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们自己当然也知道这个问题,但大家如今的问题就在于放下笔,他们可能立刻就要回老家,而拿起笔,或许还有一拼之力。
都已经走到这儿了,不拼一下,大家都不甘心。
“可是问题是,以后会有更多的考生涌入应天府,如此下去抄书这活计也要做不下去。”一个福建考生愁容满面,他的字写得不太好,现在已经很难接到活了。
他抱着头哀嚎:“我读书十数年,大小也算是小有所得,没想到偏偏败在了字写得不好上。”
众人纷纷同情地看他。福建是如今的出版业大省,当地的雕版师傅数量众多,在可以用较少的价格买到合适图书的同时,也意味着福建的考生相比别的的确都少了抄书这个赚钱活计。
别看大家此时对抄书各种挑剔,但此举对于家庭条件不那么富裕的学生来说,也的确是非常珍贵的练习机会。
写字这个事非常的无情,除了勤练习外,没有旁的捷径。
“所以现在,我们是要想办法找个对写字要求没那么高,又可以动脑子,还能赚钱的工作……”旁听许久的木白眼珠子一转,说道,“我倒是有个想法,就是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尝试一下?”
众学子齐齐抬头看着这个今年最年少的考生——不出意外的话也有可能会是未来几十年内最年少的少年天才,眉眼之间全是疑惑。
两日后,市场的闹市区,一处地点绝佳却总是售卖些上不得台面书籍的书坊门口忽然摆了个小摊。
行人们经过这个小摊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往那看去,表情是有志一同的好奇。
因为绕着这个摊子转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足足有二十多个年轻人在这儿走来走去。
最诡异的是,这么多青年都还在听一个看起来只有他们一半高的小孩指挥,并且按照他的要求将各种东西挂高放低,这模样着实稀奇。
不过,这些人也就看个稀罕,在确认那个小个子是个小娃而不是侏儒(喂)后,路人们也就四散离开了。
大早上的,大家也是很忙碌的,没时间等这家铺子上新。
日上三竿,气温渐渐上升,街道上的人也越来越多,此时,这个小摊位也终于装饰完毕。
红色的绸带包裹着木料,看上去喜庆极了。架子上还高低错落地悬挂着以彩纸制成的鞠球。
而最显眼的,是两个迎风招展的大红灯笼。
细心的人很快发现,灯笼下头还挂着个束好的小卷轴。灯笼下头的桌案上并无任何物品,其后坐着四个年轻人。
——所以这家店到底是干什么的?
路过的人不由自主地慢下了脚步打量了摊子好几眼。
就见那这一字排开的四个青年,均是面白无须,模样好生英俊,且统一着青色棉衫,头戴四方平定巾,一看就是书生。
最关键的是,这四个青年一对上父老乡亲们围观的眼神,尤其是几个婶娘上下打量的目光居然还会害羞低头,让人瞧着好生稀罕。
青年们面前还摆着笔墨纸砚。这难道是书生前来帮着写信的?
虽然这样说有些不太客气,但哪怕是在大明首都的应天府内也依然存在着大量的文盲。这些人若是想要给远方的亲人捎信或是想要亲友的来信都得找读书人帮忙,这些润笔费也是穷书生的一大经济来源。
但也不至于要搞那么大一个排场吧?莫非是免费的?
