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虽然不多,但样样都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尤其是手表和胶鞋,没有工业票有钱也不管用。
而工业票,只有上了级别的干部手里头才有。
第63章 我也想去【一更】
“这是, 在那里头买的?”张秀山拿过一只手表,借着台灯明亮的灯光观察。
做工细致没有瑕疵,表盘后面还贴着出厂日期和正规编号, 看商标还是海市牌。这个牌子这个质量的手表,拿去曲江县的黑市, 少说能卖一百五。
海市牌的这个型号的手表,在市百货商场加上工业票也要一百三十五。
曲江县有钱人不多,一百五打底,往上浮动十块二十块也是有可能的。
听张秀山简单说了一下行情, 姜糖感叹, 省城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是高,那个收了她手表的黑市小贩说转手卖出去的价格也就是一百□□。
这跟百货大楼的官方零售价比起来还溢价五六十呢。
也就是省城厂子多, 工人相应的也多,手里没有票但是不差钱, 才能卖出这个价格。
张秀山看着顾连容问,“老三, 这手表, 多少钱买的?”
顾连容正拿着一只胶鞋在自己脚上比划呢,闻言愣了一下, 回答:“可不是买的。”
张秀山:“?”
那还不成是别人白送的?
“我大嫂买的。”顾连容把胶鞋放回去, 满脸遗憾, “这鞋太大我穿不了。”只能卖出去了。
张秀山转头看向姜糖, “大嫂?!”
姜糖微笑点头, “三块,一百六。”
她知道这个价格很可怕。
可怕得低。
但万万没想到,能让张秀山和顾胜利,以及被波及的顾连容齐齐从椅子上跌下去。
这动静大到厨房外的徐静芳和三婶子都好奇走到门边, 敲了敲窗户,“咋了你们这是?”
顾连敏和小五小六也凑热闹的耳朵贴在门板上,企图窥听里面的谈话。
顾连珹淡定转头,“没事,娘。您跟三婶子继续唠。”
姜糖看着对面哼哧奋力挣扎想要爬上桌,却又屡屡被相互拉扯着跌回去的三兄弟,她小声问顾连珹,“他们这样没事吧?”
那三声几乎合并成一声的屁股蹲儿响,听着还挺吓人的。
顾连珹咳嗽一声,把张秀山留在桌上的还拿着手表的手给掰开,重新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乱的东西。
“没事,他们皮糙肉厚,不用担心。”
姜糖摇摇头,“我不是担心他们身体,我是担心,老三不是明天要去运输队报道吗?万一耽误了咋办?”
刚刚还十分感动的顾连容:“……”
再一次被顾胜利箍住胳膊而被拉下去,顾连容忍无可忍,给了两边张秀山和顾胜利一人一脚,“你们有完没完!”
顾连容蹬了蹬腿,也不上桌了,就这么坐在地上不动了。
顾胜利抹了把脸,这会儿还直抖腿呢,手也颤抖着,声音更是细若游丝,“老三,真……真真真,花了一百六啊?!”
顾连容沉默点头,趁左右两人不注意,迅速爬上桌坐好,连屁股衣服上的土都没来得及拍打。
张秀山拧了一把自己大腿,‘嘶’一声疼痛乍起,他慢吞吞也爬上来。
顾胜利回神,看到俩兄弟都人模人样的坐好了,他龇牙咧嘴从地上爬起来,干脆也不坐着了,他屁股摔得生疼。
“三块,一百六?”顾胜利睁圆了眼睛,“不是一块一百六?!”
刚秀山不还说这手表原价搭上工业票买也一百三十五呢吗?
“这,不会是假的吧?”顾胜利盯着桌上那三块一字排开的手表,喃喃道。
顾连容把顾胜利的黑脸推开,“三块,一百六!”
张秀山回答刚才顾胜利的话,“是真的没错。”他看着姜糖,欲言又止,“但是……”真的才更吓人好吗?!
这么便宜是抢了钟表厂的库房吗?
姜糖又搬出那套说辞,“卖手表的小贩,可能在厂子里有人。”
“可那也不能这么便宜啊?”张秀山心里是半点不信的,“再说,咱们省的省城,跟海市那边的钟表厂,隔着得有一个省七八百公里呢!”
就是再有人,七八百公里的也得跑一趟火车,还要防着在火车上临时抽查倒买倒卖的,这风险上去了成本自然也就上去了。
“那可能我比较懂行。”姜糖又搬出一个人来,“我跟省城百货大楼钟表柜台的售货员取过真经。”
听见这话,顾连珹和顾连容在一旁疯狂点头。
是真经,绝对内部人士才能知道的门道儿。
他们可看得一清二楚,姜糖把人哄得晕头转向的,走的时候那售货员还想请他们去国营饭店吃饭呢,拉着非要姜糖回来记得给她写信。
张秀山左右转头看了看顾家俩兄弟的反应,“不是,大嫂你问,她就啥都说啊?”
