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的,萧茗铭便发现自己的麻烦并不仅止于檯面上看见的那样,在皇帝离开以后,自家宰相老爹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随即抚袖而去,肖常安会发怒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自己疼爱的嫡子遭此狠手,心里已经很不舒坦了,但自己的另一个儿子却还替嫌疑人太子说情,更别说原本就站在太子对立阵营的他此刻的心情就像生吞了一口大苍蝇一样噁心。
但麻烦之事不单单只有这件,这回去的一路上,三皇子易扶麟都不曾开口和他说过半句话,原以为他会质问自己为何会替太子说情,但这三皇子自头自尾都将他当作不存在般,连给他个眼神都不曾。
这个诡譎的情况维持到了第三天,萧茗铭想着自己才弄出这么大的动静,也不好意思多说什么,倒也就这么承受着这个冷面三皇子冰冷的怒意。
这个人肯定也在生气,按照他这种彆扭的性子,一定是在气自己居然将他提醒自己的话当作耳边风,毕竟嫡庶之争这种敏感的问题,在他们这群人眼中很容易被挑出来放大,估计自己现在已经被当作是想攀上太子替代相府嫡子当侍读的投机之人。
这可真是冤枉,但又总不能说,要是自己不出面阻止,恐怕下一刻就会被雷劈成一具焦尸吧!这种话说出去,就连三岁小孩也不会相信。
不过由于现在下了学以后,他都还得去给太子"补习",加上还得去照顾肖清弦,和三皇子之间这层矛盾也没有戳破,见面的时间既然这么短,那就等到时间过去了,再找机会好好跟三皇子解释就行了。
萧茗铭在心里如此催眠自己。
「......天下皆以孝悌忠顺之道为是也,而莫知察孝悌忠顺之道而审行之,是以天下乱。皆以尧、舜之道为是而法之,是以有弒君,有曲于父。尧、舜、汤、武,或反君臣之义,乱后世之教者也。尧为人君而君其臣,舜为人臣而臣其君,汤、武为人臣而弒其主、刑其尸,而天下誉之,此天下所以至今不治者也。夫所谓明君者,能畜其臣者也;所谓贤臣者,能明法辟、治官职以戴其君者也。父而让子,君而让臣,此非所以定位一教之道也。臣之所闻曰:「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明王贤臣而弗易也。」则人主虽不肖,臣不敢侵也。今夫上贤任智无常,逆道也;而天下常以为治,是故田氏夺吕氏于齐,戴氏夺子氏于宋,此皆贤且智也,岂愚且不肖乎?是废常、上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故曰:「上法而不上贤。」」
「所以,这王位既不能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也不能传位给贤人,你以为这王位该传给何人?」太子突然将书中的其中一页翻至他的面前,打断了萧茗铭的思绪。
「能够使百姓信服,能够驾驭好贤臣,自然就是好的王位继承人。」
这段句子出自韩非子的忠孝篇,虽然萧茗铭非中文系专业出身,却也还懂得这其中的道理,韩非子的论述在乱世中有着极大的效益,这也是秦皇使用法家思想统治秦朝的根本源头,但以现代人的角度看来,在太平盛世下,更重要的是能够使百姓安居乐业,能有贤臣辅佐国事。
但人心毕竟是贪婪的,儘管他的父亲肖常安也算一能臣,但比起能臣,迈入中老年的肖常安更偏向一个权臣,将朝政的权力全揽在自己的手里,也因为他拥有这样的本事跟势力,才会让当今的皇帝如此忌惮。
「喔?那你觉得我有这种能耐吗?」
萧茗铭看着眼前的太子,有些捉摸不清他的情绪,更不晓得他的葫芦里在卖什么药。但现在的他心情很不好,根本没有多馀的心思去顾及这么麻烦精太子的的这些破烂事,于是说起话来,就显得有些放方自我了。
「那你说说,现在的百姓会歌颂你吗?」
「本太子还没干出什么大事,怎么会有百姓称颂我!」
「那你觉得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信服你吗?」
「那是当然,除了相爷敢在我面前摆点脸色,其他人谁敢违抗我的意思。」
「不不不,我说的是你......是你这个人,而不是有皇帝老爹跟皇后老娘的太子,我是指你......」
易扶疏被懟的顿时语塞,一时之间竟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你想想,我爹这个宰相的位置,也是他花了半把辈子拚搏来的,所以底下门生数十,食客门人上百,更别说文武百官超过一半都是信服他的人。我也不怕你生气,老实说你自己难道不知道就连你的皇帝老子都很忌惮我爹这隻老狐狸吗?要不然怎么会急着就要在我爹面前发落你?我就大胆的说了吧!在他眼里,恐怕你这个太子还没有我爹重要。」
「大胆!!你!!你居然敢这样说本太子跟父皇!你就不怕被砍头吗?」
太子气极,脸色顿时帐成了猪肝色,但萧茗铭却丝毫不以为意。
「那你就去告状,直接去跟皇帝说我这样大放厥词,让皇上砍我阿?你要想想我这才替你说情缓颊,保住你的太子之位,结果你回头就要让皇帝砍我脑袋,想想皇帝会听你的还我的?」
萧茗铭丝毫不在意,比起三皇子,这个头脑简单的太子就是经不起吓,他随口说个几句肯定就能唬住他。
果不其然,太子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久久也憋不出半点隻字片语。
也不知道太子这棵温室里的盆栽是怎么被皇后给惯成这副德行,这要真让他登上大位,还不随随便便就被人蒙蔽了?
