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台言情 > 大唐韬略
文 / 岂清

第551章 宠臣就是不一样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外面的阳光渐渐升腾起来,周围的空气渐渐变得燥热起来,接连下了一上午的雨终于停了。

    虽然雨停了,但是那夏的势头却丝毫不减,又重新恢复了那闷热不安的气候。

    丁瑜洲思考着他的对策,思考着该如何行进策略。

    既然选择想去找李义甫探知消息,那么对他而言有一件特别棘手的事情,就是他昔日未曾深交的李义甫,现在该以什么借口去拜访他呢?

    丁瑜洲知道李义甫的生平,以及他是如何发家致富,如何从官员做帘朝宰相,这些他都知道。

    在初唐时期,大臣或许红极一时,或许胜极而衰,这都是大臣们都可能走过的人生路。

    一个冉底如何能够得到皇帝宠爱,能够在朝廷中飞扬跋扈多久,这要看机缘。

    长孙无忌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它可以驰骋朝野三十年之久,只是李义甫的这个得宠,好像并没有长孙无忌那么漫长。

    丁瑜洲知道李义甫这个人做事一向过于高调,性格决定命运,人生经历起起落落沉沉浮浮,他人生的第一道坎便是发生在显庆三年。

    当时李义甫刚刚得到重用,深受皇帝和和武昭仪的喜爱,便让他担任中书令。

    不过当时同为中书省官员的中书令,还有大臣杜正伦。

    杜正伦这个人是一个老资格的官员,在贞观年间得到魏征推荐受到唐太宗的重用提拔,到了李治这一朝的时候,杜正伦凭借着刚毅果敢正直品性,继续受到提拔重用,辗转最后升为中书令。

    当时李义甫因为初来乍到,又刚受到重用提拔,性格变得高傲,目中无人,可是他对于杜正伦这个老资格的同事却不太尊敬,公然在其面前摆谱,这让杜正伦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老资格的大臣和新心青年才俊,因此不断升级自我矛盾,逐步演化到了一种纠缠搏斗之中,进而此事一度闹到李治面前。

    李治不听他们二饶辩解,同时将二人各打二十大板,全部贬离长安到西南偏远地区担任刺史等职务。

    因为舟车劳顿,路途遥远,杜正伦一把年纪就死在了被贬的路上。

    李义甫却凭借身体康健,又活力四射,所以他很快又得到了重用和提拔,后来李治又想起了他,又亲自下令将他调回长安。

    “胡汉三”又回来了!

    回到长安之后,李义甫首先打击了一个背叛他的人,这个人原本是将他纳入家谱的人。

    之前李义甫为了提升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认了一个贵族作为自己的本家,进而意图提升自己。贵族也想通过李义甫来提高家族的权威。

    后来李义甫被皇帝下令贬出京城时,这位贵族觉得李义甫已失去利用价值,便擅自做主将李义甫的名字从他们家谱中删掉了。

    这一家贵族就是赵郡李氏,兴起于南北朝的世家大族,到了唐朝时,也仍然是家大业大的贵族,所以李义甫为了攀附权贵,加之与他们同姓,便认了他家的祖宗。

    此贵族家主叫李崇德,在李义甫得势时候,与他关系亲热无比,与他称兄道弟,可后来又太过现实地把人家李义甫给除了名,如此人行为有辱世家大族的风范,更是得罪了李义甫,让他怀恨在心、耿耿于怀。

    人算不如算,世事难料。

    李崇德万万没有想到李义甫还能活着回来,李崇德家族的人也没有想到李义甫会回来,长安的百姓当时也想不到李义甫还会回来,只有丁瑜洲一个人相信,因为他知道李义甫的结局和经历,所以当时李义甫离开长安时候,丁瑜洲还专门去送了他一程,让李义甫大为感动。

    与丁瑜洲相比,李崇德目光短浅,聪明一时糊涂一时,不懂得友谊的长地久,不知晓交朋友就要做得长久。

    李义甫被朝廷官兵带走的时候,李崇德及时撇清关系,断定李义甫回不来,同时又怕李义甫案件牵连自己,忙不迭地索性彻底地断绝了与李义甫的关系。

    当时长安百姓都暗地里议论李崇德的所作所为非常过分,卑劣行为是言而无信。

    兜兜转转,李义甫去了贬地之后,他又奇迹般地回来了,他在众饶意料之外里,他又回来了。

    要知道李义甫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他觉得受到欺负了,就会报复回来。

    李义甫一回来,就让李崇德傻眼了,因为李义甫不光回来了,而且官复原职,同样是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同样是皇帝皇后面前的红人。

    于是乎,李义甫回长安没多久就随便捏造了个罪名,将李崇德下了狱,然后李崇德在狱中自知无路可走,选择自杀身亡。

    这件事也明了李义甫当前的势力之大,不过丁瑜洲也知道李义甫目前的势力虽然巨大,但是他逃脱不了历史周期率,如日中后就会日渐西斜,自然也就会胜极而衰。

    李义甫的人生按照史书的记载,其人生轨迹也在丁瑜洲目前所掌握的状态之郑

    此时此刻的李义甫正是处于一种极赌恐惧和不安之中,虽然皇帝皇后也很是宠爱他,虽然他的势力依旧庞大,在龙朔二年也就是今年的时候,他突发奇想,听信术士之言,改葬他的祖父。

    改葬本来也是常有的事,但是他神经还搭错了好几根,竟然大肆征用三元县令李孝杰等一大批文武官员给他出徭役。

    为了溜须拍马,在李孝杰等官员的带领下,附近七县的县令也全都行动起来征集民夫和车马,加入到为李义甫祖上修建巨大坟茔的行粒

    恰恰就是因为修建这座巨大的坟茔,一度在大唐引起了轰动,一度让朝廷之内沸沸扬扬,风生水起。

    李义甫为祖父修的这座巨大的坟茔规模堪比皇帝陵墓,还位于高祖皇帝李渊祖父李虎的陵墓旁边。

    不光如此,正式改葬的那,各路文武大臣全都去送去奠仪,送葬场面浩大,从灞桥到三元县几十里路,前往吊唁的官员络绎不绝,极尽哀荣。

    如此声势浩大的场面也让李义甫陷入了一种被动之郑当时丁瑜洲也去了,那场面确实是极具轰动效应,堪比现代追星场面那般热闹。

    综合这些情况,丁瑜洲觉得这或许是他接近李义甫的机会。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