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沅一介寒门能在江南首府为官多年,也颇有能为,在官场多年,牧守一方,也颇有心得,程晏谨守子侄礼,时不时也添上几句。
用完早膳,顾清沅和长子次子送程晏回京,并嘱咐道:“雪虽然停了,但路面仍旧还滑,云浮须小心。”
“岳父大人且留步,小婿多谢关心。”程晏对顾家的关怀还是很受用的。
他们没有像那等巴结人的官吏做出丑态,反而真当子侄看,方才出来时,还有程氏身边的田妈妈备了细点热茶放在马车上,不可谓不周到。
程晏也不是作小儿态的人,作了一揖,让顾清沅等人留步,才上马车就走。
沿途,程晏也躺的舒舒服服的,打开食盒,只见内里放着精致小点,六种糕点,一样也就一两个,有莹白透粉的虾饺,鹅黄色的蛋黄糕,还有碧莹莹的竹叶糕……
程晏的小厮来喜是从小跟着他的,见主子脸上高兴,不免也凑趣道:“没想到顾家的厨娘居然深藏不露,这点心不比京中的差。”
“嗤,这哪里是厨娘做的。”程晏敲了个爆栗子在来喜的头上。
来喜捂着头喊道:“二爷把小人的头都快敲碎了,其实小人知道,是顾姑娘做的。小人昨日听顾家的下人说顾姑娘极擅长女红庖厨,小人在这里恭喜二爷了,喜得贤妇。”
程晏和来喜虽然是主仆,但来喜既是他的奶兄弟,又是从小伴随他长大的,俩人之间情分比兄弟也差不了什么。
果然程晏听了也很高兴。
再回去程家时,程晏把顾家送的回礼交代给罗氏,便去前厅见父亲程添,说来奇怪,他生父程洛为人和善,虽然是宰辅之子,但是从不自矜身份,也不恋栈权位,爹一致仕,儿子立马跟着致仕,没有丝毫留恋权位。嗣父程添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权臣,程添是先帝时的探花及第,以美姿容,佳探花备受关注,为官数载,官威甚大。
进书房,程晏就束手,低眉顺目的站在那里。
程添呷了一口茶,“去顾家了?”
“是,儿子昨日赶去顾家已是深夜,宴席还未散,因此陪岳父大人庆寿,索性留宿一晚,今日才回来。”
“嗯,这样就很好,不可势大凌人。顾家姑娘于你有救命之恩,顾清沅本人虽然一直外放为官,但一直官声不错,再者他有四个儿子,我听说他那长子学问扎实,不过十二岁就已经有秀才功名,还曾经拜在明望先生门下。”程添细细说明。
程晏笑道:“老爷说的,儿子都记下了。”
旋即,又听程添问道:“你们国子监是否有位叫林寒哲的学子?”
见程晏点头,程添不免道:“此子是宋学士的门生,一首水调歌头这等诗词就罢了,尤其是理学说理可见此子不是俗物,我看他有国士之才。”
意思是让他结交吗?
程晏聆听完才道:“他确有璞玉之质,师长们也时常夸他。”这是平心而论,与人交往,性格相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人值不值得。
尤其是他们这样的衙内公子,结交人也是看他人身上有没有什么可交换的。
程添捏了捏胡须:“可惜我没有女儿,否则嫁给此子结个善缘也好,听说聂家有意招他为婿?怎么还被他拒绝了。”
聂家是长嫂娘家,聂氏一门如今外强中干,虽有一个聂攸责为封疆大吏,还有个聂攸从为副相,但第三代连一个秀才功名的都无,只能培养门生故旧。
现在看来聂家是相中了林寒哲,不管他有没有中进士,都已经赏识于他,这莫大的恩情,此子居然敢拒绝。
程晏就笑道:“此事我还不太清楚,也许待价而沽,抑或者是有些风骨。平素在学舍,他虽然清贫,却从不占人便宜。聂家如此虽然取中了他,但是和赘婿又有什么区别,他什么都没有,贸然得了此桩婚事,不免要仰人鼻息,若是我,我也不愿。”
程添听到这里也笑了,又敲打起程晏来:“你这般身份,家中却给你说了一门寒门亲事,想必你心中很是埋怨,但娶妻娶贤,况且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顾家未必不会从寒门变成高门。端看你怎么做了。”
大哥程晷娶的是次辅的女儿,三弟说亲了皇甫家的女儿,都是宰辅高门,只有他说的是寒门女子,昔日王登是程添这一科的榜眼,就因为娶的寒门女子,无姻亲襄助,一辈子在外任打转,同样是程添娶的天子乳妹,天子心腹罗克用之妹,却是一直在翰林做清贵的官,如今官拜六部之首吏部尚书。
有妻室相助,当然是更好。
然而事已至此,程晏只作扭捏状道:“儿子倒不觉得这门亲事差,那顾氏生的极美,咳咳,人也亦是贤惠。”
程添难得见他这般,不免挑眉:“没想到我儿竟然也如此肤浅。”
程晏正欲开口辩白,又听程添哈哈一笑,难得打趣道:“少年慕青艾也是正常,好了,你下去吧,记得替为父看看这林寒哲到底如何!”