别说,一想到可能存在的便宜,停下脚步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
大部分哺乳类动物都有一个习惯,名为从众。
一旦发现有人群聚集,哪怕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对这事是否感兴趣,人类的本能依然会促使他们向那儿靠近,于是人越聚越多。
但诡异的是,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愣是没人知道这摊子到底是干啥的。
书坊本就处于闹市区,这儿人一多自然吸引了管理员的注意。
南兵马司的副指挥正好按照惯例在巡街,见着动静立刻就走了过来。一看店铺名字,他的眉头就是一挑。
五城兵马司有东南西北中五个部门构成,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保护京师民事安全、疏理沟渠下水道、救火、平衡物价等,也就相当于现代的民警加城管。
当然,要在应天府做好这些工作,不把城内商铺店铺背后的人脉关系搞清楚是肯定不行的。倒也不是要做什么徇私枉法的事,但有些不必要的麻烦还是能省则省。
比如现在,副指挥原本满肚子火,但看到出事的是书局后,那一肚子火顿时就熄了大半,再一看站在一旁围观的还有身为书坊背后主人的傅家几兄弟后,更是把火全摁了下去。
他铁尺一甩,挂着一脸谦和的笑容就迎了上去。认出人归认出人,搞大阵仗群聚还是得问询一番,这是他的职责所在。
没错,这家在众多读书人心中老是卖乱七八糟书籍的书局就是傅友德家里的私产。
开书店怎么挑书也是一门学问,书籍的品类就说明了书坊主人的品味,因此,对于一些文人来说,他们都会有自己惯常爱去的书坊,毕竟,气味相投、审美相符对文化人来说是很重要的。
而傅家人,虽然他们在黄金地段置办了书坊的产业,但是比起四书五经圣人先贤,他们更喜欢售卖一些游记话本,所以可以想见这家书屋在读书人眼中是个什么形象了。
而现在,这家主要售卖各种不入流作品的书坊却摆出了要搞事的架势,怎能不让人好奇?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都要生出烦躁情绪的档口,一小孩站在铺子前头落落大方地冲着众人作了个揖,原本坐在小摊背后的四个青年亦是冲着众人做出了一样的动作。
众人见状,亦是点头还礼。意识到他们要说话,人群都静默了下来。
顶着各式各样的眼神,木白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还有些黑的皮肤衬得小孩那一口牙齿格外的白:“各位乡老,新年好!我们是从外地前来赶考的学子,恰逢新年,先给各位拜个早年啦,祝福大伙新春和乐,狗年大吉。”
哎呦,原来是来赶考的读书人!
众人一听,表情顿时就柔和了不少。
国人对于读书人本就多了几分包容,加上这些人还是来赶考的,便更是多了些许尊敬。能来应天府参与国家级别考试的,那都是各州县的佼佼者,且都已经取得了举人身份,放在当地已是能做个小官了。
小孩笑容灿烂,在众人瞩目下丝毫不怯场,将他们摆摊的来意细细道来。大意就是考生们第一次在这儿过年,被应天府良好的年前氛围所感染,所以也想来加入大家。
但是想来想去他们也没什么特殊技能,于是就摆了个摊子给大家赠些春联、春条什么的。各位要是觉得写得还不错,便回个几文钱材料费,若是觉得不合心意,说句新春快乐也行。
因为大家都要备考,所以只摆摊三日,各位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他这一番话说得极为漂亮,立刻激起了当地人的地方自豪感,加上一听是这些举人给他们写春联,人群顿时就骚动了起来。
只是……春联是个啥东西哟?
是的,后世每年过年时候都要张贴换新的春联这时还没有诞生呢,如今的大明人每年换新的是一个叫做“桃符”的东西。
北宋文人王安石的诗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新桃”就是指桃符。
桃符是以桃木制成的小木板,在以往会镌刻门神或是神将的名字,用以驱鬼辟邪,但到了唐末,门神画便代替了桃符承载了这一重要含义。
发展到宋朝时,桃符变得随意得多,会玩的文人们会在之上镌刻些“名人名言”以自省,普罗大众则是会写个祝福语,表达自己的新年祈愿。
久而久之,人们就发现桃木板有些不够他们发挥了,于是便出现了小字条。而受桃符固有形象的束缚,这些小字条也多为单张。
只有少数人会写个小对子贴在门栏边。但对对子也是个技术活,即便是文风鼎盛的宋朝,也只有那么一小撮人擅长此道,写得好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对联始终没有流行开。
木白他们抓住的,就是这个机会啦!
大明自洪武三年诏定科举法时就规定,文体要带有前宋“经义”之美,而经义的一大特征就是有格律,格律便是对子的基础。
简单的说,就是大明是把前朝当做行文美观的东西强制规定成了考试必备技能,所以不是他吹,他们这个小团体中几乎每个参考的学子都有作对的本事。
别看坐在前头写字的只有四人,但他们的背后可是有一个完整的工作团队。
有人负责裁纸,有人负责研墨,还有人负责……咳咳,递小抄,啊不是,做智囊团。
比如那个来自福建字写得不好但是文采斐然的学子就是智囊团的一员。
总而言之,大家群策群力,目标——赚钱!
