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长海跪着,声音还发着颤,低声道,“陛下,卫世子称朝中有人意欲谋逆造反,现下已经捉拿了逆贼……请陛下定夺。”
“逆贼?”宣帝整个人一下清醒了,诧异地问,然后就听见殿外传来熟悉的声音,隐隐约约的,听得不是很清楚。
“父皇救我……父皇……”
宣帝惊疑,“高长海,朕好像听见明安的声音了?你听见没有?”
高长海额头贴着地面,哆嗦着道,“奴才……奴才听见了。”
宣帝立马起身,动作太快,险些跌倒,一侧同样跪着的高思云赶忙上前,扶住宣帝的手,却惊觉皇帝的手瘦削得青筋毕露,他压下面上的惊色。宣帝却只是缓了缓,便立即道,“快,朕要出去!”
二人服侍帝王换上袍服,宣帝便立即匆匆朝外走去,二人紧随帝王身后,一同进入勤政殿正殿。此时殿内灯火通明,陆则一身盔甲,独自立在左侧,阁臣们则全都站在右侧,面上神色各异,烛火被从那扇窗户中吹进来的风,吹得抖动着,明明暗暗地照出每个人脸上的神情。
宣帝未察觉到臣子的神情,明安看见他,如见到了自己的救星一样,立即哭着喊他,“父皇——父皇救我!”
宣帝皱了眉,登时斥道,“还不快松开公主!”
侍卫看了眼陆则,见他神色平静,没有开口,便依旧没有松手。宣帝见此情形,心中生怒,“你们是谁的人?胆敢以下犯上?!”
陆则上前一步,“陛下,是微臣的人。”
“既明?”宣帝闻声看过去,看见是陆则,心里略微一松,面上怒色也缓了几分,但很快正色道,“朕知晓你与明安不合,但这次你未免做得太过了。明安是女子,便是有哪里做得不对了,你也该宽容些……还不叫他们放人。”
陆则缓缓抬眸,与宣帝的视线对上,眼神中情绪翻滚。
所有人,包括张元,都一下子一颗心悬了起来。这种情况下,陆则如若想要弑君,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逼宫都做了,哪怕他对陆则所谓清君侧的言论有所怀疑,但此时此刻,他却更希望陆则真的只是打算清君侧。
宣帝被看得一怔,训斥的话也说不出了,还是张元打破了二人之间的沉默,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当务之急,是处理反贼一事。还是请陛下先听听卫世子如何说的……”
说完,又看向陆则,低声劝道,“公主尚未定罪,如此却也不妥。还请卫世子命人扶公主坐下……”
陆则沉默了一瞬,朝侍卫点头。
宣帝见明安虽还被捆着,但好歹是好生坐着的,怒气稍退,加上张元从旁劝阻,便还是没有再说什么,快步走到上首圈椅处,短短几步路而已,他竟略有几分喘不上气来的感觉,身子虚晃,等缓过来后,才坐了下去,低声开口,“说罢,什么反贼?又与公主有什么关系?”
悬在夜空的月亮,不知何时隐匿不见了。狂风吹了起来,一扇隔扇被猛地吹开了,灌进来的风,带着股泥草的湿气。
或许要下雨了。众人心中不自觉地想着。
陆则挥了挥手,副将带着几个士兵,押着那个宣帝十分宠幸的道长进来了,还有几个道仆。几人形容狼狈,刀架颈侧,什么仙风道骨也丝毫不剩了,颤颤巍巍就跪了下去。
副将上前,捧着个玉瓶,“世子,这是从这妖道身上搜出来的。”
陆则接过去,手指摩挲了光洁的玉瓶,抬眸望向上首面色惊疑的皇帝,沉声道,“陛下所服丹药中,含有一物,此物名为乌香,西域传入,服用后飘飘欲仙,如登仙境。久之,一日不服,甚至一个时辰不服,初时心情烦闷,动辄雷霆震怒,而后浑身如被虫蚁啮噬,痛不欲生。而这乌香,正是经胡庸之手,送进公主府,再从公主府,送到宫里的。”
宣帝听得脸色大变,这仙丹他起初一日一服,后来在仙长的建议下,一日服用三次,如若真的有毒,这毒岂不是已经深入骨髓了?
