,慢条斯理地道:“你是个懂分寸、知进退的丫头,这很好,接下去这段日子,更应该安分守己,不得节外生枝,不该说的、不该求的,一个字都别在二爷面前提起,别挑唆着二爷找什么贤淑大度的,知道吗?”
她的身体微微前倾,逼视阿檀,最后的那句话,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出口。
阿檀好像连站稳的力气都没有,她踉跄着退后了一步,躬身下去,艰难地应了一声:“是。”
秦夫人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叫半夏取了一打十二个金锞子出来,命赏给阿檀。
“你这段日子伺候二爷,也算尽心,这是赏你的,好好做事,我们府里不会亏待你的。”
阿檀的动作有些僵硬,木然地接过金锞子,谢了恩,退了出去。
她走得摇摇摆摆的,好像脚踩在云端里,飘飘忽忽的,半夏看得担心,便叫了一个小丫鬟出去扶她。
阿檀却摆手,并不要人帮忙,她带着一脸忡怔的神情,深一脚、浅一脚,自己迷迷瞪瞪地走了。
晋国公府的院落很大很大,亭台楼阁隐没在枝叶扶疏间,远处飞檐勾错,近处回廊漫折。
阿檀独自一人,慢慢地走着。
秋天的风是温煦的,带着不知名的花果的香气,淡淡的,从耳鬓边拂过去,隔着小榭花影,远远的,有小婢子坐在廊阶下闲谈,笑声清脆。
阿檀茫然地抬起脸,望着遥远的天空。
日光过于耀眼,宛如赤金一般撒落,刺痛了她的眼睛,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那一瞬间,她想起了很多,初见时他凶巴巴的模样、在凉州城门外他朝她张开双臂的模样,还有,拥抱时,他笑起来的模样,英俊又骄傲,如同这烈日,光华灼灼。
那是她的玄策。
若是可以长长久久的留在凉州就好了,可是并不能。她知道的,回到长安开始,她就知道迟早有这么一天,时至今日,她也不见得如何伤心,只是心底一片冰凉。
眼泪不停地流下来,顷刻打湿了她的衣襟。
她抬起手,擦了擦眼泪,越擦越多,怎么也止不住,她放弃了,低下头,又把手放到小腹部,摸了摸,喃喃地道:“老夫人没有错、二爷没有错,可是,我们也没有错,是不是?”
当然不会有人回答她。
但她好像凭空多了许多勇气,目光变得坚定起来,小小声地、好像和谁商量着一般,认真地道:“云都公主必定是容不下我们的,怎么办呢?若是只有我自己也就罢了,但如今有了你,我总不能不管你,是吧?”
她用手指头轻轻地戳了一下自己的肚子,露出了一个温柔的笑容:“没事,你放心,我会保护你的,无论前路有多难,只要我在,你就会好好的,相信我。”
阳光绚烂,天空遥远,高墙之外自有天地,她见过巍峨的高山、见过奔腾的河川、也见过北塞沧桑的城楼和城外的落日,江山辽阔,九州无极,何必拘泥一处。
入夜后下起了雨,雨水敲打着窗外干枯的芭蕉叶,发出“扑扑簌簌”的声响,暗哑而杂乱。
阿檀一路走来,鞋尖微微地打湿了,她轻轻地跺了跺脚,不敢进去,躲在门口,小心翼翼地探出半张脸,偷偷地张望了一下。
窗纱都溅得湿了,苍茫的凉意弥漫在夜色里,春天和夏天的虫子早已经埋入土中,再不复往日的喧闹,秦玄策独自一人在灯下拭剑,房间里特别安静。
剑名“睚眦”,剑首上踞着一只怒目眦牙的龙兽,剑身宽且长,因为淬砺过太多的人血,而带上了一种冰凉的煞气,在灯光下每一次轻微的翻转,都在锋刃上掠过寒光。秦玄策拿着剑的手很稳,他用鹿皮来回拭擦着剑刃,一分一寸,专注而缓慢。
他的眉目刚毅,宛如那柄剑,不可摧折。
阿檀望着他,竟在心底生出了一股陌生而畏惧的情绪,她踌躇了起来。
半晌,秦玄策还剑入鞘,“睚眦”发出“锵”的一声铿鸣,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他朝门口看了过来,脸色平淡如常,带着他惯有的威严与高傲,淡淡地道:“看够了没有?说过多少次了,别趴在门缝那里偷看,不成体统,你怎么总是不听?”
阿檀低下头,咬了咬嘴唇,退后了一步。
“过来。”但是,秦玄策突然这么说道。
阿檀的脚步顿了一下,抬起眼睛,望了过去。
烛光通亮,他微微侧着身,光线在他的脸上落下一半影子,恍惚间,他的眼神温柔,一如从前。
“过来。”他朝她伸出了手。
阿檀沉默了片刻,而秦玄策冷静地保持着那个姿势,手心向上,等待着她。
烛花爆开,发出一点轻微的“噼啪”声响,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似乎摇曳了一下。
她终于走了过去,跪坐在他的身边,慢慢的、慢慢的,把脸埋在他的手掌中。
他的指尖摩挲着她的脸颊,粗糙而温暖:“他们说你身子不舒服,叫了大夫过来,你怎么又不肯看?”