木小白捏了捏拳头,将“哒哒”跑到他面前的弟弟高高举起。抓阄抓到开幕大礼的木文冲着小爪子哈了两口气,一边脆生生地喊着“开业大吉”,一边将灯笼下的卷轴丝带扯了下来。
只听“唰唰”两响,灯笼下头便挂上了两卷红纸,看模样有些像元宵节时候的灯谜,但仔细一看,竟是左右对仗的。
左边写着:家家事事不一怎可千人一面。
右边写着:对对联联成双恰是今日今朝。
小家伙双手一展,横批为:私人订制。
哦豁,好大的口气,围观的人群顿时窃窃私语了起来。
这时候就该拉个典型啦!
木小白眼睛一扫,刚想说话,忽然发现怀中的弟弟冲着一个方向伸出了爪爪,他定睛一看,那儿站立着一对中年夫妻。
瞧清对方模样,木白眼睛顿时一亮。
男人体型壮硕,穿着也颇为富贵,最重要的是一张脸笑得像朵花儿一样,一看就很和善。他的妻子模样端庄,眉目慈爱。两人互相搀扶,虽然发丝均有斑白却瞅着相当恩爱。
嗯……木白抱着弟弟走了过去,他今天特地给木小文换上了他的小脑斧装扮,还戴了顶小虎帽子。
他弟弟这么可爱,这把年纪还能把臂同游的人家,一定不会忍心拒绝他哒!
第64章
君子重诺,正在学习怎么当个君子的考生们自然也是如此。
三日后,尽管生意依旧红火,尽管前来购买对联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尽管大家九成九都有些恋恋不舍,但小摊子依然在夜幕降临后,于众人的惋惜声中被拆除。
外头的拆迁工作进行得热火朝天,而在书坊的后厢,气氛也极为热闹。
一干考生顾不得自己酸软的四肢与抽搐的手腕,均是双目灼灼地盯着帮忙数钱的书坊掌柜。
洪武初年,官方货币唯有铜钱和通宝,百姓日常消费多以铜钱为主。这东西又薄又重,如果自己一枚枚点数很容易眼花。所以,聪明的劳动人民发明了一种专用于铜板的“点钞机”
说是点钞机,其实就是一个拥有若干等高小格的木托盘。只要将钱币直接码放进去,便可根据填满格子的数目来计算货币总量。
除了点数外,格子下头还留了一个小孔,将钱币点清后,可以将麻绳塞入这些孔洞,便可通过特定的技巧一次性将整盘铜币穿成一串,非常方便。
书坊平日里货物的售价不高,因此这儿所配置的点钞格子是一盘两贯钱的规制。将盘子往钱堆里一抄一搂,只片刻就填满了一盘。
众人就木愣愣地看着掌柜地双手有如穿花蝴蝶般将钱币码放点数穿绳,一整套如行云流水般的动作看得他们颇很有些眼花缭乱。
和已经半瘫的小伙伴们不同,木白在此时尚有些余力,他便承担了将穿好的铜钱挂杆的任务。
一根、两根、十根……
学子们的眼睛越来越亮。
明初,国家大力发展农业,粮食富足,百姓安康,尽管大明政府也是在没有准备金的情况下刻印了纸钞,但一来控制了发放数量,二来粮价便宜,政府盯着商人的目光极为严苛,并未引起市场波荡。
因此,现在铜钱的购买力还是相当能看的,即便是在应天府,一文钱也能买两个成年人拳头大的发面馒头。
光现在点出来的铜钱就足够大家安安稳稳在旅社住上大半个月了,更别提还有一些宝钞没有结算,要知道大明宝钞的最低额度就是一百文咧!
