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说亲?”许阳愣了一下,问道。
“是的,是大伯母叫着来的,我听娘说,好像是说了一个云蒙村的人,家中有田地,爹娘不在了,之前娶过媳妇,但是运气并不好,媳妇没能活着,也没有一儿半女,这次说亲,是打算给五两银子作为聘礼,奶奶在考虑来着。”许河在家里,也知道了很多事儿。
许阳顿了顿,总归是知道姜氏傍晚时看她的眼神到底是何意了。
只是,分了家,她的手还伸得这么长?
分家之后,她的婚事,是亲娘陆氏做主的,无论如何都不能是姜氏来决定的。
姜氏怕是管家惯了,还以为分家之后,二房还如同之前那般窝囊。
开玩笑。
自从许阳重生之后,她就没有打算窝囊的过下去。
难得有重来一次的机会,自然是要自己开心最好,婚事,她自己做主,姜氏休想参与。
许河这个机灵鬼,今晚她以为,许河是想要和她睡来着,毕竟之前许河也经常这样。
如今一看,她是来传话的。
“明天给你多吃些糖果,你干完活儿了就过来。”许阳笑着道。
“好。”
因为晚上的时候,许河说了很多关于他们走后家里发生的事儿,小丫头并不是很困,说了很久,越说越兴奋,等睡着时都不知道是啥时候了。
早晨醒得早,因为在镇上习惯了,所以到了点之后,就睡不着了。
许阳竖起耳朵,听了外面的声响,大房这边应该起来了,三房也起来了。
但是陆氏没有起来的意思,许阳也不知道起来吃什么,于是,又偷懒了。
闭上眼睛,不知何时又睡着了。
等再次醒来的时候,是许河起来的时候吵到她了。
许河起来,动作轻缓,已经尽可能的小声了,只是最近她睡眠浅,一点声音便醒了。
“姐姐,吵到你了?”许河尴尬的挠了挠头。
因为头发还不算长,瞧着有点毛毛躁躁的。
“没事儿,早就醒了。”许阳没说实话,透过窗,瞧着外面,天已经透亮了。
乡下起来早,要是搁在农忙时节,现在怕是已经在地里了。
许河怕是要起来干活了。
许阳也跟着起来,道:“等下你去厨房那边,找二伯母,让二伯母给你带回去几个包子。”
“好。”许河孝子罢了,平常很难吃到包子的。
在面对包子这种媳物的时候,自然是没办法拒绝。
许阳松了一口气,许河回家要干活的,今天回去晚了,必定会被小姜氏责骂的,若是有包子的话,小姜氏自然是不会骂了。
昨天是年二十九,今天是年三十,也就是除夕。
过年时,许三郎不用去学堂,所以今早也在家。
等她洗漱好了的时候,许河已经走了。
“来,娘今早做了几个早饭,你来尝尝,味道怎么样。”陆氏看到了,招呼道。
因为在镇上卖早点,所以,陆氏经常去研究早点能卖什么。
反正家里也不算是很缺钱了,这些都是吃得起的。
许二郎在劈柴,许熙还在睡懒觉,许宣在墙角那边念书。
得了,都有的忙。
许阳进了厨房,看到在灶台上,放了几个碗。
碗里有煮鸡蛋,还有土豆丝煎鸡蛋,烧麦,馅饼,肠粉。
肠粉是南方的一种美食,将米浆放在蒸盘上,在上面打鸡蛋,或者是加肉,韭菜,芋头等等,然后放到蒸锅里蒸熟了。
蒸锅里蒸熟了之后,拿出来卷起来,成了卷粉,沾上一些酱汁,味道还不错。
许阳最喜欢吃的,是芋头味的。
烧麦是用鸡肉,糯米,以及葱做成的,因为加了酱油,和糯米皮比起来,馅儿和皮有巨大的反差,看着很有食欲。
“娘,烧麦味道不错。”许阳尝了一口,正好。
有肉的香味,还有糯米的香味,烧麦做得剔透,小小一个,十分精致,就像是刚出生的孩子拳头那般大小,若是成年人的话,一口都能吃得完。
