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立刻投奔袁绍呢。河内局势难辨,可暂且缓缓,当务之急是先拿下徐州。”

    赵勇听罢,脸上急切的表情更明显,他忙道:“主公,河内驻军足有十万余人啊!”

    一直不说话的老实人荀攸慢悠悠地说道:“为何赵勇一心要说服主公立即攻打河内?”他的表情诧异,像是真有什么疑难似的。

    听他说完,曹操的视线果然带上了审视与疑虑。

    “曹军如今大部队都在东面,后方河内军则地处西面,为何你一心想让主公舍近求远,转攻河内呢?”荀攸疑惑的话语令赵勇如坠冰窟,他颤抖着唇说不出话来。

    曹操脸色变了变,目光逐渐不善,这赵勇便是从河内逃亡而来投靠自己的,他的话语又有几分可信呢?

    荀攸话说完,赵勇后脑勺冷汗直冒,再也不敢教唆什么了,曹营之中藏龙卧虎,曹操的想法,岂是他能够随意左右的。

    郭嘉瞥了一眼赵勇,并不在意他,不过跳梁小丑罢了,他以胳膊肘捅了捅荀攸:“公达,我看你从刚才是就一直在发呆,可是想到什么法子了?”

    荀攸慢吞吞地说道:“为什么我发呆你都能注意到。”

    郭嘉笑眯眯的,他可是清楚,荀公达可没有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木讷老实。

    郭嘉之语成功将曹操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他好奇地问道:“公达想到什么法子了?”

    见曹操发问,荀攸娓娓道来:“我有一奇策,能助主公迅速攻陷徐州。”

    曹操忙问道:“公达有何计谋,但说无妨。”

    荀攸缓缓说道:“下邳城,地势偏低,其城防坚固,易守难攻。如今主公与吕奉先僵持三月,主公虽急,城内的吕奉先没人支援,必定更急,也因此,此时主公绝不能急切冒进。”

    话虽如此说,可曹操率领大军攻打下邳,他的大本营许昌此时早已空了,若是一旦有人攻打许昌,那么麻烦可就大了!

    而就地理位置而言,会攻打许昌的心腹大患,便是如今掌兵十万,雄居在许昌以西的河内张华。

    曹操清楚,一旦张华率军攻打许昌,他将腹背受敌!

    所以当赵勇说张华是袁绍帐下人手时,他才会心急如焚,迫不及待着急谋士们来商讨。

    曹操不断在心中权衡是否要退兵,其实他已经开始犹豫了。

    而如今,程昱、郭嘉与荀攸都不同意曹操立刻退兵,这时他才冷静下来,再看那赵勇急切又怂恿的模样,不由对其心生不悦。

    荀攸像是在吊胃口似的,说话不紧不慢,可把曹操急地够呛。

    “主公一旦撤退就功亏一篑了,等主公日后缓过气来,若再想要消灭吕布,那将会难上加难,”荀攸分析过后,终于说到了重点:“下邳城不远处的泗水,水系丰富,如今恰逢雨季,主公不若将泗水与沂水引来,灌入下邳城中,如此便可解燃眉之急。”

    荀攸说完后曹操,目露精光,激动难忍。

    赵勇见曹操一心要攻打吕布,暂时将河内放着不管,心中大恨,眼中也不由自主带出了几分不甘愿的怨毒。

    他蓦然回首,却见程昱若有所思地盯着自己,顿时犹如一盆冷水当头灌下,心头一阵发冷,他如芒在背,硬着头皮听曹操与谋士们商议引水大计。

    曹营之中,曹操与谋士们融洽的氛围令赵勇插不上嘴,他就像是外人,被孤立在集团之外。赵勇恨极,他们对赵勇的轻视,让他感觉受到了羞辱。可他也无可奈何,因为曹操与张杨显然段数不一样,张杨能被他的谗言所左右,可曹操不会。即便曹操听了,他身边这么多头脑清明的智囊团也不会任由主公被人糊弄。

    计策商定完以后,曹操终于露出了笑颜,他瞥了一眼没什么存在感的赵勇,已是有了防备,私底下派人去监视赵勇是否通敌与别人接触暂且不提。

    不久,曹操便调动兵力,分出人手去挖渠引水,水淹下邳城。

    另一头,留守许昌的荀彧深知如今局势难辨,许昌距离河内更近,收到的消息也更快。自河内巨变消息传来,荀彧严正以待,加固边防,以防河内大军进攻曹操后方。

    他是处理内务的一把好手,曹操将荀彧留在许昌,自己去攻伐征战,他深深信任着荀彧。信任他的才能,信任他的忠心,而荀彧也不负曹操所托,固守城池,处理内务,为曹操稳固大后方。

    “荀大人,河内来信!”

    荀彧接到了线人送来的,一封密信,他拿过那信拆开,发现其中总计有两封。

    其中一人字迹很是眼熟,是他之前相识的杨丑所写,他细细看来,放下了信件,心情沉重。

    若是杨丑还活着,这是天大的好消息,可偏偏杨丑已死,那么又是谁将这封信给寄来的呢?荀彧看向另一封信,其署名则为张华。

    那张华,可不正是如今掌权河内的大将军吗?!

    河内巨变之际,杨丑杀死张杨,眭固又杀死杨丑,而张华则力挽狂澜,杀死眭固,将三大将领的余部收入囊中,迅速掌权河内,这样的英雄人物,可谓是异军突起的一方军阀!

    荀彧怎么都没有想到张华会给他寄信,并且将杨丑想要投靠曹军的信件也一并寄来,这是在讽刺他吗?

    荀彧拧眉放下了杨丑那封信,拿起了张华写的,他细细研读起来。

    信上的字迹整洁秀气,不难看出写信之人的脾性,信中言语温和、有条有理,语气诚恳万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