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了你了。”
明启帝紧握住王皇后的手,眼中泪光闪现。
这位万民传颂的以仁厚著称的帝王一瞬间回忆起他不算长的一生。
明启帝出生的很是艰难,他的父皇高宗皇帝素爱田贵妃,对田贵妃可谓有求必应,以致于田贵妃在宫中横行,害死了两任皇后,又害死了不知道多少宫人妃子。
田贵妃自己不能生育,便也不叫别人生育,每当宫中有妃子怀孕,她就会明里暗里的下毒手,以至于高宗皇帝年近三十无一子一女。
高宗后娶的周皇后是个贤德的人,为此绞尽了脑汁,想要保下龙子,正好,当时明启帝的母亲怀了身孕,明启帝之母宋太后出身低微,不过是周皇后宫里的宫娥,当她跪求周皇后保住她腹中胎儿的时候,周皇后才知道她被高宗临幸,有了龙胎。
周皇后想尽办法把宋太后送出宫中,寻了民居安置,直到明启帝出身,都没敢说出这件事情,一直到明启帝在民间长到十来岁的时候,高宗因无子有些急迫,周皇后才把明启帝带回宫中,但是,宋太后却一直在民间,并没有跟随回宫。
当时,田贵妃还在世,她痛恨周皇后,也痛恨明启帝,几次三番想要下毒手毒害明启帝,但都被周皇后连同宫中位份高的嫔妃保下了。
再者,高宗年事已高,只得这一子,便是对田贵妃再多的宠爱,也不会任由她胡闹了,高宗也多次出手保下亲子。
只是,高宗到底对田贵妃情深意重,就算知道她的罪行,也不忍苛责。
王皇后是明启帝在民间时的旧相识,两个人青梅竹马一起长大,明启帝回宫之前就已经许下承诺,长大后要娶她为妻,等到明启帝成年,果然请求高宗做主,与他娶了王皇后。
只是,这夫妻二人虽然是帝王子媳,可因为有田贵妃的存zài,到底过的辛苦,夫妻二人同甘共苦,一起抵御田贵妃的手段,王皇后为了明启帝,流产两次,其中有一次还是一位已经成形的男胎,夫妻二人为此曾痛断肝肠。
幸好田贵妃过世的早,她一死,高宗也因思念过度而随后去世,明启帝继承大统,这才算无后顾之忧。
明启帝是个仁厚的人,虽然说田贵妃狠毒,可是,在田贵妃死后,明启帝并没有算后帐,也没有剥夺她贵妃的名份,更没有想要置田家于死地。
他又感念周皇后的维护之恩,素来善待这位已经是太后的恩人,就是王皇后对待周太后和宋太后也是恭敬孝顺。
除此,明启帝和高宗一样重情,高宗喜爱田贵妃,明启帝却是对王皇后一心一意,他心里明白田贵妃其实极爱高宗,所以才容不得别的女人生下高宗的孩子,登基之后,就空置后宫,那么大的后宫中,只有王皇后一人,就是王皇后连生三女时,他也顶住前朝和两位太后的压力,并不纳新人入宫。
等到王皇后生下太子,明启帝一心教导太子。
明启帝勤于朝政,知人善任,一手创出中兴大雍,只是,这位帝王因年少时被害多次,到底伤了根本,后来又实在太过于勤奋,太过于劳累,挖空了身子,导zhì一病不起。
想想他这一生,明启帝露出一丝笑容,一双有些浑浊的眼睛充满柔情的看着王皇后:“梓童,若是有来世,你我还当为夫妻,只这次,咱们就生在寻常人家,做一对寻常夫妻。”
“好!”王皇后含泪点头:“都听你的,就算来世你要做乞丐,我也乐意跟你做个乞丐婆。”
明启帝艰难的抬手,温柔的擦干净王皇后脸上的泪水:“你看你,怎么还哭上了,你一哭,我这心里总是难受。”
“我不哭,不哭。”王皇后忍下泪意:“大郎,你一定要好好的,你要是,要是……我就跟你一处。”
“胡说。”明启帝立刻板了脸,整个人都肃然下来:“咱们的明儿还小,我要是有个好歹,他就靠你扶持了,你不能,你要是敢寻短见,我就是去了地下,也绝不原谅你。”
明启帝深知王皇后表面看着温柔,却是个烈性的人,她素来说到做到,很害怕王皇后随他而去,就拿太子绊住王皇后:“梓童,我对这大雍江山付出了多少心血,你心里一清二楚,你又怎么能忍心让我的心血白流,明儿,还需要你的看顾教导啊。”
想到那个爱玩的太子殿下,明启帝又是不放心,又是气苦。
王皇后也知道儿子的德性,只好点头:“大郎放心,我们以后好好教导明儿,明儿聪慧,绝不会辜负你的一片苦心。”
“明儿,明儿呢?”说到太子,明启帝转头四顾,寻找太子的身影。
“明儿并不知你……”王皇后扭头,擦干净眼泪:“他去长宁府上了,我已经派人去叫他了。”
“把长宁、怀宁和永宁也叫来吧。”明启帝叹了口气:“我想她们了。”
正说话间,就见太子秦博明在前,三位公主随后而至。
他们一进宁安宫,就感受到那股压抑的气氛,秦博明几步上前,看着躺倒在病床上的父皇,顿时大痛,立时跪倒在地上:“父皇,儿臣来尽,父皇,你怎么样了?哪里不舒服?”
