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你说这个做什么?”许阳没好气道:“我还不想成亲呢,你若是再这么说,我和娘说,你想找夫婿了,只是害羞,不敢说。”
“好啊你,你竟然会威胁兄长了。”许熙忍不住乐了,自己的这个妹妹,还会威胁人了。
“那是当然,兄长,你要是再取笑我,我就这么说,咱家早上的时候,那个叫做六婶儿的,不就是个媒婆么?一直想给你说亲,我若是跟她说,你想说亲,指不定你要被烦到不行。”
“我错了,妹妹,我错了,你去做几件新衣裳吧,你的衣裳太少了。”许熙忙求饶道。
“还少,来镇上不到两个月的功夫,我都做了两次衣裳了。”许阳没好气道:“之前一年都未必有一次做衣裳的机会,还不够吗?”
“你说你这个姑娘,到底是傻不傻?”许熙没好气道:“你看镇上哪个姑娘不是穿得好看无比,你呢,一天到晚就几件衣裳,而且上次做的都是冬装,如今都开春了,你也该做春装了,不然能行吗?”
“知道了。”许阳道:“我看是你想要去买,但是又懒得挑选。”
“嘿嘿,的确是什么都瞒不住你,给我多买几件,去了京城,怕是啥都贵,我带去的银子,还有用处,所以,你们就给我多买几件衣裳吧。”许熙没有丝毫的廉耻,点了头。
“你就是看我眼光好。”许阳没好气道:“又爱偷懒。”
“嘿嘿嘿,我夸妹妹的话,妹妹还记得呢,”许熙挠了挠头。
许阳没搭理她。
元宵节前夕,成衣铺子人都是满的。
镇上的富户比较多,不差钱,多做几件新衣裳,也没有个啥。
许阳和陆氏又花了三两银子,做了几件衣裳,每个人都有。
其实说起来,三两银子本来是不少的,可如今年后,不知为何,生意竟然好了许多。
一天少说也能赚到八百文了,多的话还能赚到一两银子。
再说人在外,哪能穿得寒酸了。
若是人家一看,穿着这么寒酸的衣裳,卖包子的话,怕是卖不出去。
人人料定穿得寒酸,包子必定没有多少馅儿,毕竟穷苦。
这也是为何大房到了镇上摆摊之后,不到五天的功夫,已经不来了。
豆浆卖不出去,包子也卖不出去,做的一些小菜还是要银子的,没有人愿意买。
所以,到镇上摆摊五天,还亏损了一两银子。
本以为是刚开张都如此,等慢慢的有了客人之后,就好了。
可谁知,听说二房之前刚开张第一天就有了结余,汪氏就算是不服,也不敢再糟蹋银子了。
正月十六,许川夫妻会过来帮忙。
许熙要去县里了,忙完了直接去京城,暂时不回来住了。
许宣如今在镇学念书,镇学那边是要求去那边住的,年纪稍大一些可以回家住。
但十二岁以下的,统一在镇学里住,有专门的住宿之地,也是以防孝子不懂事,出了意外。
所以屋子空了下来。
本来是安排许川夫妇来了,住进去的。
至于许宣每个旬假回来时,住在哪儿。
只好住在一旁的一个小隔间里,里面能装下一张床。
但林氏来了之后,不同意,他们要住在小隔间里。
陆氏没办法,只好同意了。
当然,这是后话。
只说元宵来临,天忽然冷了下来。
不像是之前那般如春天和熙,倒像是刚入深冬时模样,彻骨的北风吹啊。
刚买的春装,没用了。
春装到底是比较薄的,哪能抵御这种寒冷。
北风是一夜之间便吹了起来,南方温度变得快,倒春寒也是一宿的事儿。
