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 阿富汗往事
楔子.
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阿尔贝?加缪)
楔子. 战争是神圣的
作家协会的办公楼是一排土黄色的矮房。那种黄色,用尤拉的话说,就像服役者在农地里流下的汗液一样浑浊。无论天上有没有太阳,它都是这样死气沉沉地蒙着灰,门窗紧闭,只有后面一道小门开着供人进出。楼道臭气熏天,厕所的下水管道爆裂了,却从没人管过。
会议室里架肩接踵,话题无外乎战事,瓦拉波依*坐在长桌的最前面,他的左边是党支部书记,两人一直交头接耳。尤拉猜测他们在说前天头版的战报——据保守统计阿富汗战场的死亡人数已经达到三百五十八名——听说为了确定358这个数字瓦拉波依在办公室一直呆到深夜。这只是个保守统计,没人知道战场的真实情况。
(*瓦拉波依:时任苏联主编)
“先生们,请安静。”瓦拉波依敲了敲桌面。
人群安静下来。瓦拉波依清了清嗓子,“请允许我代表书记传达党内领导人和文化部对这篇的意见和最后决定,希望各位同仁能够重视。”他站起来,拿着一张文件宣读“明天,”他强调,“在明天发刊之前,对的评论文章必须登出来,要从多元论的角度出发,避免单一的重复论调,深刻!具体!透彻!”
尤拉推了推坐在旁边的杂志编辑,“不是已经撤下连载了吗?”
编辑一脸倒霉相,“哪有那么简单,文化部的意见是希望各家写出批评文章,要从资本主义多元论的角度,深挖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毒害性和洗脑性,‘避免群众被华丽的辞藻蒙骗心智’这是文化部下发文件的原话,”他压低了嗓子,“不过是杀鸡儆猴罢了。”
尤拉皱了皱鼻子,“有那么严重吗?”
其实他挺喜欢那篇,初读十分惊艳,第三期却突然停载,打电话去的编辑部问才知道已被举报,政治罪名,于是被迫撤下。
有人在讨论的作者卡涅伊——
“听说派过去的一个作家死了,就死在他面前,所以他疯了,才写出这篇东西。”
“死了很多人,很多很多。不仅仅是作家。”
“我听说医生诊断他有精神问题,要把他送到精神病院去。他自己也承认了。”
“应该送到西伯利亚的劳教营。”
“我觉得他写得很好。我们现在需要这样的。”
尤拉看了看瓦拉波依的脸色,他觉得不是这次会议的重点。果然,瓦拉波依又开口了,“先生们,基于文化部和党内领导人的决议,我有一项提议。”
他故意话留一半,吊人胃口,人们就像提线木偶一样将脖子转向他那一边。瓦拉波依缓缓地说,“至今我们已经先后派遣六组作家(包括记者)到前线去了。他们其中有一些人没能活着回来,我很遗憾。但是这件事提醒我们要严格审查派遣过去的作家资质,不能再让类似的事情出现。只要战争没有结束,我们将永远高度警惕混杂在我们之中的苟且分子。”
他的眼睛扫视在场的人,声音十分严厉,“我认为,我们需要进行新一轮内部审查!”
这句话犹如一道惊雷劈下。尤拉的手一抖,笔差点掉在地上。
他在笔记本上写下“内部审查”两个字,然后给它画了一个圈,下面用黑色的粗线标记上。
回到杂志社他仍然对着笔记本上这两个字发呆。
编辑部里有人窃窃私语,有人高声咒骂,有人轻轻啜泣。这种情况尤拉不知道持续了多久,战争一开始的时候,办公室里还不是这样,他记得主编喜欢星期一下午三点的时候开会,因为那个时候是他刚刚睡醒午觉起来,他会端一杯咖啡,拿一块柠檬姜饼到会议室里,一条条题目讨论,然后模仿着党支部书记的口音把那些菜鸟们写的导语全部嘲笑一次。可现在不这样了,他们每天都开会,不论是三点还是五点还是晚上,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开会,不讲笑话,也不说导语,只说战争、战争和战争。
“怎么了?”主编站在他身后拍拍他的肩膀,“内部审查是吧?”
尤拉点头,“瓦拉波依认为我们当中有投机分子,需要进行更深层次全方位的内部审查。”
主编拍拍大腿一屁股坐在桌角上,“看来势在必行啊。”
他看到了尤拉笔记本上那个圈圈和下面黑色的横线,低声笑起来,“怎么,吓到你了吗?”
尤拉问,“您认为我们当中真的有投机分子吗?”