就县城供销社里的售货员都拿鼻孔看人,想要攀上关系也不容易呀,省城他又不是没去过,那边的人啥样还不知道吗?
顾连容道:“别人问那售货员不说,但我大嫂问,那售货员是指定说的。”他就把姜糖给售货员理发、开导鼓励售货员的事给说出来,最后总结道:“我跟你们说吧,那个售货员就差跟我大嫂结拜成异姓姐妹了。”
姜糖拳头抵着嘴咳嗽一声,微笑道:“也就是一般操作。”刚好为一个有些外貌焦虑的女生排忧解难了一番,暂时充当了一下妇女之友。
内部消息什么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想交个朋友。
“红梅姐姐给我讲了这些手表的材料和做工流程,还有包装销售,我猜到那人有门路,透了他的底。”姜糖只说到了这里。
剩下的笑而不语,一切就看在场这几个人怎么想。
张秀山陷入沉思。
一般黑市摊贩的底子被人摸干净,无外乎彻底退出黑市,不要命的那就把知道底子的人给做了。
极少数有人选后一个,但如果想在黑市继续做,那肯定就要安抚好那人。
可能,那个摊贩就是想着花钱封口。
顾连珹小声问姜糖:“你在省城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当时,姜糖说的是摸清了小贩的成本。
底子跟成本可不一样。
姜糖手挡着脸颊,回复道:“我其实啥也不知道,就是摸清了成本,然后那个小贩就特别紧张,可能他以为我知道了他的底,就主动降价。”
“也许那人比较胆小。”姜糖补充了一句。
同时在心里道,她这真是编瞎话的一把好手,瞧瞧这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画面。
她都快把自己忽悠的信了。
等以后不想奋斗了,姜糖觉得自己还可以窝在家里写几本。
张秀山平复了一下心情,“那这手表,要卖了吗?”
顾连容点头,“卖!”这可转手就能卖三百多块钱呢!
姜糖问他,“你不要这个吗?”
顾连容摸了摸后脑勺,看了大哥顾连珹一眼,干笑两声,“我不习惯,我拿一个闹铃就行。”
顾连珹把手表用一块毛巾包起来,对姜糖道:“把闹铃给老三就行,他出车的时候带着,家里留一个看时间。”
闹铃就当小钟表用,反正家里也不是很能用到,上下工都有集合的哨声和大喇叭。
姜糖:“那好吧。”
三块手表交给张秀山,接下来是胶鞋,为了防止张秀山和顾胜利再出动静,顾连珹这次没再报价格。
三块粗麻布家里就可以用。
还有八盒雪花膏。
张秀山先出声,“大嫂,这个能给我两盒吗?我给钱。”
“不用给钱。你要用这个?”钱不钱的不重要,姜糖好奇的就是,原来这个时代的男人也喜欢用雪花膏啊!
“不是我用。”张秀山被盯着脸看了半天,扭了扭身子,“给我爹用的。”
姜糖:……?!”不是,她顿时就更好奇了。
顾连珹给她解释,“秀山的爹,以前是台上的青衣。”
姜糖盯着顾连珹眨了眨眼睛,又猛地扭头看向张秀山,“就是那个……那个啊?!”她手脚并用的比划着,瞪大眼睛问张秀山。
张秀山点头,看到姜糖眼里没有那种嫌弃的眼神只是单纯好奇才松了口气。
他笑了笑道:“嗯。供销社的雪花膏难抢到,以前都去市里的百货商场给他买。”
姜糖表示理解,角儿嘛,爱美正常的。
不过这时候不是不让弄这些吗?
看出了姜糖的好奇,顾连珹小声道:“秀山的爹以前是市里的人,后来才到的曲江县,在曲江县和秀山的娘结婚。”
“那秀山的娘是干啥的啊?”姜糖顺着问下去。
顾连珹声音顿了顿,用更小的音量回答:“秀山的娘,在他小时候就死了,以前是国营饭店的大厨。”
姜糖惊讶的眼睛睁大,捂着嘴点头。
张秀山见姜糖的眼神瞥过来,笑着道:“我娘在我十三岁那年就死了,我爹顶了我娘的工作,但是他身体不好得长年吃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
“那时候我跟老三和老四是同学,他俩见我饿肚子,就偷偷从家里带干粮给我。后来被徐婶子和三婶子发现,逢到了开学的时候就把给他俩的干粮多放上一半。”
要不是这俩兄弟给他的干粮,他现在还不能长成一米九的大高个呢!
