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水牛的事,苏灵雨与家里人说了,一并说出它的来历。苏李氏相信缘分,相信它是寻回来的,同意留下它。
于是苏家人瞒着村民,将病牛留下,并尽全力医治好它。
天色昏暗,鸟雀归巢,农人树荫下吃饭。苏家人悄悄离开家门,往山坳去。
苏灵雨带着满身泥巴的病牛到小渠去,苏李氏跳下水,拿着水桶往水牛身上泼水,冲掉它身上的泥巴。
一同冲洗去的,还有病牛的烂皮,苏李氏拿着草把子,给病牛洗刷干净。
苏灵雨将膏药递过去,苏李氏驱赶她,让她走远些。
若是真有瘟疫,要死的也是她,可不能传给家中的孙子孙女。
今晚她打算到山上的木屋去,木屋前日唤人建气了,今夜去过夜,要是有什么,就别回家了。在山上过,在山上死去,不必弄脏家中的床板。
苏李氏挖出药膏,涂抹在牛身上,“摸上药膏,你就要好好的,可别犯病了。”
“你是我儿带回来的,虽然以你获利,但不是我们家,你也活不下来。恩怨仇恨,就此了了,你若是想报仇,尽可找我这老太婆。”
苏李氏一边涂抹一边说,“虽不知你是如何染病,你是如何逃出。收养你的人家,必定不是普通人家。你若再长皮发,可别是青色了。青黑色多好看啊。”
苏灵雨摇着竹枝打水玩,笑道:“你倒是想得美,想要这牛,又不想惹事。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肤色生下来就定下了,可不是你想改就能改的。”
“张铭将青牛献出去,得到了城主的位置。青牛一定是一路上供,要献给皇上的。要是被上头的人,知道它在我们这。他们不会来找我们麻烦?”
苏李氏手在脖子比划一下,“我一人死不在乎,倒是你,才五岁,死了多可惜。”
苏李氏又说:“既然改不了颜色,那就送走吧。送回去给张铭,总比送去宰了好。”
还是苏李氏想的全面,苏灵雨都没往那边想。
有很多法子能掩盖青牛的颜色,但是一旦被人发现青牛在此,会给苏家带来灭顶之灾。
送走青牛的事,苏家人意见一致。
一边看顾青牛,一边写信准备与张铭联系。张铭是木棉的亲舅舅,不知他的心思如何。希望是个良善的,别对苏家做恶事。
当夜苏李氏又阿旺陪着,在山中过了一夜。见身子轻松,头不热眼不晕,苏李氏知道自己没事。没染上瘟疫。
人常说,人老觉少,她昨夜却好生睡了一觉。一觉睡到天亮,舒坦得很。
这就给她更大的信心,给青牛抹药更勤快了。
又过两日,小雨霏霏,毛蛋顶着芋叶,提着一包螃蟹跑进苏家。
苏张氏拿去秤了,递给毛蛋十文钱。
苏家的婶婶真温柔,连给钱的动作,也是这般的温柔。给了钱,还说声谢谢。真是好笑。
大多数是送东西的人,对收东西的人说谢谢,苏家婶婶倒好居然对他说谢谢。苏家的谢谢真好赚,只需给他们帮点小忙,就能受到谢谢。
果真是读书人家,有礼貌得很。嗯,苏三儿也很有礼貌,还很大方,送了他们好多吃的。
毛蛋抹去脸上的雨水说:“我见着了苏叔了,他们自西口村回归来,驱赶着好几头大小牛。”
“可是真?”
“假不了。只是好几人驱赶着牛群,这银钱怕是难分了。”毛蛋杞人忧天一番,“六头牛,五个人,一人一头牛,还剩余一头。即便把牛给宰了,也不能一人分一牛腿。”
“谢谢毛蛋告知,我去看看。”
“嗯,你且去吧。”说着像大人一般往外走两步,出了苏家的小院,蹭的跳起顽童般往家里去。
苏灵雨自屋中走出,跨过门槛,说道:“爹带着牛回来,倒是给我们好机会,向外人解释青牛的来历。”
下雨烦人,农人不能出门干活,只得处于家中,编织农具或是修理鞋子。他们听说苏承启带回一群牛,都走出门看看。
瞧着牛群里的大牛小牛,有几户人动了心思。虽说一家人拿不出买牛资,但几户人合在一起,倒是能买下一头牛。
小牛能长大,大牛能耕地。钱多的想买大牛,钱少的要买小牛。堂兄弟们凑在一起商议两句,都回家与家里人说说,或是寻苏承启问问行价。
苏承启归家,是个欢快的日子,村里人好奇牛群,都走来看看。
他被村民给绊住,村民要买牛,他要卖牛,互相说了要求,大家都能谈合适的价格。
还没回到牛栏,这些牛就被预定的三头。苏承启也不急,让他们回家慢慢商量。
将牛群放到苏家的牛栏处,李丹等人与苏承启分别。
苏家围着火堆,一边烤火一边听苏承启,说说外边的事儿。
苏承启从怀中拿出银袋子,递给娘子说:“大魏这次惨了,连续三个县受地动影响。石头将大河拦截,河水倒灌入水田,灌浆的稻谷眼看着就没了。忙活了大半年,一粒收成都没有。百姓苦啊!”
