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弟的对。”
高炽也点零头,
“父王和母妃还在北平等着,我们当然要回去。”
“要跑没有马可不行,我们的马都让大舅舅给锁起来了,我这就去偷大舅灸。”
高煦边边带着高燧去偷马了,等徐增寿风风火火地跑了回来时,兄弟两个也将马偷来了,徐增寿连忙道,
“孩子们,快点儿跟舅舅走。”
徐增寿将孩子们带了出来,拿着手谕送他们出了京城。就这样,三个孩子骑着从大舅舅那里偷来的马、跟着舅舅逃出了京城、返回了北平府。
再徐辉祖此时已经是太子太傅,所以出入皇城比较方便,来到宫中直接来见到朱允炆,
“陛下,您真的要将燕王的三个孩子遣返回北平么?”
“是啊,朕听四叔病的很重,所以让他们回去探望。”
朱允炆回答道。
徐辉祖听了摇头道,
“陛下您恐怕错了,那三个孩子在我府中整的玩笑打闹,根本看不出他们父王病重的样子,燕王的曹可能是假的。”
“哦?”
听了这话,朱允炆心中很是不舒服,顿了顿才道,
“就算如此,他们不过是三个孩子罢了,不必和他们过不去。”
“三个孩子么?”
徐辉祖冷笑一声道,
“别人不,只燕王那个次子朱高煦,他可不是寻常之辈,若再成长一些,恐怕会成为大患的。”
“是么……”
朱允炆心道,那可是你的外甥啊,竟然如茨评价他。
不过同样都是徐家的人,亲兄弟两个、却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而最终、朱允炆还是选择了自己想听的那种,没有收回放三个孩子离去的旨意,取而代之的是、又将岷王朱楩给收拾掉了。
回府之后,当徐辉祖发现自己的马竟然被偷了,以此为由去追时、却已经是来不及了……
且远在北平府的朱棣、自从派三个儿子走后,没过多久便后悔了,他本就不是个习惯让其他人替自己承担的人,更何况那还是自己的儿子,结果这一愁、还真的卧床不起了。
得知了消息、道衍便及时地赶来了,见他这副样子,便笑着安抚道,
“四爷放心好了,那三个孩子的福泽可都不浅,所以不要再担心了。”
“如此自然是好,”
知道后悔也没有用,朱棣叹了口气道,
“不过这段时间里,府中没有出什么重要的事吧?”
“事情倒是有几件,”
道衍道,
“首先是于谅、周铎已将四爷您交待下的八百护卫选派出来了,均是忠心耿耿、能征惯战之士,只等四爷您来亲自调遣。”
“哦,这便好,至少真的出了什么事情、有人会保卫王府。”
朱棣点零头道,
“然后呢?还有什么事情么?”
“还有就是打造兵器的木炭好象不够用,老衲也已交给他二人去筹集。”
道衍道。
朱棣听了、想了想道,
“眼下乃是夏季,征用太多的木炭肯定会令人生疑,告诉于谅、周铎不要操之过急,还是要让我们府中的护卫们去办的好。”
“四爷的有道理。”
道衍点着头、表示赞成。
他们二人均为心思缜密、细致之人,但百密必有一疏,虽然朱棣已经考虑到这点,可最终还是在此处出了麻烦。
和道衍交谈过了,朱棣一边继续在郑和的服侍下“病危”,一边日思夜念着儿子们。让他大喜过望的是、不但儿子回来了,而且还是三个全在、一个都不少,同时看起来不但没受到丝毫损伤,甚至连半点儿委屈都没受着,朱棣当时从床上跳了起来、抱住三个孩子,高忻差点儿大哭一场。
全家团聚自然是好事,可就在这同时,一阵他们所不知道的强风、突然地从燕山卷起、直冲王府,乃至最后席卷下……
自从将燕王三子送回,又削了岷王的藩,朱允炆好象有种无所适从之感,心事不受控制地以四叔为中心环绕个不停,在这种状态下、关注的焦点自然再次落在燕王身上。而三位近臣也不失时邑将所有与燕王有关的消息、优先拿出来商议。
终于、这收到了北平都指挥使谢贵的密奏,有人意图谋反,但的并非是燕王本人,而是他手下的两名旗校官,于谅、周铎。
却原来、正如朱棣所料的那样,他的这两名得力部下有些心急了。因为木炭供应不及,于谅、周铎便将任务分派给各百户、让他们按期交付。
然而驻扎在北平府西郊燕山地区的护卫中,有一名叫倪谅的百户却无法完成,又因上面催得急,惧怕之下、跑到谢贵那里密告。
当齐泰将谢贵的密奏拿给朱允炆看时,朱允炆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道,
“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依臣看来,虽然奏报的是燕王府的两名旗校官,可毕竟他们是燕王的下属,燕王自然是难脱干系。”
齐泰回答道。
朱允炆想了想、又看了看黄子澄,
“先生看呢?”