再回头想想自己写的故事内容,确实太子也就是这么单"蠢",才会被正版的肖洺硕当猴子耍,甚至当了魁儡而不自知。
「你别以为救了本太子就可以这样猖狂,等这次的事过了,迟早要你好看!」
"行,那我就等着。"萧茗铭坏心的在心里腹诽着,这次没有肖洺硕这个原主帮忙,这太子肯定是不成气候的。
这琢磨着时候也不早了,他得再去看一下肖清弦的状况。
说也奇怪,这都过了三天了,却不见他有甦醒的跡象,就连太医都百思不得其解,这三餐吃药都得让人一点一点的餵,有八成的份量都没有被吞下肚,更是大大的影响了他的病情。
按照现代医学来说,肖清弦大机率可能脑震盪,脑部里的瘀血迟迟不退,加上他年纪尚小,脑袋也不知道发育完了没,这一撞就算醒了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后遗症,要是有现代的医学技术就好了,照个x光,开个药,掛个点滴,怎么都比慢慢喝中药来的好。
一想到这里,萧茗铭更加心烦了,起身打算离开。
「那今天就陪太子殿下到这里了,有空还是多看看《礼记》、《中庸》,对殿下会更有帮助些,下臣还有其他要事要处理,就先行告辞了。」
「滚滚滚,看到你就烦!」
易扶疏想着自己在口头上也佔不到他什么便宜,便不愿再留人。
等到萧茗铭走后,易扶疏身旁的老太监才一脸厌恶的上前唾骂道,「太子殿下,这人怕是留不得,你瞧瞧他根本不把殿下放在眼里,觉得自己帮了太子殿下一次就这么得瑟,给了三分顏面就开始染房,奴才劝太子殿下要赶紧把这人弄出宫才好。」
「是吗?但本太子倒觉得他说的话还有些可取之处,撇去他说的话不中听,有些事我觉得还能参考参考,而且毕竟是相爷所出,虎父无犬子,他肯定也不简单,否则父皇怎么会把区区一个庶子也弄进宫来给三弟当陪读。」
易扶疏看着手里捏着的《韩非子》,想想萧茗铭说的话,将书丢到了书桌的一角,从书柜中拿出了《礼记》和《中庸》翻阅着。
看太子对自己的话竟无动于衷,老太监不悦的退到殿外,这太子一向对自己的话言听计从,怎料这个才来三天的相府庶子居然让太子对自己的话產生了质疑,甚至罔若无闻。这情况可不是什么好事,而且太子现在还听了他的话开始念书,这对他这个任务是要带坏太子的人而言可是大大的不利。
老太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召来了一名小太监,低身附耳耳语道。
「去告诉二殿下,计画得加紧速度,否则怕是情况有变。」
小太监得令,垂下脑袋,在确认没有人注意到自己后,快步的离开了太子寝殿,往二皇子所在的住所奔去。
眼看这夕阳逐渐隐没在远处,天色暗了下来,这入了夜后,总是处理很多事的最佳时刻。
这掐指算算,太子被禁足,他的狐朋狗友晋国公爷之子舒逸也该进宫来探望太子殿下了。
他的手上,还有太子一个很大的把柄在,跟这个晋国公爷之子有着莫大的干係,等人到了以后,他得好好利用利用。
利用得好了,说不定还能一箭双鵰,将这碍事的小石子给扔出宫去。
但麻烦之事不单单只有这件,这回去的一路上,三皇子易扶麟都不曾开口和他说过半句话,原以为他会质问自己为何会替太子说情,但这三皇子自头自尾都将他当作不存在般,连给他个眼神都不曾。
这个诡譎的情况维持到了第三天,萧茗铭想着自己才弄出这么大的动静,也不好意思多说什么,倒也就这么承受着这个冷面三皇子冰冷的怒意。
这个人肯定也在生气,按照他这种彆扭的性子,一定是在气自己居然将他提醒自己的话当作耳边风,毕竟嫡庶之争这种敏感的问题,在他们这群人眼中很容易被挑出来放大,估计自己现在已经被当作是想攀上太子替代相府嫡子当侍读的投机之人。
这可真是冤枉,但又总不能说,要是自己不出面阻止,恐怕下一刻就会被雷劈成一具焦尸吧!这种话说出去,就连三岁小孩也不会相信。
不过由于现在下了学以后,他都还得去给太子"补习",加上还得去照顾肖清弦,和三皇子之间这层矛盾也没有戳破,见面的时间既然这么短,那就等到时间过去了,再找机会好好跟三皇子解释就行了。