早上起来时,许熙瞧着这个天,叹气道:“不好,真不好。”
“呸呸呸,你这个乌鸦嘴,说啥不好呢。”陆氏听到了,连续呸了几句。
元宵节,按照如今的习俗,这个年还没过完呢。
过年要说喜庆的话,哪里像是许熙这种,说这么丧气的话。
“知道了,娘。”许熙笑着道:“我说这天气,怕是要下雨吧,今晚要是放花灯下雨了,那真的是太可惜了,不好。”
“看着这个样子,应该是不会才是。”陆氏看了一眼天气,道:“恐怕要到明天。”
“说不好,谁知道呢。”许熙摇了摇头,可惜了。
本来是打算带着许阳出去,让无数男子眼红,告诉陈耀文,许阳是个很抢手的。
穿着艳丽一些,必定有不少适龄的酗子想要将她娶回家。
男人的心思,许熙明白得很。
娶亲,谁都想娶回去是个贤惠的,这样也能省下不少的麻烦。
而男人是喜欢容貌好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又贤惠又懂事,还聪慧,有点小脾气的美貌女子,更加是让男人趋之若鹜。
偏生,许阳就是这样的。
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在那副好说话的面孔下,其实也很有自己的底线。
不能触犯了她的底线,不然她可是不好说话的。
许熙毫不怀疑,若是许阳不是他的妹妹的话,身为男子,他必定会去纠缠,一定要让许阳嫁给自己才行。
至于什么地位,什么背景,都不重要。
娶妻肯定是要娶到一个贤惠的,在这一点上,相信男人都是共通的。
娶妻若是娶贤,未来必定会好的。
若是娶妻不贤惠,以后倒霉的事儿还多着呢。
至于期许需要有什么名利地位,但凡是一个有能耐的男子,都不会将这个看得太重,毕竟有能力,也不怕以后混得不好。
这么好的媳妇人选,可惜了,竟然很少人知道。
穿着厚重的冬衣,的确是有损形象,少了婀娜的感觉。
“行了,过来干活儿。”陆氏催促道。
早上依然很忙,中午整理了一下,下午休息。
夜晚,要是平时,天都黑了。
路上也没了什么人。
可今天到底是元宵节,不少附近村子的人都来了镇上。
反正回去得也很快,所以,他们也都跟了过来。
街上,也有了不少卖花灯的,行人三五成群的,让街上变得熙熙攘攘的。
许川夫妇也从乡下过来了,说是要看一次花灯。
下午的时候就到了。
许宣今天学堂放假,也在家。
“好啊你,你竟然会威胁兄长了。”许熙忍不住乐了,自己的这个妹妹,还会威胁人了。
“那是当然,兄长,你要是再取笑我,我就这么说,咱家早上的时候,那个叫做六婶儿的,不就是个媒婆么?一直想给你说亲,我若是跟她说,你想说亲,指不定你要被烦到不行。”
“我错了,妹妹,我错了,你去做几件新衣裳吧,你的衣裳太少了。”许熙忙求饶道。
“还少,来镇上不到两个月的功夫,我都做了两次衣裳了。”许阳没好气道:“之前一年都未必有一次做衣裳的机会,还不够吗?”
“你说你这个姑娘,到底是傻不傻?”许熙没好气道:“你看镇上哪个姑娘不是穿得好看无比,你呢,一天到晚就几件衣裳,而且上次做的都是冬装,如今都开春了,你也该做春装了,不然能行吗?”
