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台言情 > 扶明
    公元1654年,隆武十年,清顺治十一年。

    在明清南北议和仅仅一年后,明朝内部便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政治动荡,并向兵戎相见演变。

    北京,刑部大牢内。

    洪承畴身穿囚服,在死牢内,已经关押了三年多。

    这时,幽暗的牢房,忽然被打开,几名狱卒提进来一个大食盒,从里面取出一盘盘的菜肴,放在了桌案上。

    闭目打坐的洪承畴,睁开眼睛,看着桌上的食物和酒,平静道:“本官的时候到呢?”

    狱卒没有回答,摆完之后,便后退出了牢房。

    一名刑部官员走进来,乃是侍郎吕长音。

    吕长音名为吕宫,是江南人氏,不过却是满清入关后开科取士的第一个文状元。

    满清与明朝议和,吕宫作为副使跟随冯铨南下,两次与明朝大臣交手,第一次,奉多尔衮之令,成功拖延了时间,第二次,不辱使命,在满清内部混乱的危机时刻,成功与明朝签订和议,立下了大功。

    在议和之中,吕宫给了满洲统治者很不错的映象,加上有冯铨提携,六年时间,就做到了刑部侍郎,成为副部级大员。

    吕宫进入牢房,身后还跟着几名小吏,每人都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摆着新的黑色官袍、黑色官靴、红顶官帽、朝珠等物。

    “洪大人,恭喜您出狱了。”吕宫微笑道:“万岁爷说,现在大学士的位子满了,六部尚书也不缺人,委屈您先做个兵部侍郎!”

    洪承畴闻语一愣,身体轻微颤抖,脸上却已经平静,宠辱不惊。

    吕宫对于洪承畴十分佩服,又道:“当初洪大人,向皇太后所进献之策,如今一一应验了!”

    两年多以前,满清内部发生政变,摄政王多尔衮被杀,满清内部政局动荡,外部有明军发动北伐,收叁广、江西、江南,前线清军连续溃败,局势堪忧。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危机情势之下,刚掌握满清朝局的皇太后布木布泰,想起了洪承畴,并问计于洪承畴。

    当时,洪承畴给出了,“南北议和,以退为进,待南朝自乱,再兴兵南下”的方略,令布木布泰豁然开朗,并指示福临按策施政。

    如今仅仅时隔两年多,洪承畴所预言的情况,便真的发生了。

    南北议和后,清军重新在徐州一线,站稳了脚跟,并逐渐平定北方各地的叛乱,加强了对北方各省的控制,增强了满清朝廷的实力。

    而明朝一边,果然不出洪承畴的预料,明清议和后,明朝外部压力减轻,内部的矛盾,立刻就逐渐尖锐起来。

    现在隆武皇帝与储君朱以海的矛盾,已经公开化,南朝那边,代表皇帝的军队,与支持储君的军队,即将开战,便一切都如洪承畴预料的一般。

    这使得满清高层意识到,大清国的机会再次来临,徐州前线的英亲王阿济格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满清朝廷内部,皇帝福临也想要干一番大事,来证明自己,决定把握这次机会。

    现在满清朝廷,武有阿济格、济尔哈朗、满达海、岳乐、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鳌拜,何洛会,文有冯铨、范文程、陈名夏、孟乔芳可谓是人才济济。

