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信,诸君有没有想到那件事!”
“友莫不是要效仿昔日‘商鞅徒木之赏’?”万顺吧唧了两下嘴问道。
“正是。”文重此时不复刚才的沉默,神色认真,到底还是将之前景丹的取笑放之脑后,重新回到了上林宛的治理上来。
王匡明白,这是对方看在自己的面子上。
他默默听着,不时符合两句。
“我看可校”董宣不知何时冒了出来,他的裤脚上沾满了泥土,看来刚刚走的地方蛮远的。
事实胜于雄辩。
文重的方法得到验证,在王匡付出了两缗,近两千钱的付出后,大都暂时安定下来,选择了相信。
流民,很愿意相信实实在在的好处。
此次踏春前,他便向几位伙伴明了上林宛之行的一些琐事,并征求了他们的意见,能有如此多的妙计,现在看来当初的决定,果然是正确的。
不过在离别之际,发生了一个插曲。
多嘴的景丹出了王匡安汉公之子的身份,在之前,宋山等王家庄子的少年都秉持着低调的原则,只是朝廷派来的。
没想到在知晓王匡身份后,流民的反响会那么大。
“君子乃安汉公之后,更是收留孤儿于王家庄子,我等自是信任的,这钱财还请收回!”那是之前收到赏赐的一位流民,他满脸诚挚。
“是的,请收回吧!安汉公在陵县为我等流民修建住所,发放粮食,这再造之恩,永生难忘。今有君带领我等致富,而那王家庄子,谁人不知,我们自会尽心尽力。”
“诸君,我王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还请不要推辞!”王匡一拜。
他对于自己在流民中传送有些惊讶。
之前的立信看起来有些多此一举,早扯出王家庄子和自己这面大旗,或许更加顺利。
文重等人同样惊讶,看来这位同窗很得人心,不可觑。
转眼五月。
两个月过去,上林宛的农畜业养殖基地焕然一新,猪仔和羊仔长到了膝盖的高度,杂草加上饲料,一个个牲畜长得肥胖,想必入秋就可成年贩卖。
这还仅仅是猪羊养殖场,在鸡场里,鸡仔们的发育也不错,还有上林宛深沟里的鱼塘,也慢慢建立起来了。
只过了一个季度,这样集中养殖的好处便体现了出来,让许多人眼前一亮。
尤其那种名为“饲料”的物品,在长安三辅成为热谈,并逐渐向南方扩散,王家庄子也在农闲的时候,做起了饲料声音,财富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等牲畜长大不少,一些商户,和一些大家族有的开始了预购,这方案无疑是王匡想的。
虽然到现在,还没有太大的收益,但依照大司农府和少府的估计,在元始五年到来之前,上林宛差不多可以保持自给自足,乃至于产生更大的效益也没有任何问题。
而原本荒芜的上林宛,除邻一次迁入两百余户人口外,第二次又迁入了千户,甚至形成了一个大乡,杜闲也视察过几次,并依照王匡的请求,向朝廷上书,给流民们上了户籍。
王匡中间去过五六次,他的名字已经在上林宛的人群里传送,对他感恩戴德。
是他,让他们有了栖息之地,能够养活自己,还开办了私学,除了一个固定的老夫子讲课外,每月太学的一些士子也会“下乡”讲学,太学以邓禹和贾谋为首的儒家博士相当支持,在他们的号召下,甚至掀起了一股“下乡支教”的潮流。
不过,王匡也有烦恼,那位大秦“王子”总爱在他眼前晃来晃去,迫于无奈,他曾一口气写了十首,获得了两百金的报酬,那些得来的钱财,几乎都用作了上林宛一带的发展。
一件大事,也在五月底发生了。
王莽将加“宰衡”之名,并请印,曰:“‘子之宰,通于四海’,臣愚以为,宰衡官以正百僚平海内为职,而无印信,名实不副。臣莽无兼官之材,今圣朝既过误而用之,臣请御史刻宰衡印章曰‘宰衡太傅大司马印’,成,授臣莽,上太傅与大司马之印。”
元后同意之。
长安大街上,十万百姓游街,以贺之。
宰即主宰,衡即公正,大汉公正的主宰。
只有少数人看出了王莽的野心,而王匡恰是其中之一,另外王匡还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隐情,听阿姊,家里的大姊(即嫡母大女,已出嫁,回家省亲)前些日子来到庄子,还了一件密事,父亲在得了宰衡的赏赐后,拿出了钱千万之巨,交给了宫里的长乐长御,以示他对于元后的孝心。
偏偏元后相信并接受了。
对于王家的赏赐这还没有结束,到了七月中旬,王匡受到了宫里送来的消息,让他大吃一惊,他与几个兄长将共同封侯,让他早做准备。
这件事还没有传开,毕竟一日四候,京城定会震动,王匡知晓轻重,没有第一时间向好友们分享这个喜悦。
[记得历史上,父亲是在四月加“宰衡”的,我可没有这番赏赐,莫不是因为上林宛安居工程,还有献出水车和曲辕犁?]
