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哒!哒!”
夜幕时分,数十名使者手持符节,纵马冲出了皇城大门,直奔各位文武重臣的府邸,扣打门扉,传达旨意。
皇帝召唤,谁敢不来,大臣们无论是在休息,还是在与妻妾们探讨生命的起源,全都从床上一跃而起,穿戴整齐之后,或是乘车,或是骑马直奔皇宫而来!
同时暗暗思量着,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惹的皇帝深夜大聚群臣,莫非西边那位下手了吗?
若果真如此,自己是带着妻子儿女逃跑呢,还是换一身白色衣服,跪在洛阳城门口恭迎大驾,至于出兵对抗,根本没有胜算可言!
…………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谢陛下!”
半个时辰之后,文武群臣齐聚太极殿中,有曹休、曹真、夏侯尚、夏侯称、陈群、华歆、王朗……共计四五十人之多,排在末尾的正是司马懿!
三年多过去了,别人或是加官进爵,或是增加食邑,都在一步一步往上爬,只有司马懿原地踏步,还是一个毫无实权的谏议大夫!
不过吗,司马懿的官职未变,身份却截然不同了,已经成为了司马氏家主,拥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原来三年前,因为争鸣学府搬迁之事,太傅-司马防气的口吐鲜血,很快就撒手人寰了,临终立下遗嘱,让嫡长子司马朗继承家主之位,其余七子尽心辅佐!
又过了一年过,兖州地区爆发了瘟疫,司马朗身为兖州刺史,亲自带人巡视灾情,给百姓们派医送药,很快就控制住了瘟疫,没想自己却感染了疾病,很快逝世,时年仅四十七岁。
司马朗没有子嗣,故而这家主之位,就落入了二弟司马懿手中,而司马家族这几年风生水起,已经成为士族集团的领头羊了,故而别看司马懿官小职卑,却有操纵天下风云的力量呢!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在传阅了江东风灾的消息后,曹丕与文武重臣们开始议事了。
“千秋功业,首在一统,此万古不变之至理也,未尝有疆土四分五裂,而百姓可得安居乐业者!
太祖武皇帝戎马一生,旌旗所到之处,诸侯束手,蛮夷降伏,方才荡平中原,开创大魏基业,至今仍未归顺者,仅有西蜀、东吴而已!
朕自登基称帝以来,一心完成太祖武皇帝遗愿,早日实现一统之伟业,然不忍百姓受战乱之苦,故而数年以来施仁政、兴教化,意欲以礼仪代替兵戈!
未想东吴倒行逆施,以至上天降下灾祸,飓风过处,寸草不留,百姓们田园尽毁,死伤者不计其数,朕身为天下共主,又岂能坐视不理呢?
朕意已决,即日挥师南下,踏平江东,救万千百姓于水火之中,生擒碧眼小儿,问罪于御阶之前,诸位皆朕股肱之臣,征讨江东有何良策啊?”
曹丕的言辞很谦逊,口气却极为坚定,这就是告诉文武重臣们,今夜把你们召集来,不是商议是否讨伐东吴,而是如何讨伐东吴,这一仗必打无疑了!
“陛下德布四方,仁及万物,虽唐、虞无以过此,如今兴仁义之师,伐有罪之邦,江东百姓必箪食壶浆,以迎陛下之王师也,踏平江东易如反掌,臣等提前为陛下贺--万岁,万万岁!”
群臣都是‘聪明人’,纷纷赞成出兵讨伐东吴,而且这一仗也是非打不可的!
一则,机会太难得了,趁着风灾攻打东吴,可收事半功倍之效,要是过上一两年,等东吴缓过这口气来,恐怕胜算就小的多了。
二则,如今大魏东、西分治,长安方面处处占据上风,早晚把洛阳方面吃个干净,那时候曹家皇位难保不说,士族集团也要跟着一起倒霉!
要想死中求活,就必须出兵踏平东吴,再逆江而上灭了西蜀,如此天下三分有其二,也就不用畏惧萧氏了,刀兵相见也有六分胜算!
因此上,曹丕与士族集团有矛盾不假,在出兵的意见上却极为一致,决定好好的‘精诚团结’一次!
讨伐东吴已定,接下来,就是商议三件大事了:
第一,出动多少兵马讨伐东吴?
第二,什么时候出兵讨伐东吴?
第三,谁来带兵讨伐东吴?
第一个问题就不好解决,东吴虽然元气大伤,可外有三江天险,内有六郡之地,上有陆逊这般英武统帅,下有近三十万精锐兵马,以及几千艘大小战船,其实力仍不容小觑啊!