“别老愁眉苦脸的,年纪轻轻整天皱着个眉头像什么话。”主编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将一杯热柠檬水递给他,“投机分子是一定有的。尤拉,敌人是非常狡诈的。美国那些间谍,一个个都防不胜防,就算他出现在你面前,讲十分流利的俄语,你们共同喝一次咖啡你也分不清楚他是美国人还是苏联人。你还太年轻了,哪里懂得这里面的关窍?”
“就像当年的谢尔盖?”
“是的,就像谢尔盖,谁知道呢?那么好一个小伙子,看上去老实忠厚,却是英国人的间谍。我们要时刻提防身边这些人。”
尤拉心中仍然迷茫,“或许您说的对。”
……
主编摇晃着杯子,“尤拉,你想不想去阿富汗?”
尤拉从笔记本里抬起头来,“什么?”
“去前线。想不想去看看?”
尤拉转着笔的手停了下来,他不知道为什么主编要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件事来。也曾派出过战地记者和编辑,似乎去了很久了仍然没有回来,偶尔会有一两封稿子寄回来,那些报道都很精彩,有的写了前线战士的英勇顽强,有的描述军队胜利凯旋的壮观激烈,有的挖掘士兵们对阿富汗人民丰沛细腻的感情。那是两个老编辑了,尤拉相信他们的笔调和能力,那些稿子他看过一遍又一遍,能在头脑里能描摹出具体的细节。
主编说,“我老了,如果不是因为年纪大了我一定要去看看的。别听信联合国那些唬人的话,谁都知道那是一帮美国佬掌控的傀儡,美国人要他说什么就说什么。我们的军队在完成他们的神职。我一辈子也想去见证见证历史。”
“您说战争是什么样的?”
“战争是神圣的。”
“我最喜欢吉拉和柯木尔的战地报道,您觉得我有能力写出那样的文章吗?”
主编挑起眉头,“不试试怎么知道呢?”他忍不住挪揄道,“我还记得面试的时候,你跟我说温斯顿丘吉尔以前也就是个战地记者,他能当上首相,说不定你还能当国家主席呢?”
尤拉有些羞愧,脸都红了,“我那时候刚毕业……”
“可就是因为这句话我录用了你。”主编说,“你没叫我失望,尤拉。”
尤拉犹豫道,“我其实……也想去
楔子.
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阿尔贝?加缪)
楔子. 战争是神圣的
作家协会的办公楼是一排土黄色的矮房。那种黄色,用尤拉的话说,就像服役者在农地里流下的汗液一样浑浊。无论天上有没有太阳,它都是这样死气沉沉地蒙着灰,门窗紧闭,只有后面一道小门开着供人进出。楼道臭气熏天,厕所的下水管道爆裂了,却从没人管过。
会议室里架肩接踵,话题无外乎战事,瓦拉波依*坐在长桌的最前面,他的左边是党支部书记,两人一直交头接耳。尤拉猜测他们在说前天头版的战报——据保守统计阿富汗战场的死亡人数已经达到三百五十八名——听说为了确定358这个数字瓦拉波依在办公室一直呆到深夜。这只是个保守统计,没人知道战场的真实情况。
(*瓦拉波依:时任苏联主编)
“先生们,请安静。”瓦拉波依敲了敲桌面。
人群安静下来。瓦拉波依清了清嗓子,“请允许我代表书记传达党内领导人和文化部对这篇的意见和最后决定,希望各位同仁能够重视。”他站起来,拿着一张文件宣读“明天,”他强调,“在明天发刊之前,对的评论文章必须登出来,要从多元论的角度出发,避免单一的重复论调,深刻!具体!透彻!”
尤拉推了推坐在旁边的杂志编辑,“不是已经撤下连载了吗?”
编辑一脸倒霉相,“哪有那么简单,文化部的意见是希望各家写出批评文章,要从资本主义多元论的角度,深挖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毒害性和洗脑性,‘避免群众被华丽的辞藻蒙骗心智’这是文化部下发文件的原话,”他压低了嗓子,“不过是杀鸡儆猴罢了。”
尤拉皱了皱鼻子,“有那么严重吗?”