“哈哈哈,你嘴挑,你觉得好吃,那应该是好吃,等过完年,咱们就做烧麦,瞧着也不是个难事儿。”陆氏愉悦道。
“嗯,娘,我在想,咱们也可以做个小笼包来着,你觉得如何?”许阳建议道。
小笼包做成如同鹌鹑蛋大小的,一口一个,正好,皮薄馅儿大。
本来是打算做一些生煎包的,但是寻思着,早上吃生煎包的话,未免也是有点太油腻了,怕是卖不出去。
且看着中午的时候,到底是有没有剩余的生包子吧,若是有的话,中午做生煎包倒是可以。
早上自然是不可能吃生煎包的,只能用其他的来代替。
“行,这个简单,容易做。”陆氏点了点头:“再做个蒸饺,喜欢吃饺子的,也可以吃蒸饺。”
说完,陆氏和许阳都笑了。
开包子铺是有学问的,要靠着季节来决定做包子的种类。
冬天容易饿,肉包子多做点,夏天就不一样了,做点比较简单的就成。
夏天不怎么想吃包子,这个正常。
“好。”母女俩又有了一些新的思路。
因为厨房是挨着大房这边的,母女俩说话虽然小,可就在隔壁,汪氏捡柴火的声音,也听到了。
不过她们并没有在意。
吃过饭后,陆氏去买鱼。
过年了,村里养鱼的村民,也捕捞池塘里的鱼起来卖。
想买到新鲜的,倒是很简单。
过年,是一个很热闹的节气,是对于去年辛苦一年最好的奖励,所以过年时,吃得是很丰盛的。
杀鸡宰鹅也是常有的。
一年到头舍不得吃肉的农户,到了过年时,也不吝啬了,多少也要吃点肉。
而过年时,分家了可不能单独过,毕竟爹娘还在,该有的孝敬,总归是会有的。
陆氏今天去买鱼,买了五十条禾花鱼,又买了三条鲤鱼,一条鲈鱼,顺便去找陆大郎拿回来了一些新鲜的猪肉和猪下水。
陆氏将一部分的禾花鱼和一条鲤鱼给了陆大郎,让他带回去。
陆大郎也不客气,便拿走了。
陆氏这才回家。
“是的,是大伯母叫着来的,我听娘说,好像是说了一个云蒙村的人,家中有田地,爹娘不在了,之前娶过媳妇,但是运气并不好,媳妇没能活着,也没有一儿半女,这次说亲,是打算给五两银子作为聘礼,奶奶在考虑来着。”许河在家里,也知道了很多事儿。
许阳顿了顿,总归是知道姜氏傍晚时看她的眼神到底是何意了。
只是,分了家,她的手还伸得这么长?
分家之后,她的婚事,是亲娘陆氏做主的,无论如何都不能是姜氏来决定的。
姜氏怕是管家惯了,还以为分家之后,二房还如同之前那般窝囊。
开玩笑。
自从许阳重生之后,她就没有打算窝囊的过下去。
难得有重来一次的机会,自然是要自己开心最好,婚事,她自己做主,姜氏休想参与。
许河这个机灵鬼,今晚她以为,许河是想要和她睡来着,毕竟之前许河也经常这样。
如今一看,她是来传话的。
“明天给你多吃些糖果,你干完活儿了就过来。”许阳笑着道。
“好。”
因为晚上的时候,许河说了很多关于他们走后家里发生的事儿,小丫头并不是很困,说了很久,越说越兴奋,等睡着时都不知道是啥时候了。
早晨醒得早,因为在镇上习惯了,所以到了点之后,就睡不着了。
许阳竖起耳朵,听了外面的声响,大房这边应该起来了,三房也起来了。
但是陆氏没有起来的意思,许阳也不知道起来吃什么,于是,又偷懒了。
闭上眼睛,不知何时又睡着了。
等再次醒来的时候,是许河起来的时候吵到她了。
许河起来,动作轻缓,已经尽可能的小声了,只是最近她睡眠浅,一点声音便醒了。
“姐姐,吵到你了?”许河尴尬的挠了挠头。
因为头发还不算长,瞧着有点毛毛躁躁的。
“没事儿,早就醒了。”许阳没说实话,透过窗,瞧着外面,天已经透亮了。
