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到他了……

    她苦着脸,声音细弱:“倾倾无意冒犯大师,望大师见谅!那倾倾便先回去了。”

    走至门口,她突然反身回去,一把抱住男人的后背。不等他反应,丢下一句,“倾倾只是心悦大师,然,倾倾知道错了,大师保重!”便头也不回的跑出去了。

    直到跑出静心居,她才停下来,拍了拍胸口。这几天的攻势太多了,确实该缓缓了。

    往后几日一直细雨绵绵,慕倾倾也一直窝在房里看看书练练字,安静的真像个古代闺秀了。

    直至五月中旬,天气才放了晴。前日,翠兰收到母亲的消息,慕倾倾大度的给她封了十两银子,让她回去侍奉几日。现在洗衣做饭都要她自己来了,被伺候了这么多天,还真是有些不习惯。

    斋堂里,一个中年僧人对用餐的众人问道:“顾家小姐慈悲,允婢女回去侍奉病重老母,多日不曾来领菜蔬了,你们谁愿意给她送去?”

    在众僧人你看我,我看你时,一个少年僧人站起来朗声道:“我愿意去。”

    中年僧人看了看他,点点头,“可,你饭完就去后堂领了送去。”

    静心居内,圆空把刚才斋堂发生的事说给了他师叔听,说完还感慨道:“这虚妄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勤快了,我还没开口呢他就抢着要去给顾家小姐送,平时倒是没见他勤快过。师叔,那顾家小姐往日不是最喜欢听您诵经的吗?怎么最近都不来了?”

    举筷用餐的男子睫毛微微颤动,想起了那日在法堂余光瞥见她与虚妄的挤眉弄眼,想来是早已认识的,放下筷子,转身坐回了蒲团上,拿起犍稚轻轻敲打,没有回答圆空的问话。若是仔细听,便会发现那敲打声没有了往日的平缓,反而带着丝丝压抑与沉重。

    可惜年幼的圆空并没有听出来,看到桌上没怎么动的饭菜,疑惑道:“师叔你不吃了吗?”

    “嗯!”

    此时,慕倾倾正洗了一盘衣服,有些懒散的趴在院子里的大石头上晒太阳,嘴里嘀咕着:“翠兰啊翠兰,你可要早点回来啊!”耳畔传来噗嗤一声轻笑。

    扭头一看,暖阳下,灰袍少年提着一大篮子果蔬粮食站在她旁边,清秀的脸上还有未散尽的笑意。

    第三十二章 大师好高冷

    【禁】

    看到他手里的东西,慕倾倾虽有些诧异,也明白他是来给她送食物的,跳下石头,将他领到小厨房,笑着作了个揖:“劳烦虚妄大师了。”

    虚妄脸一红,忙回礼道:“当不得大师二字,施主直接唤小僧虚妄便可。”

    慕倾倾点点头,表示记住了。这几日她心里有些郁结,也没心思与他闲聊,将他送到院门口,就又回去窝在房里了。

    不过,她也在暗中留意着隔壁的动向,这天,她贴在墙边,听不见里面丝毫动静,溜进去一看,禅室内也是无人。

    回到屋里坐了一会,可心里躁动,根本坐不住。想了想,便朝外面走去,她所居住的西厢院较为偏僻,和前面的寮房隔了一个长长的小竹林。一般僧人都住在几人合住的寮房里,现在是劳作时间,除开个别地位高的,基本都是要出坡劳作的,他们奉行的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慕倾倾出了小竹林,经过寮房时便看到几个小沙弥在扫地洒水,她走过去询问道:“请问小师傅,今日寺里有什么事吗?”

    被她问话的小沙弥有些愣怔,说话都有些不太利索了,还是他旁边沉稳一些的沙弥替他答道:“清远县的钱夫人今日来寺里水陆道场,指定要本寺的高僧主持,这会,净心大师和净悟大师他们都在祭堂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慕倾倾和两人道了谢,朝寺庙祭堂方向走去。

    从这里到祭堂了路线以南北纵深轴线来组成的,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前后起承转合,宛若一曲前呼后应、气韵生动的乐章。一路上群山、松柏、流水、殿落与亭廊,含蓄温蕴,显示出寺庙的和谐、宁静及韵味。

    这是慕倾倾第一次去祭堂,穿过藏经楼绕过法堂,再走过一个大花坛,远远的,就见很大的殿宇前人影窜动,慕倾倾沿着隐蔽处快步朝那里走去。

    刚到门口,就被两个丫鬟打扮的小丫头拦住了。

    其中一个绿衣丫鬟鼻孔朝天的道:“今日我们夫人来法华寺做道场,闲杂人等可不能进去,这位小姐还是请回吧。”

    慕倾倾皱眉,也不欲与个丫鬟计较,更何况在这么庄严的地方吵嚷也不好看。淡淡道:“我只站在门口看一看,不进去。”

    绿衣丫鬟还待再说话,就被旁边的黄衣丫鬟拉了拉衣袖,“好了碧荷,少说两句吧,这位姑娘在门口看看也不打紧,别惊扰了里面的夫人。”

    对于做道场慕倾倾也一直是只有耳闻却没有见过,还是挺好奇的,见两人不再阻拦了,她扶着绛红门边往里面看,只见大厅正中供奉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三像;下置供桌,罗列香花、灯烛、果品供物。供桌前置四张长方台,台上放铜磬、斗鼓、铙钹、手铃及仪轨,方丈玄慈坐于正中,净心净悟坐于他两侧,一个只带了几只素色钗环衣衫素净的中年妇人手持牌位跪坐下首,周围还有众多僧人。

    殿内仪式都已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