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你生病受累,你就安心在此处等朕回来,好好将风寒养个彻底——”
“微臣同皇上一起去,”温彦之吸了吸鼻子,“微臣已然好了。”
齐昱好笑:“军中不比寻常,多是杀伐之事,你一个读书人,朕不要你去。有你在此处,朕也能有念想早些脱身。”此时又想到旁的事情,忽而道:“倘若朕无法脱身——”
“皇上洪福齐天,定可平定叛乱。”温彦之认真道,“没有什么无法脱身。”
——呆子真是越看越可爱。齐昱揽着他腰的手又收紧了些,“朕的意思是,倘若朕无法脱身,大概是因战事稍有僵持,归期再迟不过一月,你也不用担忧。朕留三个亲随在此处看顾你安危,山下是白虎军留守,想是无虞。如今也有龚致远能同你讲讲话,你们便将治水之事商讨商讨,十天半月很快过去,到时候,朕就回来了。”
温彦之默默了一会儿,心知齐昱心意已决,便道:“那皇上定要当心。”
“嗯。”齐昱笑着,再亲了他一口。
呆子身上香香的。
漫山梧桐入秋风,齐昱拉着温彦之往寺中走,一路林中叶声阵阵,树木丛丛,就在其中一棵高大的梧桐上,大内侍卫李庚年半挂在一根粗树枝上,张大了嘴巴。
——我,的,神,啊!我的眼睛!看见了什么!
——皇上,为何,同温员外,拉着手?!他们不是,应该在吵架吗?!不是吗?!
李侍卫在风中凌乱,沧桑,混沌。
此时忽听前方传来一声低呼,李庚年警惕抬眼瞧去,却见是温彦之抱着腿坐在了地上。
山路上尽是梧桐落下的树叶,落叶下的石块人瞧不见,温彦之一不小心踩中了一块不实的,瞬间狠狠崴了脚,疼得跌坐在地上。
齐昱连忙蹲下身捞起温彦之的裤脚看,只见温彦之白皙的脚腕已经微微红肿,“你试试还能不能走。”
温彦之由他扶着站起来,脚一沾地就疼得“嘶”了一声。
齐昱当即要把人背起来。温彦之连连摆手:“皇上万万不可,您是万金之躯,如何能背微臣。”
齐昱没好气:“那你选选,是想被打横抱下去,还是背下去?”
温彦之脸红:“……微臣可以,自己跳。”
“等你单脚跳下去,都该吃中午了。”齐昱一把将人抱了起来,活像小话本里邻国王子迎娶公主时的那种抱。
温彦之吓得轻呼一声,羞道:“寺中人多眼杂,皇上还是将我放下来罢。”
齐昱并不听,只想把人又往上掂一掂抱实在——
却略觉吃力。
——果然,呆子吃的东西都在,只是不显胖。齐昱有些郁闷。
温彦之在他怀中老老实实眨了眨眼,“要不还是……背吧。”既然逃不过,还是背,要正常一些。
齐昱叹了口气,于是把人放下来,改背。
可是一背上温彦之,倒是没方才吃力了,他却感觉有另一种不对劲……
齐昱边走边感觉到,有一个不软也不硬,还略带些弹性的小棍棍,正直戳戳地抵着自己后腰。
齐昱停下了脚步,为了确认这根小棍棍所在的位置,同他猜测的是否一样,他默默将温彦之的腿往上搂了一些,那小棍棍便戳着他的腰往上走了些,然后他又将温彦之往下放了一些,那小棍棍就跟着又戳了下来……
——这难道是温彦之的……
齐昱心中不禁燥热起来,浑身血液沸腾。
——莫非呆子对我,已有云雨之意?
面前正是另一段石阶的开始,齐昱抬脚下了一级,温彦之随重心往下一落,两人一挤,忽然传来“吧唧”一声。
齐昱:“!!!”
他感觉到了,那个戳在他后腰上的小棍棍居然被——压,扁,了!
“呀,”耳边传来温彦之的声音,一口徐徐热气吹拂在齐昱耳畔,又有一双手在他背后摸了一遍,齐昱只觉后背小棍棍那处一空,像是什么东西被掏了出来。
温彦之声音有些失落:“百米酥压碎了。”
一口热血哽上齐昱的喉咙口,“百……米……酥?”