曹丕与群臣商议认为,至少要征召五十万兵马,两百万民夫,以及大量的钱财、军械、粮草、战船……这一仗才有胜算!
按照道理来说,大魏人口众多,府库充足,更有上百万精兵强将,召集这些兵马钱粮不是难事!
问题是,这一仗是东边要打的,西边未必会帮忙,就算萧逸有意出兵助战,曹丕等人也不会同意的,因为胜利果实不容瓜分!
如此一来,靠着半个魏国讨伐东吴,其压力就成倍增加了,必须大肆征兵、征税、征粮,甚至是把家底全部掏空,豁出身家性命打这一仗!
想到这里,曹丕不禁犹豫起来了,这种赌国运的仗太冒险了,打赢了还好说,万一不幸打败,曹魏可就天塌地陷了。
可是大好机会摆在眼前,错过又太可惜了,何况出兵的话说出去了,自己身为一国之君,总不能出尔反尔吧?
“陛下吊民伐罪,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乃是大仁大义大爱之举,臣弟不才,愿尽微薄之力,助陛下成此功业也!
臣弟封国内一切兵马、钱粮、物资,皆愿听从朝廷调度,倾尽所有,在所不惜!”
……
“哈哈,有王弟鼎力相助,朕何愁大事不成啊,待到踏平江东之后,朕就封你为吴王,定都健康城,尽领六郡之封地,子孙世袭罔替!”
“臣弟谢陛下隆恩!”
人在犹豫不决的时候,那怕一点点精神上的支持,都可以起到极大帮助,何况是整整一个封国之力呢!
在曹熊鼎力支持下,曹丕终于下定了决心,倾尽所有打这一仗,毕竟自己的胜算还是很大的,起码有八成左右,老天爷保护过东吴一次了,不会再保佑第二次吧?
另外吗,本着投桃报李的规矩,曹丕给弟弟画了一张大饼,至于最后能不能兑现,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第二个问题更难解决了,因为事先毫无准备,曹魏方面至少需要四个月时间,才能完成战争总动员!
现在是十月下旬了,也就是说最快明年二月份,五十万大军、二百万民夫才能集结完毕,正好赶上春耕,田地中最需要劳动力的时候!
二月份出兵的话,势必影响春耕劳作,士兵、百姓们心怀怨愤不说,明年的粮食还会大幅减产,直接影响到府库税收啊!
可是推迟一天出兵,东吴就多恢复一分元气,并会做好迎战准备,这对曹军南下极为不利,不要忘了,南方天气温暖,春天也来的更早一些,北方还在耕地之时,南方已经播种结束了!
“传旨各州、郡、县官员,明年二月份之前,一定要把兵员、粮草、车船全部准备完毕,谁敢耽误了南征大事,朕就砍了他的脑袋祭旗!
再晓谕黎民百姓们,咬紧牙关,稍忍阵痛,等到朕荡平江东之后,会颁圣旨大赦天下,并减免三年的赋税、劳役!”
“遵旨!”
曹丕敢用大魏国运做赌注,自然不在乎几句民骂了,当场做出了决定,明年二月出兵南下,群臣面面相觑,无一人敢于反对的!
第三个问题最难解决了,也是南征胜败的关键,谁来做大军统帅?
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统帅能力的比拼,一名优秀的统帅,往往能够以少胜多,扭转不利的局面呢!
江东大都督陆逊,文武双全,水战、陆战皆精,在征讨山越的战争中大显身手,立下过一月之内十战十捷,征服五十二部的战功,其本领绝不在当年的周公瑾之下!
环顾曹魏方面,能够稳胜陆逊一筹的,恐怕只有萧逸一人了,可眼前这种局势,肯定不能让萧逸统兵的,至于其他将领吗……
曹休、曹真忠诚有余,可惜能力不足,二人仅为将才,不是帅才,根本承担不起统军灭国的重任,强行任命只会葬送无辜将士性命!
司马懿倒是文韬武略,本领不在陆逊之下,可这头‘冢虎’的城府太深了,赋予倾国之兵马,实在让人放心不下!
“诸位爱卿不必狐疑,朕已经决定了,御驾亲征,讨伐东吴!”
“陛下?”
“嗯!”
“陛下圣明!”
很快的,讨伐圣旨正式颁布,魏国东部的豫、兖、徐、青、冀各州、郡全动员起来了,征兵、征税、征粮……弄的百姓们不得安生,怨声载道!