第23章 历史
程添此人和其兄时任内阁首辅的程清不一样,程清是有名的柔滑之人,故而更换朝代,他也稳坐钓鱼台,能把上下关系都处的很好,人称笑面虎。
但程添却不同,程添初次是以才学闻名,但性格却极其擅权,敢做便做,但凡他主事,下面的人都要听他的。
虽然二者为政不同,甚至政见上偶尔还有些不同,但都有一条,有识人之明。
程晏回到房中时,想了想林寒哲,他平日倒是没太把林寒哲放在眼里,他本人虽然算不得什么大家,但也是三岁能文,八岁能诗,乃程家一辈佼佼者,只是有程晷在前,时人反而看不到他,但是论识人之明,他也是小有心得。
在心中暗想林寒哲所作所为,竟然不敢小觑。
此子乃是农家子出身,虽然有些聪慧,但是性格坚毅,一以贯之,虽然穷酸,却急人之难,凡事有章法,且不怕担责任,不过十五岁进京,佳作时文都名噪一时,还能得到宋大学士关照,还真是不一般啊。
这三年一次的科举,诞生了读书人也多,有的位列朝臣,有的早已下野,读书人多,有才的读书人更多,想站稳脚跟的却少。
程晏出自宰辅门第,自然不愁前程,但也会着意拉拢可用之人,现在想起来,这林寒哲倒也算可相交。
但他也不能马上就下决断,况且还有林寒哲的婚事,他连聂家都敢推辞,难道真是所图者更多?抑或者是就是不谄媚权贵之人?
“来喜,你派人盯着林寒哲,做的隐秘些,把他平日说过什么话见过什么人都打听清楚。”
来喜平日虽然嬉皮笑脸,但是办事却是认真的很。
这次再回太学,程晏对林寒哲态度就好些了,楚达就和林寒哲道:“这程云浮也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平日里只和高官子弟游戏,或者挑那些谄媚阿谀的,和我们一向不好,这些日子以来却屡屡示好于你?怕是有什么阴谋吧?”
却见林寒哲笑道:“程晏乃吏部尚书之子,前宰辅之孙,他何等身份,我又有什么好让他图谋的,师兄,你就不要想太多,如今功名为上,好生读书才为真。我们师兄弟二人不远千里从浔阳而来,读书才是真。况且程晏也并非不好相处,他才思敏捷,又豪爽大气,有孟尝君之风。”
只有取得功名,你才能真正的和这些官宦们站在同一个平台上。
楚达自愧不如,“还是师弟你想的远,难怪祖父让我出门在外都听你的。”
师弟已经得到宋学士的赏识,如今连一向高傲的程晏都示好,却还能入平常一般好学,简直令人敬佩。
林寒哲从后世而来,他清楚的很,这大临国祚看似中兴之象,其实只有五十年寿命了,从此遭受劫难,国破家亡,他要改变国体,重振大临,只能当官,但此事还不能同旁人道。还有程晏此人,他从不得罪,一来是因为程晏身份,二来也是因为此人在历史上是个奸雄。
这个人有才干天资高出身好,甚至还能得到当今圣上的青眼,挽回大临颓势不少,堪称一代名相,但他却否定了皇上指定的继承人,事实证明程晏眼光毒辣,哀帝继位后,大力打击曾经否定过他的程晏,流放三千里还令天下文人菲薄程晏,闹的江宁程家不得不把程晏开除宗谱。
但程晏毫不认错,被流放了,还卧病在床,依旧笑对左右道:“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
当然,最后程晏被流放还未死,大临就已经亡故了。
足以证明程晏眼光的确好,哀帝确实不行,但为臣子不重嫡长,反而选其他,与嫡长子继承制背道而驰,史书上多言程晏狂悖。
想到这里,林寒哲当然不能现在得罪他了,虽然他下场不好,但是现在程家却是如日冲天啊。
**
进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置办年货了,妙娘随着母亲表姐一起忙活着,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却吃年糕,尤其是江宁人,素喜年糕汤。
程雅就道:“这米好,舂的年糕才好,我看这米就不错。”
“这是从辽沈的米,往常我们都只是拿来煮粥,却未曾想到做年糕也是极好。”程氏不免感叹,她也算是随着丈夫南来北往到处走了一趟。
年糕做成,程氏又备了直隶特产一并先送去三叔顾清茂府邸,范氏也一并丰厚回礼,还邀请妙娘上元节去京城赏灯。
“那正好,你们姐弟到时候一起回来。”程氏道。
妙娘是知晓安廷要和同窗一起在上元节参加诗会,她若也去了京城,到时候还确实能和弟弟一同回来。
但是妙娘又道:“难道娘不随我们一起去吗?”