“知道了。”许阳道:“我看是你想要去买,但是又懒得挑选。”
“嘿嘿,的确是什么都瞒不住你,给我多买几件,去了京城,怕是啥都贵,我带去的银子,还有用处,所以,你们就给我多买几件衣裳吧。”许熙没有丝毫的廉耻,点了头。
“你就是看我眼光好。”许阳没好气道:“又爱偷懒。”
“嘿嘿嘿,我夸妹妹的话,妹妹还记得呢,”许熙挠了挠头。
许阳没搭理她。
元宵节前夕,成衣铺子人都是满的。
镇上的富户比较多,不差钱,多做几件新衣裳,也没有个啥。
许阳和陆氏又花了三两银子,做了几件衣裳,每个人都有。
其实说起来,三两银子本来是不少的,可如今年后,不知为何,生意竟然好了许多。
一天少说也能赚到八百文了,多的话还能赚到一两银子。
再说人在外,哪能穿得寒酸了。
若是人家一看,穿着这么寒酸的衣裳,卖包子的话,怕是卖不出去。
人人料定穿得寒酸,包子必定没有多少馅儿,毕竟穷苦。
这也是为何大房到了镇上摆摊之后,不到五天的功夫,已经不来了。
豆浆卖不出去,包子也卖不出去,做的一些小菜还是要银子的,没有人愿意买。
所以,到镇上摆摊五天,还亏损了一两银子。
本以为是刚开张都如此,等慢慢的有了客人之后,就好了。
可谁知,听说二房之前刚开张第一天就有了结余,汪氏就算是不服,也不敢再糟蹋银子了。
正月十六,许川夫妻会过来帮忙。
许熙要去县里了,忙完了直接去京城,暂时不回来住了。
许宣如今在镇学念书,镇学那边是要求去那边住的,年纪稍大一些可以回家住。
但十二岁以下的,统一在镇学里住,有专门的住宿之地,也是以防孝子不懂事,出了意外。
所以屋子空了下来。
本来是安排许川夫妇来了,住进去的。
至于许宣每个旬假回来时,住在哪儿。
只好住在一旁的一个小隔间里,里面能装下一张床。
但林氏来了之后,不同意,他们要住在小隔间里。
陆氏没办法,只好同意了。
当然,这是后话。
只说元宵来临,天忽然冷了下来。
不像是之前那般如春天和熙,倒像是刚入深冬时模样,彻骨的北风吹啊。
刚买的春装,没用了。
春装到底是比较薄的,哪能抵御这种寒冷。
北风是一夜之间便吹了起来,南方温度变得快,倒春寒也是一宿的事儿。
早上起来时,许熙瞧着这个天,叹气道:“不好,真不好。”
“呸呸呸,你这个乌鸦嘴,说啥不好呢。”陆氏听到了,连续呸了几句。
元宵节,按照如今的习俗,这个年还没过完呢。
过年要说喜庆的话,哪里像是许熙这种,说这么丧气的话。
“知道了,娘。”许熙笑着道:“我说这天气,怕是要下雨吧,今晚要是放花灯下雨了,那真的是太可惜了,不好。”
“看着这个样子,应该是不会才是。”陆氏看了一眼天气,道:“恐怕要到明天。”
“说不好,谁知道呢。”许熙摇了摇头,可惜了。
本来是打算带着许阳出去,让无数男子眼红,告诉陈耀文,许阳是个很抢手的。
穿着艳丽一些,必定有不少适龄的酗子想要将她娶回家。
男人的心思,许熙明白得很。
娶亲,谁都想娶回去是个贤惠的,这样也能省下不少的麻烦。
而男人是喜欢容貌好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又贤惠又懂事,还聪慧,有点小脾气的美貌女子,更加是让男人趋之若鹜。
偏生,许阳就是这样的。
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在那副好说话的面孔下,其实也很有自己的底线。
不能触犯了她的底线,不然她可是不好说话的。
许熙毫不怀疑,若是许阳不是他的妹妹的话,身为男子,他必定会去纠缠,一定要让许阳嫁给自己才行。
至于什么地位,什么背景,都不重要。
娶妻肯定是要娶到一个贤惠的,在这一点上,相信男人都是共通的。
娶妻若是娶贤,未来必定会好的。
若是娶妻不贤惠,以后倒霉的事儿还多着呢。
至于期许需要有什么名利地位,但凡是一个有能耐的男子,都不会将这个看得太重,毕竟有能力,也不怕以后混得不好。
这么好的媳妇人选,可惜了,竟然很少人知道。
穿着厚重的冬衣,的确是有损形象,少了婀娜的感觉。
“行了,过来干活儿。”陆氏催促道。
早上依然很忙,中午整理了一下,下午休息。
夜晚,要是平时,天都黑了。
路上也没了什么人。
可今天到底是元宵节,不少附近村子的人都来了镇上。
反正回去得也很快,所以,他们也都跟了过来。
街上,也有了不少卖花灯的,行人三五成群的,让街上变得熙熙攘攘的。
许川夫妇也从乡下过来了,说是要看一次花灯。
下午的时候就到了。
许宣今天学堂放假,也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