如此看来,只有这样一种解释了,历史也在不经意间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赏赐的时间不仅变了,顺序也变了。
历史上,他王匡就没有得到过封侯的赏赐,甚至因为吕宽案的影响,大兄王宇也早早自杀而亡,只有三兄四兄两让到了封赏。
向先生邓锦一人了此事,并请教了该注意的事项,再给主管休沐的博士请了假。
王匡乘车回了庄子,跪拜母亲:“儿不忘阿母生育之恩,儿叩首。”
接着离开了庄子,便骑着高傲的枣红马,去了长安府上,准备第二入宫受赏。
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
如今他王匡,名望日益剧增,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已不是当初那个默默无名的庶子!
而此时,距离他来到大汉,刚满一年。
想起当初与刘秀的“名扬长安”的戏言,早已变成事实。
“友莫不是要效仿昔日‘商鞅徒木之赏’?”万顺吧唧了两下嘴问道。
“正是。”文重此时不复刚才的沉默,神色认真,到底还是将之前景丹的取笑放之脑后,重新回到了上林宛的治理上来。
王匡明白,这是对方看在自己的面子上。
他默默听着,不时符合两句。
“我看可校”董宣不知何时冒了出来,他的裤脚上沾满了泥土,看来刚刚走的地方蛮远的。
事实胜于雄辩。
文重的方法得到验证,在王匡付出了两缗,近两千钱的付出后,大都暂时安定下来,选择了相信。
流民,很愿意相信实实在在的好处。
此次踏春前,他便向几位伙伴明了上林宛之行的一些琐事,并征求了他们的意见,能有如此多的妙计,现在看来当初的决定,果然是正确的。
不过在离别之际,发生了一个插曲。
多嘴的景丹出了王匡安汉公之子的身份,在之前,宋山等王家庄子的少年都秉持着低调的原则,只是朝廷派来的。
没想到在知晓王匡身份后,流民的反响会那么大。
“君子乃安汉公之后,更是收留孤儿于王家庄子,我等自是信任的,这钱财还请收回!”那是之前收到赏赐的一位流民,他满脸诚挚。
“是的,请收回吧!安汉公在陵县为我等流民修建住所,发放粮食,这再造之恩,永生难忘。今有君带领我等致富,而那王家庄子,谁人不知,我们自会尽心尽力。”
“诸君,我王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还请不要推辞!”王匡一拜。
他对于自己在流民中传送有些惊讶。
之前的立信看起来有些多此一举,早扯出王家庄子和自己这面大旗,或许更加顺利。
文重等人同样惊讶,看来这位同窗很得人心,不可觑。
转眼五月。
两个月过去,上林宛的农畜业养殖基地焕然一新,猪仔和羊仔长到了膝盖的高度,杂草加上饲料,一个个牲畜长得肥胖,想必入秋就可成年贩卖。
这还仅仅是猪羊养殖场,在鸡场里,鸡仔们的发育也不错,还有上林宛深沟里的鱼塘,也慢慢建立起来了。
只过了一个季度,这样集中养殖的好处便体现了出来,让许多人眼前一亮。
尤其那种名为“饲料”的物品,在长安三辅成为热谈,并逐渐向南方扩散,王家庄子也在农闲的时候,做起了饲料声音,财富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等牲畜长大不少,一些商户,和一些大家族有的开始了预购,这方案无疑是王匡想的。