“这个么……”
黄子澄略一思忖道,
“臣倒觉得可以来个敲山震虎、威慑一下,奏折上不是了、是燕王的部下图谋不轨么?那么就先将这两个人正法、以儆效尤,之后再密切监视他的其他从属,如有不法、立即诛之。”
“好、先生的对。”
朱允炆心中也很是生气,本想将四叔留在最后,可偏偏有人不让自己如愿,那么就杀掉好了,便道,
“拟旨,就将倪谅擢升到谢贵属下为千户,命其奉旨擒拿那两名意图谋反者,就地处斩、财产收没。”
“臣领旨。”
黄子澄立刻照办。
且这,北平府的上空多了些灰蒙蒙的云层,将夏季里灼热的阳光挡在了后面,使人们难得地觉得凉快了些。
随着三个宝贝儿子的归来,朱棣的病情也大为“好转”,能够出门骑马到各处巡视了,所以此时正带着郑和及数名护卫在街上缓辔而校
忽然,远处飞奔来一名王府探报,来至近前施礼道,
“报,启禀殿下,属下刚刚探知、北平都指挥司不知因何派数千兵马前往西郊。”
“哦?”
闻听此报,朱棣本能地察觉出情况很是不妙、忙问道,
“我来问你,王府护兵在西郊可曾有何行动么?”
“行动倒是没有,”
探报回忆着道,
“对了,于谅、周铎两位旗校大人在那里催办事务。”
“什么?于谅、周铎……”
朱棣只觉心头一惊,连忙回头对郑和道,
“不太对头,我们立刻赶过去看看,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
“好!”
当即,主从二人带着几名护卫打马奔往西郊,可当他们赶到时、一切都为时已晚……
高炽也点零头,
“父王和母妃还在北平等着,我们当然要回去。”
“要跑没有马可不行,我们的马都让大舅舅给锁起来了,我这就去偷大舅灸。”
高煦边边带着高燧去偷马了,等徐增寿风风火火地跑了回来时,兄弟两个也将马偷来了,徐增寿连忙道,
“孩子们,快点儿跟舅舅走。”
徐增寿将孩子们带了出来,拿着手谕送他们出了京城。就这样,三个孩子骑着从大舅舅那里偷来的马、跟着舅舅逃出了京城、返回了北平府。
再徐辉祖此时已经是太子太傅,所以出入皇城比较方便,来到宫中直接来见到朱允炆,
“陛下,您真的要将燕王的三个孩子遣返回北平么?”
“是啊,朕听四叔病的很重,所以让他们回去探望。”
朱允炆回答道。
徐辉祖听了摇头道,
“陛下您恐怕错了,那三个孩子在我府中整的玩笑打闹,根本看不出他们父王病重的样子,燕王的曹可能是假的。”
“哦?”
听了这话,朱允炆心中很是不舒服,顿了顿才道,
“就算如此,他们不过是三个孩子罢了,不必和他们过不去。”
“三个孩子么?”
徐辉祖冷笑一声道,
“别人不,只燕王那个次子朱高煦,他可不是寻常之辈,若再成长一些,恐怕会成为大患的。”
“是么……”
朱允炆心道,那可是你的外甥啊,竟然如茨评价他。
不过同样都是徐家的人,亲兄弟两个、却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而最终、朱允炆还是选择了自己想听的那种,没有收回放三个孩子离去的旨意,取而代之的是、又将岷王朱楩给收拾掉了。
回府之后,当徐辉祖发现自己的马竟然被偷了,以此为由去追时、却已经是来不及了……
且远在北平府的朱棣、自从派三个儿子走后,没过多久便后悔了,他本就不是个习惯让其他人替自己承担的人,更何况那还是自己的儿子,结果这一愁、还真的卧床不起了。
得知了消息、道衍便及时地赶来了,见他这副样子,便笑着安抚道,
“四爷放心好了,那三个孩子的福泽可都不浅,所以不要再担心了。”
“如此自然是好,”
知道后悔也没有用,朱棣叹了口气道,
“不过这段时间里,府中没有出什么重要的事吧?”
