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二奶奶意有所指道,其实昨天,她就撞见杨老婆子说一些惹人误会的话,让人误会沈凤仙夫妇又怎么怎么了。
心虚的杨老婆子不敢回嘴,只是尴尬笑了笑:“是啊是啊,就说三道沟吴三妹吧,那脸丢得可远了,就是继东姑都知道那事儿。”
“是吧,所以这人啊,得管一管自己的嘴,别张口就来,惹人厌烦不说,还把自己一辈子的名声给毁了是不是?我就是过来和你说说话,也没啥意思,你别放心上,我回去了,沈凤仙啊,你慢慢忙。”
“欸。”沈凤仙应着。
她走后,杨老婆子磨了磨牙:“她就是故意的。”
“娘,您说啥?”
沈凤仙故意问道。
“没有,”杨老婆子赶忙道,“我去看看锅里还有没有水,我也想洗一洗。”
侯长亮和谭佳雨背着孩子过来的时候,杨继西正在打扫猪圈。
康嫂热情地招呼他们,过了一会儿后,侯长亮夫妇又提着东西来了他们家。
“拿啥东西,把姨当外人啊?”
杨二奶奶骂道。
侯长亮腼腆道:“都是自家做的米糖,我娘做的,可得让您尝尝。”
“你娘做的啊?”
杨二奶奶顿时眉开眼笑地接过了。
杨二爷爷见此笑了笑,请夫妻二人吃点梨子,这是从于大那弄回来的。
杨继西和侯长亮说了会话后,对方才不好意思道:“是这样的,我想问问你们杂货铺收米糖不?”
侯母做的米糖比起卖的也不差。
“米糖我们不收,”杨继西说,入口的东西,他们不会收私人做的,一般都是拿工厂的比较好,“不过黄豆啊啥的我们都收。”
“哦哦。”侯长亮点头。
“是不是想做生意?”
杨继西又问。
“是有这个想法。”侯长亮露出笑。
“这简单啊,你们做好米糖后,可以去镇上卖,赶集的时候去就是了,平日里还是能干活的,不影响。”
杨继西想了想说。
第一百四十一章
侯长亮闻言双眼一亮:“这倒是一个法子。”
“而且你们家离隔壁镇子也不远, 就两边镇子一起卖,可能卖得更好,”杨继西想到三道沟去隔壁镇子的距离说,“但是第一次卖的时候, 咱们少做点, 看看情况, 再决定第二次的量。”
侯长亮连连点头, 满眼期盼地看着杨继西:“我都记在脑子里了!”
见此杨继西又说:“最好固定在一处位置卖, 而且别人买的时候,一定要跟对方说一下自己的招牌。”
“招牌?”
侯长亮挠头, “我们没有招牌诶。”
“咋没有啊,”谭佳雨听到他们的话后,凑过来道, “侯家米糖,不就是个招牌了吗?”
再加上我们是三道沟侯家卖米糖的, 那就更有定位了!