姜糖深以为然的点头。
这俩老姐妹个顶个的心善。
要不然也不能一个处成大队人缘最好的,一个还养出了男主这样的孩子。
尤其是手表和胶鞋,没有工业票有钱也不管用。
而工业票,只有上了级别的干部手里头才有。
第63章 我也想去【一更】
“这是, 在那里头买的?”张秀山拿过一只手表,借着台灯明亮的灯光观察。
做工细致没有瑕疵,表盘后面还贴着出厂日期和正规编号, 看商标还是海市牌。这个牌子这个质量的手表,拿去曲江县的黑市, 少说能卖一百五。
海市牌的这个型号的手表,在市百货商场加上工业票也要一百三十五。
曲江县有钱人不多,一百五打底,往上浮动十块二十块也是有可能的。
听张秀山简单说了一下行情, 姜糖感叹, 省城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是高,那个收了她手表的黑市小贩说转手卖出去的价格也就是一百□□。
这跟百货大楼的官方零售价比起来还溢价五六十呢。
也就是省城厂子多, 工人相应的也多,手里没有票但是不差钱, 才能卖出这个价格。
张秀山看着顾连容问,“老三, 这手表, 多少钱买的?”
顾连容正拿着一只胶鞋在自己脚上比划呢,闻言愣了一下, 回答:“可不是买的。”
张秀山:“?”
那还不成是别人白送的?
“我大嫂买的。”顾连容把胶鞋放回去, 满脸遗憾, “这鞋太大我穿不了。”只能卖出去了。
张秀山转头看向姜糖, “大嫂?!”
姜糖微笑点头, “三块,一百六。”
她知道这个价格很可怕。
可怕得低。
但万万没想到,能让张秀山和顾胜利,以及被波及的顾连容齐齐从椅子上跌下去。
这动静大到厨房外的徐静芳和三婶子都好奇走到门边, 敲了敲窗户,“咋了你们这是?”
顾连敏和小五小六也凑热闹的耳朵贴在门板上,企图窥听里面的谈话。
顾连珹淡定转头,“没事,娘。您跟三婶子继续唠。”
姜糖看着对面哼哧奋力挣扎想要爬上桌,却又屡屡被相互拉扯着跌回去的三兄弟,她小声问顾连珹,“他们这样没事吧?”
那三声几乎合并成一声的屁股蹲儿响,听着还挺吓人的。
顾连珹咳嗽一声,把张秀山留在桌上的还拿着手表的手给掰开,重新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乱的东西。
“没事,他们皮糙肉厚,不用担心。”
姜糖摇摇头,“我不是担心他们身体,我是担心,老三不是明天要去运输队报道吗?万一耽误了咋办?”
刚刚还十分感动的顾连容:“……”
再一次被顾胜利箍住胳膊而被拉下去,顾连容忍无可忍,给了两边张秀山和顾胜利一人一脚,“你们有完没完!”
顾连容蹬了蹬腿,也不上桌了,就这么坐在地上不动了。
顾胜利抹了把脸,这会儿还直抖腿呢,手也颤抖着,声音更是细若游丝,“老三,真……真真真,花了一百六啊?!”
顾连容沉默点头,趁左右两人不注意,迅速爬上桌坐好,连屁股衣服上的土都没来得及拍打。
张秀山拧了一把自己大腿,‘嘶’一声疼痛乍起,他慢吞吞也爬上来。
顾胜利回神,看到俩兄弟都人模人样的坐好了,他龇牙咧嘴从地上爬起来,干脆也不坐着了,他屁股摔得生疼。
“三块,一百六?”顾胜利睁圆了眼睛,“不是一块一百六?!”
刚秀山不还说这手表原价搭上工业票买也一百三十五呢吗?
“这,不会是假的吧?”顾胜利盯着桌上那三块一字排开的手表,喃喃道。
顾连容把顾胜利的黑脸推开,“三块,一百六!”
张秀山回答刚才顾胜利的话,“是真的没错。”他看着姜糖,欲言又止,“但是……”真的才更吓人好吗?!
这么便宜是抢了钟表厂的库房吗?
姜糖又搬出那套说辞,“卖手表的小贩,可能在厂子里有人。”
“可那也不能这么便宜啊?”张秀山心里是半点不信的,“再说,咱们省的省城,跟海市那边的钟表厂,隔着得有一个省七八百公里呢!”
就是再有人,七八百公里的也得跑一趟火车,还要防着在火车上临时抽查倒买倒卖的,这风险上去了成本自然也就上去了。
“那可能我比较懂行。”姜糖又搬出一个人来,“我跟省城百货大楼钟表柜台的售货员取过真经。”
听见这话,顾连珹和顾连容在一旁疯狂点头。
是真经,绝对内部人士才能知道的门道儿。
他们可看得一清二楚,姜糖把人哄得晕头转向的,走的时候那售货员还想请他们去国营饭店吃饭呢,拉着非要姜糖回来记得给她写信。
张秀山左右转头看了看顾家俩兄弟的反应,“不是,大嫂你问,她就啥都说啊?”