阁臣们也不由得低声议论,嗡嗡声中,有人大着胆子抬眼去看上首的宣帝在,只觉数月未见,帝王似干瘦许多,眼窝凹陷。张元深吸一口气,上前拱手道,“还请陛下诏御医前来检查此药。”
宣帝阴沉着脸点头。御医很快匆匆赶过来,对于乌香,他未曾听闻过,却提出来了一个建议,试药。有没有毒,试了就知道了。
太监从御兽园搬来几个鸟笼,太医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药丸化进水中,黄莺雀鸟啄饮,起初无甚征兆,但很快地,激动地扇动起了翅膀,鸣叫声越来越频繁,犹如不知疲倦似的,上下翻飞着翅膀,不停地鸣唱着,异乎寻常的兴奋。身子时不时撞着鸟笼,却犹如不知疼痛似的,慢慢地,不知过了多久,黄莺鸟匍匐在笼子底部,没了动静。
宣帝脸色阴沉得要滴水,命御医上前查看。
御医看过,跪了下去,“回陛下,这鸟已经断气。许是体型太小,这药的量用得太重了。”
眼睁睁看着一只活蹦乱跳的鸟,就这么死在众人面前,众人都不由得心惊。宣帝更是脱力地靠在椅背上,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如何,竟觉得真如陆则所言,四肢如被虫蚁啮噬啃食,骨节处泛起一股疼痛。
他看向明安,这仙人是她举荐的。明安看见宣帝的眼神,心里一沉,忙为自己辩解,“父皇,我根本不知道什么乌香……我只是被这妖道蒙蔽了,我什么都不知道——”
那道长伏在地上,听到这话,惊慌失措地开口,“陛下,这药是公主命贫道每日给陛下服用的……贫道绝无谋害陛下的想法,都是公主她逼迫于我……”
“你住嘴!”明安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一脚踹得那道人痛呼一声,侍卫上前制住她,她用力挣脱,指着陆则,“父皇,是陆则……定是他,是他收买了这妖道,污蔑女儿!父皇,你信我!你信我!我是你的女儿,我为何要害你?!”
“住嘴!”宣帝勃然大怒,怒喝一声,他胸脯上下起伏着,像是下一刻就要倒下去一样,气息虚浮,他双目浑浊,阴沉着脸色,“我也想问问你,我这个当父亲的,有哪里对不住你?!你要给我下毒!我怎么养出你这种心肠歹毒的女儿!”
“歹毒?”明安听到这里,似乎是知道事情已经败露,绝无翻身的可能了,她冷冷地笑了起来,笑声在空旷的大殿里,显得阴冷渗人,她大笑着反问,“歹毒?!父皇竟觉得我歹毒?真是天大的笑话啊……歹毒的人明明是你,是你们!”
明安指着众人,染着血红指甲的手指,一一从每个人的身上划过,伴随着一声声的。
“是你、你、你、还有你……”
“你们一个个的,自诩英明君主,自诩忠臣良将,可实际上呢?你们比谁都软弱,比谁都无能,靠着女人罗裙身躯,摇尾乞怜……你们害怕瓦剌人的骑兵,害怕蒙古人的刺刀,就把我推出去……口口声声忠诚大义,你们自己为什么不去呢?”明安说着,缓缓歪着头,缓缓地笑了几声,嘲弄地道,“因为你们害怕呀,贪生怕死,牺牲别人的时候,就可以堂而皇之,高谈阔论。因为那些羞辱、那些□□、那些鞭子,都不是落在你们身上……你们牺牲了我,再歌颂我几句,便觉得我也要像那些愚蠢的女人一样,以此为荣了?我偏不——”
明安摇头,“我偏不……我此生都记得那些羞辱,堂堂大梁最尊贵的公主,受到奇耻大辱,如蝼蚁一般被折磨,上至君父,下至庶民,个个都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这还不够可笑吗?从我踏上这片故土,我心里自始至终只有一个念头,我要你们所有人,都付出代价。”
明安维持着最后一丝尊贵,矜傲地抬着下巴,慢慢地道,“父皇还不知道吧?皇叔们之所以举兵,蒙古瓦剌之所以结盟,都是我一手策划的。我没有输,也不会输,这朝堂已经被我搅弄得天翻地覆了……父皇,你没有儿子,靠着现在这幅破败的身子,也生不出儿子了。不是我,也会有别人,取代你的位置。父皇不如猜猜,会是谁啊?是哪个皇叔,是哪个侄儿?还是蒙古瓦剌?你牺牲了女儿都要保住的皇位,最终也不是你的了……你看,我已经赢了。”
明安说完,环顾四周,从上首的君王到阁臣们,一一扫过他们难看的脸色,面上笑意更深,猛地撞向了柱子,鲜血四溅,她的头,无力地垂了下去,至死也没有闭眼。
第191章 他的势力,已经大到不……
勤政殿偏殿,明安公主的尸首已经被人收殓了,众人也从主殿移步到了偏殿,但那股浓郁的血腥气,却仿佛还萦绕在众人的鼻端。
众人保持着缄默,长久的沉默,直到一个人,打破了寂静,忍不住拂袖道,“既生在皇室,享万民敬仰供养,便理所应当该作天下女子之表率。如何来的这么多的怨气,竟做出此等弑君杀父之举!形如疯癫泼妇,如何配作公主!”