因着明启帝只这一个儿子,素来疼到骨子里,所以,太子和明启帝感情深厚,父子之情没有半点虚假,看到明启帝病弱的样子,他真的心疼:“前儿儿臣来请安父皇还好好的,怎么就……”
三位公主也都已经跪下请安,口称父皇,一个个面带哀容,却还要强颜欢笑。
明启帝看着自己的一子三女,颇为欣慰的点头,这帝王之家为着皇位倾轧不断,而他的儿女却是姐弟情深,没有一丝的隔膜,这都得益于这四个孩子为同一母所生,且他也向来不偏不倚。
明启帝虽觉得他儿子少了,孙子还没看到影子颇为遗憾,可是,却也喜爱这份难得的父子父女亲情,更爱子女绕膝之乐。
他笑着叫孩子们起身,一一看过,又拉过太子的手嘱咐:“父皇没事,就是太累了,父皇好好的休息就是了,明儿啊,你身为太子,以后是要继承大统的,现在父皇这身子也处理不了朝政,以后,你可要为父皇分忧啊。”
“是!”太子双手握住明启帝的手,郑重承诺:“父皇放心,儿子一定好好的处理朝政。”
“这便好,这便好。”明启帝很是欣慰,叫来太监总管黄平:“黄伴当,你去把今日的奏章拿过来,就叫太子在这里处理好了再回。”
黄平心下悲痛,可还是笑着答应,回头捧来许多奏章,看的太子头都疼了,可他是个孝顺的孩子,不忍父皇失望,就硬着头皮开始处理。
明启帝又和三位公主说了一会和话,就叫王皇后带着公主们下去,叫过朝中重臣,一一叮嘱。
太子一边处理朝政,一边听着明启帝仿若托孤般的话语,心里明白这次明启帝病重,怕是不成了,一时悲痛,一时伤心,一时又痛恨自己并不关心父亲,不知道父皇身子虚弱到这种地步,这些时日没有长伴左右。
把该说的话都说完了,后事也都交代了,明启帝才算是松了口气,他早累的不行了,这一放松,便昏睡过去。
其间,朝政都交于太子处理,太子并不像明启帝那般事必躬亲,他很聪明,把各类朝政都交付于有能力的大臣手中,每几日听一次报告,再做出判断,很是省时省力。
这段时间,明启帝时睡时醒,醒来知道太子的作为,也感叹一番,只说太子做的很好。
他已经深受勤政之苦,知道万事太过于勤谨对身体的伤害,不想太子英年早逝,就觉得太子的办法很不错,只要把事情托付于对的人,不只效率高,自己也轻省。
太子除了处理朝政,就是在明启帝床前尽孝,送饭喂药都亲自动手,做的尽心尽力,比伺侯明启帝多年的太监宫娥都要仔细,一时,太子仁孝之名大盛。
可是,不管如何,明启帝的身子到底是垮了,就是遍寻名医,用最好的药材吊命,也没撑过多少时日,正月未出,明启帝已经性命垂危。
他又一次在病床前交代太子一定要守好大雍江山,不可辜负万民百姓,再托王皇后看护太子,又道:“梓童,我在泉下等着你,你什么时候来,咱们再一起投胎。”
王皇后含泪应下。
明启帝明抓着太子的手,高声道:“明儿,你一定要记好,咱们大雍帝王可以对百姓仁慈,却绝不可对外敌仁慈,绝不做软骨头,记得太祖的话,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太子眼中虽有泪,可还是强有力的随着明启帝高声道:“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好!”明启帝含笑,抓着太子的手松动下来,无力垂在床边。RS
明启帝紧握住王皇后的手,眼中泪光闪现。
这位万民传颂的以仁厚著称的帝王一瞬间回忆起他不算长的一生。
明启帝出生的很是艰难,他的父皇高宗皇帝素爱田贵妃,对田贵妃可谓有求必应,以致于田贵妃在宫中横行,害死了两任皇后,又害死了不知道多少宫人妃子。
田贵妃自己不能生育,便也不叫别人生育,每当宫中有妃子怀孕,她就会明里暗里的下毒手,以至于高宗皇帝年近三十无一子一女。
高宗后娶的周皇后是个贤德的人,为此绞尽了脑汁,想要保下龙子,正好,当时明启帝的母亲怀了身孕,明启帝之母宋太后出身低微,不过是周皇后宫里的宫娥,当她跪求周皇后保住她腹中胎儿的时候,周皇后才知道她被高宗临幸,有了龙胎。
