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的手下悄悄的在他耳边说起这些人原来本就是投靠朝廷的鲜卑人、乌桓人和匈奴人的联军,现在组成了朝廷军的仆从军,这让他的心里更加不屑,认为这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曾经草原上的霸主也已经被人圈养了起来,战斗力肯定会大幅度的降低。
可是接下来的战况就要惊得他掉眼珠子了,这些联军虽然由三个不同的民族组成,但他们却爆发出了极大的战斗力。高句丽作为东北的霸主,肯定也和鲜卑人交了不少次手,但他发现现在鲜卑人的精神面貌完全焕然一新,和当时完全不一样,这让东川王的内心十分震惊。
原来自从这些异族加入朝廷军的仆从军之后就被朝廷所示的军功爵制深深吸引,只要他们能在战场上收集到更多人的头颅作为自己的战利品,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赏赐和更好的待遇,这让他们感受到了公平正义的存在,所以才能够发自内心的为朝廷效力。
因此在大战刚刚爆发之际他们就已经发挥出了百分之二百的实力,如果不是因为地形的限制这些高句丽人根本就不是仆从军的对手,好在东川王在他们营地周围设计埋伏了许多陷阱,这才让一直战斗高昂的仆从军将士在战斗中落入了下风。
高句丽将士的心中也十分惶恐,他们发现和他们交手的这些仆从军将士根本就不畏惧死亡。在看到自己的同伴死亡内心没有一丝畏惧反而像被人激怒的公牛一般发疯地向高句丽将士发起了进攻。
这些该死的鲜卑人简直是疯了!东川王内心发出这样的感慨,他实在不知道原先和高句丽将士战斗力差不多的鲜卑人摇身一变变成朝廷的仆从军之后,战斗力竟然提高了这么多。
双方的战斗厮杀的非常惨烈,高句丽人也知道如果不阻挡敌人的进攻他们就要进入自己的国土之中,到时候他们的家人将会受到生命的威胁,因此他们一个个也是奋不顾身,拿起手中的武器就要和这些该死的仆从军作战。
“杀啊!”
“冲啊!”
仆从军突然听到身后的鼓声传来,他们回头一看,原来是皇帝陛下亲自给他们擂鼓助威,这样的举动无异于让他们的士气高涨,奋不顾身地叫喊着冲向了营地中的高句丽人。
但这一切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高句丽人早在前段时间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在这里埋伏了许多陷阱,所以还没有等仆从军靠近营地,他们便已经深入到陷阱之中。
高句丽人本以为这样的陷阱可以阻挡仆从军的进攻的脚步,但没想到仆从军竟然看见自己同胞惨死之后加大了进攻的力度,根本就不畏惧自己的生死。
仆从军一波接着一波的进攻,以仗着自己人数众多的优势,确实让高句丽人有些头疼。没想到短短的半个时辰,仆从军就已经完全瓦解了正面的陷阱,开始了全军冲击。
东川王精心布置的防线被毁于一旦,可是仆从军人数上网也是非常惨烈,光是为了填充这些陷阱就已经造成两三万的仆从军死亡,不过这次前来朝廷可是带了二十万仆从军,这些小小的损伤根本就不能撼动他们想要进攻的意志。
“敌军竟然如此恐怖如厮!”东川王看的是只咬牙。假设高句丽将是也能像他们这样勇往直前,在当时早就已经击败盘踞在辽东的公孙家族,一同整个辽东了。
一旁的朝廷军将士则是无动于衷,尽管早就已经心痒难耐,但他们却没有接到任何进攻的命令,所以内心非常希望前刹但没有军令,他们也只能站在原地待命。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如果不出意外,仆从军应该可以战胜高句丽人,朝廷的大军也不会出动,这样的结果让很多想要前来立功的朝廷军将士非常沮丧。
尽管立功代表着不可避免的出现伤亡,但是这样一来他们升官加爵的速度也将会大大提高,因此他们从内心还是非常羡慕这些仆从军能够冲杀在前线的行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场上的优势慢慢地向朝廷军倾斜了过来。大量仆从军的进攻使得高句丽人疲于应付,东川王满打满算也只是在这里布置了五万人马,想战性士气高昂的二十万仆从军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东川王绝对不允许自己辛辛苦苦、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扩张的高句丽国就此受到沉重的打击,再加上很多人都劝诫他放弃沸流水这个战略要地,退往梁口和那里的首先一起对抗朝廷军的进攻。
他在认真思索之后决定还是选择撤退,他绝对不能让朝廷军一鼓作气拿下这里,他也明白汉人所谓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的浅显道理。因此在众人的劝阻下,他准备撤退到梁口,继续坚守营地。
刘辩没有想到不过一个时辰敌军竟然会选择撤退,仆从军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会如此轻而易举地战胜了敌军,士气更加的高昂,似乎东川王想象的战略意图并没有实现。
在得到东川王率领高句丽大军狼狈逃窜的消息后,刘辩本能地感觉这其中肯定存在着陷阱。在他征战沙场这么多年的时间里,从来没有遇见过双方还没有进行惨烈的斗争,另一方就选择撤退的战争。
因此他并没有下令全军追击,而是命令收拾高句丽人的营地在这里坚守,等待他们的撤退。为了稳妥起见,刘辩还派出哨探前去侦查前方的情况,看是不是到底埋伏了高句丽的俘兵。没想到最后的结果让众人吃惊,高句丽真的是选择撤退并且什么准备都没有。
这样的结果让刘辩有些后悔为什么不派军前去追击,但他却并没有过度自责,因为在战场上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最为谨慎的行事方法也是取得胜利最为根本的道理。很多次你选择追击都取得胜利,这样固然值得让人骄傲,但是只要其中出现过一次失败的案例,你就有可能有性命的安危。刘辩贵为天子,他绝对不会冒这个险。
