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台言情 > 贞观俗人
    府衙。

    一早上众人见到秦琅进来,都面带着一股别有意味的笑容跟他打招呼。好几个关系亲近的,更是直接开玩笑起来,“卫公还真是生龙活虎,年轻力壮啊。刚才我们一群人还在打赌,说卫公今天早上定是来不了了。”

    “谁开的口子,下注了多少?”

    “钱师爷开的口子,押注的可不少,大多押你今早不会来了。”

    “无聊,不过既然这么多人都押我不会来,那今天这赌钱师爷赢了,我得找他去分赃去。”

    秦琅却也没有生气,反而跟着打笑起来,还真的就直接去找了负责钱粮这块的钱师爷。

    “老钱,听说你们现在都拿我开始打赌了?这回赚了不少吧,见面分一半,二一添作五,分钱!”

    老钱一身白衫,在那叫苦不迭,捋着他那稀疏的胡须道,“东主你连我们这点小钱也要?我们也就是打个趣而已。”

    “别说其它,分一半!”

    “好吧好吧,我总共也才赚了不到三千钱,分你一千五好了。”钱师爷倒也是个爽快人,还真的就摸出钱袋来。“东主要银钱还是钞票?”

    “都行!”

    于是钱师爷便很干脆的数了十五张面额一百钱的不记名见票即兑的庄票来,秦琅不客气的收过。

    钱师爷有些肉疼,但想一想,这些本来也都是白赚来的,倒也不心疼了,“就知道东主是个勤快的人,我特意调整了盘口,那些家伙还真以为东主不会来,想赚我一笔呢。”

    秦琅看了眼手里的钞票,特殊的纸张,还采用了雕版印刷,还是彩色套印,上面除了有钱庄的标记票号面额等外,还有许多防伪的印章和图案。

    百文钱的庄票,现在市面上流通很广泛,各大钱庄都在发行这种不记名见票即兑的钞票,如今工商大兴,钞票的易携带方便性更是深受大家的喜欢。

    最早的庄票一般都是记名的,甚至是要凭信物票据还得本人兑取的,往往也是大面额的,到了后来,面额越来越小,也就越来越普遍使用了。

    一贯以下的钞票,一般都是不记名的,如果掉了,那么谁捡了都可以以,若是毁损了,也就没了。

    虽不记名,但各家对于防伪还是做的很用心的,每家的钞票都有特色,有许多专门的防伪标记,甚至不止一处。

    秦琅将这几张还挺新的钞票收进口袋,这钞票确实比硬币好带,普通百姓用的还是铜钱,一千个铜钱就六斤四两重了,得挎肩上。虽说如今金银币也流通发行,可金银币很值钱,一个银币,银铜合铸,却也要值一千个铜钱,一个金币,更是值一万。

    普通百姓日常使用也不方便,一枚金币,一年都未必能攒下来。

    “钱师爷,你说我们岭南如今矿产开发的不错,本就是金银多产,如今更是产量大增,你说咱们是不是可以考虑铸一些面额更小的金银钱币出来呢,这样也更方便流通使用嘛。”

    钱师爷是一名师爷,官方的称呼是幕僚,他不是朝廷正式的官吏,而是秦琅宣抚经略使衙的幕僚。

    秦汉时一般称为门客,门生等。

    岭南九府经略使,是一个临时差遣,并没有常设的机构组织官吏,所以秦琅除了从各衙门中抽调一些过来帮办外,也只能靠招募一些幕僚来办事。

    这些人不拿朝廷俸禄,也没有品阶,完全就是秦琅的私人幕僚,相当于自己雇佣的个人助理。

    秦琅一人身兼多职,又是九府经略,又是广州大都督,还是广州刺史,事务繁忙,所以他回到广州后,便开始向各衙借调人员帮办,又四处招募。

    招募来的这些人被他称为师爷,替他分别处理各种事务,比如有专门处理钱粮的,有处理刑名的,有处理文书的,如今陆陆续续,招揽了一百多名文人到幕中做事。

    这些师爷们,有的是一些致仕官员,秦琅请他们出山来帮忙,这些人自然也卖面子,他们致仕后在地方也是乡绅名望,秦琅作为岭南的封疆大吏,过来帮忙对他们和家族也是有很大好处的。