程雅笑道:“姑母是直隶参道的夫人,那日必定要召集各家官夫人们宴席的,妹妹自去便是。”
她们都要去京城,未必不是打着让她能和程晏联络感情之故,只是说的不是那么明白,而范氏信上只邀请自己去,怕也是为了这个理由。
三叔任期马上就要到了,考评升迁全都在吏部手上,而程晏之父贵为吏部尚书,此时不巴结更待何时?
虽说范氏姐姐为程家三夫人,但二者年纪差距大,尤其是五娘去程家被暗中嘲笑一事,固然有自己女儿才疏学浅是一方面,范氏也觉得姐姐招待不周,你不喜欢我女儿就直说,何必作态,故而俩姐妹关系有些微妙。
况且范氏丈夫外放在外,与其求姐姐,绕个圈子再求二房,还不如有现成的人选,顾清茂更是和范氏提起道:“我听闻那晏哥儿对这门亲事倒是上心的很,亲自为我兄长祝寿,我们顾家和大宰冢(对吏部尚书的尊称)家是亲家,何必舍近求远。”
范氏一切以顾清茂为尊,“老爷说的是。”
因此这才有范氏那封信,且范氏长子,马上要从太学退学的安叙不免在程晏面前提之一二,程晏面上倒是淡淡的,安叙不知所措,回来告诉顾清茂夫妻。
“难不成程晏是觉得我们太急切了吗?”
顾清茂却笑道:“听闻程晏气性颇大,也非常傲,若是你言语几句,他就露出急色,岂不是说明他是个好色之徒。”
“父亲说的是。”安叙对他爹很是推崇,能揣摩人的心思,也能放下身段,二伯比之爹爹就清高不少,故而一直外放为官。
顾清茂遂道:“那安排他们牛郎织女见面的事情就交托你了,千万不要让妙娘有什么闪失,否则你二伯二伯母就要怪罪我们招呼不周了。”
安叙讷讷言是。
第24章 脚踏两只船
这是安文和安武兄弟俩最后一个快活的年了,过完年,兄弟二人就要开蒙了,到时候就没那么多空闲的功夫玩耍了。再有个好动的安玉起哄,姐弟几个便在院子里堆雪人打雪仗,好不热闹。
“姐,你看我的。”安文一个雪球甩过来。
妙娘来不及避开,还真的被这小子打着了,她也不敢示弱打了回去,安玉在外祖家过了几年,好容易在爹娘身边,又成日读书,本也难得放肆,他搓了一个小雪球打安文,替姐姐报仇。没想到安文虽然小,但是灵活的跟泥鳅似的跑了,乐的大家哄堂大笑。
还是程氏喊停了,姐弟几个才停下,都捏着鼻子喝下姜汤,重新换了大衣裳,都笑呵呵的坐在一起。
程氏没好气道:“你们姐弟几个现在玩儿的是真欢,要是得了风寒,看你们怎么办?”
