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伙一做完自己分内事,便陪在方天林身边。这事,家里能帮上方天林忙的也就沈璧,其他人都是有心无力。
看着还小小一只的大儿子跟着自己忙活这些,说实话,方天林还真有些心疼。不过这种情绪并没有持续多久,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自家这三个娃那么早慧,注定比别的孩子要辛苦一些,同样,成就也大,站得会比他们更高更远,这就是有失必有得吧,他为自家儿子们感到骄傲。
第163章
方天林这边很忙,沈家河那头也不遑多让。
因着提前知道可能要远赴千里之外,沈松这一代就都没有成婚。
沈松还好一些,男孩子成亲晚一点没事,沈梅翻过年可就十七了,也就个把月的事情,这个年纪再不说亲,沈家海夫妇真要着急上火。
就此事,方天林跟沈家河仔细谈过,方天林的意思是最好不要往外嫁,就在荒谷现有优秀子弟中找。沈家不需要联姻,况且嫁到外面不确定因素太多,要是亲家拿沈梅做文章,不用明说,直接言行中透露一二,明示暗示沈梅从娘家为他们谋取利益,这还真是个麻烦事。
以沈梅现在的家世,外嫁的话,必然会嫁进当地士绅家中。那里可不像在荒谷那么自由,要守的规矩众多,头顶搞不好还不止一重婆婆,这日子铁定轻松不了,最为关键的一点是,那些家中男子哪个不是三妻四妾?沈梅打小在乡下长大,这样的家庭接触不多,估计很难适应这种生活。
嫁在谷中,这些便都不会碰上。荒谷是沈家的地盘,哪个沈家女婿敢这么干?当然,也不是没碰到问题,就是这个夫婿人选一时很难选定。
荒谷中人终究底子太薄,普通雇工下人先排除,管事又年纪稍大,不是合适的成亲对象,沈梅能选的也只有那些目前还在书院中,年纪跟她差不多大的人,这个数量就少了,好在又进了一批人,总算将选择范围扩大了一些。
沈家河只将两人商量好的意思跟大哥大嫂这么一说,最终决定还是要他们下,沈家河不会自作主张。
“三弟,良贱不通婚,谷中不少都是沈家下人,排除这些人,松儿、梅丫头可没多少选择啊?”一想起两个大的终身大事,姚大嫂眉头都快打结。
“大嫂,跟你透个底,我们名下这些下人,过不了几年,恐怕会有不少人能脱去奴籍。我们家孩子要是有谁看中他们,他们也愿意的话,脱籍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你是担心他们后代对参加科举之类不利?大嫂,你要是去看过书院,就不会这么说。科举考学的那些,书院里虽然教得不深,但也不是没有,我要说的是剩下那些科目,那真正是外头无法比的,很多知识外面压根就学不到。”
沈家人进谷晚,紧接着就是腊月,书院都快放假,沈家孩子便没进书院,打算来年开学时再入,是以,他们对书院了解不深。现在经沈家河这么一说,在场所有人都起了好奇心,同时心里也是一咯噔,老三一家从哪弄来这么多比外面还好的夫子?
疑虑归疑虑,众人也没在这上头多打转,自打方天林进沈家门之后,他们不理解的事情多了,听着看着就好,别的不需要也不能去过问,否则就是自己为难自己。恐怕想破脑袋他们也闹不清楚里面的缘故,还会把自己给折腾坏了,何必呢?
其实就算没有现在这一出,姚大嫂也得为大女儿的亲事忧心,刚才三弟说的那些,在外头同样适用。梅丫头这一辈正好位于尴尬的当口,嫁进大户人家她就得为女儿以后的日子发愁,她也没经验传授大女儿,怎么斗得过那帮子打小就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口蜜腹剑、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精?更不用说跟小妾们的争斗,更是无从入手。
“老大媳妇,趁着现在谷中人还不知道,我们家会在他们中间物色媳妇女婿人选这个空档,你跟老大赶紧睁大眼睛瞧清楚,挑个有能力人品也还过得去的女婿跟儿媳妇,还有老二媳妇也是,桃丫头也不小了,也可以相看起来。”张老太太发话,此事就这么定下。
眼下确实没有其他选择,老太太这些天跟沈老爷子整日在谷中晃悠,听了不少事。在这边,女娃子地位比外头高,他们自然更不能把孙女往外嫁,不算上之前所忧心的事,光这一条就足矣。只要疼孩子的,哪个不为孩子着想?荒谷虽然偏僻了一些,但在这里能比外面生活得更舒服,怎么选择,还不是一目了然?