。
夜幕时分,数十名使者手持符节,纵马冲出了皇城大门,直奔各位文武重臣的府邸,扣打门扉,传达旨意。
皇帝召唤,谁敢不来,大臣们无论是在休息,还是在与妻妾们探讨生命的起源,全都从床上一跃而起,穿戴整齐之后,或是乘车,或是骑马直奔皇宫而来!
同时暗暗思量着,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惹的皇帝深夜大聚群臣,莫非西边那位下手了吗?
若果真如此,自己是带着妻子儿女逃跑呢,还是换一身白色衣服,跪在洛阳城门口恭迎大驾,至于出兵对抗,根本没有胜算可言!
…………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谢陛下!”
半个时辰之后,文武群臣齐聚太极殿中,有曹休、曹真、夏侯尚、夏侯称、陈群、华歆、王朗……共计四五十人之多,排在末尾的正是司马懿!
三年多过去了,别人或是加官进爵,或是增加食邑,都在一步一步往上爬,只有司马懿原地踏步,还是一个毫无实权的谏议大夫!
不过吗,司马懿的官职未变,身份却截然不同了,已经成为了司马氏家主,拥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原来三年前,因为争鸣学府搬迁之事,太傅-司马防气的口吐鲜血,很快就撒手人寰了,临终立下遗嘱,让嫡长子司马朗继承家主之位,其余七子尽心辅佐!
又过了一年过,兖州地区爆发了瘟疫,司马朗身为兖州刺史,亲自带人巡视灾情,给百姓们派医送药,很快就控制住了瘟疫,没想自己却感染了疾病,很快逝世,时年仅四十七岁。
司马朗没有子嗣,故而这家主之位,就落入了二弟司马懿手中,而司马家族这几年风生水起,已经成为士族集团的领头羊了,故而别看司马懿官小职卑,却有操纵天下风云的力量呢!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在传阅了江东风灾的消息后,曹丕与文武重臣们开始议事了。
“千秋功业,首在一统,此万古不变之至理也,未尝有疆土四分五裂,而百姓可得安居乐业者!
太祖武皇帝戎马一生,旌旗所到之处,诸侯束手,蛮夷降伏,方才荡平中原,开创大魏基业,至今仍未归顺者,仅有西蜀、东吴而已!
朕自登基称帝以来,一心完成太祖武皇帝遗愿,早日实现一统之伟业,然不忍百姓受战乱之苦,故而数年以来施仁政、兴教化,意欲以礼仪代替兵戈!
未想东吴倒行逆施,以至上天降下灾祸,飓风过处,寸草不留,百姓们田园尽毁,死伤者不计其数,朕身为天下共主,又岂能坐视不理呢?
朕意已决,即日挥师南下,踏平江东,救万千百姓于水火之中,生擒碧眼小儿,问罪于御阶之前,诸位皆朕股肱之臣,征讨江东有何良策啊?”
曹丕的言辞很谦逊,口气却极为坚定,这就是告诉文武重臣们,今夜把你们召集来,不是商议是否讨伐东吴,而是如何讨伐东吴,这一仗必打无疑了!
“陛下德布四方,仁及万物,虽唐、虞无以过此,如今兴仁义之师,伐有罪之邦,江东百姓必箪食壶浆,以迎陛下之王师也,踏平江东易如反掌,臣等提前为陛下贺--万岁,万万岁!”
群臣都是‘聪明人’,纷纷赞成出兵讨伐东吴,而且这一仗也是非打不可的!
一则,机会太难得了,趁着风灾攻打东吴,可收事半功倍之效,要是过上一两年,等东吴缓过这口气来,恐怕胜算就小的多了。
二则,如今大魏东、西分治,长安方面处处占据上风,早晚把洛阳方面吃个干净,那时候曹家皇位难保不说,士族集团也要跟着一起倒霉!
要想死中求活,就必须出兵踏平东吴,再逆江而上灭了西蜀,如此天下三分有其二,也就不用畏惧萧氏了,刀兵相见也有六分胜算!
因此上,曹丕与士族集团有矛盾不假,在出兵的意见上却极为一致,决定好好的‘精诚团结’一次!
讨伐东吴已定,接下来,就是商议三件大事了:
第一,出动多少兵马讨伐东吴?
第二,什么时候出兵讨伐东吴?
第三,谁来带兵讨伐东吴?
第一个问题就不好解决,东吴虽然元气大伤,可外有三江天险,内有六郡之地,上有陆逊这般英武统帅,下有近三十万精锐兵马,以及几千艘大小战船,其实力仍不容小觑啊!