可是接下来的战况就要惊得他掉眼珠子了,这些联军虽然由三个不同的民族组成,但他们却爆发出了极大的战斗力。高句丽作为东北的霸主,肯定也和鲜卑人交了不少次手,但他发现现在鲜卑人的精神面貌完全焕然一新,和当时完全不一样,这让东川王的内心十分震惊。
原来自从这些异族加入朝廷军的仆从军之后就被朝廷所示的军功爵制深深吸引,只要他们能在战场上收集到更多人的头颅作为自己的战利品,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赏赐和更好的待遇,这让他们感受到了公平正义的存在,所以才能够发自内心的为朝廷效力。
因此在大战刚刚爆发之际他们就已经发挥出了百分之二百的实力,如果不是因为地形的限制这些高句丽人根本就不是仆从军的对手,好在东川王在他们营地周围设计埋伏了许多陷阱,这才让一直战斗高昂的仆从军将士在战斗中落入了下风。
高句丽将士的心中也十分惶恐,他们发现和他们交手的这些仆从军将士根本就不畏惧死亡。在看到自己的同伴死亡内心没有一丝畏惧反而像被人激怒的公牛一般发疯地向高句丽将士发起了进攻。
这些该死的鲜卑人简直是疯了!东川王内心发出这样的感慨,他实在不知道原先和高句丽将士战斗力差不多的鲜卑人摇身一变变成朝廷的仆从军之后,战斗力竟然提高了这么多。
双方的战斗厮杀的非常惨烈,高句丽人也知道如果不阻挡敌人的进攻他们就要进入自己的国土之中,到时候他们的家人将会受到生命的威胁,因此他们一个个也是奋不顾身,拿起手中的武器就要和这些该死的仆从军作战。
“杀啊!”
“冲啊!”
仆从军突然听到身后的鼓声传来,他们回头一看,原来是皇帝陛下亲自给他们擂鼓助威,这样的举动无异于让他们的士气高涨,奋不顾身地叫喊着冲向了营地中的高句丽人。
但这一切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高句丽人早在前段时间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在这里埋伏了许多陷阱,所以还没有等仆从军靠近营地,他们便已经深入到陷阱之中。
高句丽人本以为这样的陷阱可以阻挡仆从军的进攻的脚步,但没想到仆从军竟然看见自己同胞惨死之后加大了进攻的力度,根本就不畏惧自己的生死。
仆从军一波接着一波的进攻,以仗着自己人数众多的优势,确实让高句丽人有些头疼。没想到短短的半个时辰,仆从军就已经完全瓦解了正面的陷阱,开始了全军冲击。
东川王精心布置的防线被毁于一旦,可是仆从军人数上网也是非常惨烈,光是为了填充这些陷阱就已经造成两三万的仆从军死亡,不过这次前来朝廷可是带了二十万仆从军,这些小小的损伤根本就不能撼动他们想要进攻的意志。
“敌军竟然如此恐怖如厮!”东川王看的是只咬牙。假设高句丽将是也能像他们这样勇往直前,在当时早就已经击败盘踞在辽东的公孙家族,一同整个辽东了。
一旁的朝廷军将士则是无动于衷,尽管早就已经心痒难耐,但他们却没有接到任何进攻的命令,所以内心非常希望前刹但没有军令,他们也只能站在原地待命。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如果不出意外,仆从军应该可以战胜高句丽人,朝廷的大军也不会出动,这样的结果让很多想要前来立功的朝廷军将士非常沮丧。
尽管立功代表着不可避免的出现伤亡,但是这样一来他们升官加爵的速度也将会大大提高,因此他们从内心还是非常羡慕这些仆从军能够冲杀在前线的行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场上的优势慢慢地向朝廷军倾斜了过来。大量仆从军的进攻使得高句丽人疲于应付,东川王满打满算也只是在这里布置了五万人马,想战性士气高昂的二十万仆从军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东川王绝对不允许自己辛辛苦苦、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扩张的高句丽国就此受到沉重的打击,再加上很多人都劝诫他放弃沸流水这个战略要地,退往梁口和那里的首先一起对抗朝廷军的进攻。
他在认真思索之后决定还是选择撤退,他绝对不能让朝廷军一鼓作气拿下这里,他也明白汉人所谓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的浅显道理。因此在众人的劝阻下,他准备撤退到梁口,继续坚守营地。
刘辩没有想到不过一个时辰敌军竟然会选择撤退,仆从军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会如此轻而易举地战胜了敌军,士气更加的高昂,似乎东川王想象的战略意图并没有实现。
在得到东川王率领高句丽大军狼狈逃窜的消息后,刘辩本能地感觉这其中肯定存在着陷阱。在他征战沙场这么多年的时间里,从来没有遇见过双方还没有进行惨烈的斗争,另一方就选择撤退的战争。
因此他并没有下令全军追击,而是命令收拾高句丽人的营地在这里坚守,等待他们的撤退。为了稳妥起见,刘辩还派出哨探前去侦查前方的情况,看是不是到底埋伏了高句丽的俘兵。没想到最后的结果让众人吃惊,高句丽真的是选择撤退并且什么准备都没有。
这样的结果让刘辩有些后悔为什么不派军前去追击,但他却并没有过度自责,因为在战场上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最为谨慎的行事方法也是取得胜利最为根本的道理。很多次你选择追击都取得胜利,这样固然值得让人骄傲,但是只要其中出现过一次失败的案例,你就有可能有性命的安危。刘辩贵为天子,他绝对不会冒这个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