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四 揭底
郑城的果业极好,这个时候柿子与栗子、地瓜批量而出,便是擦肩而过的篷船上都有好些起卖烤栗烤地瓜的,父子俩个学着郑城本地人那样买了些边走边吃,又暖身又香甜倒是有趣。
郑城的建筑不如京城的豪放大气,反而有种水乡的雅致,男女着衣也多喜浅亮柔美之色,武帝告诉姬苏,这是因为蒙下归胤,一些蒙下商人行商过来或定居此处,便把浅色喜好也带了过来。
又笑道,为何蒙州人喜浅色?因为蒙州乃花之州,一年四季鲜花不断,其最有名者,乃鲜花酿与入菜,蒙人亦还喜爱以花制香、茶、衾絮等,便连男子都喜花簪。
姬苏听得脸直抽抽,想问一句:是不是蒙人男子还爱化妆?
东征时武帝并未带上自己,故而这些曾经只听先生们说过,眼下恰好看到前方有高大且眉目风流自恃的文士擦肩而过,那头上确实簪的是含苞半绽的大花朵三色玉簪子,走路时身上有淡然花香飘动,才忽然有了一种真实感。
这让姬苏想到了南北朝与唐朝。南北朝的男子就流行戴小冠、傅脂粉,而唐朝男子则亦爱头上戴花以章其风流名士高才之美姿容,杜牧曾书“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的诗句,
待那人行远,武帝笑着把栗子递给姬苏,道:“方才那人倒颇有大胤名士之风。”
姬苏点头附和:“赤胸外披宽大外袍又赤足木屐,十足名士风流。”
心里却想起闲里姬武的装扮。与方才那人一作比较,发觉同样的穿法,只武帝头发并不簪束而是散了或随意扎了垂于脑后,更显得孤傲并不羁,反而比旁人更多了一份真名士逍遥自在之态。
父子俩难得如此悠闲,倒是颇有兴致的逛了果铺,姬苏又厚着脸进了蒙人开的胭脂铺子挑了些蒙州(即原蒙下国)的花脂粉与精巧的花簪,打算回去给兄长泡妞作有力援手。
武帝并不知姬苏想法,面上端着微笑,眼里差点嗖嗖冒杀气,一出了铺子便若无其事的问:“汝竟买这般多女子用物,可是花宴上有心怡小娘子了?怎么的不与父……亲说说,只要汝喜爱,这夫人为父必是要为汝求娶回来。”
姬苏不知道自己在被套路,非常诚实的道:“父亲别笑,花宴上小娘子们千娇百媚确实可爱,可孩儿还小,且男子业不立何以为家?还是等孩儿建功立业才想成家之事。”
见武帝似笑非笑不相信的看向侍卫手中提的脂粉簪子,姬苏轻咳一声:“兄长心怡那瑶山仙子,吾想着蒙州这些京城并不多见,便买些给兄长赠佳人,助他一臂之力不错。”
武帝被儿子的体贴乐笑了,又苦逼的想,汝光顾着兄长,何时才能把这体贴用到吾身上?
远在京城的诚王姬庄打了个喷嚏,看着在井边揉搓衣物的妇人。
这妇人仰着脸像是看着盆中之物,又像是透过木盆看向不知名处,眼神似乎还有茫然与一丝痛苦,反叫她疤痕交错的半个脸看起来狰狞无比如同恶鬼,姬庄有点惊吓,身后的祥云更是紧眯起眼别过头。
可下一刻,祥云又把脸转了回来,无他,因为这妇人未被毁坏的另半张脸实在是美貌之极。
仿若皎花照水,虽因为穷苦皮肤已经微皱暗黄粗糙,却无挡五官的精致,可想而知若精细娇养会何等风华绝代。
只是可惜了啊。
祥云啧啧赞叹了一番后偷以眼角观察诚王。
姬庄也叫这美颜与相对极致的丑颜震住,好半晌才叹一声:“倒是可惜这极品颜色,竟叫人生生毁了去。”
“也是王爷心善,不仅予这妇人治了身上伤处,还好心给她一份粗使活计安生,王爷,为何不让小人告之于她。”
姬庄一打扇,再看了那妇人一眼,哼笑一声转身便走。
“本王并非挟恩必图报者,不过是新府缺人,瞧她能倒在本王车驾前倒也是个缘罢了。”
祥云追上去,脸上堆着笑道:“能撞上殿下车驾,也是沾王爷之福气,不过小人比她更有福气,早早就能跟在王爷身侧伺候了。”
“汝这嘴尽会说得好听。”姬庄边走边问:“这妇人唤何名?汝把她放到哪处做事?”