小辈们的嫁娶之事商定后,接下来便是明年孩子入学之事。其他都好说,符合年龄的直接送进书院便成,需要商议的依然是过了年龄的沈松沈梅两人。
沈家河的意思很简单,自是希望两人能入学,不求学得有多好,至少其他人该会的,他们都得了解一二。沈梅还好说,以后未必出来工作,沈松那是必定要管事,若连手下在说些什么都听不懂,这场面想必他自己也不愿意见到。
年龄大不是事,荒谷什么都是沈家说了算,没谁会没眼色拿这点说事,只要沈松自己不觉得有问题,那一切都好办。
“三弟,松儿跟着我们做事有几年了,现在再进学堂,这他能听进去?”沈家海额头拧成一个川字。
“不进书院也没事,可以请夫子上门有针对性地教,松儿这样没问题,学习效率还高,梅儿我建议还是进书院比较好,在那里她能结识一些同窗,以后进了婆家,也能有自己的小姐妹说说闲话,不用整天待在家里,那样太闷了。”
“行,那就这样。”
田地是根本,方天林并不打算把荒谷中的土地分下去,但沈家人也不能没个收入来源,让他们去上工那肯定不成,剩下的就是做生意一途。
如今整个荒谷中人算上沈家海他们带过来的婢仆,加起来总共有将近一千六百人,可以算得上一个小镇的人数,目前都还是沈家雇人提供一日三餐,当然,会去食堂用餐的多半是单身之人,有家庭的除非实在是忙,一般都会在家里自己开火。
不光食堂,其他一切生意相关,都握在方天林一家手上,这对于长远来说,并不利于发展。没有竞争,开始还好,时间一长,就失去了活力,沈家湖他们的加入正是时候,办作坊也好,开店铺也罢,只要能赚钱的营生,随他们选。
就是人手限制了沈家湖沈松他们的选择,没办法,沈家河一家的下人雇工都有活要干,他们不能动用,能派上用场的只有他们几家下人,全部加在一起也就百来人,这点人手,开铺子办个小作坊倒是够了,想做点大的,恐怕不成。
想来想去,
看着还小小一只的大儿子跟着自己忙活这些,说实话,方天林还真有些心疼。不过这种情绪并没有持续多久,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自家这三个娃那么早慧,注定比别的孩子要辛苦一些,同样,成就也大,站得会比他们更高更远,这就是有失必有得吧,他为自家儿子们感到骄傲。
第163章
方天林这边很忙,沈家河那头也不遑多让。
因着提前知道可能要远赴千里之外,沈松这一代就都没有成婚。
沈松还好一些,男孩子成亲晚一点没事,沈梅翻过年可就十七了,也就个把月的事情,这个年纪再不说亲,沈家海夫妇真要着急上火。
就此事,方天林跟沈家河仔细谈过,方天林的意思是最好不要往外嫁,就在荒谷现有优秀子弟中找。沈家不需要联姻,况且嫁到外面不确定因素太多,要是亲家拿沈梅做文章,不用明说,直接言行中透露一二,明示暗示沈梅从娘家为他们谋取利益,这还真是个麻烦事。
以沈梅现在的家世,外嫁的话,必然会嫁进当地士绅家中。那里可不像在荒谷那么自由,要守的规矩众多,头顶搞不好还不止一重婆婆,这日子铁定轻松不了,最为关键的一点是,那些家中男子哪个不是三妻四妾?沈梅打小在乡下长大,这样的家庭接触不多,估计很难适应这种生活。
嫁在谷中,这些便都不会碰上。荒谷是沈家的地盘,哪个沈家女婿敢这么干?当然,也不是没碰到问题,就是这个夫婿人选一时很难选定。
荒谷中人终究底子太薄,普通雇工下人先排除,管事又年纪稍大,不是合适的成亲对象,沈梅能选的也只有那些目前还在书院中,年纪跟她差不多大的人,这个数量就少了,好在又进了一批人,总算将选择范围扩大了一些。
沈家河只将两人商量好的意思跟大哥大嫂这么一说,最终决定还是要他们下,沈家河不会自作主张。
“三弟,良贱不通婚,谷中不少都是沈家下人,排除这些人,松儿、梅丫头可没多少选择啊?”一想起两个大的终身大事,姚大嫂眉头都快打结。
“大嫂,跟你透个底,我们名下这些下人,过不了几年,恐怕会有不少人能脱去奴籍。我们家孩子要是有谁看中他们,他们也愿意的话,脱籍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你是担心他们后代对参加科举之类不利?大嫂,你要是去看过书院,就不会这么说。科举考学的那些,书院里虽然教得不深,但也不是没有,我要说的是剩下那些科目,那真正是外头无法比的,很多知识外面压根就学不到。”
沈家人进谷晚,紧接着就是腊月,书院都快放假,沈家孩子便没进书院,打算来年开学时再入,是以,他们对书院了解不深。现在经沈家河这么一说,在场所有人都起了好奇心,同时心里也是一咯噔,老三一家从哪弄来这么多比外面还好的夫子?
