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月麒麟

正文 第六十四章:金英传命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群臣不知其意,但是还是迅速地整理了队列,俯身接命。

    金英道:“今日左顺门之事,群臣言行逾矩,逼迫朝廷,然殿下念群臣所持体国之心,亦为社稷而行,故在朝后,特入慈宁宫,与圣母皇太后商议后,晓谕尔等。”

    刚一开口,在场的重臣便是心中一动,其他的朝臣也立起了耳朵,金英这话说得模模糊糊,但是群臣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听出了其中隐含的意思。

    土木之事乃是天子一力坚持亲征所致,若要处置,必要顾及到天子一旦回来之后的态度,或许,这才是郕王殿下一直犹豫不肯决断的原因。

    毕竟天子对王振的宠爱人尽皆知,万一郕王现在处置了王振一党,到时候天子回来,郕王岂不是要被天子记恨?

    想通了这一节,许多朝臣的心中之气顿时散了不少。

    这么说的话,他们的进谏还是有用的,这不,郕王虽然生气,但是还是赶忙进宫去找太后去了。

    天子再宠爱王振,也要顾及太后的态度,有了太后作保,恐怕郕王才敢真正处置王振一党。

    当然,这是大多数官阶不高的官员想法,顶层的九卿大佬们个个心知肚明,郕王殿下的性子,要是会担心这个才怪……

    金英没关底下心思各异的群臣,清了清嗓子继续道。

    “群臣所谏土木之事,实乃王振一党弄权辱国所致,命锦衣卫会同刑部,大理寺,即刻将王振一党锁拿下狱,王振,马顺,毛贵,王长随,王山等人,即行抄没家产,一应人等,由大理寺主持,会同刑部,都察院三司会审,判罚之后再行上奏。”

    这话一出,底下群臣放下小半的心,算是彻底放下了。

    同时也更加肯定了自己先前的想法,三司会审是朝廷审理要案大案最权威的程序,但也是在文臣手中掌握的。

    以如今朝局上下,对于王振一党的汹涌舆论,他们到了三司大堂之上,又能有什么好处,到最后还不是要按朝臣所进谏的一样,抄家杀头,甚至株连九族?

    郕王殿下这么闹腾一番,又是去慈宁宫和太后商议,又是要三司会审才敢定罪,无非不就是担心天子归来之后秋后算账吗?

    好吧,这么一想,群臣心中的那点怒意顿时就散了个干净,还有心思机灵地,又开始忧虑,郕王殿下总政秉国,这样的身份尚要如此谨慎。

    万一天子归来,他们这帮一力进谏,甚至不惜当众锤杀王振一党的朝臣,又会不会被追究呢?

    按今上那个重情重义不讲理的性子,倒也并非不可能啊……

    不过无论如何,这件事情总算是定了下来,群臣也暂时松了口气。

    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金英的话头还是没停,而是继续道。

    “至于土木之后,幸存而归的勋戚大臣,虽有屈从权势,不勇不谏之罪,但念及朝廷尚在用人之际,暂且不予处置,令其闭门思过三日,留于各衙门听用。”

    这……

    群臣没有料到,郕王会选在这个时候提起这件事情。

    底下的一干勋臣自然是大喜过望,但是一干朝臣脸色却是阴晴不定。

    虽然勋戚已经交出京营,但是就算抛开打压勋戚这一点不谈,处置这些随行逃归的大臣,也是给土木之事定性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毕竟如此大事,若是随行之人不处置的话,何以警戒后人?万一以后有心怀不轨之辈,动不动就蛊惑天子出征怎么办?

    何况,从私心来说,归来的这些大臣,除了勋贵,也有不少是文臣,他们若是不被处置,那朝中便少了一批即将腾出来的位置,这对于现在从朝中的许多大臣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群臣底下忧虑不已,但是慑于郕王刚刚的威势,暂时没有开口,而金英接下来的话,则是直接让他们闭了嘴。

    “另有此次参与锤杀马顺等人,如今被押于诏狱的七名官员,虽犯大罪,但殿下仁慈,念及其本忠心为国,准其戴罪立功,一应人等,罚俸一年,俸禄降级一等,仍领原官差遣,派往沿边各关隘巡查,协同守备,若此战之后,有功于国者,可赦其罪。”

    得,这下谁也别说谁了!

    勋戚那边,郕王殿下轻拿轻放,文臣这边,也是打个巴掌给个甜枣。

    对于文臣来说,这七名御史言官,是必须要保下的!