总是宫里出来的,警惕心还是有,祥云立刻肃了嘴脸:“这妇人名唤丑奴,初入府,小人并不敢叫她与他人结识,放在后门处与伍婆子做守门人。”
姬庄赞许的看祥云一眼:“让侍卫们多盯着一些。”心里又回味了一下妇人让人惊艳无比的那半张明媚颜色,心头拿着与瑶山,与弟弟作了比较,最后微有遗憾的想:可惜这妇人毁了脸又年纪大,生生浪费了那般美容颜了。
姬庄一行走了一阵,这妇人才像慢慢回过神来,眼神看向门口处,复又垂下落于水面。
裳是灰裳,水面倒映的是她自己,这丑奴慢慢低下头去,直到鼻尖几乎碰到水面才停下。
她与倒影的自己对视着,半晌,一滴两滴泪水忽的掉进水里溅起水花,把她的面容搅成了碎,随后这妇人无声的哭着又仰起头来大笑起来,毁掉了半脸扭曲之极,一双眼睛里射出摄人的仇恨光彩,让人心惊不已。
暗卫把这一切瞧在眼里,无声的记录下来便传回了兵马司。
于淳谦此时却并不在兵马司,而在议事殿听两相下指示:关于普查京城居住与外来流动人口的工作。
两相也知道武帝离京后京里怕是有机可趁,帝王能打战是好事,能把人家国家都吞并入大胤版图更是好事,可麻烦的屁事也多,被灭国的苟延残喘的人会不恨他?会不趁这机会潜伏下来,在路上或是在京里给他来咬上这么一口?咬不到他不要紧啊,他还两崽在呢,也是报复打击的好对象。
再说了,其他国家就不会趁这机会往胤京里多派驻点探子暗哨?京里的大臣世家都对武帝忠心耿耿,不趁机作妖搅水?
听闻姬庄的车驾差点被碰瓷,两相的心便也吊了起来,两只老狐狸也不摆架子,赶紧的便请了于淳谦来商议此事。
于淳谦并不推托,应下后蹙着眉,抬手投足间尽是清贵优雅的畅然:“两位相爷放心,此事乃末将职责所在,必不负二位大人相托。”
说完难得的迟疑了一下:“两位大人,若此次查出京中哪位……”
邑相挑眉,宋相笑道:“陛下曾言,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于淳大司马只管放手去查,小朝廷上吾二人自会担当。”
宋相音落,邑相接句:“前日老夫曾在殿前路遇禁庭郎中令霍无工霍大人,想当年京城巨变,全靠于淳大司马与霍大人里应外合、力挽狂澜稳下京中局势,陛下此次巡守,竟未带上霍大人,老夫甚是有些吃惊。”
于淳谦便同样微微一笑,“想不到霍大人竟留于京中,许久不见,末将倒是想与霍大人聚聚,两位大人,不若一起?”
邑相与宋相点头应下,三人相视一笑,眼中了然尽在不言之中。
等于淳谦回到兵马司,暗室里的密报已经垒得有些高了,他闭目养了会神,方睁开眼来办公,而此时远在郑城的姬苏被武帝扣住肩
头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看着面前的于淳廷对自己微微勾动嘴角后,抬手自发际处摸索着慢慢抠卷下一张薄薄的东西来。
随着这薄物下扯,后头姬苏无比熟悉的轮廓与眉眼渐渐出现在他眼中。
“苏,先生可曾与汝讲解过皇家双生秘事?”