萧茗铭在心里如此催眠自己。
「......天下皆以孝悌忠顺之道为是也,而莫知察孝悌忠顺之道而审行之,是以天下乱。皆以尧、舜之道为是而法之,是以有弒君,有曲于父。尧、舜、汤、武,或反君臣之义,乱后世之教者也。尧为人君而君其臣,舜为人臣而臣其君,汤、武为人臣而弒其主、刑其尸,而天下誉之,此天下所以至今不治者也。夫所谓明君者,能畜其臣者也;所谓贤臣者,能明法辟、治官职以戴其君者也。父而让子,君而让臣,此非所以定位一教之道也。臣之所闻曰:「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明王贤臣而弗易也。」则人主虽不肖,臣不敢侵也。今夫上贤任智无常,逆道也;而天下常以为治,是故田氏夺吕氏于齐,戴氏夺子氏于宋,此皆贤且智也,岂愚且不肖乎?是废常、上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故曰:「上法而不上贤。」」
「所以,这王位既不能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也不能传位给贤人,你以为这王位该传给何人?」太子突然将书中的其中一页翻至他的面前,打断了萧茗铭的思绪。
「能够使百姓信服,能够驾驭好贤臣,自然就是好的王位继承人。」
这段句子出自韩非子的忠孝篇,虽然萧茗铭非中文系专业出身,却也还懂得这其中的道理,韩非子的论述在乱世中有着极大的效益,这也是秦皇使用法家思想统治秦朝的根本源头,但以现代人的角度看来,在太平盛世下,更重要的是能够使百姓安居乐业,能有贤臣辅佐国事。
但人心毕竟是贪婪的,儘管他的父亲肖常安也算一能臣,但比起能臣,迈入中老年的肖常安更偏向一个权臣,将朝政的权力全揽在自己的手里,也因为他拥有这样的本事跟势力,才会让当今的皇帝如此忌惮。
「喔?那你觉得我有这种能耐吗?」
萧茗铭看着眼前的太子,有些捉摸不清他的情绪,更不晓得他的葫芦里在卖什么药。但现在的他心情很不好,根本没有多馀的心思去顾及这么麻烦精太子的的这些破烂事,于是说起话来,就显得有些放方自我了。
「那你说说,现在的百姓会歌颂你吗?」
「本太子还没干出什么大事,怎么会有百姓称颂我!」
「那你觉得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信服你吗?」
「那是当然,除了相爷敢在我面前摆点脸色,其他人谁敢违抗我的意思。」
「不不不,我说的是你......是你这个人,而不是有皇帝老爹跟皇后老娘的太子,我是指你......」
易扶疏被懟的顿时语塞,一时之间竟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你想想,我爹这个宰相的位置,也是他花了半把辈子拚搏来的,所以底下门生数十,食客门人上百,更别说文武百官超过一半都是信服他的人。我也不怕你生气,老实说你自己难道不知道就连你的皇帝老子都很忌惮我爹这隻老狐狸吗?要不然怎么会急着就要在我爹面前发落你?我就大胆的说了吧!在他眼里,恐怕你这个太子还没有我爹重要。」
「大胆!!你!!你居然敢这样说本太子跟父皇!你就不怕被砍头吗?」
太子气极,脸色顿时帐成了猪肝色,但萧茗铭却丝毫不以为意。
「那你就去告状,直接去跟皇帝说我这样大放厥词,让皇上砍我阿?你要想想我这才替你说情缓颊,保住你的太子之位,结果你回头就要让皇帝砍我脑袋,想想皇帝会听你的还我的?」
萧茗铭丝毫不在意,比起三皇子,这个头脑简单的太子就是经不起吓,他随口说个几句肯定就能唬住他。
果不其然,太子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久久也憋不出半点隻字片语。
也不知道太子这棵温室里的盆栽是怎么被皇后给惯成这副德行,这要真让他登上大位,还不随随便便就被人蒙蔽了?