其实他挺喜欢那篇,初读十分惊艳,第三期却突然停载,打电话去的编辑部问才知道已被举报,政治罪名,于是被迫撤下。
有人在讨论的作者卡涅伊——
“听说派过去的一个作家死了,就死在他面前,所以他疯了,才写出这篇东西。”
“死了很多人,很多很多。不仅仅是作家。”
“我听说医生诊断他有精神问题,要把他送到精神病院去。他自己也承认了。”
“应该送到西伯利亚的劳教营。”
“我觉得他写得很好。我们现在需要这样的。”
尤拉看了看瓦拉波依的脸色,他觉得不是这次会议的重点。果然,瓦拉波依又开口了,“先生们,基于文化部和党内领导人的决议,我有一项提议。”
他故意话留一半,吊人胃口,人们就像提线木偶一样将脖子转向他那一边。瓦拉波依缓缓地说,“至今我们已经先后派遣六组作家(包括记者)到前线去了。他们其中有一些人没能活着回来,我很遗憾。但是这件事提醒我们要严格审查派遣过去的作家资质,不能再让类似的事情出现。只要战争没有结束,我们将永远高度警惕混杂在我们之中的苟且分子。”
他的眼睛扫视在场的人,声音十分严厉,“我认为,我们需要进行新一轮内部审查!”
这句话犹如一道惊雷劈下。尤拉的手一抖,笔差点掉在地上。
他在笔记本上写下“内部审查”两个字,然后给它画了一个圈,下面用黑色的粗线标记上。
回到杂志社他仍然对着笔记本上这两个字发呆。
编辑部里有人窃窃私语,有人高声咒骂,有人轻轻啜泣。这种情况尤拉不知道持续了多久,战争一开始的时候,办公室里还不是这样,他记得主编喜欢星期一下午三点的时候开会,因为那个时候是他刚刚睡醒午觉起来,他会端一杯咖啡,拿一块柠檬姜饼到会议室里,一条条题目讨论,然后模仿着党支部书记的口音把那些菜鸟们写的导语全部嘲笑一次。可现在不这样了,他们每天都开会,不论是三点还是五点还是晚上,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开会,不讲笑话,也不说导语,只说战争、战争和战争。
“怎么了?”主编站在他身后拍拍他的肩膀,“内部审查是吧?”
尤拉点头,“瓦拉波依认为我们当中有投机分子,需要进行更深层次全方位的内部审查。”
主编拍拍大腿一屁股坐在桌角上,“看来势在必行啊。”
他看到了尤拉笔记本上那个圈圈和下面黑色的横线,低声笑起来,“怎么,吓到你了吗?”
尤拉问,“您认为我们当中真的有投机分子吗?”
“别老愁眉苦脸的,年纪轻轻整天皱着个眉头像什么话。”主编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将一杯热柠檬水递给他,“投机分子是一定有的。尤拉,敌人是非常狡诈的。美国那些间谍,一个个都防不胜防,就算他出现在你面前,讲十分流利的俄语,你们共同喝一次咖啡你也分不清楚他是美国人还是苏联人。你还太年轻了,哪里懂得这里面的关窍?”
“就像当年的谢尔盖?”
“是的,就像谢尔盖,谁知道呢?那么好一个小伙子,看上去老实忠厚,却是英国人的间谍。我们要时刻提防身边这些人。”
尤拉心中仍然迷茫,“或许您说的对。”
……
主编摇晃着杯子,“尤拉,你想不想去阿富汗?”
尤拉从笔记本里抬起头来,“什么?”
“去前线。想不想去看看?”
尤拉转着笔的手停了下来,他不知道为什么主编要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件事来。也曾派出过战地记者和编辑,似乎去了很久了仍然没有回来,偶尔会有一两封稿子寄回来,那些报道都很精彩,有的写了前线战士的英勇顽强,有的描述军队胜利凯旋的壮观激烈,有的挖掘士兵们对阿富汗人民丰沛细腻的感情。那是两个老编辑了,尤拉相信他们的笔调和能力,那些稿子他看过一遍又一遍,能在头脑里能描摹出具体的细节。
主编说,“我老了,如果不是因为年纪大了我一定要去看看的。别听信联合国那些唬人的话,谁都知道那是一帮美国佬掌控的傀儡,美国人要他说什么就说什么。我们的军队在完成他们的神职。我一辈子也想去见证见证历史。”
“您说战争是什么样的?”
“战争是神圣的。”
“我最喜欢吉拉和柯木尔的战地报道,您觉得我有能力写出那样的文章吗?”
主编挑起眉头,“不试试怎么知道呢?”他忍不住挪揄道,“我还记得面试的时候,你跟我说温斯顿丘吉尔以前也就是个战地记者,他能当上首相,说不定你还能当国家主席呢?”
尤拉有些羞愧,脸都红了,“我那时候刚毕业……”
“可就是因为这句话我录用了你。”主编说,“你没叫我失望,尤拉。”
尤拉犹豫道,“我其实……也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