这几日大家写春联虽然也会遇上一些图小便宜不肯给钱的,但总体来说整个过程还是相当顺利且有趣的。
虽然绞尽脑汁想吉祥话以及使出各种手段拍马屁有点掉读书人的节操,马不停蹄地挥笔泼墨也是真的累,但是发现自己的学识和脑力可以被认可,大家还是很开心的。
更不必提当地人接过春联后满脸欢喜的笑脸以及一句句听着让人暖心的吉祥话,偶尔还会有些婶娘嫂子往他们手里塞馒头饼子……这桩桩件件深深地熨贴了这群离乡逐梦学子的心。
简单总结,就是痛并快乐着。
坦白说,在木白喊停的时候,有一半以上的人还有些意犹未尽。
都已经走到这儿了,不拼一下,大家都不甘心。
“可是问题是,以后会有更多的考生涌入应天府,如此下去抄书这活计也要做不下去。”一个福建考生愁容满面,他的字写得不太好,现在已经很难接到活了。
他抱着头哀嚎:“我读书十数年,大小也算是小有所得,没想到偏偏败在了字写得不好上。”
众人纷纷同情地看他。福建是如今的出版业大省,当地的雕版师傅数量众多,在可以用较少的价格买到合适图书的同时,也意味着福建的考生相比别的的确都少了抄书这个赚钱活计。
别看大家此时对抄书各种挑剔,但此举对于家庭条件不那么富裕的学生来说,也的确是非常珍贵的练习机会。
写字这个事非常的无情,除了勤练习外,没有旁的捷径。
“所以现在,我们是要想办法找个对写字要求没那么高,又可以动脑子,还能赚钱的工作……”旁听许久的木白眼珠子一转,说道,“我倒是有个想法,就是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尝试一下?”
众学子齐齐抬头看着这个今年最年少的考生——不出意外的话也有可能会是未来几十年内最年少的少年天才,眉眼之间全是疑惑。
两日后,市场的闹市区,一处地点绝佳却总是售卖些上不得台面书籍的书坊门口忽然摆了个小摊。
行人们经过这个小摊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往那看去,表情是有志一同的好奇。
因为绕着这个摊子转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足足有二十多个年轻人在这儿走来走去。
最诡异的是,这么多青年都还在听一个看起来只有他们一半高的小孩指挥,并且按照他的要求将各种东西挂高放低,这模样着实稀奇。
不过,这些人也就看个稀罕,在确认那个小个子是个小娃而不是侏儒(喂)后,路人们也就四散离开了。
大早上的,大家也是很忙碌的,没时间等这家铺子上新。
日上三竿,气温渐渐上升,街道上的人也越来越多,此时,这个小摊位也终于装饰完毕。
红色的绸带包裹着木料,看上去喜庆极了。架子上还高低错落地悬挂着以彩纸制成的鞠球。
而最显眼的,是两个迎风招展的大红灯笼。
细心的人很快发现,灯笼下头还挂着个束好的小卷轴。灯笼下头的桌案上并无任何物品,其后坐着四个年轻人。
——所以这家店到底是干什么的?
路过的人不由自主地慢下了脚步打量了摊子好几眼。
就见那这一字排开的四个青年,均是面白无须,模样好生英俊,且统一着青色棉衫,头戴四方平定巾,一看就是书生。
最关键的是,这四个青年一对上父老乡亲们围观的眼神,尤其是几个婶娘上下打量的目光居然还会害羞低头,让人瞧着好生稀罕。
青年们面前还摆着笔墨纸砚。这难道是书生前来帮着写信的?
虽然这样说有些不太客气,但哪怕是在大明首都的应天府内也依然存在着大量的文盲。这些人若是想要给远方的亲人捎信或是想要亲友的来信都得找读书人帮忙,这些润笔费也是穷书生的一大经济来源。
但也不至于要搞那么大一个排场吧?莫非是免费的?