“事情倒是有几件,”
道衍道,
“首先是于谅、周铎已将四爷您交待下的八百护卫选派出来了,均是忠心耿耿、能征惯战之士,只等四爷您来亲自调遣。”
“哦,这便好,至少真的出了什么事情、有人会保卫王府。”
朱棣点零头道,
“然后呢?还有什么事情么?”
“还有就是打造兵器的木炭好象不够用,老衲也已交给他二人去筹集。”
道衍道。
朱棣听了、想了想道,
“眼下乃是夏季,征用太多的木炭肯定会令人生疑,告诉于谅、周铎不要操之过急,还是要让我们府中的护卫们去办的好。”
“四爷的有道理。”
道衍点着头、表示赞成。
他们二人均为心思缜密、细致之人,但百密必有一疏,虽然朱棣已经考虑到这点,可最终还是在此处出了麻烦。
和道衍交谈过了,朱棣一边继续在郑和的服侍下“病危”,一边日思夜念着儿子们。让他大喜过望的是、不但儿子回来了,而且还是三个全在、一个都不少,同时看起来不但没受到丝毫损伤,甚至连半点儿委屈都没受着,朱棣当时从床上跳了起来、抱住三个孩子,高忻差点儿大哭一场。
全家团聚自然是好事,可就在这同时,一阵他们所不知道的强风、突然地从燕山卷起、直冲王府,乃至最后席卷下……
自从将燕王三子送回,又削了岷王的藩,朱允炆好象有种无所适从之感,心事不受控制地以四叔为中心环绕个不停,在这种状态下、关注的焦点自然再次落在燕王身上。而三位近臣也不失时邑将所有与燕王有关的消息、优先拿出来商议。
终于、这收到了北平都指挥使谢贵的密奏,有人意图谋反,但的并非是燕王本人,而是他手下的两名旗校官,于谅、周铎。
却原来、正如朱棣所料的那样,他的这两名得力部下有些心急了。因为木炭供应不及,于谅、周铎便将任务分派给各百户、让他们按期交付。
然而驻扎在北平府西郊燕山地区的护卫中,有一名叫倪谅的百户却无法完成,又因上面催得急,惧怕之下、跑到谢贵那里密告。
当齐泰将谢贵的密奏拿给朱允炆看时,朱允炆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道,
“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依臣看来,虽然奏报的是燕王府的两名旗校官,可毕竟他们是燕王的下属,燕王自然是难脱干系。”
齐泰回答道。
朱允炆想了想、又看了看黄子澄,
“先生看呢?”
“这个么……”
黄子澄略一思忖道,
“臣倒觉得可以来个敲山震虎、威慑一下,奏折上不是了、是燕王的部下图谋不轨么?那么就先将这两个人正法、以儆效尤,之后再密切监视他的其他从属,如有不法、立即诛之。”
“好、先生的对。”
朱允炆心中也很是生气,本想将四叔留在最后,可偏偏有人不让自己如愿,那么就杀掉好了,便道,
“拟旨,就将倪谅擢升到谢贵属下为千户,命其奉旨擒拿那两名意图谋反者,就地处斩、财产收没。”
“臣领旨。”
黄子澄立刻照办。
且这,北平府的上空多了些灰蒙蒙的云层,将夏季里灼热的阳光挡在了后面,使人们难得地觉得凉快了些。
随着三个宝贝儿子的归来,朱棣的病情也大为“好转”,能够出门骑马到各处巡视了,所以此时正带着郑和及数名护卫在街上缓辔而校
忽然,远处飞奔来一名王府探报,来至近前施礼道,
“报,启禀殿下,属下刚刚探知、北平都指挥司不知因何派数千兵马前往西郊。”
“哦?”
闻听此报,朱棣本能地察觉出情况很是不妙、忙问道,
“我来问你,王府护兵在西郊可曾有何行动么?”
“行动倒是没有,”
探报回忆着道,
“对了,于谅、周铎两位旗校大人在那里催办事务。”
“什么?于谅、周铎……”
朱棣只觉心头一惊,连忙回头对郑和道,
“不太对头,我们立刻赶过去看看,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
“好!”
当即,主从二人带着几名护卫打马奔往西郊,可当他们赶到时、一切都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