张元坐着,闭目养神,此时却睁开眼,“覃大人,慎言。”
陆则站在隔扇旁,半开着的窗户,翻滚的云层显得很低很低。一阵风吹过,缓缓几缕雨丝落下,细细密密地,给整个皇城笼上了一层雾雾的薄纱一般。折腾了这么久,天已经有些蒙蒙亮了。
今天是个阴天。
这时,高思云匆匆过来了,请张元前去主殿坐镇。他是内阁首辅,也是在座官阶最高、德望最盛的官员,这个时候,也唯有他来拿主意,才能服众。张元起身,步子顿了顿,来到陆则身侧。
陆则听到这动静,转头看他,“张大人。”
张元朝他开口,“请世子与我一起过去……”说着,仿佛是怕陆则不想沾这趟浑水,正想说点什么,陆则却已经点了头。
二人来到宣帝寝殿。明黄帷帐内,宣帝正卧在龙榻上,额上冷汗涔涔,脸色发黄,唇无血色,似是闭眼睡着。太医院有资历的御医尽数赶来了,正在低声讨论着诊治方案。
被围在正中间的郑院判,从缝隙中窥见张元,忙拂开下属同僚,疾步走了过来,拱手道,“张大人、卫世子……”
张元朝他颔首,低声询问,“郑大人,陛下的情况如何?”
郑院判斟酌着语气,话也说得似是而非,“据那道人招供,陛下服用乌香已有数月,按陛下的意思,是不肯再服用了,但此物一旦成瘾,骤然断服,届时的痛苦煎熬,只怕非常人所能忍。且陛下体弱,到时怕是难以支撑。”
张元皱眉,“你的意思是,这乌香,陛下还要接着服用?”
郑院判却也不敢说这话,明知不是什么好东西,还建议皇帝服用,这不是找死麽?他只支支吾吾,委婉地道,“还是要徐徐图之才是……操之过急,恐怕不好。”
张元沉默了会儿,摇头道,“陛下既决定不再服用,便以陛下的意思为先。饮鸩止渴,终究难以长久。”说着,看了眼郑院判的神色,忽的变了脸色,他略有几分忌惮的看了眼陆则,示意郑院判到外说话。
到了外面,屏退太监们,张元才沉声问,“郑院判给我句准话,陛下的身子,究竟如何?”
郑院判沉默良久,终是低声道,“陛下生来便带弱症,虽精心调养,面上看着与常人无异,但根基终究难以弥补……这乌香又极度伤身,恐怕……”顿了顿,道,“仔细调养着,或能撑个一年半载。”
张元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他闭了闭眼,握紧了拳头,半晌才开口,“此事关系重大,请郑大人切勿与任何人提起。另外太医院,也请郑大人约束好。”
郑院判也知道轻重,一口就应了下来。
……
张元与郑院判说了话,平复了情绪,面上看不出一点端倪,才抬步回了帝王寝殿。
太监们送来茶水,二人在外间坐下,彼此之间也没有交谈。来往的宫人太监也屏息小心,连脚步声都放得很轻很轻。雨下了将近有一个时辰了,还未停下,春雨贵如油,本来应该是好兆头的,但这个时候,谁也不会这么想。
郑院判方才所做的最坏的打算,终于还是摆在张元的眼前了。
寝殿的门紧闭着,人声、瓷器打碎的声音、推搡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荒诞喧闹。郑院判着急忙慌跑过来,额上被砸了个血糊糊的伤口,顾不上包扎,只用一块细棉布按着止血。
到张元跟前,郑院判面如土色,哆嗦着声,“张大人……实在不行了,您拿个主意吧。陛下已经出现自残的举动了……”
张元坐在圈椅里,红色官服下清癯瘦削,整整一夜未眠,眼里布满了红色血丝。他看着是真的很苍老了,身居高位,要操心的事太多,总是很难修身养性的。家里夫人总是为此埋怨他,可过后却又熬了滋补的汤来。
“用吧。”
一个声音响起,语气很平静,打破了僵局。
张元闻声看过去。陆则并不在意二人的眼神,继续说下去,“没有更好的法子了,不是么?既然没有,那就用吧……陛下的身子,经不起这些折腾。就按太医院所言,徐徐图之。”
张元也终于不再迟疑,重重点了头,“郑大人,给陛下服药。”
