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月中补回来。
为此,宁砚专门给自己定了一个学习计划,开始了规律的早起晚睡的生活。
好的是一月过后,天气已经开始回暖,不用读一会儿就得去火盆旁烤一会儿。
宁家书房中的各种典籍涉及的范围极广,史料也很丰富,宁砚就一点点补充着自己缺失的那段历史。
书房中还有不少宁伯生为官时留下的手札,记载的是宁伯生对一些朝政的看法和认识,让宁砚从中了解到了大凉朝如今的基本情况。
白驹过隙,时间飞逝,转眼间阳春二月都已经过去了一大半。
“扣扣”,敲门声响起,宁砚视线也不从书上移开便直接开口道:“秋歌你直接进来就行。”
门被打开后,陆秋歌站在门口说到:“砚哥儿,管家小六来找你。”
宁砚闻言,便放下了书。
“我这就来。”
说着,宁砚在左手旁取了两张折叠整齐的纸起身出了书房。
陆秋歌跟在他的身旁,看到宁砚眼底淡淡的青黑色有些心疼。
“砚哥儿,别太累到自己了。”
宁砚点头道:“嗯,我知道,今天我肯定早点睡。”
但陆秋歌看他随意的样子就知道他没将自己的这话放在心上。
在心底轻轻叹了一口气,便开始寻思中午做什么饭给宁砚补身体。
在堂屋侯着的管小六一看到宁砚的身影出现,堆起了笑容就走上前。
“小六子见过宁公子!”
宁砚指了指椅子道:“坐下喝杯茶?”
管小六连忙摆手。
“不了不了,少爷还在等着我呢。”
他是什么身份,怎么可能敢坐那喝宁砚的茶。
“你把这个给他就行。”
宁砚将那两张纸递给了他。
小六子双手接过,然后又递上了一个钱袋。
“这是这个月到现在为止的分利,一共二十两三百四十五文。”
宁砚接过钱袋还惊讶了一下。
“这么多?”
管小六解释道:“我家老爷这个月去广安府了,所以书就卖的多了一点,钱也就多了些。”
他口中的书,是宁砚口述,管光武写出来的。
管光武自从那天放下话后,真的如他说的那样,将他给他讲的写了出来。
在写书的时候,他以前不务正业看的那些志怪记神的书派上了用场。
他将宁砚讲的只有骨架的故事充实丰满,写成话本,印刷成书。
然后利用他那个亲生的爹的商路将书给卖了出去,销量还十分可观。
虽然除了故事主线还在,已经和原著差到了十万八千里,但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开先河的书。
难登大雅之堂,却足够抓人眼球。
管光武也没有忘记他之前说的话,将赚的钱两人五五分账。
宁砚就待在家里学习,却每月都有一笔收入入账。
开年的第一个月,宁砚就从一个当地一个乡绅那里花六十两买了十亩良田,旱地与水田各五亩。
一般良田的市价在七两到八两一亩,但那名乡绅有意结交宁砚,就六两一亩卖给了他。
将田买回来后,宁砚就全部租了出去。
当时他还笑自己真的成了一个古人了,有钱不做别的,就买地。
管光武喜欢上了写话本,好在书中满足他求仙问道的愿望,还给自己取了一个“文武散仙”的浑号。
而宁砚喜欢上了这种坐着收钱的感觉,于是两人一拍即合,继续合作了下去。
他看过的不少,虽然不能将所有情节、人物都记住,但记几个主要人物和剧情的大致走向还是可以的。
至于具体的内容,就可以交给管光武自由发挥了。
他交给小六子的那张纸上就是他给管光武的第二本书——还珠楼主的,这本可以说是开了仙侠先河的著作。
上面记载了几个主要人物和故事的开头以及结局。
至于其他的,记忆早就模糊了。
他就自己想象写了两三个情节的大纲,用来给管光武启发思绪用。
接下来怎么写就不是他要操心的事情了。
他只需要坐着等钱来就好。
这本不行,那就下本继续,反正他还有的是想法。
管小六走后,宁砚从钱袋里摸出了一块银锭塞到了陆秋歌手里,笑呵呵地说到:“拿着存点私房钱,我知道女人有钱会心安几分。”
陆秋歌被逗笑了,弯着眉眼问道:“你知道?你从哪儿知道的?”