周皇后想尽办法把宋太后送出宫中,寻了民居安置,直到明启帝出身,都没敢说出这件事情,一直到明启帝在民间长到十来岁的时候,高宗因无子有些急迫,周皇后才把明启帝带回宫中,但是,宋太后却一直在民间,并没有跟随回宫。
当时,田贵妃还在世,她痛恨周皇后,也痛恨明启帝,几次三番想要下毒手毒害明启帝,但都被周皇后连同宫中位份高的嫔妃保下了。
再者,高宗年事已高,只得这一子,便是对田贵妃再多的宠爱,也不会任由她胡闹了,高宗也多次出手保下亲子。
只是,高宗到底对田贵妃情深意重,就算知道她的罪行,也不忍苛责。
王皇后是明启帝在民间时的旧相识,两个人青梅竹马一起长大,明启帝回宫之前就已经许下承诺,长大后要娶她为妻,等到明启帝成年,果然请求高宗做主,与他娶了王皇后。
只是,这夫妻二人虽然是帝王子媳,可因为有田贵妃的存zài,到底过的辛苦,夫妻二人同甘共苦,一起抵御田贵妃的手段,王皇后为了明启帝,流产两次,其中有一次还是一位已经成形的男胎,夫妻二人为此曾痛断肝肠。
幸好田贵妃过世的早,她一死,高宗也因思念过度而随后去世,明启帝继承大统,这才算无后顾之忧。
明启帝是个仁厚的人,虽然说田贵妃狠毒,可是,在田贵妃死后,明启帝并没有算后帐,也没有剥夺她贵妃的名份,更没有想要置田家于死地。
他又感念周皇后的维护之恩,素来善待这位已经是太后的恩人,就是王皇后对待周太后和宋太后也是恭敬孝顺。
除此,明启帝和高宗一样重情,高宗喜爱田贵妃,明启帝却是对王皇后一心一意,他心里明白田贵妃其实极爱高宗,所以才容不得别的女人生下高宗的孩子,登基之后,就空置后宫,那么大的后宫中,只有王皇后一人,就是王皇后连生三女时,他也顶住前朝和两位太后的压力,并不纳新人入宫。
等到王皇后生下太子,明启帝一心教导太子。
明启帝勤于朝政,知人善任,一手创出中兴大雍,只是,这位帝王因年少时被害多次,到底伤了根本,后来又实在太过于勤奋,太过于劳累,挖空了身子,导zhì一病不起。
想想他这一生,明启帝露出一丝笑容,一双有些浑浊的眼睛充满柔情的看着王皇后:“梓童,若是有来世,你我还当为夫妻,只这次,咱们就生在寻常人家,做一对寻常夫妻。”
“好!”王皇后含泪点头:“都听你的,就算来世你要做乞丐,我也乐意跟你做个乞丐婆。”
明启帝艰难的抬手,温柔的擦干净王皇后脸上的泪水:“你看你,怎么还哭上了,你一哭,我这心里总是难受。”
“我不哭,不哭。”王皇后忍下泪意:“大郎,你一定要好好的,你要是,要是……我就跟你一处。”
“胡说。”明启帝立刻板了脸,整个人都肃然下来:“咱们的明儿还小,我要是有个好歹,他就靠你扶持了,你不能,你要是敢寻短见,我就是去了地下,也绝不原谅你。”
明启帝深知王皇后表面看着温柔,却是个烈性的人,她素来说到做到,很害怕王皇后随他而去,就拿太子绊住王皇后:“梓童,我对这大雍江山付出了多少心血,你心里一清二楚,你又怎么能忍心让我的心血白流,明儿,还需要你的看顾教导啊。”
想到那个爱玩的太子殿下,明启帝又是不放心,又是气苦。
王皇后也知道儿子的德性,只好点头:“大郎放心,我们以后好好教导明儿,明儿聪慧,绝不会辜负你的一片苦心。”
“明儿,明儿呢?”说到太子,明启帝转头四顾,寻找太子的身影。
“明儿并不知你……”王皇后扭头,擦干净眼泪:“他去长宁府上了,我已经派人去叫他了。”
“把长宁、怀宁和永宁也叫来吧。”明启帝叹了口气:“我想她们了。”
正说话间,就见太子秦博明在前,三位公主随后而至。
他们一进宁安宫,就感受到那股压抑的气氛,秦博明几步上前,看着躺倒在病床上的父皇,顿时大痛,立时跪倒在地上:“父皇,儿臣来尽,父皇,你怎么样了?哪里不舒服?”
