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战法独特,需要很强的专业性,诸位可有胜任之人可推荐呐?”搞定了总参谋部的任命和职责,皇帝马上就不横眉冷目了,虚怀若谷的向在座重臣询问由谁来接替袁可立担任海军总督。
“……”但在座的总参军机们没一个主动应答的。这一幕他们见过太多次了,装什么装啊,想任命谁赶紧说,然后大家点头同意呗。
其实就算皇帝不装也没人敢接这个差事。那可是海军,随便找个小卒就能写会算的存在,不是边军可比的。没有几把刷子外加皇帝授权,怕是连海军参谋部都搞不定,去了也是受罪外加背锅,半点好处捞不到。
“陛下,海战卫指挥使黄南平自幼长于海上,水战经验丰富,归顺海军以来每战必胜,新学也科科及格,对大明忠心无二,可堪大用。”当然不会没人应答,袁可立做为前任海军总督最有资格推荐继任者。
但他给出的人选又让在座的大部分朝廷重臣吃了一惊,原本以为会是巡防卫指挥使沈有容,不承想居然是个海盗出身的黄南平。
“……”这时候就能看出皇帝手里有没有军权、有没有战功的区别了。如果换到海军成立之前,此言一出,袁可立就会被弹劾活埋。要是换到朝阳门保卫战之前,他也会被唾沫星子洗个澡。
但现在皇帝是御驾亲征辽东女真大获全胜、远隔万里一战定吕宋的战神了,臣子们就算有诸多不满,也不敢再肆意表达。
既然自己推荐不出人选,那就乖乖听着吧。反正都有西番僧人当了三品大员,再多个海盗总督好像也不是特别丢人了。
“不妥不妥,黄指挥使海战犀利、战无不胜,朕听说过,授宣威将军。但海军总督并不需要出战,重在运筹帷幄。朕听闻陆战卫指挥使王昇为人稳重,头脑灵活,先让他试试吧。”
怪异的是皇帝这次居然没顺杆爬,一口否定了袁可立推荐的人选,转而亲自任命了海军总督。可是在座的很多人都没听说过海军里还有个王昇指挥使,不禁面面相觑。
“万岁爷圣明,王昭仪听闻此讯定会感激涕零!”这时王安说话了,简简单单十多个字,立刻就让在座的所有人都释然了,纷纷向皇帝祝贺。
王昇是谁,现在应该没人不知道了,王昭仪的亲弟弟、皇帝的小舅子!海军是皇帝的亲军,把领导权交给自家人把控,太理所应当了。
而且皇帝总共就一位皇后两位昭仪,外戚的数量出奇的少,光这一项每年就能省下几十万两银子。此时谁再不给面子,那就真是不会做官了。
那王昇到底有没有袁可立的本事呢?答案是真没有。他出身于大兴县小吏之家,上过私塾但没功名,景阳六年被安排进入海军陆战卫。虽然学习的挺刻苦,进步也很大,但在眼界、格局、才华、手腕方面远不及袁可立。
确切的讲,眼下想再找出一个袁可立很难。天赋是无法通过后天学习的,就算把海户司里最拔尖的学生扔进海军锻炼几年,依旧顶不上当初刚组建海军时的袁可立。
这时就得退而求其次了,海军目前已经度过了新生期,凡事都立下了规矩,不再需要袁可立那样的全才来把控。
夸张点说,就算把李成梁从坟墓里挖出来,让他去担任海军总督一职也不会有太大误差。因为海军总督只是个环节,更多的权力已经被海军参谋部给分走了,没有皇帝的书面同意谁也没法左右海军。
其实从海军正副参谋长里挑一个当海军总督最符合洪涛的心思,可他们还是太年轻,只能先让王昇来过渡下。毕竟是皇帝的小舅子,来参加御前会议时谁也不敢太轻慢,能镇住场子。
由袁可立担任总参谋长也是出于这种考虑,总参谋部的权力很大,可人员都是不到二十的小伙子,这让一众大几十岁的重臣很难适应,更难相处。