还是妙娘道:“娘,您放心吧,我们几个身子骨结实的很。再说了,活动一二,反而身子骨更暖和了。”
“罢罢罢,你的理儿最多。”程氏摆手,一脸无可奈何。
程雅捂嘴直笑:“本以为妙娘是个安安静静的小娘子,没曾想我都被她骗过了,居然是这般活泼的性子。”
“表姐净会笑话我,我小时候还一直觉得表姐是个文雅的小娘子,却未曾想表姐还是河东狮。”妙娘说完往程氏身后一躲,程雅要上来拧她的嘴,“小蹄子胡说。”
妙娘则好整以暇,这程雅私底下要程氏替她准备的漂亮的陪嫁丫鬟,日后做通房,若是她自己对通房丫头不那么打压妙娘还高看一眼,她自己尚且有嫉妒心,每次姐夫在她身子不舒畅的时候,去通房那里,那通房必定遭殃。
既然自己都容不得,何必出那种主意。
虽然如今只是玩闹,但程雅也暗道这位表妹绵里藏针,倒是不能像以往那样真把她当小孩子看待了。
故而,随着程氏说起年节下的事情,表姐妹二人又作无事状了。
虽说她在古代已经见识过许多妇人御下的手段了,尤其是大户人家,通房妾侍地位并不算高,读书人家尤其重视尊卑礼教之分,但是但凡女人,谁能真心的分享自己的丈夫给别人?她爹娘一夫一妻,也过的挺好的,故而妙娘也希望能够如此。
当然,当务之急还不是这个,如若程晏不在,那么这桩婚事都没了。
那还谈什么妾侍通房,都是白说。
很快就临近元宵了,程氏安排了管事送妙娘和安廷姐弟一道去京城,其实妙娘和安玉还有双胞胎都相处的很好,甚至还嘻嘻哈哈的玩在一起很开心,但是和安廷就有距离感,并非是妙娘不喜欢这个弟弟,而是安廷这个孩子和很多人不同。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讷于言而敏于行,行事却又十分有章法,小小年纪就从不虚言,妙娘看到这种过于自律的人,总是有点犯怵,因此和安廷在一起都是相敬如宾。
安廷却很失望,他明明见姐姐和安玉还有安文安武玩儿的那么好,为何和他就是淡淡的,但他一贯持重,脸上仍旧没有表现出一点。
用完早膳,顾清沅和长子次子送程晏回京,并嘱咐道:“雪虽然停了,但路面仍旧还滑,云浮须小心。”
“岳父大人且留步,小婿多谢关心。”程晏对顾家的关怀还是很受用的。
他们没有像那等巴结人的官吏做出丑态,反而真当子侄看,方才出来时,还有程氏身边的田妈妈备了细点热茶放在马车上,不可谓不周到。
程晏也不是作小儿态的人,作了一揖,让顾清沅等人留步,才上马车就走。
沿途,程晏也躺的舒舒服服的,打开食盒,只见内里放着精致小点,六种糕点,一样也就一两个,有莹白透粉的虾饺,鹅黄色的蛋黄糕,还有碧莹莹的竹叶糕……
程晏的小厮来喜是从小跟着他的,见主子脸上高兴,不免也凑趣道:“没想到顾家的厨娘居然深藏不露,这点心不比京中的差。”
“嗤,这哪里是厨娘做的。”程晏敲了个爆栗子在来喜的头上。
来喜捂着头喊道:“二爷把小人的头都快敲碎了,其实小人知道,是顾姑娘做的。小人昨日听顾家的下人说顾姑娘极擅长女红庖厨,小人在这里恭喜二爷了,喜得贤妇。”
程晏和来喜虽然是主仆,但来喜既是他的奶兄弟,又是从小伴随他长大的,俩人之间情分比兄弟也差不了什么。
果然程晏听了也很高兴。
再回去程家时,程晏把顾家送的回礼交代给罗氏,便去前厅见父亲程添,说来奇怪,他生父程洛为人和善,虽然是宰辅之子,但是从不自矜身份,也不恋栈权位,爹一致仕,儿子立马跟着致仕,没有丝毫留恋权位。嗣父程添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权臣,程添是先帝时的探花及第,以美姿容,佳探花备受关注,为官数载,官威甚大。
进书房,程晏就束手,低眉顺目的站在那里。
程添呷了一口茶,“去顾家了?”
