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仙侠 > 覆宋
文 / 懒散成球

正文 第一卷 胡地西风卷苍狼 第二十二章 此去西土无知己(二)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当那个“好”字从赵匡胤的口中说出来的时候,柴宗训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脏差点儿砰砰炸裂的声音。

    终于成了!

    从好几天前,当他听到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的时候,死亡的阴影,就像一朵巨大的乌云,始终沉甸甸的压在他心里。

    后来宫中又发生小太监投毒的事,柴宗训甚至都差点儿没能等到赵匡胤回朝,就已经提前去见了他的父皇。

    但幸好,他在昏迷中做了一个荒诞的怪梦,这个梦,让他获得了极大的成长。

    从昏迷中清醒过来后,他就不再甘于安安静静的在皇宫中等死,他开始试图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赵匡胤带给他的阴影中挣脱出来。

    这一切,看上去好似轻描淡写,一切尽在掌握,但实际上,只有柴宗训自己才知道当中的风险。

    毕竟过去上千年的历史中,从来没有皇位被夺走后,还能安然活下来的帝皇。

    除了那位抑郁而终的唐高祖。

    但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毕竟是父子啊!

    严格来说,唐太宗篡位只能算是皇室内部的更迭,更赵匡胤的兵变并不相同,这是一次异姓皇朝之间的取代。

    所以柴宗训当时也没有完全的把握,确信自己能说服赵匡胤。

    毕竟这一切的一切,都掌握在赵匡胤的一念之间。

    但他最终还是办到了!

    他通过自己从那个荒诞的怪梦中接触到的知识,并且准确地判断出赵匡胤的心思,才能步步为营,一步一步用自己的口才说服了赵匡胤。

    也不知道他和赵匡胤之间的这次皇权更迭,会不会在以后的历史上被称颂为一段传奇。

    但柴宗训知道,自己已经迈出了计划当中的最重要的一步。

    接下来,就是如何平平安安的到达西域,然后收服曹元忠和归义军,在大力发展自己的地盘,从西域杀回来了!

    有了一个好的开始,相信着一切终究都会实现的!、

    柴宗训不敢让自己露出窃喜的表情,因为现在他还没有脱离赵匡胤的势力范围,赵匡胤随时可能改变主意,他依然有被杀掉的风险。

    所以他只能尽量压制住自己内心的狂喜,用一副麻木到刻板的表情对赵匡胤说到:

    “好,既然赵世叔答应了,那我们就这样说定了,朕会把皇位传给你,你也放朕离开,让朕到西域去安度余生,咱们的交易达成了?”

    “达成了!”赵匡胤点点头,目光依然逗留在柴宗训手中的那个盒子上面。

    柴宗训冷笑一声,将盒子递过去,道:“既如此,朕就可以放心的把禅位诏书交给赵世叔了。”

    但没想到这时赵匡胤却没有马上接过那个盒子,而是犹豫了一下,肃容道:“陛下,禅位乃是一件极其重大的盛事,岂可如此轻率?臣以为,还是先斋戒沐浴三日,然后在汴梁城中,当着天下百姓和文武大臣的面,郑重的进行交接,这样才算妥善!”

    好一个赵匡胤,为了保证自己得位的正统性,竟然在这时候还能忍得住。

    而且他甚至连称呼都再次改回来,将柴宗训重新称为“陛下”,而改口自称为“臣”。

    他的意思,其实就是想表明自己这个皇位,是柴宗训心甘情愿传给他的,得位光明正大,他并不是谋朝篡位的奸臣逆子!

    虽然说这样做有些自欺欺人的味道,但有时候老百姓就信这个,毕竟老百姓大多都是愚昧的,柴宗训为什么要传位,他们不清楚,他们只知道,史书上怎样记载,日后事情的真相就是怎样的。

    柴宗训当然也轻易地就看透了赵匡胤的心思,不过赵匡胤自己都不急,他当然也没必要抢着着急。

    他当即把那个长方形的檀木盒子收了起来,笑着说到:

    “那好吧,既然赵世叔决定将这件事办的隆重一些,朕也没有意见,正好有三日的时间,可以让朕准备得更充分,也能提前和李筠、李重进他们那边沟通。”

    说完他拍拍马头,示意寇相可以牵着他回城了。

    两人再次在城门口分开,各自走向了自己身后的人群。

    当柴宗训回到城门内的一瞬间,范质、王溥等人立刻迎了上来。

    “陛下,如何?”二人急切地想知道谈判的结果,毕竟这对于他们二人来说,也是性命攸关的大事!

    柴宗训脸上终于放肆的露出一丝笑容,喜悦的对范、王二人说到:

    “赵匡胤已经同意了,我们有三日的时间准备,然后前往边境,和李筠、李重进二人的军队汇合!”

    “同意了?”范、王二人嘴唇不停地颤抖,似乎也因为听到这个消息而感到难以置信。

    毕竟连他们都没想到,柴宗训提出的这些条件,赵匡胤居然真的能答应。

    这可是放虎归山啊!前朝的皇帝,如果不斩草除根,难道就不怕他卷土重来,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吗?

    晋文公重耳、越王勾践,这些人的事例可都活生生的摆在历史书上,难道赵匡胤真的有这么大的胸襟?