郑院判看二人都点头发了话,立即进了屋。只片刻的功夫,那动静便慢慢地偃旗息鼓了。宣帝服过那药丸,很快便安静了下来,意识陷入模糊,脸上露出欢愉之色,卧在龙榻上。御医们却不敢稍作休息,依旧忙碌着,替宣帝包扎伤口、涂抹膏药。
郑院判出来,面上神色缓了下来,“张大人、卫世子,陛下已经歇下了。”
张元点头,抬手示意陆则与他一起出去。雨已经很小了,二人也没有打伞,缓缓行在湿漉漉的宫道上,阴寒的深冬已经过去了,台阶不起眼的角落缝隙里,新长出来的绿苔,只一点绿意,尚未被宫人察觉清理。
张元沉默了会儿,忽然开了口,“宣同的事,世子应当已经知晓了……事态紧急,昨夜内阁连夜商议,决定举荐世子北上,一来世子曾于宣同数年,朝中武将,怕是没有人比世子更了解北边的情况。二来如今各地兵力,卫所不能擅调,南边兵力虽有富足,但长途跋涉,疲兵难胜,一时也赶不及支援。世子麾下三大营,皆是精兵强将,又曾与蒙古瓦剌交过手,眼下也唯有世子是最适合的人选。”
京师三大营是陆则一手重建起来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全都是陆则的心腹,除了他,别人即便拿到了兵符,也未必能调动得了。这只军队,也只有在陆则的手里,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就像昨夜,三大营的将领士兵,从上至下,没有一个人质疑陆则的命令。他说清君侧,他们就服从跟随,只用了半个晚上,便以摧枯拉朽之势,攻下了皇宫。那些禁军护卫,在这支用战争锤炼出的大军面前,几乎不堪一击。
原本调兵,是内阁商议后一道圣旨的事。但昨晚之事后,张元却不敢把事情想得这么简单了,无论陆则有没有别的心思,事实就是,陆则在他们都没有注意到的时候,或者说,他们注意到了,也根本无法阻拦。他的势力,已经大到不受内阁或是皇帝控制了。
张元心里很清楚,如果陆则不愿意去,那实际上,没有人可以逼迫他。
陆则没有作声,他慢慢地停下了步子,收回看着远处的视线,淡淡地道,“张大人,我可以去宣同。但我有条件。”
没有人会这样明目张胆地和内阁提要求,但陆则他做了,张元心里竟然也没有多少惊讶,可能在他心里,陆则连皇宫都敢攻下,也没有什么事是他不敢做的了。
他慢慢点了点头,抬手示意,“世子,进屋说。”
……
两日后,陆则率京师三大营北上,赴宣府协卫国公平定七王之乱。
同一日,固安玉霞观里,山间不沾俗世,吃斋念经的日子,对永嘉公主而言,倒并不算难熬。她抄好一卷经,正准备叫丫鬟拿去菩萨神像前供着,就看见贴身嬷嬷神色走了进来,神色略带一丝慌乱。
永嘉公主轻声询问,“怎么了?这般慌乱。”
那嬷嬷屈膝,将头垂了下去,回话道,“回公主,静秋没了……”
永嘉公主听得一愣,待回过神来后,便问,“前几日不还好好的,怎么会没了?”
永嘉作为公主下降卫国公府,当时是从宫里带了许多嬷嬷、仆妇与宫女的。陆家为表对她的尊重,也送来了不少丫鬟婆子。但后来与陆勤心生罅隙后,她便还是更习惯用自己从宫里带出来的人。这么些年过去,那些跟着出宫的老人,出府养老的养老,嫁人的嫁人,真正还留下的,其实也不算很多了。
静秋便是其中一个,从前负责给她梳发,嫁人后也还留在府里,做了管事娘子。
嬷嬷道,“说是急病没的。走得突然,大夫都来不及施针抓药。”
永嘉沉默下来,良久轻轻地道,“我知道了。她的后事,你派人去和她家里商量商量,尽量多给些补偿。日后倘遇了什么难处,能帮的,也尽量帮一把。”
嬷嬷应下,又安慰了永嘉公主几句,才退下去。等出了屋,这嬷嬷却没立即去做事,而是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才从后门出了玉霞观,一暗卫从树后出来,上前与她说话。
嬷嬷定了定神,才道,“长公主没有生疑。”
暗卫闻言颔首要走,嬷嬷却迟疑地叫住了他,小心翼翼地问,“你、你们打算如何处置静秋?”