虽然到现在,还没有太大的收益,但依照大司农府和少府的估计,在元始五年到来之前,上林宛差不多可以保持自给自足,乃至于产生更大的效益也没有任何问题。
而原本荒芜的上林宛,除邻一次迁入两百余户人口外,第二次又迁入了千户,甚至形成了一个大乡,杜闲也视察过几次,并依照王匡的请求,向朝廷上书,给流民们上了户籍。
王匡中间去过五六次,他的名字已经在上林宛的人群里传送,对他感恩戴德。
是他,让他们有了栖息之地,能够养活自己,还开办了私学,除了一个固定的老夫子讲课外,每月太学的一些士子也会“下乡”讲学,太学以邓禹和贾谋为首的儒家博士相当支持,在他们的号召下,甚至掀起了一股“下乡支教”的潮流。
不过,王匡也有烦恼,那位大秦“王子”总爱在他眼前晃来晃去,迫于无奈,他曾一口气写了十首,获得了两百金的报酬,那些得来的钱财,几乎都用作了上林宛一带的发展。
一件大事,也在五月底发生了。
王莽将加“宰衡”之名,并请印,曰:“‘子之宰,通于四海’,臣愚以为,宰衡官以正百僚平海内为职,而无印信,名实不副。臣莽无兼官之材,今圣朝既过误而用之,臣请御史刻宰衡印章曰‘宰衡太傅大司马印’,成,授臣莽,上太傅与大司马之印。”
元后同意之。
长安大街上,十万百姓游街,以贺之。
宰即主宰,衡即公正,大汉公正的主宰。
只有少数人看出了王莽的野心,而王匡恰是其中之一,另外王匡还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隐情,听阿姊,家里的大姊(即嫡母大女,已出嫁,回家省亲)前些日子来到庄子,还了一件密事,父亲在得了宰衡的赏赐后,拿出了钱千万之巨,交给了宫里的长乐长御,以示他对于元后的孝心。
偏偏元后相信并接受了。
对于王家的赏赐这还没有结束,到了七月中旬,王匡受到了宫里送来的消息,让他大吃一惊,他与几个兄长将共同封侯,让他早做准备。
这件事还没有传开,毕竟一日四候,京城定会震动,王匡知晓轻重,没有第一时间向好友们分享这个喜悦。
[记得历史上,父亲是在四月加“宰衡”的,我可没有这番赏赐,莫不是因为上林宛安居工程,还有献出水车和曲辕犁?]
如此看来,只有这样一种解释了,历史也在不经意间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赏赐的时间不仅变了,顺序也变了。
历史上,他王匡就没有得到过封侯的赏赐,甚至因为吕宽案的影响,大兄王宇也早早自杀而亡,只有三兄四兄两让到了封赏。
向先生邓锦一人了此事,并请教了该注意的事项,再给主管休沐的博士请了假。
王匡乘车回了庄子,跪拜母亲:“儿不忘阿母生育之恩,儿叩首。”
接着离开了庄子,便骑着高傲的枣红马,去了长安府上,准备第二入宫受赏。
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
如今他王匡,名望日益剧增,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已不是当初那个默默无名的庶子!
而此时,距离他来到大汉,刚满一年。
想起当初与刘秀的“名扬长安”的戏言,早已变成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