再回头想想自己写的故事内容,确实太子也就是这么单"蠢",才会被正版的肖洺硕当猴子耍,甚至当了魁儡而不自知。
「你别以为救了本太子就可以这样猖狂,等这次的事过了,迟早要你好看!」
"行,那我就等着。"萧茗铭坏心的在心里腹诽着,这次没有肖洺硕这个原主帮忙,这太子肯定是不成气候的。
这琢磨着时候也不早了,他得再去看一下肖清弦的状况。
说也奇怪,这都过了三天了,却不见他有甦醒的跡象,就连太医都百思不得其解,这三餐吃药都得让人一点一点的餵,有八成的份量都没有被吞下肚,更是大大的影响了他的病情。
按照现代医学来说,肖清弦大机率可能脑震盪,脑部里的瘀血迟迟不退,加上他年纪尚小,脑袋也不知道发育完了没,这一撞就算醒了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后遗症,要是有现代的医学技术就好了,照个x光,开个药,掛个点滴,怎么都比慢慢喝中药来的好。
一想到这里,萧茗铭更加心烦了,起身打算离开。
「那今天就陪太子殿下到这里了,有空还是多看看《礼记》、《中庸》,对殿下会更有帮助些,下臣还有其他要事要处理,就先行告辞了。」
「滚滚滚,看到你就烦!」
易扶疏想着自己在口头上也佔不到他什么便宜,便不愿再留人。
等到萧茗铭走后,易扶疏身旁的老太监才一脸厌恶的上前唾骂道,「太子殿下,这人怕是留不得,你瞧瞧他根本不把殿下放在眼里,觉得自己帮了太子殿下一次就这么得瑟,给了三分顏面就开始染房,奴才劝太子殿下要赶紧把这人弄出宫才好。」
「是吗?但本太子倒觉得他说的话还有些可取之处,撇去他说的话不中听,有些事我觉得还能参考参考,而且毕竟是相爷所出,虎父无犬子,他肯定也不简单,否则父皇怎么会把区区一个庶子也弄进宫来给三弟当陪读。」
易扶疏看着手里捏着的《韩非子》,想想萧茗铭说的话,将书丢到了书桌的一角,从书柜中拿出了《礼记》和《中庸》翻阅着。
看太子对自己的话竟无动于衷,老太监不悦的退到殿外,这太子一向对自己的话言听计从,怎料这个才来三天的相府庶子居然让太子对自己的话產生了质疑,甚至罔若无闻。这情况可不是什么好事,而且太子现在还听了他的话开始念书,这对他这个任务是要带坏太子的人而言可是大大的不利。
老太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召来了一名小太监,低身附耳耳语道。
「去告诉二殿下,计画得加紧速度,否则怕是情况有变。」
小太监得令,垂下脑袋,在确认没有人注意到自己后,快步的离开了太子寝殿,往二皇子所在的住所奔去。
眼看这夕阳逐渐隐没在远处,天色暗了下来,这入了夜后,总是处理很多事的最佳时刻。
这掐指算算,太子被禁足,他的狐朋狗友晋国公爷之子舒逸也该进宫来探望太子殿下了。
他的手上,还有太子一个很大的把柄在,跟这个晋国公爷之子有着莫大的干係,等人到了以后,他得好好利用利用。
利用得好了,说不定还能一箭双鵰,将这碍事的小石子给扔出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