此番跟着来玉霞观的,都是公主的心腹。嬷嬷怎么也没想到,一向不争不吵、行事沉稳的静秋,竟然会被查出身上有毒药。公主待她们一贯宽厚,静秋当年成亲时,公主怜她没有父母,还准备了嫁妆,让她出面给静秋送嫁。
“逆贼?”宣帝整个人一下清醒了,诧异地问,然后就听见殿外传来熟悉的声音,隐隐约约的,听得不是很清楚。
“父皇救我……父皇……”
宣帝惊疑,“高长海,朕好像听见明安的声音了?你听见没有?”
高长海额头贴着地面,哆嗦着道,“奴才……奴才听见了。”
宣帝立马起身,动作太快,险些跌倒,一侧同样跪着的高思云赶忙上前,扶住宣帝的手,却惊觉皇帝的手瘦削得青筋毕露,他压下面上的惊色。宣帝却只是缓了缓,便立即道,“快,朕要出去!”
二人服侍帝王换上袍服,宣帝便立即匆匆朝外走去,二人紧随帝王身后,一同进入勤政殿正殿。此时殿内灯火通明,陆则一身盔甲,独自立在左侧,阁臣们则全都站在右侧,面上神色各异,烛火被从那扇窗户中吹进来的风,吹得抖动着,明明暗暗地照出每个人脸上的神情。
宣帝未察觉到臣子的神情,明安看见他,如见到了自己的救星一样,立即哭着喊他,“父皇——父皇救我!”
宣帝皱了眉,登时斥道,“还不快松开公主!”
侍卫看了眼陆则,见他神色平静,没有开口,便依旧没有松手。宣帝见此情形,心中生怒,“你们是谁的人?胆敢以下犯上?!”
陆则上前一步,“陛下,是微臣的人。”
“既明?”宣帝闻声看过去,看见是陆则,心里略微一松,面上怒色也缓了几分,但很快正色道,“朕知晓你与明安不合,但这次你未免做得太过了。明安是女子,便是有哪里做得不对了,你也该宽容些……还不叫他们放人。”
陆则缓缓抬眸,与宣帝的视线对上,眼神中情绪翻滚。
所有人,包括张元,都一下子一颗心悬了起来。这种情况下,陆则如若想要弑君,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逼宫都做了,哪怕他对陆则所谓清君侧的言论有所怀疑,但此时此刻,他却更希望陆则真的只是打算清君侧。
宣帝被看得一怔,训斥的话也说不出了,还是张元打破了二人之间的沉默,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当务之急,是处理反贼一事。还是请陛下先听听卫世子如何说的……”
说完,又看向陆则,低声劝道,“公主尚未定罪,如此却也不妥。还请卫世子命人扶公主坐下……”
陆则沉默了一瞬,朝侍卫点头。
宣帝见明安虽还被捆着,但好歹是好生坐着的,怒气稍退,加上张元从旁劝阻,便还是没有再说什么,快步走到上首圈椅处,短短几步路而已,他竟略有几分喘不上气来的感觉,身子虚晃,等缓过来后,才坐了下去,低声开口,“说罢,什么反贼?又与公主有什么关系?”
悬在夜空的月亮,不知何时隐匿不见了。狂风吹了起来,一扇隔扇被猛地吹开了,灌进来的风,带着股泥草的湿气。
或许要下雨了。众人心中不自觉地想着。
陆则挥了挥手,副将带着几个士兵,押着那个宣帝十分宠幸的道长进来了,还有几个道仆。几人形容狼狈,刀架颈侧,什么仙风道骨也丝毫不剩了,颤颤巍巍就跪了下去。
副将上前,捧着个玉瓶,“世子,这是从这妖道身上搜出来的。”
陆则接过去,手指摩挲了光洁的玉瓶,抬眸望向上首面色惊疑的皇帝,沉声道,“陛下所服丹药中,含有一物,此物名为乌香,西域传入,服用后飘飘欲仙,如登仙境。久之,一日不服,甚至一个时辰不服,初时心情烦闷,动辄雷霆震怒,而后浑身如被虫蚁啮噬,痛不欲生。而这乌香,正是经胡庸之手,送进公主府,再从公主府,送到宫里的。”
宣帝听得脸色大变,这仙丹他起初一日一服,后来在仙长的建议下,一日服用三次,如若真的有毒,这毒岂不是已经深入骨髓了?