“是,儿子昨日赶去顾家已是深夜,宴席还未散,因此陪岳父大人庆寿,索性留宿一晚,今日才回来。”
“嗯,这样就很好,不可势大凌人。顾家姑娘于你有救命之恩,顾清沅本人虽然一直外放为官,但一直官声不错,再者他有四个儿子,我听说他那长子学问扎实,不过十二岁就已经有秀才功名,还曾经拜在明望先生门下。”程添细细说明。
程晏笑道:“老爷说的,儿子都记下了。”
旋即,又听程添问道:“你们国子监是否有位叫林寒哲的学子?”
见程晏点头,程添不免道:“此子是宋学士的门生,一首水调歌头这等诗词就罢了,尤其是理学说理可见此子不是俗物,我看他有国士之才。”
意思是让他结交吗?
程晏聆听完才道:“他确有璞玉之质,师长们也时常夸他。”这是平心而论,与人交往,性格相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人值不值得。
尤其是他们这样的衙内公子,结交人也是看他人身上有没有什么可交换的。
程添捏了捏胡须:“可惜我没有女儿,否则嫁给此子结个善缘也好,听说聂家有意招他为婿?怎么还被他拒绝了。”
聂家是长嫂娘家,聂氏一门如今外强中干,虽有一个聂攸责为封疆大吏,还有个聂攸从为副相,但第三代连一个秀才功名的都无,只能培养门生故旧。
现在看来聂家是相中了林寒哲,不管他有没有中进士,都已经赏识于他,这莫大的恩情,此子居然敢拒绝。
程晏就笑道:“此事我还不太清楚,也许待价而沽,抑或者是有些风骨。平素在学舍,他虽然清贫,却从不占人便宜。聂家如此虽然取中了他,但是和赘婿又有什么区别,他什么都没有,贸然得了此桩婚事,不免要仰人鼻息,若是我,我也不愿。”
程添听到这里也笑了,又敲打起程晏来:“你这般身份,家中却给你说了一门寒门亲事,想必你心中很是埋怨,但娶妻娶贤,况且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顾家未必不会从寒门变成高门。端看你怎么做了。”
大哥程晷娶的是次辅的女儿,三弟说亲了皇甫家的女儿,都是宰辅高门,只有他说的是寒门女子,昔日王登是程添这一科的榜眼,就因为娶的寒门女子,无姻亲襄助,一辈子在外任打转,同样是程添娶的天子乳妹,天子心腹罗克用之妹,却是一直在翰林做清贵的官,如今官拜六部之首吏部尚书。
有妻室相助,当然是更好。
然而事已至此,程晏只作扭捏状道:“儿子倒不觉得这门亲事差,那顾氏生的极美,咳咳,人也亦是贤惠。”
程添难得见他这般,不免挑眉:“没想到我儿竟然也如此肤浅。”
程晏正欲开口辩白,又听程添哈哈一笑,难得打趣道:“少年慕青艾也是正常,好了,你下去吧,记得替为父看看这林寒哲到底如何!”
第23章 历史
程添此人和其兄时任内阁首辅的程清不一样,程清是有名的柔滑之人,故而更换朝代,他也稳坐钓鱼台,能把上下关系都处的很好,人称笑面虎。
但程添却不同,程添初次是以才学闻名,但性格却极其擅权,敢做便做,但凡他主事,下面的人都要听他的。
虽然二者为政不同,甚至政见上偶尔还有些不同,但都有一条,有识人之明。
程晏回到房中时,想了想林寒哲,他平日倒是没太把林寒哲放在眼里,他本人虽然算不得什么大家,但也是三岁能文,八岁能诗,乃程家一辈佼佼者,只是有程晷在前,时人反而看不到他,但是论识人之明,他也是小有心得。
在心中暗想林寒哲所作所为,竟然不敢小觑。
此子乃是农家子出身,虽然有些聪慧,但是性格坚毅,一以贯之,虽然穷酸,却急人之难,凡事有章法,且不怕担责任,不过十五岁进京,佳作时文都名噪一时,还能得到宋大学士关照,还真是不一般啊。
这三年一次的科举,诞生了读书人也多,有的位列朝臣,有的早已下野,读书人多,有才的读书人更多,想站稳脚跟的却少。
程晏出自宰辅门第,自然不愁前程,但也会着意拉拢可用之人,现在想起来,这林寒哲倒也算可相交。
但他也不能马上就下决断,况且还有林寒哲的婚事,他连聂家都敢推辞,难道真是所图者更多?抑或者是就是不谄媚权贵之人?