    不过,这其中能打仗,能够治理一方的人不少,但是却缺少一个能够考虑全局的战略人才。

    为了,把握这次机会,布木布泰见惺帝福临,执意要准备南征,便向福临推荐了在死牢内关押了三年多的洪承畴。

    福临对于洪承畴,其实并没有什么感觉,不觉得这个人有什么厉害的。

    据他所知,这个洪承畴与南明数次交手,都是惨败告终,不仅消耗大量银钱,还损失大清十多万精兵,并且丢了盛京城,致使太祖、太宗的陵寝,被赵杂毛捣毁。

    在福临看来,满清在湖广和江南失利,与洪承畴组建水师,训练新军花费大量银钱,掏空满清国库,使得前线清军没有足够的补给,还有军需物资,才会导致前线失败。

    而洪承畴花费巨资,组建的水师和新军,都被赵杂毛给歼灭。

    这个洪承畴,几乎就是个庸碌无为的奴才,早开推到菜市口给剐了,但是太后布木布泰对于洪承畴却很推崇,执意要让福临启用洪承畴。

    现在惺帝福临,名义上亲政,但实际上却是布木布泰垂帘听政,顺治不得不接受布木布泰的建议,下旨复起洪承畴,不过却没恢复他大学士的位置,而是降级给了个兵部侍郎。

    十一月初,就在赵铭率领大军抵达镇江之时,洪承畴出现在徐州城外。

    清军在徐州附近结成连营,一望无际的旌旗飘扬,遮天蔽日,人声马嘶不绝于耳。

    刚从大牢之中放出来的洪承畴,在吕宫的陪同下,进入徐州清军大营。

    看见清军如此之大的阵仗,不少清军士卒,都拿着燧发火枪,洪承畴不禁有些心惊。

    吕宫道:“洪大人,当初北洋水师和两蓝旗的新军,虽被赵杂毛歼灭,但是在北京、天津的铸炮局,却保存下来。虽说后来,朝廷没有再组建新军,但是各旗与赵杂毛交手后,也知道新式火器的厉害,所以铸炮局得以保存下来,一直再继续铸造军械。”

    洪承畴微微颔首,沉声道:“三年多时间,以铸炮局的产量,应该无法装备如此多的军队!本官粗略看了看,至少有五六万人,装备了新式军械!”

    吕宫笑道:“这是因为江北一战,英亲王几乎全歼赵杂毛的主力,东海镇数万人马的装备,还有军需,大半被英亲王缴获。”

    洪承畴不禁感慨,“原来如此!”

    这时,一名身穿白甲的清将疾驰过来,在洪承畴等人面前勒住战马,大声道:“来人可是钦差?”

    吕宫忙道:“不错,这位就是洪大人!”

    白甲清将翻身下马,恭敬行礼,“王爷在大营等候,请洪大人随我来。”

    ~~~~~

    镇江城外,吴越军的大营内。

    赵铭与李成栋、张名振等人进入大帐,赵铭之前就是国公,现在被朝廷封为吴越王,级别又提高了一大截。

    虽说赵铭现在干的是反朝廷的勾当,但是赵铭却以朝廷封的吴越王自居。

    众人入帐,赵铭理所当然的坐在中堂,直接以盟主身份自居。

    这时,赵铭沉声道:“眼下局势,不用孤王多说,诸位了然于胸。”

    李成栋坐下后,听赵铭称孤道寡,撇了赵铭一眼,不过并没有说什么,张名振也接受赵铭这个盟主。

    谁让,如今朱以海被控制,而他们两人又不是朝廷对手,所以必须倚仗赵铭。

    李成栋一时间,还接受不了赵铭在他面前称孤道寡,张名振见赵铭称孤,皱了下眉头,便问道:“敢问殿下准备如何应对?”

    自谋划回师,夺燃州开始,赵铭对于如今局势,便已经有了腹稿。

    赵铭端坐帅位,双手放在扶手上,肃声说道:“皇帝是天下共主,这已经得到了天下士绅百姓和将士的认可,然何腾蛟之辈弄权,陷害忠良,世人视其为秦桧之流,我等起兵,直接反皇帝,必为天下唾弃,难有胜算,唯有以除奸贼之名,陈兵耀武,兵逼朝廷,方能成就大事。”

    张名振见赵铭称孤,接受隆武朝的封号,便知道赵铭不打算反皇帝。

    李成栋闻语,却道:“现在朝廷的刀,都架在脖子上了,还要认朱聿键为皇帝,我看不如直接打进南京,拉朱聿键下马,拥立储君登基,大家从龙有功,都能封王封公。”

    赵铭却道:“北方满清虎视眈眈,就等咱们内乱。直接反皇帝的旗号,咱们与朝廷之间,就没有了回旋的余地,打出清君侧,除奸贼的旗号,提出要求,万一清军南下,咱们和朝廷还有得谈。况且,现在打出清君侧的旗号,咱们兵发南京,战事不顺,咱们各谋生路,战事僵持,咱们可以和朝廷谈判,战事若是顺利,真打进了南京,再行废立之事,也不迟嘛!”

    赵铭自决定起兵之日,就对这次内斗的三种结果,都做了设想。

    要是战败,那他就远走海外,要是僵持不下,便做出一定让步,以期与隆武朝廷达成和解,要是战争顺利,那就废掉朱聿键,扶立朱以海,乘机掌握政权。

    李成栋沉思,张名振却抱拳行礼,“下官赞成,就依殿下之意!”

    赵铭看向李成栋,李成栋只能起身抱拳,“某也赞成!”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