“这个不错, ”杨继西点头, “而且在生产队也能卖,我们家铺子虽然在镇上, 但家里也是放着盐啥的,就是为了方便队里的人。”
毕竟为了买一袋盐跑去镇上,那也是费腿的。
说着说着, 就说起各自生产队的路了。
“你们队里的路还好, 大路就在生产队外面没有多远的地方,就是拖拉机柴油机啥的过来也行, 可我们三道沟就不成了。”
侯长亮两只手比画了一下, “就说从幸福镇这边回我们三道沟那, 大路就到老马沟岔路口过去一点,小路到我们生产队,还有一个多小时呢。”
“这家里有点急事啥的,板车和牛车都用不了。”这个谭佳雨深有体会,当初侯长亮上门求亲的时候,谭家其实对他们队里的路况也有过考虑,不过最后还是觉得人比生活环境要重要些。
“我听隔壁的王大嫂说,石永洞那边已经开始修大路了,好几个生产队跟前都通了路呢。”
孙桂芳也过来了,一边说一边在杨继西身旁坐下说。
“王大哥是邮递员,他每天在各个生产队跑,看得多,知道的也多。”杨继西解释了一下。
“也不知道我们啥时候可以修路。”侯长亮感慨道。
前几天还在和侯长亮夫妇谈修路的事儿呢,今儿杨继西刚准备带葱头出去溜达一圈,就听见让大伙儿开会的铜锣声。
杨继西蹲下身,摸了摸葱头的狗头:“回来带你去玩儿。”
葱头蹭了蹭他的手心,乖巧地趴在院门后继续睡觉。
队长开会说的是修路的事儿,现在秋收完了,地里的活儿也没那么繁重,承包地的粮食也称过了,所以得闲的人还挺多。
“咱们门前的路就差那么一点就全是直通镇上的大路了,大家伙儿努把力,咱们把这大路直接修到生产队门口,那咱们去镇上不就更方便了。”
晒坝上,队长站在最前面大声说道。
“再说每年秋收和卖菜啥的,我们都得把东西背到大路那边去,人家的货车在那等着,要是把路修好,那我们就不用那么费力了。”
这个会开完后,得到了大伙儿的支持,第二天杨继西就加入了修路队。
这也是有工分的,不过没有地里那种活儿多。
别看行走只有十几分钟的小路,这弄起来还真有些麻烦,地下的石头要是多,那就得凿开才能继续。
大伙儿干得热火朝天,副队长见下午大家没啥精神,于是起头唱起歌,杨继西埋头干活,怎么也不肯加入。
他唱歌贼难听,都是自己人他不想误伤了。
杨继康唱歌洪亮得很,这三十多个人里,就他声音最大,副队长干脆把起头唱歌的任务交给他。
于是在修路的这些天,杨家大院时不时就响起杨继康唱团结歌的声音,这天下雨,杨继西坐在堂屋和杨二爷爷说话呢,就听见隔壁又开始了。
他叹了口气:“康哥这是上头了啊。”
杨二奶奶闷笑道:“我听你大娘说,他是为了练习,这样带头唱歌的时候也好听点。”
正说着呢,又听见欢欢和乐乐奶声奶气跟着唱歌的声音。
啥咱们乡民有力量,有力量……
杨继西捂住耳朵,不行不行,太上头了,脑子里都开始自动跟唱了!
得知他们队里在修路,隔壁队也开始躁动了,渐渐地一个接着一个的生产队,带着自家队员开始修路。
这让得到消息的镇长很是吃惊,还特意下乡四处看了看,发现大伙儿热情高涨得很,而且路也差不多都修到自家生产队门口了,这对以后的发展可是很有利的!
但也有修不了的,比如三道沟,一个多小时的小路呢,那可不是十几天一个月能干完的,所以即便得知水竹林生产队和老马沟生产队大路已经修到门口了,三道沟的队长也无能为力。
好在他们队的人没闹,不然这队长就更难了。
县里的报社特意来拍了照片,也不知道怎么的,就上了他们省城报纸上,然后修路风就开始流行起来了。
想致富,先修路。
这个话得晚好几年才能听见,但是现在,杨继西瞅着镇上公告墙上的那几个眼熟的大字,再次感慨:“变化真的大啊。”
队里的路已经修完了,如今也十月底,杨继西还没去收下半年的房租,这不,才从县里回来,天也快黑了,所以杨继西直接去了铺子上。
孙桂芳正在做饭,嫣嫣和平安都在老家,杨幺妹一边织毛衣,一边守着前屋的东西,要是有人来买啥,也有人。
听见脚步声,杨幺妹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笑着起身想问对方买点啥呢,结果发现是杨继西。
“哥啊!”