“来喜,你派人盯着林寒哲,做的隐秘些,把他平日说过什么话见过什么人都打听清楚。”
来喜平日虽然嬉皮笑脸,但是办事却是认真的很。
这次再回太学,程晏对林寒哲态度就好些了,楚达就和林寒哲道:“这程云浮也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平日里只和高官子弟游戏,或者挑那些谄媚阿谀的,和我们一向不好,这些日子以来却屡屡示好于你?怕是有什么阴谋吧?”
却见林寒哲笑道:“程晏乃吏部尚书之子,前宰辅之孙,他何等身份,我又有什么好让他图谋的,师兄,你就不要想太多,如今功名为上,好生读书才为真。我们师兄弟二人不远千里从浔阳而来,读书才是真。况且程晏也并非不好相处,他才思敏捷,又豪爽大气,有孟尝君之风。”
只有取得功名,你才能真正的和这些官宦们站在同一个平台上。
楚达自愧不如,“还是师弟你想的远,难怪祖父让我出门在外都听你的。”
师弟已经得到宋学士的赏识,如今连一向高傲的程晏都示好,却还能入平常一般好学,简直令人敬佩。
林寒哲从后世而来,他清楚的很,这大临国祚看似中兴之象,其实只有五十年寿命了,从此遭受劫难,国破家亡,他要改变国体,重振大临,只能当官,但此事还不能同旁人道。还有程晏此人,他从不得罪,一来是因为程晏身份,二来也是因为此人在历史上是个奸雄。
这个人有才干天资高出身好,甚至还能得到当今圣上的青眼,挽回大临颓势不少,堪称一代名相,但他却否定了皇上指定的继承人,事实证明程晏眼光毒辣,哀帝继位后,大力打击曾经否定过他的程晏,流放三千里还令天下文人菲薄程晏,闹的江宁程家不得不把程晏开除宗谱。
但程晏毫不认错,被流放了,还卧病在床,依旧笑对左右道:“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
当然,最后程晏被流放还未死,大临就已经亡故了。
足以证明程晏眼光的确好,哀帝确实不行,但为臣子不重嫡长,反而选其他,与嫡长子继承制背道而驰,史书上多言程晏狂悖。
想到这里,林寒哲当然不能现在得罪他了,虽然他下场不好,但是现在程家却是如日冲天啊。
**
进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置办年货了,妙娘随着母亲表姐一起忙活着,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却吃年糕,尤其是江宁人,素喜年糕汤。
程雅就道:“这米好,舂的年糕才好,我看这米就不错。”
“这是从辽沈的米,往常我们都只是拿来煮粥,却未曾想到做年糕也是极好。”程氏不免感叹,她也算是随着丈夫南来北往到处走了一趟。
年糕做成,程氏又备了直隶特产一并先送去三叔顾清茂府邸,范氏也一并丰厚回礼,还邀请妙娘上元节去京城赏灯。
“那正好,你们姐弟到时候一起回来。”程氏道。
妙娘是知晓安廷要和同窗一起在上元节参加诗会,她若也去了京城,到时候还确实能和弟弟一同回来。
但是妙娘又道:“难道娘不随我们一起去吗?”
程雅笑道:“姑母是直隶参道的夫人,那日必定要召集各家官夫人们宴席的,妹妹自去便是。”
她们都要去京城,未必不是打着让她能和程晏联络感情之故,只是说的不是那么明白,而范氏信上只邀请自己去,怕也是为了这个理由。
三叔任期马上就要到了,考评升迁全都在吏部手上,而程晏之父贵为吏部尚书,此时不巴结更待何时?
虽说范氏姐姐为程家三夫人,但二者年纪差距大,尤其是五娘去程家被暗中嘲笑一事,固然有自己女儿才疏学浅是一方面,范氏也觉得姐姐招待不周,你不喜欢我女儿就直说,何必作态,故而俩姐妹关系有些微妙。
况且范氏丈夫外放在外,与其求姐姐,绕个圈子再求二房,还不如有现成的人选,顾清茂更是和范氏提起道:“我听闻那晏哥儿对这门亲事倒是上心的很,亲自为我兄长祝寿,我们顾家和大宰冢(对吏部尚书的尊称)家是亲家,何必舍近求远。”
范氏一切以顾清茂为尊,“老爷说的是。”
因此这才有范氏那封信,且范氏长子,马上要从太学退学的安叙不免在程晏面前提之一二,程晏面上倒是淡淡的,安叙不知所措,回来告诉顾清茂夫妻。
“难不成程晏是觉得我们太急切了吗?”