    而还有些人则是一些当地有名的读书人,因各种原因并没有入仕,或是不得举荐,或是没能考中科举,秦琅邀请他们,他们当然也愿意加入。

    还有一些本来是地方的吏员,或原本就是岭南的一些豪强,秦琅请过来,既是招帮手,也是给他们一个安抚。

    这些人虽然入幕后并没有官阶薪俸,可却有权。而权力,任何时代都是有价值的,况且,秦琅又不是缺钱的人,他对这些师爷们其实也是给予很高的酬劳的。

    这些人他尊为师爷或先生,分工合作,替他处理各项事务。

    秦琅其实完全可以自家人前来办事,秦家有庞大的商业集团,有一支庞大的管事团队,但招师爷,并不仅仅是帮助处理事务,招揽来的这些师爷,大多是岭南本地读书人,而这年头能读书的,基本上也没什么穷人。

    大多都是一地豪强,大户宗族出身,故此这些人招到帐下,其实也就是拉拢岭南的这些大大小小的豪强大户们。

    既要打,也要拉,这才是平衡之道。

    钱师爷家族便是世居广州南海县的,他读书多年,也曾入长安赶考,没考中过,后来也给长安的勋戚世家做过宾客,老了落叶归乡,家里有几个庄子,还有条船,其实日子也过的不错的。

    秦琅看中钱师爷对钱粮这块经验丰富,派人聘请前来,老钱一接聘书,那是二话不说屁颠颠就来了,一来就上手各种事务,做的很让秦琅满意。

    钱师爷捋了捋他那几根山羊胡子,“我们岭南确实盛产金银,中原以往称为南金,又因岭南沿海商贸,与胡商贸易往来多,以金银交易也多,故此早年曾有铜不过岭南,岭南自用南金之语。

    咱们过去跟胡人交易,也多是直接用金银交易,各种成色不同的金银,主要是以称重估值,岭南也有许多有名的金银铺子,各家也往往会铸有自家标记的银锭银铤等,不过总不如现在的金银币这么方便好用,直接以面额记值,方便,使用时不用再看成色啊,不用换算,也不用剪切称量。”

    以往中原钱荒,对于本就不是税赋区的岭南地区,是禁止铜钱流入的,所以岭南人主要是用金银交易,而且也曾经长期是私铸铜钱、假冒伪劣铜钱的铸造地。

    但贞观以来,朝廷对于货币的管控空前加强,从各个方面加强监管,又是打击假钱,又是禁止私铸,又是禁止铜器的私人铸造贩卖,禁止融化损毁铜钱,禁止囤积铜钱等等。

    另一面钱庄、银行等出现,让商人地主百姓们不再把钱存家里了,把钱存银行钱庄中还有利息,而银行收到的钱并不会全存起来生锈,而是进一步的流通出去,扩大了流通量。

    更别说,贞观以来,对矿产的开采政策放松,矿课降低了,开采的收益增加了,开采量自然也就提升了上来。而且大唐这些年,一直对外也大量进口铜料等,并通过贸易流入了许多真金白银。

    金银铸币流通,也扩大了货币流通量。

    再到后来钞票、庄票、银票等也开始发行,就更加增加了货币的流通量了,钱荒这个困扰着中原王朝无数君臣的难题,已经缓解了许多。

    现如今,绢帛其实已经很少在交易中使用了,特别是在小额交易里,几乎已经没有谁再扛着绢交易了。  岭南的百姓更钟爱金银币,对于铜钱不太喜欢,大额用金银币,小额一般直接用钞,日常零用才用会铜钱。

    不过岭南,尤其沿海几大港的商业异常繁荣,所以对钱的需求量也更大。

    虽说钞票这玩意运输携带等都方便,可普通百姓,终究还是更喜欢真金白银一些的。

    只是先前朝廷已经推出新政,禁止百姓商人交易时再直接以金银称重流通了,只允许使用朝廷铸造发行的金银币。

    朝廷铸造的银币都是掺铜的,金币也并不是纯金的,所以这些铸币有标定面额,按面额使用,而不是按含金量来使用,总的来说,朝廷铸的币面额价值,比实际含金银量的价值要高出一些,这也是朝廷故意留的铸币利润。

    所以如果百姓把朝廷的金银币剪切称量使用,其实是划不来的,会贬值,而且也违法。

    “我们可以铸造一些重量更轻,面额更小的金银币,这样方便交易,或者,我们还可以发行铸造一批铜元,比普通的铜币大些,如金银币那么大,但更值钱些。”

    钱师爷马上明白过来,“卫公说的这铜元,莫不就是要做宝泉,以一当十?”