“就是我。”杨继西是直接从生产队去县里的,之前没来铺子上,这回来了才过来的。
杨幺妹移开长桌,杨继西背着背篓进来了,还从背篓里拿出几个苹果放在桌上:“张姨给的,洗了自己吃啊。”
“欸。”杨幺妹应着,而这会儿刚好有人来,她便去卖东西了,杨继西则是去灶房跟孙桂芳说了会话,然后洗手帮忙。
“张爱民他们在门前卖饺子,每天卖一上午,生意还不错呢,还说过了年就给我们交一年的房租了,不再半年半年的给。”
杨继西说起这个事儿。
“那挺好啊,”孙桂芳把清水南瓜舀进大碗里,“我听张姨说过,这张大哥家里那位手可巧了,我看这生意要是做大了,还能租个铺子卖大些,那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侯兄弟他们的米糖也打出名声了,今儿我们在县里碰见,他刚去商局那边弄了营业证,准备下一次卖米糖的时候,就放在一旁给大伙儿看。”
杨继西把南瓜端到堂屋后,很快又回来了。
“康哥他们在编竹篮,拿到县里的杂货铺去卖的,他们的竹篮小巧精致,卖得还不错呢。”
他们这杂货铺没收竹制品,一是会这门手艺的人不少,镇上不好卖出去,二是占地方,他们的货又到了许多,两个房间都堆了好些了,竹篮再来,那就没地儿咯。
“前天大嫂还过来卖鸡蛋呢,”孙桂芳又说起沈凤仙,“她还跟我打听隔壁柳婶子回来没,说是回去跟三婶说,你说是三婶打听,还是她想给三婶听啊?”
杨继西闻言一笑:“那就不知道咯。”
他好久没去杨老婆子那边了,杨老婆子最近也很少出门,都在家待着。
杨继北回去背粮食倒也容易,杨二奶奶还说杨老汉二人这是转了性了呢。
吃过饭后,杨继西帮着收拾好,就准备去洗澡,结果刚回来的王成功拿来了一封信,这是李成杰寄给他们夫妻的。
“这还是第一次单独给咱们寄信呢。”杨继西说。
李成杰出去后,也不是没来过信,但多是给成才,然后里面向他们问好的话,成才会拿过来给杨继西他们还有陈翔看。
“拆开看看说了啥。”
孙桂芳也好奇。
杨幺妹见有孩子过来买糖,便出去招呼小客人了。
李成杰在信上说,他现在在搞服装店,才这么点时间,就发觉这里面的商机非常大,所以他也不开店了,想直接搞个服装厂。
这可要老多钱了,李嫂那边还要运转生意,抽出来的钱也没有太多,所以李成杰手里缺钱。
如果杨继西他们愿意参与,那就当他们的创业金了,里面还有两张火车票,说他们可以先过去看看再做决定。
心虚的杨老婆子不敢回嘴,只是尴尬笑了笑:“是啊是啊,就说三道沟吴三妹吧,那脸丢得可远了,就是继东姑都知道那事儿。”
“是吧,所以这人啊,得管一管自己的嘴,别张口就来,惹人厌烦不说,还把自己一辈子的名声给毁了是不是?我就是过来和你说说话,也没啥意思,你别放心上,我回去了,沈凤仙啊,你慢慢忙。”
“欸。”沈凤仙应着。
她走后,杨老婆子磨了磨牙:“她就是故意的。”
“娘,您说啥?”
沈凤仙故意问道。
“没有,”杨老婆子赶忙道,“我去看看锅里还有没有水,我也想洗一洗。”
侯长亮和谭佳雨背着孩子过来的时候,杨继西正在打扫猪圈。
康嫂热情地招呼他们,过了一会儿后,侯长亮夫妇又提着东西来了他们家。
“拿啥东西,把姨当外人啊?”
杨二奶奶骂道。
侯长亮腼腆道:“都是自家做的米糖,我娘做的,可得让您尝尝。”
“你娘做的啊?”
杨二奶奶顿时眉开眼笑地接过了。
杨二爷爷见此笑了笑,请夫妻二人吃点梨子,这是从于大那弄回来的。
杨继西和侯长亮说了会话后,对方才不好意思道:“是这样的,我想问问你们杂货铺收米糖不?”
侯母做的米糖比起卖的也不差。
“米糖我们不收,”杨继西说,入口的东西,他们不会收私人做的,一般都是拿工厂的比较好,“不过黄豆啊啥的我们都收。”
“哦哦。”侯长亮点头。
“是不是想做生意?”