就在姬苏心神恍惚的时候,头顶传来武帝温柔的声音。
“诚如汝所见,朕与于淳廷,乃双生子。”
武帝终于恢复面容,伸长手拍了拍姬苏手背,抓住儿子手指把玩。“吾乃姬武,汝身侧,乃姬霆,霆之名怕是汝并未听过,因他乃宫中忌讳,故于二人共用武之身份出现世人面前。”
姬苏虽然猜到了一部分,可没想到真相来得这么突然,就在自己想装傻了,大佬却突然自己上门来和自己揭老底了,想想都好可怕,他一点都不想知道啊。
兄弟二人早暗中商议好,自是姬苏再退缩也不会容许半分,一前一后以挟势锢住儿子,在豆大的灯火下,开始回忆起两人非常不愉快的往事。
********************************************
南北朝时期是男人爱美的黄金时代,官员头顶金冠,那时开始流行小冠,路出黑油的鬓发,涂白粉并修眉,眉用螺黛,与女子一样,说话温雅又轻柔,穿宽袖的大衫,路出胸膛,用金革带束腰,谓之“沈腰”,堪比“柳腰”,以细腰宽胯为美,主创者是南朝沈约,他“以风流见称,而肌腰清癯,时语沈郎腰瘦”。
士族贵胄弟子更好如此,“胡粉饰貌,搔头弄姿”。穿女装也不觉得过分,如何晏,如名士。盖那时比较讲究男女平等,南北朝流行女装与唐朝流行女穿男装都没什么值得惊讶之处,女人拿着高价买香粉来打扮自己男人也不足为异, “魏明帝着绣帽,披缥纨半袖。”“好衣刺文袴”,男人们穿着绣花的裤子,手臂上涂满白粉,穿着襦裙,半臂衫,看《北齐校书图》《高士图》满脸胡子的名士,也好高腰襦裙,头上梳着总角,脑海中翩翩一个梳着丫环头,络腮胡子的汉钟离,“尚总角,容貌艳丽,纤妍洁白“螓首膏,自然娥眉。
唐人簪花: 当时是很流行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李隆基春时游宴,某大臣遵旨赋诗,其“飞埃结红雾,游盖飘青云”之句得到玄宗赞赏,遂以御花插其巾上,此事深为时人羡慕。
据《梦粱录》记载,皇帝祝寿御筵毕, "赐宰臣、百官及卫士、殿侍伶人等花,各依品位簪花。后罗花亦赐百官。
戴花的喜好一直流行到宋,直到元朝间还偶有关于男子戴花的描述,到了明清就绝迹了。
郑城的果业极好,这个时候柿子与栗子、地瓜批量而出,便是擦肩而过的篷船上都有好些起卖烤栗烤地瓜的,父子俩个学着郑城本地人那样买了些边走边吃,又暖身又香甜倒是有趣。
郑城的建筑不如京城的豪放大气,反而有种水乡的雅致,男女着衣也多喜浅亮柔美之色,武帝告诉姬苏,这是因为蒙下归胤,一些蒙下商人行商过来或定居此处,便把浅色喜好也带了过来。
又笑道,为何蒙州人喜浅色?因为蒙州乃花之州,一年四季鲜花不断,其最有名者,乃鲜花酿与入菜,蒙人亦还喜爱以花制香、茶、衾絮等,便连男子都喜花簪。
姬苏听得脸直抽抽,想问一句:是不是蒙人男子还爱化妆?
东征时武帝并未带上自己,故而这些曾经只听先生们说过,眼下恰好看到前方有高大且眉目风流自恃的文士擦肩而过,那头上确实簪的是含苞半绽的大花朵三色玉簪子,走路时身上有淡然花香飘动,才忽然有了一种真实感。
这让姬苏想到了南北朝与唐朝。南北朝的男子就流行戴小冠、傅脂粉,而唐朝男子则亦爱头上戴花以章其风流名士高才之美姿容,杜牧曾书“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的诗句,
待那人行远,武帝笑着把栗子递给姬苏,道:“方才那人倒颇有大胤名士之风。”
姬苏点头附和:“赤胸外披宽大外袍又赤足木屐,十足名士风流。”
心里却想起闲里姬武的装扮。与方才那人一作比较,发觉同样的穿法,只武帝头发并不簪束而是散了或随意扎了垂于脑后,更显得孤傲并不羁,反而比旁人更多了一份真名士逍遥自在之态。
父子俩难得如此悠闲,倒是颇有兴致的逛了果铺,姬苏又厚着脸进了蒙人开的胭脂铺子挑了些蒙州(即原蒙下国)的花脂粉与精巧的花簪,打算回去给兄长泡妞作有力援手。
武帝并不知姬苏想法,面上端着微笑,眼里差点嗖嗖冒杀气,一出了铺子便若无其事的问:“汝竟买这般多女子用物,可是花宴上有心怡小娘子了?怎么的不与父……亲说说,只要汝喜爱,这夫人为父必是要为汝求娶回来。”
姬苏不知道自己在被套路,非常诚实的道:“父亲别笑,花宴上小娘子们千娇百媚确实可爱,可孩儿还小,且男子业不立何以为家?还是等孩儿建功立业才想成家之事。”
见武帝似笑非笑不相信的看向侍卫手中提的脂粉簪子,姬苏轻咳一声:“兄长心怡那瑶山仙子,吾想着蒙州这些京城并不多见,便买些给兄长赠佳人,助他一臂之力不错。”
武帝被儿子的体贴乐笑了,又苦逼的想,汝光顾着兄长,何时才能把这体贴用到吾身上?