因着明启帝只这一个儿子,素来疼到骨子里,所以,太子和明启帝感情深厚,父子之情没有半点虚假,看到明启帝病弱的样子,他真的心疼:“前儿儿臣来请安父皇还好好的,怎么就……”
三位公主也都已经跪下请安,口称父皇,一个个面带哀容,却还要强颜欢笑。
明启帝看着自己的一子三女,颇为欣慰的点头,这帝王之家为着皇位倾轧不断,而他的儿女却是姐弟情深,没有一丝的隔膜,这都得益于这四个孩子为同一母所生,且他也向来不偏不倚。
明启帝虽觉得他儿子少了,孙子还没看到影子颇为遗憾,可是,却也喜爱这份难得的父子父女亲情,更爱子女绕膝之乐。
他笑着叫孩子们起身,一一看过,又拉过太子的手嘱咐:“父皇没事,就是太累了,父皇好好的休息就是了,明儿啊,你身为太子,以后是要继承大统的,现在父皇这身子也处理不了朝政,以后,你可要为父皇分忧啊。”
“是!”太子双手握住明启帝的手,郑重承诺:“父皇放心,儿子一定好好的处理朝政。”
“这便好,这便好。”明启帝很是欣慰,叫来太监总管黄平:“黄伴当,你去把今日的奏章拿过来,就叫太子在这里处理好了再回。”
黄平心下悲痛,可还是笑着答应,回头捧来许多奏章,看的太子头都疼了,可他是个孝顺的孩子,不忍父皇失望,就硬着头皮开始处理。
明启帝又和三位公主说了一会和话,就叫王皇后带着公主们下去,叫过朝中重臣,一一叮嘱。
太子一边处理朝政,一边听着明启帝仿若托孤般的话语,心里明白这次明启帝病重,怕是不成了,一时悲痛,一时伤心,一时又痛恨自己并不关心父亲,不知道父皇身子虚弱到这种地步,这些时日没有长伴左右。
把该说的话都说完了,后事也都交代了,明启帝才算是松了口气,他早累的不行了,这一放松,便昏睡过去。
其间,朝政都交于太子处理,太子并不像明启帝那般事必躬亲,他很聪明,把各类朝政都交付于有能力的大臣手中,每几日听一次报告,再做出判断,很是省时省力。
这段时间,明启帝时睡时醒,醒来知道太子的作为,也感叹一番,只说太子做的很好。
他已经深受勤政之苦,知道万事太过于勤谨对身体的伤害,不想太子英年早逝,就觉得太子的办法很不错,只要把事情托付于对的人,不只效率高,自己也轻省。
太子除了处理朝政,就是在明启帝床前尽孝,送饭喂药都亲自动手,做的尽心尽力,比伺侯明启帝多年的太监宫娥都要仔细,一时,太子仁孝之名大盛。
可是,不管如何,明启帝的身子到底是垮了,就是遍寻名医,用最好的药材吊命,也没撑过多少时日,正月未出,明启帝已经性命垂危。
他又一次在病床前交代太子一定要守好大雍江山,不可辜负万民百姓,再托王皇后看护太子,又道:“梓童,我在泉下等着你,你什么时候来,咱们再一起投胎。”
王皇后含泪应下。
明启帝明抓着太子的手,高声道:“明儿,你一定要记好,咱们大雍帝王可以对百姓仁慈,却绝不可对外敌仁慈,绝不做软骨头,记得太祖的话,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太子眼中虽有泪,可还是强有力的随着明启帝高声道:“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好!”明启帝含笑,抓着太子的手松动下来,无力垂在床边。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