乡下起来早,要是搁在农忙时节,现在怕是已经在地里了。
许河怕是要起来干活了。
许阳也跟着起来,道:“等下你去厨房那边,找二伯母,让二伯母给你带回去几个包子。”
“好。”许河孝子罢了,平常很难吃到包子的。
在面对包子这种媳物的时候,自然是没办法拒绝。
许阳松了一口气,许河回家要干活的,今天回去晚了,必定会被小姜氏责骂的,若是有包子的话,小姜氏自然是不会骂了。
昨天是年二十九,今天是年三十,也就是除夕。
过年时,许三郎不用去学堂,所以今早也在家。
等她洗漱好了的时候,许河已经走了。
“来,娘今早做了几个早饭,你来尝尝,味道怎么样。”陆氏看到了,招呼道。
因为在镇上卖早点,所以,陆氏经常去研究早点能卖什么。
反正家里也不算是很缺钱了,这些都是吃得起的。
许二郎在劈柴,许熙还在睡懒觉,许宣在墙角那边念书。
得了,都有的忙。
许阳进了厨房,看到在灶台上,放了几个碗。
碗里有煮鸡蛋,还有土豆丝煎鸡蛋,烧麦,馅饼,肠粉。
肠粉是南方的一种美食,将米浆放在蒸盘上,在上面打鸡蛋,或者是加肉,韭菜,芋头等等,然后放到蒸锅里蒸熟了。
蒸锅里蒸熟了之后,拿出来卷起来,成了卷粉,沾上一些酱汁,味道还不错。
许阳最喜欢吃的,是芋头味的。
烧麦是用鸡肉,糯米,以及葱做成的,因为加了酱油,和糯米皮比起来,馅儿和皮有巨大的反差,看着很有食欲。
“娘,烧麦味道不错。”许阳尝了一口,正好。
有肉的香味,还有糯米的香味,烧麦做得剔透,小小一个,十分精致,就像是刚出生的孩子拳头那般大小,若是成年人的话,一口都能吃得完。
“哈哈哈,你嘴挑,你觉得好吃,那应该是好吃,等过完年,咱们就做烧麦,瞧着也不是个难事儿。”陆氏愉悦道。
“嗯,娘,我在想,咱们也可以做个小笼包来着,你觉得如何?”许阳建议道。
小笼包做成如同鹌鹑蛋大小的,一口一个,正好,皮薄馅儿大。
本来是打算做一些生煎包的,但是寻思着,早上吃生煎包的话,未免也是有点太油腻了,怕是卖不出去。
且看着中午的时候,到底是有没有剩余的生包子吧,若是有的话,中午做生煎包倒是可以。
早上自然是不可能吃生煎包的,只能用其他的来代替。
“行,这个简单,容易做。”陆氏点了点头:“再做个蒸饺,喜欢吃饺子的,也可以吃蒸饺。”
说完,陆氏和许阳都笑了。
开包子铺是有学问的,要靠着季节来决定做包子的种类。
冬天容易饿,肉包子多做点,夏天就不一样了,做点比较简单的就成。
夏天不怎么想吃包子,这个正常。
“好。”母女俩又有了一些新的思路。
因为厨房是挨着大房这边的,母女俩说话虽然小,可就在隔壁,汪氏捡柴火的声音,也听到了。
不过她们并没有在意。
吃过饭后,陆氏去买鱼。
过年了,村里养鱼的村民,也捕捞池塘里的鱼起来卖。
想买到新鲜的,倒是很简单。
过年,是一个很热闹的节气,是对于去年辛苦一年最好的奖励,所以过年时,吃得是很丰盛的。
杀鸡宰鹅也是常有的。
一年到头舍不得吃肉的农户,到了过年时,也不吝啬了,多少也要吃点肉。
而过年时,分家了可不能单独过,毕竟爹娘还在,该有的孝敬,总归是会有的。
陆氏今天去买鱼,买了五十条禾花鱼,又买了三条鲤鱼,一条鲈鱼,顺便去找陆大郎拿回来了一些新鲜的猪肉和猪下水。
陆氏将一部分的禾花鱼和一条鲤鱼给了陆大郎,让他带回去。
陆大郎也不客气,便拿走了。
陆氏这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