顾清茂却笑道:“听闻程晏气性颇大,也非常傲,若是你言语几句,他就露出急色,岂不是说明他是个好色之徒。”
“父亲说的是。”安叙对他爹很是推崇,能揣摩人的心思,也能放下身段,二伯比之爹爹就清高不少,故而一直外放为官。
顾清茂遂道:“那安排他们牛郎织女见面的事情就交托你了,千万不要让妙娘有什么闪失,否则你二伯二伯母就要怪罪我们招呼不周了。”
安叙讷讷言是。
第24章 脚踏两只船
这是安文和安武兄弟俩最后一个快活的年了,过完年,兄弟二人就要开蒙了,到时候就没那么多空闲的功夫玩耍了。再有个好动的安玉起哄,姐弟几个便在院子里堆雪人打雪仗,好不热闹。
“姐,你看我的。”安文一个雪球甩过来。
妙娘来不及避开,还真的被这小子打着了,她也不敢示弱打了回去,安玉在外祖家过了几年,好容易在爹娘身边,又成日读书,本也难得放肆,他搓了一个小雪球打安文,替姐姐报仇。没想到安文虽然小,但是灵活的跟泥鳅似的跑了,乐的大家哄堂大笑。
还是程氏喊停了,姐弟几个才停下,都捏着鼻子喝下姜汤,重新换了大衣裳,都笑呵呵的坐在一起。
程氏没好气道:“你们姐弟几个现在玩儿的是真欢,要是得了风寒,看你们怎么办?”
还是妙娘道:“娘,您放心吧,我们几个身子骨结实的很。再说了,活动一二,反而身子骨更暖和了。”
“罢罢罢,你的理儿最多。”程氏摆手,一脸无可奈何。
程雅捂嘴直笑:“本以为妙娘是个安安静静的小娘子,没曾想我都被她骗过了,居然是这般活泼的性子。”
“表姐净会笑话我,我小时候还一直觉得表姐是个文雅的小娘子,却未曾想表姐还是河东狮。”妙娘说完往程氏身后一躲,程雅要上来拧她的嘴,“小蹄子胡说。”
妙娘则好整以暇,这程雅私底下要程氏替她准备的漂亮的陪嫁丫鬟,日后做通房,若是她自己对通房丫头不那么打压妙娘还高看一眼,她自己尚且有嫉妒心,每次姐夫在她身子不舒畅的时候,去通房那里,那通房必定遭殃。
既然自己都容不得,何必出那种主意。
虽然如今只是玩闹,但程雅也暗道这位表妹绵里藏针,倒是不能像以往那样真把她当小孩子看待了。
故而,随着程氏说起年节下的事情,表姐妹二人又作无事状了。
虽说她在古代已经见识过许多妇人御下的手段了,尤其是大户人家,通房妾侍地位并不算高,读书人家尤其重视尊卑礼教之分,但是但凡女人,谁能真心的分享自己的丈夫给别人?她爹娘一夫一妻,也过的挺好的,故而妙娘也希望能够如此。
当然,当务之急还不是这个,如若程晏不在,那么这桩婚事都没了。
那还谈什么妾侍通房,都是白说。
很快就临近元宵了,程氏安排了管事送妙娘和安廷姐弟一道去京城,其实妙娘和安玉还有双胞胎都相处的很好,甚至还嘻嘻哈哈的玩在一起很开心,但是和安廷就有距离感,并非是妙娘不喜欢这个弟弟,而是安廷这个孩子和很多人不同。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讷于言而敏于行,行事却又十分有章法,小小年纪就从不虚言,妙娘看到这种过于自律的人,总是有点犯怵,因此和安廷在一起都是相敬如宾。
安廷却很失望,他明明见姐姐和安玉还有安文安武玩儿的那么好,为何和他就是淡淡的,但他一贯持重,脸上仍旧没有表现出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