曹丕与群臣商议认为,至少要征召五十万兵马,两百万民夫,以及大量的钱财、军械、粮草、战船……这一仗才有胜算!
按照道理来说,大魏人口众多,府库充足,更有上百万精兵强将,召集这些兵马钱粮不是难事!
问题是,这一仗是东边要打的,西边未必会帮忙,就算萧逸有意出兵助战,曹丕等人也不会同意的,因为胜利果实不容瓜分!
如此一来,靠着半个魏国讨伐东吴,其压力就成倍增加了,必须大肆征兵、征税、征粮,甚至是把家底全部掏空,豁出身家性命打这一仗!
想到这里,曹丕不禁犹豫起来了,这种赌国运的仗太冒险了,打赢了还好说,万一不幸打败,曹魏可就天塌地陷了。
可是大好机会摆在眼前,错过又太可惜了,何况出兵的话说出去了,自己身为一国之君,总不能出尔反尔吧?
“陛下吊民伐罪,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乃是大仁大义大爱之举,臣弟不才,愿尽微薄之力,助陛下成此功业也!
臣弟封国内一切兵马、钱粮、物资,皆愿听从朝廷调度,倾尽所有,在所不惜!”
……
“哈哈,有王弟鼎力相助,朕何愁大事不成啊,待到踏平江东之后,朕就封你为吴王,定都健康城,尽领六郡之封地,子孙世袭罔替!”
“臣弟谢陛下隆恩!”
人在犹豫不决的时候,那怕一点点精神上的支持,都可以起到极大帮助,何况是整整一个封国之力呢!
在曹熊鼎力支持下,曹丕终于下定了决心,倾尽所有打这一仗,毕竟自己的胜算还是很大的,起码有八成左右,老天爷保护过东吴一次了,不会再保佑第二次吧?
另外吗,本着投桃报李的规矩,曹丕给弟弟画了一张大饼,至于最后能不能兑现,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第二个问题更难解决了,因为事先毫无准备,曹魏方面至少需要四个月时间,才能完成战争总动员!
现在是十月下旬了,也就是说最快明年二月份,五十万大军、二百万民夫才能集结完毕,正好赶上春耕,田地中最需要劳动力的时候!
二月份出兵的话,势必影响春耕劳作,士兵、百姓们心怀怨愤不说,明年的粮食还会大幅减产,直接影响到府库税收啊!
可是推迟一天出兵,东吴就多恢复一分元气,并会做好迎战准备,这对曹军南下极为不利,不要忘了,南方天气温暖,春天也来的更早一些,北方还在耕地之时,南方已经播种结束了!
“传旨各州、郡、县官员,明年二月份之前,一定要把兵员、粮草、车船全部准备完毕,谁敢耽误了南征大事,朕就砍了他的脑袋祭旗!
再晓谕黎民百姓们,咬紧牙关,稍忍阵痛,等到朕荡平江东之后,会颁圣旨大赦天下,并减免三年的赋税、劳役!”
“遵旨!”
曹丕敢用大魏国运做赌注,自然不在乎几句民骂了,当场做出了决定,明年二月出兵南下,群臣面面相觑,无一人敢于反对的!
第三个问题最难解决了,也是南征胜败的关键,谁来做大军统帅?
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统帅能力的比拼,一名优秀的统帅,往往能够以少胜多,扭转不利的局面呢!
江东大都督陆逊,文武双全,水战、陆战皆精,在征讨山越的战争中大显身手,立下过一月之内十战十捷,征服五十二部的战功,其本领绝不在当年的周公瑾之下!
环顾曹魏方面,能够稳胜陆逊一筹的,恐怕只有萧逸一人了,可眼前这种局势,肯定不能让萧逸统兵的,至于其他将领吗……
曹休、曹真忠诚有余,可惜能力不足,二人仅为将才,不是帅才,根本承担不起统军灭国的重任,强行任命只会葬送无辜将士性命!
司马懿倒是文韬武略,本领不在陆逊之下,可这头‘冢虎’的城府太深了,赋予倾国之兵马,实在让人放心不下!
“诸位爱卿不必狐疑,朕已经决定了,御驾亲征,讨伐东吴!”
“陛下?”
“嗯!”
“陛下圣明!”
很快的,讨伐圣旨正式颁布,魏国东部的豫、兖、徐、青、冀各州、郡全动员起来了,征兵、征税、征粮……弄的百姓们不得安生,怨声载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