宁砚玩笑的道:“反正我就是知道。
以后啊,我每个月都要帮你存私房钱。
要是哪一天我对不起你了,你就用钱雇人揍我一顿出气。”
陆秋歌看着那双清亮的眼睛,心底颤了一下,然后轻轻的攥紧了手中那锭银子带着温度的银子。
**
二月二十八日,已经收拾好行囊的宁砚便启程进京赶考。
这次要去的时间更长,交通工具的落后,光是一来一去路上便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
再加上考试、等放榜的时间,等他回来的时候,春天都变夏天了。
怕分别的时候不舍,宁砚在天还未亮的时候就稍稍的出发了。
他不知道的是有人起的更早,一直默默的目视着他离开,然后躞蹀回房,拥被难眠。
这一次宁砚赶考条件好上了不少,因为凤鸣县刚好有一个商队要进京,管光武出面让他们顺便把宁砚也给带上。
宁砚待在马车里,被颠了几天后也渐渐适应了下来。
和他同坐的是商队的东家和账房先生。
一路上宁砚从这个走南闯北的东家口中了解到了不少大凉朝各处的风土人情,丝毫不觉得行程枯燥无聊。
九天后,当看到眼前高约六丈的雄伟城墙时,宁砚还被震撼了一把。
由大凉开国帝王亲爱写下的“上元府”三字更有着囊括四海,包举宇内的霸气。
经过盘查后的冯姓东家朝宁砚走来。
“宁公子,进城后你还要和我们同行吗?”
宁砚回道:“已经叨扰东家这么多天了,就不继续麻烦了,我自行进城就好。”
冯姓东家洒脱抱拳道:“那我们就此别过,以后有缘再见。
冯某提前在这里祝你金榜题名,衣锦还乡!”
宁砚也学着冯姓东家的样子抱拳。
“宁砚也在这里愿东家商途顺利,家藏万贯!”
在城门口和商队分别之后,宁砚就独自进了城,找了家客栈住下。
在等会试开始的时间,他除了去看了一趟贡院的位置外,哪儿也没去。
直到三月八日,宁砚进入贡院。
三月九日,会试第一场开始。
三月十二日,会试第
二场开始。
三月十五日,
为此,宁砚专门给自己定了一个学习计划,开始了规律的早起晚睡的生活。
好的是一月过后,天气已经开始回暖,不用读一会儿就得去火盆旁烤一会儿。
宁家书房中的各种典籍涉及的范围极广,史料也很丰富,宁砚就一点点补充着自己缺失的那段历史。
书房中还有不少宁伯生为官时留下的手札,记载的是宁伯生对一些朝政的看法和认识,让宁砚从中了解到了大凉朝如今的基本情况。
白驹过隙,时间飞逝,转眼间阳春二月都已经过去了一大半。
“扣扣”,敲门声响起,宁砚视线也不从书上移开便直接开口道:“秋歌你直接进来就行。”
门被打开后,陆秋歌站在门口说到:“砚哥儿,管家小六来找你。”
宁砚闻言,便放下了书。
“我这就来。”
说着,宁砚在左手旁取了两张折叠整齐的纸起身出了书房。
陆秋歌跟在他的身旁,看到宁砚眼底淡淡的青黑色有些心疼。
“砚哥儿,别太累到自己了。”
宁砚点头道:“嗯,我知道,今天我肯定早点睡。”
但陆秋歌看他随意的样子就知道他没将自己的这话放在心上。
在心底轻轻叹了一口气,便开始寻思中午做什么饭给宁砚补身体。
在堂屋侯着的管小六一看到宁砚的身影出现,堆起了笑容就走上前。
“小六子见过宁公子!”
宁砚指了指椅子道:“坐下喝杯茶?”
管小六连忙摆手。
“不了不了,少爷还在等着我呢。”
他是什么身份,怎么可能敢坐那喝宁砚的茶。
“你把这个给他就行。”
宁砚将那两张纸递给了他。
小六子双手接过,然后又递上了一个钱袋。
“这是这个月到现在为止的分利,一共二十两三百四十五文。”
宁砚接过钱袋还惊讶了一下。
“这么多?”