疑虑归疑虑,众人也没在这上头多打转,自打方天林进沈家门之后,他们不理解的事情多了,听着看着就好,别的不需要也不能去过问,否则就是自己为难自己。恐怕想破脑袋他们也闹不清楚里面的缘故,还会把自己给折腾坏了,何必呢?
其实就算没有现在这一出,姚大嫂也得为大女儿的亲事忧心,刚才三弟说的那些,在外头同样适用。梅丫头这一辈正好位于尴尬的当口,嫁进大户人家她就得为女儿以后的日子发愁,她也没经验传授大女儿,怎么斗得过那帮子打小就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口蜜腹剑、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精?更不用说跟小妾们的争斗,更是无从入手。
“老大媳妇,趁着现在谷中人还不知道,我们家会在他们中间物色媳妇女婿人选这个空档,你跟老大赶紧睁大眼睛瞧清楚,挑个有能力人品也还过得去的女婿跟儿媳妇,还有老二媳妇也是,桃丫头也不小了,也可以相看起来。”张老太太发话,此事就这么定下。
眼下确实没有其他选择,老太太这些天跟沈老爷子整日在谷中晃悠,听了不少事。在这边,女娃子地位比外头高,他们自然更不能把孙女往外嫁,不算上之前所忧心的事,光这一条就足矣。只要疼孩子的,哪个不为孩子着想?荒谷虽然偏僻了一些,但在这里能比外面生活得更舒服,怎么选择,还不是一目了然?
小辈们的嫁娶之事商定后,接下来便是明年孩子入学之事。其他都好说,符合年龄的直接送进书院便成,需要商议的依然是过了年龄的沈松沈梅两人。
沈家河的意思很简单,自是希望两人能入学,不求学得有多好,至少其他人该会的,他们都得了解一二。沈梅还好说,以后未必出来工作,沈松那是必定要管事,若连手下在说些什么都听不懂,这场面想必他自己也不愿意见到。
年龄大不是事,荒谷什么都是沈家说了算,没谁会没眼色拿这点说事,只要沈松自己不觉得有问题,那一切都好办。
“三弟,松儿跟着我们做事有几年了,现在再进学堂,这他能听进去?”沈家海额头拧成一个川字。
“不进书院也没事,可以请夫子上门有针对性地教,松儿这样没问题,学习效率还高,梅儿我建议还是进书院比较好,在那里她能结识一些同窗,以后进了婆家,也能有自己的小姐妹说说闲话,不用整天待在家里,那样太闷了。”
“行,那就这样。”
田地是根本,方天林并不打算把荒谷中的土地分下去,但沈家人也不能没个收入来源,让他们去上工那肯定不成,剩下的就是做生意一途。
如今整个荒谷中人算上沈家海他们带过来的婢仆,加起来总共有将近一千六百人,可以算得上一个小镇的人数,目前都还是沈家雇人提供一日三餐,当然,会去食堂用餐的多半是单身之人,有家庭的除非实在是忙,一般都会在家里自己开火。
不光食堂,其他一切生意相关,都握在方天林一家手上,这对于长远来说,并不利于发展。没有竞争,开始还好,时间一长,就失去了活力,沈家湖他们的加入正是时候,办作坊也好,开店铺也罢,只要能赚钱的营生,随他们选。
就是人手限制了沈家湖沈松他们的选择,没办法,沈家河一家的下人雇工都有活要干,他们不能动用,能派上用场的只有他们几家下人,全部加在一起也就百来人,这点人手,开铺子办个小作坊倒是够了,想做点大的,恐怕不成。
想来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