——朕突然,不是很想说话。
——以后也不要再给朕,吃什么百米酥。
在齐昱背上的温彦之,只觉下山一路,都好沉默。
吊在树枝上的李庚年看着齐昱萧索的背影,只觉自己的眼睛脑袋和全身,都快被风化了。
——这到底,都是些什么事啊……
次日,温彦之起了个大早,与龚致远结伴送齐昱、李庚年等人下山。
齐昱今日穿了一身戎装,银白色盔甲上浮雕着双龙抱镜,佩剑在侧,整个人透出一股冷冽之气。温彦之从前只在内史府读过齐昱曾在军中待过,还去和伦托打过仗,平定过关中之乱,军功无数,却从未见过齐昱作此打扮。今日一见,才终于相信内史府的那些册子所录,都是确确然的。
众将清点完毕,齐昱翻身上马,遥遥地看向拄着根拐杖站在山口的温彦之,向他点了点头。
温彦之心神不宁地往前挪了两步,目光灼灼地望过去,却见齐昱垂眸掩住目中不舍,在一千精兵的簇拥下调转马头。
“走吧温兄,”龚致远在后头拉了拉他,“刘侍郎只是奉命调兵,去去就回了,正好赶着这几日,我可以陪你把治水图纸给画完。”
“嗯。”温彦之点点头,跟着龚致远转身往山腰走,最终还是放心不下地回头望了一眼远去的兵马。
——但愿真的,只是去去就回。
——但愿皇上,一切平安。
第35章 【青衫书生】
昭华山上飘了三日的秋雨,淅沥如雾。温彦之和龚致远把工部图纸搬到了昭华寺的藏经阁里,经过三日,总算将淮南致用的都整理成册,也标上了点注,到此,龚致远也再帮不上大忙,每日只看着温彦之挑灯将每一处的拐角长短都计算出来,顶多帮着拨拨算盘。
虽然温彦之本身不是个话多的人,但龚致远觉得,温彦之最近益发沉默了。
好似是整个人浸入了一汪泉水,闹市烟火全然充耳不闻,仿若他手中的纸笔,就是这世上最最重要之事。
龚致远捧着户部的账本子,坐在藏经阁的蒲团上,就那么静静看着温彦之,忽而就想起了四年前来。也就是先皇最后一场恩科,他与温彦之是同届。
约摸是十二月中,记忆里微雪茫茫。他那时只身从澶陇乡里到京城,左
“微臣同皇上一起去,”温彦之吸了吸鼻子,“微臣已然好了。”
齐昱好笑:“军中不比寻常,多是杀伐之事,你一个读书人,朕不要你去。有你在此处,朕也能有念想早些脱身。”此时又想到旁的事情,忽而道:“倘若朕无法脱身——”
“皇上洪福齐天,定可平定叛乱。”温彦之认真道,“没有什么无法脱身。”
——呆子真是越看越可爱。齐昱揽着他腰的手又收紧了些,“朕的意思是,倘若朕无法脱身,大概是因战事稍有僵持,归期再迟不过一月,你也不用担忧。朕留三个亲随在此处看顾你安危,山下是白虎军留守,想是无虞。如今也有龚致远能同你讲讲话,你们便将治水之事商讨商讨,十天半月很快过去,到时候,朕就回来了。”
温彦之默默了一会儿,心知齐昱心意已决,便道:“那皇上定要当心。”
“嗯。”齐昱笑着,再亲了他一口。
呆子身上香香的。
漫山梧桐入秋风,齐昱拉着温彦之往寺中走,一路林中叶声阵阵,树木丛丛,就在其中一棵高大的梧桐上,大内侍卫李庚年半挂在一根粗树枝上,张大了嘴巴。
——我,的,神,啊!我的眼睛!看见了什么!
——皇上,为何,同温员外,拉着手?!他们不是,应该在吵架吗?!不是吗?!
李侍卫在风中凌乱,沧桑,混沌。
此时忽听前方传来一声低呼,李庚年警惕抬眼瞧去,却见是温彦之抱着腿坐在了地上。
山路上尽是梧桐落下的树叶,落叶下的石块人瞧不见,温彦之一不小心踩中了一块不实的,瞬间狠狠崴了脚,疼得跌坐在地上。
齐昱连忙蹲下身捞起温彦之的裤脚看,只见温彦之白皙的脚腕已经微微红肿,“你试试还能不能走。”
温彦之由他扶着站起来,脚一沾地就疼得“嘶”了一声。
齐昱当即要把人背起来。温彦之连连摆手:“皇上万万不可,您是万金之躯,如何能背微臣。”
齐昱没好气:“那你选选,是想被打横抱下去,还是背下去?”