远在京城的诚王姬庄打了个喷嚏,看着在井边揉搓衣物的妇人。
这妇人仰着脸像是看着盆中之物,又像是透过木盆看向不知名处,眼神似乎还有茫然与一丝痛苦,反叫她疤痕交错的半个脸看起来狰狞无比如同恶鬼,姬庄有点惊吓,身后的祥云更是紧眯起眼别过头。
可下一刻,祥云又把脸转了回来,无他,因为这妇人未被毁坏的另半张脸实在是美貌之极。
仿若皎花照水,虽因为穷苦皮肤已经微皱暗黄粗糙,却无挡五官的精致,可想而知若精细娇养会何等风华绝代。
只是可惜了啊。
祥云啧啧赞叹了一番后偷以眼角观察诚王。
姬庄也叫这美颜与相对极致的丑颜震住,好半晌才叹一声:“倒是可惜这极品颜色,竟叫人生生毁了去。”
“也是王爷心善,不仅予这妇人治了身上伤处,还好心给她一份粗使活计安生,王爷,为何不让小人告之于她。”
姬庄一打扇,再看了那妇人一眼,哼笑一声转身便走。
“本王并非挟恩必图报者,不过是新府缺人,瞧她能倒在本王车驾前倒也是个缘罢了。”
祥云追上去,脸上堆着笑道:“能撞上殿下车驾,也是沾王爷之福气,不过小人比她更有福气,早早就能跟在王爷身侧伺候了。”
“汝这嘴尽会说得好听。”姬庄边走边问:“这妇人唤何名?汝把她放到哪处做事?”
总是宫里出来的,警惕心还是有,祥云立刻肃了嘴脸:“这妇人名唤丑奴,初入府,小人并不敢叫她与他人结识,放在后门处与伍婆子做守门人。”
姬庄赞许的看祥云一眼:“让侍卫们多盯着一些。”心里又回味了一下妇人让人惊艳无比的那半张明媚颜色,心头拿着与瑶山,与弟弟作了比较,最后微有遗憾的想:可惜这妇人毁了脸又年纪大,生生浪费了那般美容颜了。
姬庄一行走了一阵,这妇人才像慢慢回过神来,眼神看向门口处,复又垂下落于水面。
裳是灰裳,水面倒映的是她自己,这丑奴慢慢低下头去,直到鼻尖几乎碰到水面才停下。
她与倒影的自己对视着,半晌,一滴两滴泪水忽的掉进水里溅起水花,把她的面容搅成了碎,随后这妇人无声的哭着又仰起头来大笑起来,毁掉了半脸扭曲之极,一双眼睛里射出摄人的仇恨光彩,让人心惊不已。
暗卫把这一切瞧在眼里,无声的记录下来便传回了兵马司。
于淳谦此时却并不在兵马司,而在议事殿听两相下指示:关于普查京城居住与外来流动人口的工作。
两相也知道武帝离京后京里怕是有机可趁,帝王能打战是好事,能把人家国家都吞并入大胤版图更是好事,可麻烦的屁事也多,被灭国的苟延残喘的人会不恨他?会不趁这机会潜伏下来,在路上或是在京里给他来咬上这么一口?咬不到他不要紧啊,他还两崽在呢,也是报复打击的好对象。
再说了,其他国家就不会趁这机会往胤京里多派驻点探子暗哨?京里的大臣世家都对武帝忠心耿耿,不趁机作妖搅水?