杨继西又问。
“是有这个想法。”侯长亮露出笑。
“这简单啊,你们做好米糖后,可以去镇上卖,赶集的时候去就是了,平日里还是能干活的,不影响。”
杨继西想了想说。
第一百四十一章
侯长亮闻言双眼一亮:“这倒是一个法子。”
“而且你们家离隔壁镇子也不远, 就两边镇子一起卖,可能卖得更好,”杨继西想到三道沟去隔壁镇子的距离说,“但是第一次卖的时候, 咱们少做点, 看看情况, 再决定第二次的量。”
侯长亮连连点头, 满眼期盼地看着杨继西:“我都记在脑子里了!”
见此杨继西又说:“最好固定在一处位置卖, 而且别人买的时候,一定要跟对方说一下自己的招牌。”
“招牌?”
侯长亮挠头, “我们没有招牌诶。”
“咋没有啊,”谭佳雨听到他们的话后,凑过来道, “侯家米糖,不就是个招牌了吗?”
再加上我们是三道沟侯家卖米糖的, 那就更有定位了!
“这个不错, ”杨继西点头, “而且在生产队也能卖,我们家铺子虽然在镇上, 但家里也是放着盐啥的,就是为了方便队里的人。”
毕竟为了买一袋盐跑去镇上,那也是费腿的。
说着说着, 就说起各自生产队的路了。
“你们队里的路还好, 大路就在生产队外面没有多远的地方,就是拖拉机柴油机啥的过来也行, 可我们三道沟就不成了。”
侯长亮两只手比画了一下, “就说从幸福镇这边回我们三道沟那, 大路就到老马沟岔路口过去一点,小路到我们生产队,还有一个多小时呢。”
“这家里有点急事啥的,板车和牛车都用不了。”这个谭佳雨深有体会,当初侯长亮上门求亲的时候,谭家其实对他们队里的路况也有过考虑,不过最后还是觉得人比生活环境要重要些。
“我听隔壁的王大嫂说,石永洞那边已经开始修大路了,好几个生产队跟前都通了路呢。”
孙桂芳也过来了,一边说一边在杨继西身旁坐下说。
“王大哥是邮递员,他每天在各个生产队跑,看得多,知道的也多。”杨继西解释了一下。
“也不知道我们啥时候可以修路。”侯长亮感慨道。
前几天还在和侯长亮夫妇谈修路的事儿呢,今儿杨继西刚准备带葱头出去溜达一圈,就听见让大伙儿开会的铜锣声。
杨继西蹲下身,摸了摸葱头的狗头:“回来带你去玩儿。”
葱头蹭了蹭他的手心,乖巧地趴在院门后继续睡觉。
队长开会说的是修路的事儿,现在秋收完了,地里的活儿也没那么繁重,承包地的粮食也称过了,所以得闲的人还挺多。
“咱们门前的路就差那么一点就全是直通镇上的大路了,大家伙儿努把力,咱们把这大路直接修到生产队门口,那咱们去镇上不就更方便了。”
晒坝上,队长站在最前面大声说道。
“再说每年秋收和卖菜啥的,我们都得把东西背到大路那边去,人家的货车在那等着,要是把路修好,那我们就不用那么费力了。”
这个会开完后,得到了大伙儿的支持,第二天杨继西就加入了修路队。
这也是有工分的,不过没有地里那种活儿多。
别看行走只有十几分钟的小路,这弄起来还真有些麻烦,地下的石头要是多,那就得凿开才能继续。
大伙儿干得热火朝天,副队长见下午大家没啥精神,于是起头唱起歌,杨继西埋头干活,怎么也不肯加入。
他唱歌贼难听,都是自己人他不想误伤了。
杨继康唱歌洪亮得很,这三十多个人里,就他声音最大,副队长干脆把起头唱歌的任务交给他。
于是在修路的这些天,杨家大院时不时就响起杨继康唱团结歌的声音,这天下雨,杨继西坐在堂屋和杨二爷爷说话呢,就听见隔壁又开始了。
他叹了口气:“康哥这是上头了啊。”
杨二奶奶闷笑道:“我听你大娘说,他是为了练习,这样带头唱歌的时候也好听点。”
正说着呢,又听见欢欢和乐乐奶声奶气跟着唱歌的声音。
啥咱们乡民有力量,有力量……
杨继西捂住耳朵,不行不行,太上头了,脑子里都开始自动跟唱了!