阁臣们也不由得低声议论,嗡嗡声中,有人大着胆子抬眼去看上首的宣帝在,只觉数月未见,帝王似干瘦许多,眼窝凹陷。张元深吸一口气,上前拱手道,“还请陛下诏御医前来检查此药。”
宣帝阴沉着脸点头。御医很快匆匆赶过来,对于乌香,他未曾听闻过,却提出来了一个建议,试药。有没有毒,试了就知道了。
太监从御兽园搬来几个鸟笼,太医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药丸化进水中,黄莺雀鸟啄饮,起初无甚征兆,但很快地,激动地扇动起了翅膀,鸣叫声越来越频繁,犹如不知疲倦似的,上下翻飞着翅膀,不停地鸣唱着,异乎寻常的兴奋。身子时不时撞着鸟笼,却犹如不知疼痛似的,慢慢地,不知过了多久,黄莺鸟匍匐在笼子底部,没了动静。
宣帝脸色阴沉得要滴水,命御医上前查看。
御医看过,跪了下去,“回陛下,这鸟已经断气。许是体型太小,这药的量用得太重了。”
眼睁睁看着一只活蹦乱跳的鸟,就这么死在众人面前,众人都不由得心惊。宣帝更是脱力地靠在椅背上,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如何,竟觉得真如陆则所言,四肢如被虫蚁啮噬啃食,骨节处泛起一股疼痛。
他看向明安,这仙人是她举荐的。明安看见宣帝的眼神,心里一沉,忙为自己辩解,“父皇,我根本不知道什么乌香……我只是被这妖道蒙蔽了,我什么都不知道——”
那道长伏在地上,听到这话,惊慌失措地开口,“陛下,这药是公主命贫道每日给陛下服用的……贫道绝无谋害陛下的想法,都是公主她逼迫于我……”
“你住嘴!”明安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一脚踹得那道人痛呼一声,侍卫上前制住她,她用力挣脱,指着陆则,“父皇,是陆则……定是他,是他收买了这妖道,污蔑女儿!父皇,你信我!你信我!我是你的女儿,我为何要害你?!”
“住嘴!”宣帝勃然大怒,怒喝一声,他胸脯上下起伏着,像是下一刻就要倒下去一样,气息虚浮,他双目浑浊,阴沉着脸色,“我也想问问你,我这个当父亲的,有哪里对不住你?!你要给我下毒!我怎么养出你这种心肠歹毒的女儿!”
“歹毒?”明安听到这里,似乎是知道事情已经败露,绝无翻身的可能了,她冷冷地笑了起来,笑声在空旷的大殿里,显得阴冷渗人,她大笑着反问,“歹毒?!父皇竟觉得我歹毒?真是天大的笑话啊……歹毒的人明明是你,是你们!”
明安指着众人,染着血红指甲的手指,一一从每个人的身上划过,伴随着一声声的。
“是你、你、你、还有你……”
“你们一个个的,自诩英明君主,自诩忠臣良将,可实际上呢?你们比谁都软弱,比谁都无能,靠着女人罗裙身躯,摇尾乞怜……你们害怕瓦剌人的骑兵,害怕蒙古人的刺刀,就把我推出去……口口声声忠诚大义,你们自己为什么不去呢?”明安说着,缓缓歪着头,缓缓地笑了几声,嘲弄地道,“因为你们害怕呀,贪生怕死,牺牲别人的时候,就可以堂而皇之,高谈阔论。因为那些羞辱、那些□□、那些鞭子,都不是落在你们身上……你们牺牲了我,再歌颂我几句,便觉得我也要像那些愚蠢的女人一样,以此为荣了?我偏不——”
明安摇头,“我偏不……我此生都记得那些羞辱,堂堂大梁最尊贵的公主,受到奇耻大辱,如蝼蚁一般被折磨,上至君父,下至庶民,个个都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这还不够可笑吗?从我踏上这片故土,我心里自始至终只有一个念头,我要你们所有人,都付出代价。”
明安维持着最后一丝尊贵,矜傲地抬着下巴,慢慢地道,“父皇还不知道吧?皇叔们之所以举兵,蒙古瓦剌之所以结盟,都是我一手策划的。我没有输,也不会输,这朝堂已经被我搅弄得天翻地覆了……父皇,你没有儿子,靠着现在这幅破败的身子,也生不出儿子了。不是我,也会有别人,取代你的位置。父皇不如猜猜,会是谁啊?是哪个皇叔,是哪个侄儿?还是蒙古瓦剌?你牺牲了女儿都要保住的皇位,最终也不是你的了……你看,我已经赢了。”
明安说完,环顾四周,从上首的君王到阁臣们,一一扫过他们难看的脸色,面上笑意更深,猛地撞向了柱子,鲜血四溅,她的头,无力地垂了下去,至死也没有闭眼。
第191章 他的势力,已经大到不……
勤政殿偏殿,明安公主的尸首已经被人收殓了,众人也从主殿移步到了偏殿,但那股浓郁的血腥气,却仿佛还萦绕在众人的鼻端。
众人保持着缄默,长久的沉默,直到一个人,打破了寂静,忍不住拂袖道,“既生在皇室,享万民敬仰供养,便理所应当该作天下女子之表率。如何来的这么多的怨气,竟做出此等弑君杀父之举!形如疯癫泼妇,如何配作公主!”