听闻姬庄的车驾差点被碰瓷,两相的心便也吊了起来,两只老狐狸也不摆架子,赶紧的便请了于淳谦来商议此事。
于淳谦并不推托,应下后蹙着眉,抬手投足间尽是清贵优雅的畅然:“两位相爷放心,此事乃末将职责所在,必不负二位大人相托。”
说完难得的迟疑了一下:“两位大人,若此次查出京中哪位……”
邑相挑眉,宋相笑道:“陛下曾言,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于淳大司马只管放手去查,小朝廷上吾二人自会担当。”
宋相音落,邑相接句:“前日老夫曾在殿前路遇禁庭郎中令霍无工霍大人,想当年京城巨变,全靠于淳大司马与霍大人里应外合、力挽狂澜稳下京中局势,陛下此次巡守,竟未带上霍大人,老夫甚是有些吃惊。”
于淳谦便同样微微一笑,“想不到霍大人竟留于京中,许久不见,末将倒是想与霍大人聚聚,两位大人,不若一起?”
邑相与宋相点头应下,三人相视一笑,眼中了然尽在不言之中。
等于淳谦回到兵马司,暗室里的密报已经垒得有些高了,他闭目养了会神,方睁开眼来办公,而此时远在郑城的姬苏被武帝扣住肩
头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看着面前的于淳廷对自己微微勾动嘴角后,抬手自发际处摸索着慢慢抠卷下一张薄薄的东西来。
随着这薄物下扯,后头姬苏无比熟悉的轮廓与眉眼渐渐出现在他眼中。
“苏,先生可曾与汝讲解过皇家双生秘事?”
就在姬苏心神恍惚的时候,头顶传来武帝温柔的声音。
“诚如汝所见,朕与于淳廷,乃双生子。”
武帝终于恢复面容,伸长手拍了拍姬苏手背,抓住儿子手指把玩。“吾乃姬武,汝身侧,乃姬霆,霆之名怕是汝并未听过,因他乃宫中忌讳,故于二人共用武之身份出现世人面前。”
姬苏虽然猜到了一部分,可没想到真相来得这么突然,就在自己想装傻了,大佬却突然自己上门来和自己揭老底了,想想都好可怕,他一点都不想知道啊。
兄弟二人早暗中商议好,自是姬苏再退缩也不会容许半分,一前一后以挟势锢住儿子,在豆大的灯火下,开始回忆起两人非常不愉快的往事。
********************************************
南北朝时期是男人爱美的黄金时代,官员头顶金冠,那时开始流行小冠,路出黑油的鬓发,涂白粉并修眉,眉用螺黛,与女子一样,说话温雅又轻柔,穿宽袖的大衫,路出胸膛,用金革带束腰,谓之“沈腰”,堪比“柳腰”,以细腰宽胯为美,主创者是南朝沈约,他“以风流见称,而肌腰清癯,时语沈郎腰瘦”。
士族贵胄弟子更好如此,“胡粉饰貌,搔头弄姿”。穿女装也不觉得过分,如何晏,如名士。盖那时比较讲究男女平等,南北朝流行女装与唐朝流行女穿男装都没什么值得惊讶之处,女人拿着高价买香粉来打扮自己男人也不足为异, “魏明帝着绣帽,披缥纨半袖。”“好衣刺文袴”,男人们穿着绣花的裤子,手臂上涂满白粉,穿着襦裙,半臂衫,看《北齐校书图》《高士图》满脸胡子的名士,也好高腰襦裙,头上梳着总角,脑海中翩翩一个梳着丫环头,络腮胡子的汉钟离,“尚总角,容貌艳丽,纤妍洁白“螓首膏,自然娥眉。
唐人簪花: 当时是很流行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李隆基春时游宴,某大臣遵旨赋诗,其“飞埃结红雾,游盖飘青云”之句得到玄宗赞赏,遂以御花插其巾上,此事深为时人羡慕。
据《梦粱录》记载,皇帝祝寿御筵毕, "赐宰臣、百官及卫士、殿侍伶人等花,各依品位簪花。后罗花亦赐百官。
戴花的喜好一直流行到宋,直到元朝间还偶有关于男子戴花的描述,到了明清就绝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