    这不单单是脸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七名官员,实际上是在代今日所有动手的文官受过。

    若非他们挺身而出,只怕这场风波没这么容易平息。

    若是他们真的被以锤杀朝臣论罪,那么传扬出去,在场的所有大臣都是要被士林唾弃的。

    郕王殿下现在,算是给他们递了个台阶。

    这些判罚看似严重,但是落到身上的,无非就是罚了点俸禄而已,官品降级一等,也是俸禄上的,原官原职仍在,甚至都不算是真正的贬谪。

    经此一事,这七人在朝野上下必然名声大噪,没有人会真的因为他们的官品降级,而看轻他们。

    至于派往沿边各关隘巡查,协同守备,看似是罚,但是实际上却是倚重之意,要知道,当前局面,沿边关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派遣御史科道官前去巡查是应有之意。

    凡是被外派前往的,都是代表朝廷而去,非心腹之臣不得任,危险是危险了点,但是一旦立功,声名地位必将更上一层楼,未来前途也不可限量。

    这哪是罚啊,分明是明降暗升!

    一时之间,底下有不少大臣暗自后悔,自己刚刚怎么就那么怂呢?

    早知道这样,自己也站出来多好。

    但是他们却忘了,当时的场面,朱祁钰浑身气场全开,怒吼的声音充斥整个午门内外,再加上周围几百手持绣春刀的锦衣卫,那架势分明就是要将主犯推出午门斩首般。

    出班的那几个御史科道,哪一个不是怀着视死如归的决心而去的,他们既然没有这个胆魄和气节,自然也不配得到这种信重。

    不过无论如何,人保下来了就好!

    群臣心中暗自庆幸,看来郕王殿下,到底还是顾全大局,不是那么任意妄为,不听谏言之辈,这等人来总摄朝局,或许对于大明社稷来说,才是真正的好事。

    不知不觉之间,在场的大多数朝臣,对于朱祁钰这位郕王殿下的印象,已经从一个懦弱不堪的宗室亲王,变成了一个又敬又怕的朝廷之主。

    不过还是有不少人感到可惜,殿下虽然宽宥了这些科道言官,但是代价是放过那些随驾的勋戚,真是便宜他们了!

    文臣这边心思千回百转,另一头的勋戚却是不管这些,几个七品御史而已,那顶得上他们那三四个实打实的正当年勋贵。

    当下,李贤,郭晟等人立刻出班,道。

    “臣等领谕,叩谢殿下恩典。”

    紧接着,文臣这边的九卿重臣也是叹了口气,事已至此,这或许是能够争取到的最好的结果了,于是不再犹豫,同样上前道。

    “臣等领命。”

    一切事情都尘埃落定,午门外的气氛总算是宽松了几分,不似方才那般凝重。

    这一场大朝会,可过得太漫长了,一波三折的,回想起今日的种种,在场诸臣不由得升起一阵感慨。

    恐怕,这场惊心动魄的朝会,真的会被载入史册吧,能够参与到这么一场大事中来,也算是不枉自己这番担惊受怕……

    另一头,见群臣的心绪都渐渐放松下来,金英也松了口气。

    他早早被朱祁钰遣走调人,没有见到朝臣锤杀马顺的场景,但是单看如今午门外遗留下的混乱局面,以及还躺在那里被打得鼻青脸肿,气息全无的马顺等人,他就能够想象当时是一副什么场景。

    人哪有不惜命的!

    天知道这帮朝臣会不会再发疯一次……

    眼见局面稳定,金英才又开口道。

    “今日朝会,到此便结束了,诸位大人今日想必也受惊了,早些回衙歇息去吧,殿下有命,召六部尚书,内阁大臣,左都御史及丰城侯与几位都督于集义殿议事,各位若无他事,这便随咱家走吧。”

    终于结束了……

    听闻此言,朝臣们心弦才彻底地松了下来,拱了拱手,三三两两的结伴离开了广场。

    今日受的惊吓太多,可得好好回去歇息一番。

    不多时,群臣就走的差不多了,金英也领着刚才点到的几个朝廷重臣往集义殿去。

    和大多数的朝臣一样,经此一事,这些重臣也心绪也渐渐放松下来,毕竟事情虽然颇多波折,但是勉强总算是圆满解决了!

    但是这其中,却要除了陈镒和于谦。

    他二人对视一眼,皆是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凛然之色。

    从金英刚一开口召他们进宫,于谦便想到了什么,脸色陡然沉了下来,因为这场朝会进谏被圆满解决带来的放松消失地半点不见。

    至于陈镒,虽然不知道到底要商议什么,但是想起那一日郕王阴沉地要滴出水来的脸色,直觉告诉他,接下来他们要应对的风波,只怕丝毫不会亚于刚刚的那场朝会……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