张元坐着,闭目养神,此时却睁开眼,“覃大人,慎言。”
陆则站在隔扇旁,半开着的窗户,翻滚的云层显得很低很低。一阵风吹过,缓缓几缕雨丝落下,细细密密地,给整个皇城笼上了一层雾雾的薄纱一般。折腾了这么久,天已经有些蒙蒙亮了。
今天是个阴天。
这时,高思云匆匆过来了,请张元前去主殿坐镇。他是内阁首辅,也是在座官阶最高、德望最盛的官员,这个时候,也唯有他来拿主意,才能服众。张元起身,步子顿了顿,来到陆则身侧。
陆则听到这动静,转头看他,“张大人。”
张元朝他开口,“请世子与我一起过去……”说着,仿佛是怕陆则不想沾这趟浑水,正想说点什么,陆则却已经点了头。
二人来到宣帝寝殿。明黄帷帐内,宣帝正卧在龙榻上,额上冷汗涔涔,脸色发黄,唇无血色,似是闭眼睡着。太医院有资历的御医尽数赶来了,正在低声讨论着诊治方案。
被围在正中间的郑院判,从缝隙中窥见张元,忙拂开下属同僚,疾步走了过来,拱手道,“张大人、卫世子……”
张元朝他颔首,低声询问,“郑大人,陛下的情况如何?”
郑院判斟酌着语气,话也说得似是而非,“据那道人招供,陛下服用乌香已有数月,按陛下的意思,是不肯再服用了,但此物一旦成瘾,骤然断服,届时的痛苦煎熬,只怕非常人所能忍。且陛下体弱,到时怕是难以支撑。”
张元皱眉,“你的意思是,这乌香,陛下还要接着服用?”
郑院判却也不敢说这话,明知不是什么好东西,还建议皇帝服用,这不是找死麽?他只支支吾吾,委婉地道,“还是要徐徐图之才是……操之过急,恐怕不好。”
张元沉默了会儿,摇头道,“陛下既决定不再服用,便以陛下的意思为先。饮鸩止渴,终究难以长久。”说着,看了眼郑院判的神色,忽的变了脸色,他略有几分忌惮的看了眼陆则,示意郑院判到外说话。
到了外面,屏退太监们,张元才沉声问,“郑院判给我句准话,陛下的身子,究竟如何?”
郑院判沉默良久,终是低声道,“陛下生来便带弱症,虽精心调养,面上看着与常人无异,但根基终究难以弥补……这乌香又极度伤身,恐怕……”顿了顿,道,“仔细调养着,或能撑个一年半载。”
张元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他闭了闭眼,握紧了拳头,半晌才开口,“此事关系重大,请郑大人切勿与任何人提起。另外太医院,也请郑大人约束好。”
郑院判也知道轻重,一口就应了下来。
……
张元与郑院判说了话,平复了情绪,面上看不出一点端倪,才抬步回了帝王寝殿。
太监们送来茶水,二人在外间坐下,彼此之间也没有交谈。来往的宫人太监也屏息小心,连脚步声都放得很轻很轻。雨下了将近有一个时辰了,还未停下,春雨贵如油,本来应该是好兆头的,但这个时候,谁也不会这么想。
郑院判方才所做的最坏的打算,终于还是摆在张元的眼前了。
寝殿的门紧闭着,人声、瓷器打碎的声音、推搡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荒诞喧闹。郑院判着急忙慌跑过来,额上被砸了个血糊糊的伤口,顾不上包扎,只用一块细棉布按着止血。
到张元跟前,郑院判面如土色,哆嗦着声,“张大人……实在不行了,您拿个主意吧。陛下已经出现自残的举动了……”
张元坐在圈椅里,红色官服下清癯瘦削,整整一夜未眠,眼里布满了红色血丝。他看着是真的很苍老了,身居高位,要操心的事太多,总是很难修身养性的。家里夫人总是为此埋怨他,可过后却又熬了滋补的汤来。
“用吧。”
一个声音响起,语气很平静,打破了僵局。
张元闻声看过去。陆则并不在意二人的眼神,继续说下去,“没有更好的法子了,不是么?既然没有,那就用吧……陛下的身子,经不起这些折腾。就按太医院所言,徐徐图之。”
张元也终于不再迟疑,重重点了头,“郑大人,给陛下服药。”
郑院判看二人都点头发了话,立即进了屋。只片刻的功夫,那动静便慢慢地偃旗息鼓了。宣帝服过那药丸,很快便安静了下来,意识陷入模糊,脸上露出欢愉之色,卧在龙榻上。御医们却不敢稍作休息,依旧忙碌着,替宣帝包扎伤口、涂抹膏药。