“没有不舒服,我不想出来见人,随口胡诌的。”阿檀的声音闷闷的。
秦玄策从鼻子里发出一点哼声,像是生气、又像是叹息:“你总是这样,成天折腾生事,让我烦忧。”
“以后再不会了。”阿檀低低地道。
以后再不会了,她心里这么想着,落下了一滴泪。
她在他的手心里蹭了两下,软软地求他:“二爷,听说再过几天是圣上的千秋大寿,您要入宫赴宴,可以带我一起去吗?我想我母亲了,想见见她。”
“有何不可。”秦玄策的手指头在阿檀的下巴挠了两下,就像逗弄一只猫儿似的哄她,“再过些年,我想个法子,把你母亲接出宫来,你们母女两个就可以长长久久地团圆了,省得你这样牵肠挂肚的。”
阿檀却只是摇头,温顺地道:“我不敢有这样的奢望,二爷不必为我费心。”
秦玄策摸了摸阿檀的头:“你这话不对味道,听着就是还在和我赌气。”
“并没有的。”阿檀回道。
秦玄策低下头,用嘴唇小心地碰触了一下她的头发,他的呼吸拂起她的发丝,带着他的味道,温暖的松香气息,在这个安静的夜晚,围绕过来,如同他的拥抱,温热而干燥。
他的声音低低的,好像咬着她的耳朵,在哄她:“好了,是我错了,以后我也再不会了……阿檀别生气,嗯?”
仿佛耳鬓厮磨的情话,一时间恍惚又回到从前。
大将军高傲而刚硬,阿檀从未见他低头服软过,或许这已经是他最大的体恤了,但是,有什么要紧呢?
她沉默了一下,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声。
秦玄策心里放松下来,他从身边的案头上拿起一个锦匣,递给阿檀,他有些不太自在,但尽量维持着矜持的神色:“喏,给你的,看看喜欢吗?”
这个套路阿檀熟悉,她接过来,打开看了看,果然珠光宝气。
里面是一套女子的头面,赤金雕琢为牡丹,镶嵌以祖母绿和珍珠,有满冠、顶簪、掩鬓、挑心、分心、花钿、围髻、簪子、坠儿诸般物件,宝石大如龙眼,绿的碧翠如春水,白的莹润似明月,赤金流光,华彩眩目。
阿檀想了一会儿,看着秦玄策,微微地笑了一下:“喜欢,谢二爷赏赐。”
她笑起来的时候,眉目生辉,似有氤氲月光扑面而来,便连那珍珠宝石在她面前也逊色了三分。但她眼里又含着一点泪,宛如星光迷离。
周行之说的经验似乎对、又似乎不对,“给她买些漂亮的衣裳首饰,越贵重越好”,已经十分贵重了,但眼下秦玄策又琢磨不透,到底把她哄好了没有?
她的心思过分纤细,叫他很吃不消,甜蜜又烦恼。
他犹豫了一下,把原本的话咽了回去,换了个委婉的说法,装作若无其事的神态对她道:“过段日子,我要再去一趟凉州。”
阿檀吃惊地睁大了眼睛,她眼里的泪光如同春水,盈盈宛转,仿佛马上就要流淌下来,她抓住了秦玄策的手,抓得紧紧的:“二爷又要去打仗吗?能不去吗?朝廷那么许多将军,为何非次次都要二爷以身赴险?您这一去,我、我……”
她又能如何呢?阿檀突然又说不出话来,用力地咬住了嘴唇,眼眶都红了。
秦玄策双手捧着阿檀的脸,目不转睛地望着她,他的声音低沉又温柔:“这回要去很久,或许两三年也不定,我想带你一起走……”他顿了一下,认真地问道,“这一番行程生死难测,阿檀,你说过愿意与我同生共死,这话还算数吗?”
此行必定万般艰难,若事谐,则皆大欢喜,若不谐,他化成沙或者化成土,让她守在一旁,也算是白首之约了。
但阿檀却不明白秦玄策心中所想,她又惊又慌,急促地反驳他,“不、不算数!我不要和您一同赴死,我求过菩萨,我要您好好的、无灾无难,福寿康宁。”
她说着、说着,又露出那种委屈的表情,泪汪汪的,凶巴巴地看着秦玄策,眼泪“叭嗒叭嗒”地掉了下来。
果然说不得这个,才露了一点口风她就哭,若是知道了他心中所谋划的事情,绝对是不肯的,到时候哭哭啼啼地和他闹,要漏出消息去,落到秦夫人的耳中,那就不妙了。
秦玄策笑了起来,捏了捏她哭得红红的小鼻子,她发出一点“嘤嘤”的声音,眼泪掉得更凶了。
他不愿再多说了,只是温和地哄她:“你不喜欢凉州吗?我们一起到那里去,我是你的玄策,你是我的阿檀,你所想要的,一切如你所愿。”
阿檀偷偷地摸了摸自己的小腹,心都抽搐了起来。可是,这又算什么呢?他要求娶公主,家里放一个,外头放一个,何其荒唐。
这并不是她想要的。
她摇着头,抽抽搭搭地道:“您真当我傻吗,犯不着这么哄我,您要去哪里我都不管了,我原是不配的。”
她趴在他的膝头哭泣,声音软绵绵、怯生生,尾调一颤一颤的,宛转如丝,缠得秦玄策心里发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