再过个十年八年的,才是这群海户司孤儿们的大好时光。有了充足的履历、丰富的经验、赫赫战功和更成熟的性格,完全能替代朝堂里的绝大多数重要岗位。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建设部、税务部、农业部、工业部,延续了上千年的朝廷六部架构瞬间变成了九部,再加上个地位超然的总参谋部,这次改动动静不可谓不大,简直是震惊了朝野。
然后老天爷也来劲儿了,生怕还不够热闹,又过来凑了一个更爆裂的。六月初,海军从辽东传来消息,努尔哈赤病入膏肓,目前由其八子皇太极主持大金内外一切事务。
具体是什么情况海军参谋部也说不准,他们在锦州港以南修建了松山港,这些情况都是驻扎在当地的陆战卫从锦州城内的蒙古人处听来的。
据说在塔山战役之后,努尔哈赤带领溃兵北上进入了群山。真不愧是从小生活在群山峻岭中的游猎民族,在缺少后勤补给的情况下硬生生的走了出去。
随后与皇太极和阿敏率领的两支部队成功汇合,一路向东冲破了蒙古各部的两次大规模拦截,最终返回了大金国占领区。
但也不是毫无代价,小三万八旗精锐在山区里折损了三分之一,加上皇太极和阿敏的不到二万,一路上又损失一万多,最终能活着回到家乡的不足三万。
而且努尔哈赤在带队冲破蒙古人拦截时中箭落马,箭伤不重,但摔断了一条腿,差点死在路上。
在他卧床疗伤的这段时间里,皇太极就成了代理大汗。虽然没有正式任命,可是掰着手指头数一数,有资格接替汗位的基本全战死了,如果不出现大意外非他莫属。
这个消息对洪涛来讲,除了感慨历史的顽固之外也没什么大惊喜。女真族由谁领导都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被八国联军打败的大清可能没机会出现了,会提早二百多年先被自己打败。是好是坏不清楚,只能走着瞧。
(本章完)
“……”但在座的总参军机们没一个主动应答的。这一幕他们见过太多次了,装什么装啊,想任命谁赶紧说,然后大家点头同意呗。
其实就算皇帝不装也没人敢接这个差事。那可是海军,随便找个小卒就能写会算的存在,不是边军可比的。没有几把刷子外加皇帝授权,怕是连海军参谋部都搞不定,去了也是受罪外加背锅,半点好处捞不到。
“陛下,海战卫指挥使黄南平自幼长于海上,水战经验丰富,归顺海军以来每战必胜,新学也科科及格,对大明忠心无二,可堪大用。”当然不会没人应答,袁可立做为前任海军总督最有资格推荐继任者。
但他给出的人选又让在座的大部分朝廷重臣吃了一惊,原本以为会是巡防卫指挥使沈有容,不承想居然是个海盗出身的黄南平。
“……”这时候就能看出皇帝手里有没有军权、有没有战功的区别了。如果换到海军成立之前,此言一出,袁可立就会被弹劾活埋。要是换到朝阳门保卫战之前,他也会被唾沫星子洗个澡。
但现在皇帝是御驾亲征辽东女真大获全胜、远隔万里一战定吕宋的战神了,臣子们就算有诸多不满,也不敢再肆意表达。
既然自己推荐不出人选,那就乖乖听着吧。反正都有西番僧人当了三品大员,再多个海盗总督好像也不是特别丢人了。
“不妥不妥,黄指挥使海战犀利、战无不胜,朕听说过,授宣威将军。但海军总督并不需要出战,重在运筹帷幄。朕听闻陆战卫指挥使王昇为人稳重,头脑灵活,先让他试试吧。”
怪异的是皇帝这次居然没顺杆爬,一口否定了袁可立推荐的人选,转而亲自任命了海军总督。可是在座的很多人都没听说过海军里还有个王昇指挥使,不禁面面相觑。
