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台言情 > 大新主
    “大王竟对我也有耳闻!”耿弇心中惊奇。

    这就如同后世一个及其喜欢的大名人,知晓了自己的名字事迹,然后邀请之共进晚餐一样。

    而天下青年才俊,如耿弇一样,对于王匡崇拜者不知凡几。若是有相机和签名之说,只怕此时,耿弇也会拿着照相机和王匡来几张咔咔的自拍,发到朋友圈里。

    仿佛能看穿耿弇的内心,王匡笑着邀之坐在旁边的位子上,接着道:“耿家世代忠良,耿大尹且与我之族叔王汲交好,与我王氏的关系自是不差。

    其乃忠良之辈,我大新戍守上谷郡多年,先帝在世时,便与我称赞过多次。

    至于耿家小郎君,去岁的郡试便一鸣惊人的得到了第一,文韬武略皆为上乘,我又如何不晓?”

    这一番言语下来,耿弇竟难得脸红了,有种被先生表扬的欣喜之感,亦带着几分腼腆,他支吾道:“大王谬赞了,弇有几斤几两,自己还是清楚的。

    今次南下,是为大王效力。大王但有安排,弇定会去做。”

    这就来求职了?

    对于说耿弇的直爽,王匡还是很欣赏,也就证明了这个少年在自己这里的光明磊落。

    “好,耿小郎君自小熟读兵书,文武双全,交州正在招募兵卒,不如辅佐我训练将士如何?”王匡笑问道。

    里面也不乏栽培的意思在里面,耿弇尚且年少,成长为历史上的名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训练新兵,从行伍中锻炼,走他,还有邓禹李信等人走过的路,无疑是最锻炼人和培养人的方式,更能与将士亲近,于今后的团队协作有巨大的益处。

    一听是训练新兵,耿弇不显得失望,非常高兴的起身行礼道:“耿弇遵命。

    有一事,耿弇还想与大王说道一声……”

    “哦?但说无妨。”王匡有些好奇道。

    少年斟酌道:“耿弇于上谷结识了一位义兄,在耿弇离开上谷时,其曾表露心迹,有意南下投靠大王,此人名叫寇恂。”

    竟是寇恂?

    这位和年前的耿弇一样,同属历史上的东汉开国名将。

    王匡有些感慨,能得耿弇来,已经算是喜事了,毕竟他手里缺人,而耿弇不光可以为他手中的大将,还能顺势策反耿况。现在得知寇恂也有意投靠他,此人若能来,称之为意外之喜也不为过。

    历史上,寇恂善于军事的同时,也善于内政。到时第一阶段的战役,拿下扬州数郡后,正需要人手治理。

    放眼望去,不仅寇恂,邓禹等人何尝不是全能型人才。

    王匡的目光有些深远,于这短暂的片刻,深思了下自己能得耿弇和寇恂等人投靠的缘由。如今南阳刘氏还未于南阳骑兵,绿林军所属的势力尚浅,不足以攻陷常安,覆灭莽新。

    从旁看,天下间,他王匡数十年经营的名望,和握在手里的大势,也让历史上的许多名人渐渐聚合。

    感觉到旁边的兴武王似有迟疑,耿弇以为兴武王是有所担心,他便补充道:“寇兄之才华,丝毫不下于耿弇,于之大王更是敬佩有加。大王若是原因,耿弇愿意修书一封,以使寇兄来投,我二人也好一同在大王手下效力。”

    耿弇此语,正和王匡之意,他摸着下巴的短须笑道:“如此甚好,就依耿家小郎君之言。”

    说实话,到现在为止,寇恂还是一个名声不显的青年文士,王匡本想夸赞寇恂两句,但很快否决了,那样做,反到显得有些刻意。

    耿弇离开后,王匡于屋内踱步。

    交州的兵卒招募在今春已经展开,需求的将领和官吏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由影卫,也就是庄子少年们打探的情报看,常安连续数年的大春试传统已是告吹了,反而往回倒退,沿用以前的举荐和征召之法。

    这对于身处交州他的而言,是个机会!

    声望铺开后,外有交州前些日子的大胜,如寇恂和耿弇这等意图投靠他的人定是有很多,完全可以在交州举行另一处大春试,一劳永逸的聚集各地人才,为他所用。

    “程金,把陈州牧,还有田长史,文大尹他们叫来,我有要事商议!”

    ……

    两日后,交州正式宣布,将于六月上旬,于广信县举行“招贤考试”,涉及军政的二十多个职位。现在已是四月,距离六月,尚有两月的时间,于时间上是充足的。

    而面向的人群,不分地域老少,只要觉得自己能适应某个职位的,都可以前去广信参加考试。

    近些年书本教材的大量面试,导致天下士子的人数剧增,仅是去年一年,朝廷为了满足来常安日益增多的游学士子,还再次扩建了太学。

    只可惜,能入太学者,仍是少数。要么大有才华,要么家世不凡……

    另加今年常安突兀的关闭了大春试这扇向天下读书人敞开的大门,本使人郁闷无比,让很多人以为前途无望,哪晓得交州为他们又打开了另一扇更宽阔的大门。

    消息传出,北面的幽州等地,一直往西边的轮台等地,甚至于常安内,都有不少士子成群结队的往南赶去。

    无论是在常安从吏,还是去往交州从吏,都是在大新从吏,并无太大区别。相反,常安做的一件件事寒了天下人的心不说,还处于节节败退的劣势,明眼人都能看出,该跟着谁才有前途。

    至于说投靠绿林军或是赤眉军,等天下兴起的叛乱大军,不是没人考虑,但投靠着甚少。

    去往交州,无疑是当下最为正确的选择。

    这日是五月初五,太阳明晃晃的刺眼。

    余晖由树梢落下,投在地面,如同幻影。

    一匹骏马从树林中狭小道路穿过,咚咚的声音惊飞了枝头的鸟雀。

    骏马上坐着一名身背长枪,面色肃穆的青年男子。

    行至一处路边的食肆,吃了两个烧饼,喝了一碗凉水,看着前方漫长的道路,青年忍不住叹息道:“想我铫期在郡中做事光明磊落,事事用心,今朝一日被奸贼所害,丢了官职不说,还差点丢了性命。

    只是未能完成大王安排的潜伏重任,只好先回交州了。

    据悉公孙半月前也辞了官,先我一步回了交州,看来战事不远了。

    还得加快脚程,希望能赶得上!”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