    “差不多是这意思。”

    “这可不是小事。”钱师爷立即道,宝泉一般是指那些当十钱,甚至是当二十,当百的钱,在一些动荡的时代,朝廷为了敛财,维持开销,于是就只能铸大钱,用两三枚铜钱的料,铸出来的钱,却当十枚当百枚的用,这种钱,也叫重宝、宝泉、大泉等。

    一般来说,只有财政崩溃后,才会搞这种大钱,这其实就是抢钱,收割百姓的财富。

    道理其实很简单,铜钱做为货币,其实是以他本身的铜钱做为实物质押的,铜钱的含铜量,其本身就很值钱。

    这本身就是实物货币,也是有价货币。

    但大钱是什么?价值一文钱的大钱,现在却标值十钱,朝廷掌握着铸币权,于是大量铸造这些大钱,原本百姓手里一文钱,朝廷手里一文钱,现在朝廷的这文钱变成十文钱了,拿出来发放官员俸禄,采买粮食布匹等供养士兵、宫廷等等,这些钱最后是流入民间,把百姓手里的钱稀释了。

    百姓于是被打劫了。

    这就是超发货币,放水,也就打劫。

    所以历史上不论是王莽的货币改革,还是三国时期蜀汉东吴曹魏打经济战,乱发行大钱的后果,就是经济秩序崩溃。

    “其实也并不全是如此,你看这钞票,你说他本来值钱吗?一张纸而已,对吧?但却能换一百文一千文的换出真金白银来,你说如果我们铸造出面额十文、百文的铜钱,为什么就不行呢?”

    钱师爷愣住。

    好像是这么回事啊。

    以前怎么不行,现在怎么行了呢?

    “因为信用,各大银行钱庄发行的这些钞票,本质上并不是货币,而是一些票据凭证,拿着这些钞票随时可以兑换成相应的钱,所以才能被大家接受并流通。所以我们如果换个思路,比方说,我铸造一枚面额十文的大铜钱,并宣布,这枚当十钱,随时可以兑换成十文开元通宝呢?”

    “真能兑?”

    钱师爷认真的问,以前的那些什么重宝、大泉,当十当百当千的,有几个是真能兑的?拿来买你的东西是当十当百,到你手里想再当十当百用出去就难了,于是钱到了百姓手里后,就贬值了,砸手里了,百姓的钱就是被这么抢走的。

    “我认为可以,不仅仅是这大铜元,甚至是金币、银币,我们也一样可以这样作啊,规定每枚金币银币或铜元的兑换铜钱的汇率,随时可以兑现,就足够了。”

    这其实就是金本位或是铜本位的一点概念了。

    秦琅也知道,真要做到这一步其实并不易,这涉及到很复杂的东西,可说白了,首先就是朝廷得用信用,没有信用百姓不会接受,更得财政充实,没有足够雄厚的国库家底子,怎么能保证兑现的了?

    不能兑现,就会引发信用危机。

    这说到底,其实也是滥不滥发的问题,假如有足够的金银铜做准备金,严格按照储备量来发行,不滥发超发,就不可能面临兑换问题,货币的信用就能得到保证。

    钱师爷摇了摇头,“卫公啊,这事要办那也是转运司或是户部的事,咱们经略使衙虽管着岭南三道,但也办不了这么大事啊。”

    秦琅呵呵一笑,却打算给李世民上一道奏折,拟在岭南试行一下大面额的当十当二十铜元,和小面额的值五十文、值百文银元等,岭南金银多铜钱少,市场流通确实还是钱紧,既然发现问题,就应当却解决。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