别说,一想到可能存在的便宜,停下脚步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
大部分哺乳类动物都有一个习惯,名为从众。
一旦发现有人群聚集,哪怕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对这事是否感兴趣,人类的本能依然会促使他们向那儿靠近,于是人越聚越多。
但诡异的是,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愣是没人知道这摊子到底是干啥的。
书坊本就处于闹市区,这儿人一多自然吸引了管理员的注意。
南兵马司的副指挥正好按照惯例在巡街,见着动静立刻就走了过来。一看店铺名字,他的眉头就是一挑。
五城兵马司有东南西北中五个部门构成,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保护京师民事安全、疏理沟渠下水道、救火、平衡物价等,也就相当于现代的民警加城管。
当然,要在应天府做好这些工作,不把城内商铺店铺背后的人脉关系搞清楚是肯定不行的。倒也不是要做什么徇私枉法的事,但有些不必要的麻烦还是能省则省。
比如现在,副指挥原本满肚子火,但看到出事的是书局后,那一肚子火顿时就熄了大半,再一看站在一旁围观的还有身为书坊背后主人的傅家几兄弟后,更是把火全摁了下去。
他铁尺一甩,挂着一脸谦和的笑容就迎了上去。认出人归认出人,搞大阵仗群聚还是得问询一番,这是他的职责所在。
没错,这家在众多读书人心中老是卖乱七八糟书籍的书局就是傅友德家里的私产。
开书店怎么挑书也是一门学问,书籍的品类就说明了书坊主人的品味,因此,对于一些文人来说,他们都会有自己惯常爱去的书坊,毕竟,气味相投、审美相符对文化人来说是很重要的。
而傅家人,虽然他们在黄金地段置办了书坊的产业,但是比起四书五经圣人先贤,他们更喜欢售卖一些游记话本,所以可以想见这家书屋在读书人眼中是个什么形象了。
而现在,这家主要售卖各种不入流作品的书坊却摆出了要搞事的架势,怎能不让人好奇?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都要生出烦躁情绪的档口,一小孩站在铺子前头落落大方地冲着众人作了个揖,原本坐在小摊背后的四个青年亦是冲着众人做出了一样的动作。
众人见状,亦是点头还礼。意识到他们要说话,人群都静默了下来。
顶着各式各样的眼神,木白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还有些黑的皮肤衬得小孩那一口牙齿格外的白:“各位乡老,新年好!我们是从外地前来赶考的学子,恰逢新年,先给各位拜个早年啦,祝福大伙新春和乐,狗年大吉。”
哎呦,原来是来赶考的读书人!
众人一听,表情顿时就柔和了不少。
国人对于读书人本就多了几分包容,加上这些人还是来赶考的,便更是多了些许尊敬。能来应天府参与国家级别考试的,那都是各州县的佼佼者,且都已经取得了举人身份,放在当地已是能做个小官了。
小孩笑容灿烂,在众人瞩目下丝毫不怯场,将他们摆摊的来意细细道来。大意就是考生们第一次在这儿过年,被应天府良好的年前氛围所感染,所以也想来加入大家。
但是想来想去他们也没什么特殊技能,于是就摆了个摊子给大家赠些春联、春条什么的。各位要是觉得写得还不错,便回个几文钱材料费,若是觉得不合心意,说句新春快乐也行。
因为大家都要备考,所以只摆摊三日,各位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他这一番话说得极为漂亮,立刻激起了当地人的地方自豪感,加上一听是这些举人给他们写春联,人群顿时就骚动了起来。
只是……春联是个啥东西哟?
是的,后世每年过年时候都要张贴换新的春联这时还没有诞生呢,如今的大明人每年换新的是一个叫做“桃符”的东西。
北宋文人王安石的诗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新桃”就是指桃符。
桃符是以桃木制成的小木板,在以往会镌刻门神或是神将的名字,用以驱鬼辟邪,但到了唐末,门神画便代替了桃符承载了这一重要含义。
发展到宋朝时,桃符变得随意得多,会玩的文人们会在之上镌刻些“名人名言”以自省,普罗大众则是会写个祝福语,表达自己的新年祈愿。
久而久之,人们就发现桃木板有些不够他们发挥了,于是便出现了小字条。而受桃符固有形象的束缚,这些小字条也多为单张。
只有少数人会写个小对子贴在门栏边。但对对子也是个技术活,即便是文风鼎盛的宋朝,也只有那么一小撮人擅长此道,写得好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对联始终没有流行开。
木白他们抓住的,就是这个机会啦!
大明自洪武三年诏定科举法时就规定,文体要带有前宋“经义”之美,而经义的一大特征就是有格律,格律便是对子的基础。
简单的说,就是大明是把前朝当做行文美观的东西强制规定成了考试必备技能,所以不是他吹,他们这个小团体中几乎每个参考的学子都有作对的本事。
别看坐在前头写字的只有四人,但他们的背后可是有一个完整的工作团队。
有人负责裁纸,有人负责研墨,还有人负责……咳咳,递小抄,啊不是,做智囊团。
比如那个来自福建字写得不好但是文采斐然的学子就是智囊团的一员。
总而言之,大家群策群力,目标——赚钱!