    两人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向柴宗训,但柴宗训早已猜到两人的心思,当即淡淡一笑,轻声说到:

    “不过是赵匡胤太有自信,轻视我们孤儿寡母而已,并无什么特别的原因。”

    他这句话说的很诚恳,其实赵匡胤之所以同意放他们走,还真是因为对他们孤儿寡母的轻视。

    还是那句话,谁能相信一个六岁的孩童,带着区区几千人,就能到西域去搞风搞雨、东山再起呢?

    说不定他们还没走到西域,就被路上的其他割据小势力给吃干抹净了。

    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毕竟柴宗训离开后周后,就没了军队的保护,附近的其他势力,能允许他们几千人马,平平安安的跨过国境,远赴西域吗?

    所以赵匡胤才乐的做这个顺水人情,既保住了自己的名声,有解决了国内的隐患,顺便还能甩掉柴氏这个包袱。

    这是一场在赵匡胤看来稳赚不赔的交易啊!

    另一边,赵匡胤也正是这么想的。

    他回到自己的军营后,同样有一堆人迅速的围了上来。

    其中走在最前头的两个,就是他的兄弟赵匡义和狗头军师赵普。

    这两人在赵匡胤陈桥兵变的历史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当初那袭龙袍,就是他们俩拿出来的。

    而事实上,他们俩在其他方面也是赵匡胤的左膀右臂,可以说没有这两个人,赵匡胤还真不敢随随便便的搞兵变。

    所以在赵匡胤面前,这两人也显得十分随意,一见赵匡胤回营,立刻急急忙忙的围了上来,双双问到:

    “大哥(陛下),小皇帝怎么说?”

    赵匡胤收敛了一下激动的心情,清清嗓子,按捺不住的欢喜道:“小皇帝已经同意了,将皇位禅让给我!”

    “当真?”不止是赵匡义和赵普,军中其他的将领听到这句话,也同时眼睛一亮,露出狂喜的神色。

    也难怪他们会这么高兴,因为这些人,都是拥立赵匡胤夺位的功臣,只要赵匡胤能顺利登上皇位,他们必然会受到厚赏,从此以后升官发财、走上人生巅峰,不在话下!

    所以整个军营都突然一下子沉浸在了快活的范围中。

    但赵匡胤这时却皱起眉头,轻声说了两句:

    “只是那个小皇帝提出三个条件,颇为棘手。”

    “哦,他有什么条件?”众人赶紧问到。

    赵匡胤回答:“他要我登上皇位之后,放他离开,同时让李筠、李重进二人也随他离开,还有汴梁城中的大臣和百姓,如果有愿意随他同去西域者,我们都不得阻挡。”

    他这句话说完,周围顿时安静下来。

    所有的目光都刷的一下齐齐聚集到了赵普身上。

    因为在这群人中,赵普是公认最聪明的,也是赵匡胤的智囊,大家都习惯了有什么事的时候,由他来出主意。

    赵普也知道自己的地位,因此一听到赵匡胤的话,立马开始低头沉思起来。

    片刻之后,在众人期冀的目光中,赵普抬头问到:“陛下可是已经答应了?”

    赵普这个人比较谨慎,虽然赵匡胤还没有正式登基称帝,但他知道,自己和赵匡胤之间,已经有了身份的差距,为了日后不被赵匡胤忌恨,所以他从陈桥驿兵变时,就一直改口称呼赵匡胤为“陛下”。

    相比之下,赵匡胤手下的那群大将可就差多了,这些人即使在赵匡胤登基之后,也经常忘记改口,哥哥长弟弟短的叫着,甚至在上朝的时候也不避讳,经常显露出和赵匡胤“兄弟情深”的样子。

    试问哪个皇帝能忍受一群武将和自己称兄道弟?

    所以后来赵匡胤才会如此忌惮,使出“杯酒释兵权”的手段,这也是无奈之举。

    而赵普的谨慎,很明显在这时候已经起到了效果。

    听到他称呼“陛下”,赵匡胤满意地眯起了眼睛,随口回答到:“是。我觉得小皇帝的条件,并不为难,甚至对我们还有不少好处,所以暂时先答应了。怎么,赵掌书觉得有问题吗?”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的时候,赵普正在他军中担任节度掌书记的职务,所以赵匡胤称他为“赵掌书”。

    赵普接过赵匡胤的话,也没有明确表示出反对,而是紧锁着眉头说到:

    “其实臣也察觉不到有什么不妥,不过总觉得这个小皇帝,没这么简单……”

    说到这里,赵匡胤也似乎想到什么,稍稍楞了一下。

    “怎么了大哥?”赵匡义一直在关注着两人的谈话,一见赵匡胤脸色不对,连忙反问。

    赵匡胤想了想,突然对众人问到:“你们之前离开汴梁城的时候,可曾察觉到小皇帝有什么变化?”

    “这……”众人一齐沉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明白赵匡胤为何会有此一问。

    赵匡胤也是低下头,沉吟良久,这才说到:“我记得之前离开汴梁城的时候,小皇帝虽然聪慧,但也毕竟只是一个六岁的孩童,说话难免带着几丝稚气,而且极其单纯。可是刚才我与他交谈的时候,却发现他口齿清晰,思维伶俐,不仅如此,我还发现他始终掌控着对话的主动权,似乎我们两人的谈话,从头到尾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哦,竟有此事?”赵普豁然抬起头,惊讶地看着赵匡胤。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