管小六解释道:“我家老爷这个月去广安府了,所以书就卖的多了一点,钱也就多了些。”
他口中的书,是宁砚口述,管光武写出来的。
管光武自从那天放下话后,真的如他说的那样,将他给他讲的写了出来。
在写书的时候,他以前不务正业看的那些志怪记神的书派上了用场。
他将宁砚讲的只有骨架的故事充实丰满,写成话本,印刷成书。
然后利用他那个亲生的爹的商路将书给卖了出去,销量还十分可观。
虽然除了故事主线还在,已经和原著差到了十万八千里,但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开先河的书。
难登大雅之堂,却足够抓人眼球。
管光武也没有忘记他之前说的话,将赚的钱两人五五分账。
宁砚就待在家里学习,却每月都有一笔收入入账。
开年的第一个月,宁砚就从一个当地一个乡绅那里花六十两买了十亩良田,旱地与水田各五亩。
一般良田的市价在七两到八两一亩,但那名乡绅有意结交宁砚,就六两一亩卖给了他。
将田买回来后,宁砚就全部租了出去。
当时他还笑自己真的成了一个古人了,有钱不做别的,就买地。
管光武喜欢上了写话本,好在书中满足他求仙问道的愿望,还给自己取了一个“文武散仙”的浑号。
而宁砚喜欢上了这种坐着收钱的感觉,于是两人一拍即合,继续合作了下去。
他看过的不少,虽然不能将所有情节、人物都记住,但记几个主要人物和剧情的大致走向还是可以的。
至于具体的内容,就可以交给管光武自由发挥了。
他交给小六子的那张纸上就是他给管光武的第二本书——还珠楼主的,这本可以说是开了仙侠先河的著作。
上面记载了几个主要人物和故事的开头以及结局。
至于其他的,记忆早就模糊了。
他就自己想象写了两三个情节的大纲,用来给管光武启发思绪用。
接下来怎么写就不是他要操心的事情了。
他只需要坐着等钱来就好。
这本不行,那就下本继续,反正他还有的是想法。
管小六走后,宁砚从钱袋里摸出了一块银锭塞到了陆秋歌手里,笑呵呵地说到:“拿着存点私房钱,我知道女人有钱会心安几分。”
陆秋歌被逗笑了,弯着眉眼问道:“你知道?你从哪儿知道的?”
宁砚玩笑的道:“反正我就是知道。
以后啊,我每个月都要帮你存私房钱。
要是哪一天我对不起你了,你就用钱雇人揍我一顿出气。”
陆秋歌看着那双清亮的眼睛,心底颤了一下,然后轻轻的攥紧了手中那锭银子带着温度的银子。
**
二月二十八日,已经收拾好行囊的宁砚便启程进京赶考。
这次要去的时间更长,交通工具的落后,光是一来一去路上便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
再加上考试、等放榜的时间,等他回来的时候,春天都变夏天了。
怕分别的时候不舍,宁砚在天还未亮的时候就稍稍的出发了。
他不知道的是有人起的更早,一直默默的目视着他离开,然后躞蹀回房,拥被难眠。
这一次宁砚赶考条件好上了不少,因为凤鸣县刚好有一个商队要进京,管光武出面让他们顺便把宁砚也给带上。
宁砚待在马车里,被颠了几天后也渐渐适应了下来。
和他同坐的是商队的东家和账房先生。
一路上宁砚从这个走南闯北的东家口中了解到了不少大凉朝各处的风土人情,丝毫不觉得行程枯燥无聊。
九天后,当看到眼前高约六丈的雄伟城墙时,宁砚还被震撼了一把。
由大凉开国帝王亲爱写下的“上元府”三字更有着囊括四海,包举宇内的霸气。
经过盘查后的冯姓东家朝宁砚走来。
“宁公子,进城后你还要和我们同行吗?”
宁砚回道:“已经叨扰东家这么多天了,就不继续麻烦了,我自行进城就好。”
冯姓东家洒脱抱拳道:“那我们就此别过,以后有缘再见。
冯某提前在这里祝你金榜题名,衣锦还乡!”
宁砚也学着冯姓东家的样子抱拳。
“宁砚也在这里愿东家商途顺利,家藏万贯!”
在城门口和商队分别之后,宁砚就独自进了城,找了家客栈住下。
在等会试开始的时间,他除了去看了一趟贡院的位置外,哪儿也没去。
直到三月八日,宁砚进入贡院。
三月九日,会试第一场开始。
三月十二日,会试第
二场开始。
三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