木小白捏了捏拳头,将“哒哒”跑到他面前的弟弟高高举起。抓阄抓到开幕大礼的木文冲着小爪子哈了两口气,一边脆生生地喊着“开业大吉”,一边将灯笼下的卷轴丝带扯了下来。
只听“唰唰”两响,灯笼下头便挂上了两卷红纸,看模样有些像元宵节时候的灯谜,但仔细一看,竟是左右对仗的。
左边写着:家家事事不一怎可千人一面。
右边写着:对对联联成双恰是今日今朝。
小家伙双手一展,横批为:私人订制。
哦豁,好大的口气,围观的人群顿时窃窃私语了起来。
这时候就该拉个典型啦!
木小白眼睛一扫,刚想说话,忽然发现怀中的弟弟冲着一个方向伸出了爪爪,他定睛一看,那儿站立着一对中年夫妻。
瞧清对方模样,木白眼睛顿时一亮。
男人体型壮硕,穿着也颇为富贵,最重要的是一张脸笑得像朵花儿一样,一看就很和善。他的妻子模样端庄,眉目慈爱。两人互相搀扶,虽然发丝均有斑白却瞅着相当恩爱。
嗯……木白抱着弟弟走了过去,他今天特地给木小文换上了他的小脑斧装扮,还戴了顶小虎帽子。
他弟弟这么可爱,这把年纪还能把臂同游的人家,一定不会忍心拒绝他哒!
第64章
君子重诺,正在学习怎么当个君子的考生们自然也是如此。
三日后,尽管生意依旧红火,尽管前来购买对联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尽管大家九成九都有些恋恋不舍,但小摊子依然在夜幕降临后,于众人的惋惜声中被拆除。
外头的拆迁工作进行得热火朝天,而在书坊的后厢,气氛也极为热闹。
一干考生顾不得自己酸软的四肢与抽搐的手腕,均是双目灼灼地盯着帮忙数钱的书坊掌柜。
洪武初年,官方货币唯有铜钱和通宝,百姓日常消费多以铜钱为主。这东西又薄又重,如果自己一枚枚点数很容易眼花。所以,聪明的劳动人民发明了一种专用于铜板的“点钞机”
说是点钞机,其实就是一个拥有若干等高小格的木托盘。只要将钱币直接码放进去,便可根据填满格子的数目来计算货币总量。
除了点数外,格子下头还留了一个小孔,将钱币点清后,可以将麻绳塞入这些孔洞,便可通过特定的技巧一次性将整盘铜币穿成一串,非常方便。
书坊平日里货物的售价不高,因此这儿所配置的点钞格子是一盘两贯钱的规制。将盘子往钱堆里一抄一搂,只片刻就填满了一盘。
众人就木愣愣地看着掌柜地双手有如穿花蝴蝶般将钱币码放点数穿绳,一整套如行云流水般的动作看得他们颇很有些眼花缭乱。
和已经半瘫的小伙伴们不同,木白在此时尚有些余力,他便承担了将穿好的铜钱挂杆的任务。
一根、两根、十根……
学子们的眼睛越来越亮。
明初,国家大力发展农业,粮食富足,百姓安康,尽管大明政府也是在没有准备金的情况下刻印了纸钞,但一来控制了发放数量,二来粮价便宜,政府盯着商人的目光极为严苛,并未引起市场波荡。
因此,现在铜钱的购买力还是相当能看的,即便是在应天府,一文钱也能买两个成年人拳头大的发面馒头。
光现在点出来的铜钱就足够大家安安稳稳在旅社住上大半个月了,更别提还有一些宝钞没有结算,要知道大明宝钞的最低额度就是一百文咧!
这几日大家写春联虽然也会遇上一些图小便宜不肯给钱的,但总体来说整个过程还是相当顺利且有趣的。
虽然绞尽脑汁想吉祥话以及使出各种手段拍马屁有点掉读书人的节操,马不停蹄地挥笔泼墨也是真的累,但是发现自己的学识和脑力可以被认可,大家还是很开心的。
更不必提当地人接过春联后满脸欢喜的笑脸以及一句句听着让人暖心的吉祥话,偶尔还会有些婶娘嫂子往他们手里塞馒头饼子……这桩桩件件深深地熨贴了这群离乡逐梦学子的心。
简单总结,就是痛并快乐着。
坦白说,在木白喊停的时候,有一半以上的人还有些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