就县城供销社里的售货员都拿鼻孔看人,想要攀上关系也不容易呀,省城他又不是没去过,那边的人啥样还不知道吗?
顾连容道:“别人问那售货员不说,但我大嫂问,那售货员是指定说的。”他就把姜糖给售货员理发、开导鼓励售货员的事给说出来,最后总结道:“我跟你们说吧,那个售货员就差跟我大嫂结拜成异姓姐妹了。”
姜糖拳头抵着嘴咳嗽一声,微笑道:“也就是一般操作。”刚好为一个有些外貌焦虑的女生排忧解难了一番,暂时充当了一下妇女之友。
内部消息什么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想交个朋友。
“红梅姐姐给我讲了这些手表的材料和做工流程,还有包装销售,我猜到那人有门路,透了他的底。”姜糖只说到了这里。
剩下的笑而不语,一切就看在场这几个人怎么想。
张秀山陷入沉思。
一般黑市摊贩的底子被人摸干净,无外乎彻底退出黑市,不要命的那就把知道底子的人给做了。
极少数有人选后一个,但如果想在黑市继续做,那肯定就要安抚好那人。
可能,那个摊贩就是想着花钱封口。
顾连珹小声问姜糖:“你在省城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当时,姜糖说的是摸清了小贩的成本。
底子跟成本可不一样。
姜糖手挡着脸颊,回复道:“我其实啥也不知道,就是摸清了成本,然后那个小贩就特别紧张,可能他以为我知道了他的底,就主动降价。”
“也许那人比较胆小。”姜糖补充了一句。
同时在心里道,她这真是编瞎话的一把好手,瞧瞧这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画面。
她都快把自己忽悠的信了。
等以后不想奋斗了,姜糖觉得自己还可以窝在家里写几本。
张秀山平复了一下心情,“那这手表,要卖了吗?”
顾连容点头,“卖!”这可转手就能卖三百多块钱呢!
姜糖问他,“你不要这个吗?”
顾连容摸了摸后脑勺,看了大哥顾连珹一眼,干笑两声,“我不习惯,我拿一个闹铃就行。”
顾连珹把手表用一块毛巾包起来,对姜糖道:“把闹铃给老三就行,他出车的时候带着,家里留一个看时间。”
闹铃就当小钟表用,反正家里也不是很能用到,上下工都有集合的哨声和大喇叭。
姜糖:“那好吧。”
三块手表交给张秀山,接下来是胶鞋,为了防止张秀山和顾胜利再出动静,顾连珹这次没再报价格。
三块粗麻布家里就可以用。
还有八盒雪花膏。
张秀山先出声,“大嫂,这个能给我两盒吗?我给钱。”
“不用给钱。你要用这个?”钱不钱的不重要,姜糖好奇的就是,原来这个时代的男人也喜欢用雪花膏啊!
“不是我用。”张秀山被盯着脸看了半天,扭了扭身子,“给我爹用的。”
姜糖:……?!”不是,她顿时就更好奇了。
顾连珹给她解释,“秀山的爹,以前是台上的青衣。”
姜糖盯着顾连珹眨了眨眼睛,又猛地扭头看向张秀山,“就是那个……那个啊?!”她手脚并用的比划着,瞪大眼睛问张秀山。
张秀山点头,看到姜糖眼里没有那种嫌弃的眼神只是单纯好奇才松了口气。
他笑了笑道:“嗯。供销社的雪花膏难抢到,以前都去市里的百货商场给他买。”
姜糖表示理解,角儿嘛,爱美正常的。
不过这时候不是不让弄这些吗?
看出了姜糖的好奇,顾连珹小声道:“秀山的爹以前是市里的人,后来才到的曲江县,在曲江县和秀山的娘结婚。”
“那秀山的娘是干啥的啊?”姜糖顺着问下去。
顾连珹声音顿了顿,用更小的音量回答:“秀山的娘,在他小时候就死了,以前是国营饭店的大厨。”
姜糖惊讶的眼睛睁大,捂着嘴点头。
张秀山见姜糖的眼神瞥过来,笑着道:“我娘在我十三岁那年就死了,我爹顶了我娘的工作,但是他身体不好得长年吃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
“那时候我跟老三和老四是同学,他俩见我饿肚子,就偷偷从家里带干粮给我。后来被徐婶子和三婶子发现,逢到了开学的时候就把给他俩的干粮多放上一半。”
要不是这俩兄弟给他的干粮,他现在还不能长成一米九的大高个呢!
姜糖深以为然的点头。
这俩老姐妹个顶个的心善。
要不然也不能一个处成大队人缘最好的,一个还养出了男主这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