得知他们队里在修路,隔壁队也开始躁动了,渐渐地一个接着一个的生产队,带着自家队员开始修路。
这让得到消息的镇长很是吃惊,还特意下乡四处看了看,发现大伙儿热情高涨得很,而且路也差不多都修到自家生产队门口了,这对以后的发展可是很有利的!
但也有修不了的,比如三道沟,一个多小时的小路呢,那可不是十几天一个月能干完的,所以即便得知水竹林生产队和老马沟生产队大路已经修到门口了,三道沟的队长也无能为力。
好在他们队的人没闹,不然这队长就更难了。
县里的报社特意来拍了照片,也不知道怎么的,就上了他们省城报纸上,然后修路风就开始流行起来了。
想致富,先修路。
这个话得晚好几年才能听见,但是现在,杨继西瞅着镇上公告墙上的那几个眼熟的大字,再次感慨:“变化真的大啊。”
队里的路已经修完了,如今也十月底,杨继西还没去收下半年的房租,这不,才从县里回来,天也快黑了,所以杨继西直接去了铺子上。
孙桂芳正在做饭,嫣嫣和平安都在老家,杨幺妹一边织毛衣,一边守着前屋的东西,要是有人来买啥,也有人。
听见脚步声,杨幺妹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笑着起身想问对方买点啥呢,结果发现是杨继西。
“哥啊!”
“就是我。”杨继西是直接从生产队去县里的,之前没来铺子上,这回来了才过来的。
杨幺妹移开长桌,杨继西背着背篓进来了,还从背篓里拿出几个苹果放在桌上:“张姨给的,洗了自己吃啊。”
“欸。”杨幺妹应着,而这会儿刚好有人来,她便去卖东西了,杨继西则是去灶房跟孙桂芳说了会话,然后洗手帮忙。
“张爱民他们在门前卖饺子,每天卖一上午,生意还不错呢,还说过了年就给我们交一年的房租了,不再半年半年的给。”
杨继西说起这个事儿。
“那挺好啊,”孙桂芳把清水南瓜舀进大碗里,“我听张姨说过,这张大哥家里那位手可巧了,我看这生意要是做大了,还能租个铺子卖大些,那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侯兄弟他们的米糖也打出名声了,今儿我们在县里碰见,他刚去商局那边弄了营业证,准备下一次卖米糖的时候,就放在一旁给大伙儿看。”
杨继西把南瓜端到堂屋后,很快又回来了。
“康哥他们在编竹篮,拿到县里的杂货铺去卖的,他们的竹篮小巧精致,卖得还不错呢。”
他们这杂货铺没收竹制品,一是会这门手艺的人不少,镇上不好卖出去,二是占地方,他们的货又到了许多,两个房间都堆了好些了,竹篮再来,那就没地儿咯。
“前天大嫂还过来卖鸡蛋呢,”孙桂芳又说起沈凤仙,“她还跟我打听隔壁柳婶子回来没,说是回去跟三婶说,你说是三婶打听,还是她想给三婶听啊?”
杨继西闻言一笑:“那就不知道咯。”
他好久没去杨老婆子那边了,杨老婆子最近也很少出门,都在家待着。
杨继北回去背粮食倒也容易,杨二奶奶还说杨老汉二人这是转了性了呢。
吃过饭后,杨继西帮着收拾好,就准备去洗澡,结果刚回来的王成功拿来了一封信,这是李成杰寄给他们夫妻的。
“这还是第一次单独给咱们寄信呢。”杨继西说。
李成杰出去后,也不是没来过信,但多是给成才,然后里面向他们问好的话,成才会拿过来给杨继西他们还有陈翔看。
“拆开看看说了啥。”
孙桂芳也好奇。
杨幺妹见有孩子过来买糖,便出去招呼小客人了。
李成杰在信上说,他现在在搞服装店,才这么点时间,就发觉这里面的商机非常大,所以他也不开店了,想直接搞个服装厂。
这可要老多钱了,李嫂那边还要运转生意,抽出来的钱也没有太多,所以李成杰手里缺钱。
如果杨继西他们愿意参与,那就当他们的创业金了,里面还有两张火车票,说他们可以先过去看看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