温彦之脸红:“……微臣可以,自己跳。”
“等你单脚跳下去,都该吃中午了。”齐昱一把将人抱了起来,活像小话本里邻国王子迎娶公主时的那种抱。
温彦之吓得轻呼一声,羞道:“寺中人多眼杂,皇上还是将我放下来罢。”
齐昱并不听,只想把人又往上掂一掂抱实在——
却略觉吃力。
——果然,呆子吃的东西都在,只是不显胖。齐昱有些郁闷。
温彦之在他怀中老老实实眨了眨眼,“要不还是……背吧。”既然逃不过,还是背,要正常一些。
齐昱叹了口气,于是把人放下来,改背。
可是一背上温彦之,倒是没方才吃力了,他却感觉有另一种不对劲……
齐昱边走边感觉到,有一个不软也不硬,还略带些弹性的小棍棍,正直戳戳地抵着自己后腰。
齐昱停下了脚步,为了确认这根小棍棍所在的位置,同他猜测的是否一样,他默默将温彦之的腿往上搂了一些,那小棍棍便戳着他的腰往上走了些,然后他又将温彦之往下放了一些,那小棍棍就跟着又戳了下来……
——这难道是温彦之的……
齐昱心中不禁燥热起来,浑身血液沸腾。
——莫非呆子对我,已有云雨之意?
面前正是另一段石阶的开始,齐昱抬脚下了一级,温彦之随重心往下一落,两人一挤,忽然传来“吧唧”一声。
齐昱:“!!!”
他感觉到了,那个戳在他后腰上的小棍棍居然被——压,扁,了!
“呀,”耳边传来温彦之的声音,一口徐徐热气吹拂在齐昱耳畔,又有一双手在他背后摸了一遍,齐昱只觉后背小棍棍那处一空,像是什么东西被掏了出来。
温彦之声音有些失落:“百米酥压碎了。”
一口热血哽上齐昱的喉咙口,“百……米……酥?”
——朕突然,不是很想说话。
——以后也不要再给朕,吃什么百米酥。
在齐昱背上的温彦之,只觉下山一路,都好沉默。
吊在树枝上的李庚年看着齐昱萧索的背影,只觉自己的眼睛脑袋和全身,都快被风化了。
——这到底,都是些什么事啊……
次日,温彦之起了个大早,与龚致远结伴送齐昱、李庚年等人下山。
齐昱今日穿了一身戎装,银白色盔甲上浮雕着双龙抱镜,佩剑在侧,整个人透出一股冷冽之气。温彦之从前只在内史府读过齐昱曾在军中待过,还去和伦托打过仗,平定过关中之乱,军功无数,却从未见过齐昱作此打扮。今日一见,才终于相信内史府的那些册子所录,都是确确然的。
众将清点完毕,齐昱翻身上马,遥遥地看向拄着根拐杖站在山口的温彦之,向他点了点头。
温彦之心神不宁地往前挪了两步,目光灼灼地望过去,却见齐昱垂眸掩住目中不舍,在一千精兵的簇拥下调转马头。
“走吧温兄,”龚致远在后头拉了拉他,“刘侍郎只是奉命调兵,去去就回了,正好赶着这几日,我可以陪你把治水图纸给画完。”
“嗯。”温彦之点点头,跟着龚致远转身往山腰走,最终还是放心不下地回头望了一眼远去的兵马。
——但愿真的,只是去去就回。
——但愿皇上,一切平安。
第35章 【青衫书生】
昭华山上飘了三日的秋雨,淅沥如雾。温彦之和龚致远把工部图纸搬到了昭华寺的藏经阁里,经过三日,总算将淮南致用的都整理成册,也标上了点注,到此,龚致远也再帮不上大忙,每日只看着温彦之挑灯将每一处的拐角长短都计算出来,顶多帮着拨拨算盘。
虽然温彦之本身不是个话多的人,但龚致远觉得,温彦之最近益发沉默了。
好似是整个人浸入了一汪泉水,闹市烟火全然充耳不闻,仿若他手中的纸笔,就是这世上最最重要之事。
龚致远捧着户部的账本子,坐在藏经阁的蒲团上,就那么静静看着温彦之,忽而就想起了四年前来。也就是先皇最后一场恩科,他与温彦之是同届。
约摸是十二月中,记忆里微雪茫茫。他那时只身从澶陇乡里到京城,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