“万岁爷圣明,王昭仪听闻此讯定会感激涕零!”这时王安说话了,简简单单十多个字,立刻就让在座的所有人都释然了,纷纷向皇帝祝贺。
王昇是谁,现在应该没人不知道了,王昭仪的亲弟弟、皇帝的小舅子!海军是皇帝的亲军,把领导权交给自家人把控,太理所应当了。
而且皇帝总共就一位皇后两位昭仪,外戚的数量出奇的少,光这一项每年就能省下几十万两银子。此时谁再不给面子,那就真是不会做官了。
那王昇到底有没有袁可立的本事呢?答案是真没有。他出身于大兴县小吏之家,上过私塾但没功名,景阳六年被安排进入海军陆战卫。虽然学习的挺刻苦,进步也很大,但在眼界、格局、才华、手腕方面远不及袁可立。
确切的讲,眼下想再找出一个袁可立很难。天赋是无法通过后天学习的,就算把海户司里最拔尖的学生扔进海军锻炼几年,依旧顶不上当初刚组建海军时的袁可立。
这时就得退而求其次了,海军目前已经度过了新生期,凡事都立下了规矩,不再需要袁可立那样的全才来把控。
夸张点说,就算把李成梁从坟墓里挖出来,让他去担任海军总督一职也不会有太大误差。因为海军总督只是个环节,更多的权力已经被海军参谋部给分走了,没有皇帝的书面同意谁也没法左右海军。
其实从海军正副参谋长里挑一个当海军总督最符合洪涛的心思,可他们还是太年轻,只能先让王昇来过渡下。毕竟是皇帝的小舅子,来参加御前会议时谁也不敢太轻慢,能镇住场子。
由袁可立担任总参谋长也是出于这种考虑,总参谋部的权力很大,可人员都是不到二十的小伙子,这让一众大几十岁的重臣很难适应,更难相处。
再过个十年八年的,才是这群海户司孤儿们的大好时光。有了充足的履历、丰富的经验、赫赫战功和更成熟的性格,完全能替代朝堂里的绝大多数重要岗位。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建设部、税务部、农业部、工业部,延续了上千年的朝廷六部架构瞬间变成了九部,再加上个地位超然的总参谋部,这次改动动静不可谓不大,简直是震惊了朝野。
然后老天爷也来劲儿了,生怕还不够热闹,又过来凑了一个更爆裂的。六月初,海军从辽东传来消息,努尔哈赤病入膏肓,目前由其八子皇太极主持大金内外一切事务。
具体是什么情况海军参谋部也说不准,他们在锦州港以南修建了松山港,这些情况都是驻扎在当地的陆战卫从锦州城内的蒙古人处听来的。
据说在塔山战役之后,努尔哈赤带领溃兵北上进入了群山。真不愧是从小生活在群山峻岭中的游猎民族,在缺少后勤补给的情况下硬生生的走了出去。
随后与皇太极和阿敏率领的两支部队成功汇合,一路向东冲破了蒙古各部的两次大规模拦截,最终返回了大金国占领区。
但也不是毫无代价,小三万八旗精锐在山区里折损了三分之一,加上皇太极和阿敏的不到二万,一路上又损失一万多,最终能活着回到家乡的不足三万。
而且努尔哈赤在带队冲破蒙古人拦截时中箭落马,箭伤不重,但摔断了一条腿,差点死在路上。
在他卧床疗伤的这段时间里,皇太极就成了代理大汗。虽然没有正式任命,可是掰着手指头数一数,有资格接替汗位的基本全战死了,如果不出现大意外非他莫属。
这个消息对洪涛来讲,除了感慨历史的顽固之外也没什么大惊喜。女真族由谁领导都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被八国联军打败的大清可能没机会出现了,会提早二百多年先被自己打败。是好是坏不清楚,只能走着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