郑院判出来,面上神色缓了下来,“张大人、卫世子,陛下已经歇下了。”
张元点头,抬手示意陆则与他一起出去。雨已经很小了,二人也没有打伞,缓缓行在湿漉漉的宫道上,阴寒的深冬已经过去了,台阶不起眼的角落缝隙里,新长出来的绿苔,只一点绿意,尚未被宫人察觉清理。
张元沉默了会儿,忽然开了口,“宣同的事,世子应当已经知晓了……事态紧急,昨夜内阁连夜商议,决定举荐世子北上,一来世子曾于宣同数年,朝中武将,怕是没有人比世子更了解北边的情况。二来如今各地兵力,卫所不能擅调,南边兵力虽有富足,但长途跋涉,疲兵难胜,一时也赶不及支援。世子麾下三大营,皆是精兵强将,又曾与蒙古瓦剌交过手,眼下也唯有世子是最适合的人选。”
京师三大营是陆则一手重建起来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全都是陆则的心腹,除了他,别人即便拿到了兵符,也未必能调动得了。这只军队,也只有在陆则的手里,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就像昨夜,三大营的将领士兵,从上至下,没有一个人质疑陆则的命令。他说清君侧,他们就服从跟随,只用了半个晚上,便以摧枯拉朽之势,攻下了皇宫。那些禁军护卫,在这支用战争锤炼出的大军面前,几乎不堪一击。
原本调兵,是内阁商议后一道圣旨的事。但昨晚之事后,张元却不敢把事情想得这么简单了,无论陆则有没有别的心思,事实就是,陆则在他们都没有注意到的时候,或者说,他们注意到了,也根本无法阻拦。他的势力,已经大到不受内阁或是皇帝控制了。
张元心里很清楚,如果陆则不愿意去,那实际上,没有人可以逼迫他。
陆则没有作声,他慢慢地停下了步子,收回看着远处的视线,淡淡地道,“张大人,我可以去宣同。但我有条件。”
没有人会这样明目张胆地和内阁提要求,但陆则他做了,张元心里竟然也没有多少惊讶,可能在他心里,陆则连皇宫都敢攻下,也没有什么事是他不敢做的了。
他慢慢点了点头,抬手示意,“世子,进屋说。”
……
两日后,陆则率京师三大营北上,赴宣府协卫国公平定七王之乱。
同一日,固安玉霞观里,山间不沾俗世,吃斋念经的日子,对永嘉公主而言,倒并不算难熬。她抄好一卷经,正准备叫丫鬟拿去菩萨神像前供着,就看见贴身嬷嬷神色走了进来,神色略带一丝慌乱。
永嘉公主轻声询问,“怎么了?这般慌乱。”
那嬷嬷屈膝,将头垂了下去,回话道,“回公主,静秋没了……”
永嘉公主听得一愣,待回过神来后,便问,“前几日不还好好的,怎么会没了?”
永嘉作为公主下降卫国公府,当时是从宫里带了许多嬷嬷、仆妇与宫女的。陆家为表对她的尊重,也送来了不少丫鬟婆子。但后来与陆勤心生罅隙后,她便还是更习惯用自己从宫里带出来的人。这么些年过去,那些跟着出宫的老人,出府养老的养老,嫁人的嫁人,真正还留下的,其实也不算很多了。
静秋便是其中一个,从前负责给她梳发,嫁人后也还留在府里,做了管事娘子。
嬷嬷道,“说是急病没的。走得突然,大夫都来不及施针抓药。”
永嘉沉默下来,良久轻轻地道,“我知道了。她的后事,你派人去和她家里商量商量,尽量多给些补偿。日后倘遇了什么难处,能帮的,也尽量帮一把。”
嬷嬷应下,又安慰了永嘉公主几句,才退下去。等出了屋,这嬷嬷却没立即去做事,而是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才从后门出了玉霞观,一暗卫从树后出来,上前与她说话。
嬷嬷定了定神,才道,“长公主没有生疑。”
暗卫闻言颔首要走,嬷嬷却迟疑地叫住了他,小心翼翼地问,“你、你们打算如何处置静秋?”
此番跟着来玉霞观的,都是公主的心腹。嬷嬷怎么也没想到,一向不争不吵、行事沉稳的静秋,竟然会被查出身上有毒药。公主待她们一贯宽厚,静秋当年成亲时,公主怜她没有父母,还准备了嫁妆,让她出面给静秋送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