“山崩地裂,房屋倒塌,死了好多人。他们为口粮,就把耕牛卖给我们。我们也不敢多停留,带着牛一路收一路走。在大魏收牛,在大梁卖牛。”苏承启烤去身上的湿气。
苏张氏打开银袋子,惊呼:“全是碎银?”
“足足五两之多。”他说,“这种买卖做不了第二次,因灾乱,当地官府管不了我们。一旦他们缓过来,我们再去做耕牛买卖,可不得被捉去坐牢。”
苏承启倒是想得很清楚。
“你归家正好,有事与你相商。”说着苏灵雨将青牛的事告诉他。
苏承启大为吃惊,“它出生不到十天,就被带走,它还能回到这里,不得不说缘分。既然如此,就将它留下。给它涂抹些东西,改改肤色。”
顾不得劳累,天昏暗就去将青牛带回,混进牛群里。
披着蓑衣,进入屋檐,拿下斗笠,接过娘子递来的姜汤,低声问:“三儿说那牛是青色的?”
“难不成不是青色?”苏张氏边说边转头,看向婆婆。
苏李氏询问道:“弄错了?”
“不知,只是我去见着它,与一般的水牛无异,哪是什么青牛。”
这就奇怪了!
苏李氏点起火把,连夜去看水牛,只见它身上青黑色多,放入牛群里十分不显眼。
于是苏家人瞒着村民,将病牛留下,并尽全力医治好它。
天色昏暗,鸟雀归巢,农人树荫下吃饭。苏家人悄悄离开家门,往山坳去。
苏灵雨带着满身泥巴的病牛到小渠去,苏李氏跳下水,拿着水桶往水牛身上泼水,冲掉它身上的泥巴。
一同冲洗去的,还有病牛的烂皮,苏李氏拿着草把子,给病牛洗刷干净。
苏灵雨将膏药递过去,苏李氏驱赶她,让她走远些。
若是真有瘟疫,要死的也是她,可不能传给家中的孙子孙女。
今晚她打算到山上的木屋去,木屋前日唤人建气了,今夜去过夜,要是有什么,就别回家了。在山上过,在山上死去,不必弄脏家中的床板。
苏李氏挖出药膏,涂抹在牛身上,“摸上药膏,你就要好好的,可别犯病了。”
“你是我儿带回来的,虽然以你获利,但不是我们家,你也活不下来。恩怨仇恨,就此了了,你若是想报仇,尽可找我这老太婆。”
苏李氏一边涂抹一边说,“虽不知你是如何染病,你是如何逃出。收养你的人家,必定不是普通人家。你若再长皮发,可别是青色了。青黑色多好看啊。”
苏灵雨摇着竹枝打水玩,笑道:“你倒是想得美,想要这牛,又不想惹事。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肤色生下来就定下了,可不是你想改就能改的。”
“张铭将青牛献出去,得到了城主的位置。青牛一定是一路上供,要献给皇上的。要是被上头的人,知道它在我们这。他们不会来找我们麻烦?”
苏李氏手在脖子比划一下,“我一人死不在乎,倒是你,才五岁,死了多可惜。”
苏李氏又说:“既然改不了颜色,那就送走吧。送回去给张铭,总比送去宰了好。”
还是苏李氏想的全面,苏灵雨都没往那边想。
有很多法子能掩盖青牛的颜色,但是一旦被人发现青牛在此,会给苏家带来灭顶之灾。
送走青牛的事,苏家人意见一致。
一边看顾青牛,一边写信准备与张铭联系。张铭是木棉的亲舅舅,不知他的心思如何。希望是个良善的,别对苏家做恶事。
当夜苏李氏又阿旺陪着,在山中过了一夜。见身子轻松,头不热眼不晕,苏李氏知道自己没事。没染上瘟疫。
人常说,人老觉少,她昨夜却好生睡了一觉。一觉睡到天亮,舒坦得很。
这就给她更大的信心,给青牛抹药更勤快了。
又过两日,小雨霏霏,毛蛋顶着芋叶,提着一包螃蟹跑进苏家。
苏张氏拿去秤了,递给毛蛋十文钱。
苏家的婶婶真温柔,连给钱的动作,也是这般的温柔。给了钱,还说声谢谢。真是好笑。
大多数是送东西的人,对收东西的人说谢谢,苏家婶婶倒好居然对他说谢谢。苏家的谢谢真好赚,只需给他们帮点小忙,就能受到谢谢。
果真是读书人家,有礼貌得很。嗯,苏三儿也很有礼貌,还很大方,送了他们好多吃的。
毛蛋抹去脸上的雨水说:“我见着了苏叔了,他们自西口村回归来,驱赶着好几头大小牛。”
“可是真?”
“假不了。只是好几人驱赶着牛群,这银钱怕是难分了。”毛蛋杞人忧天一番,“六头牛,五个人,一人一头牛,还剩余一头。即便把牛给宰了,也不能一人分一牛腿。”
“谢谢毛蛋告知,我去看看。”
“嗯,你且去吧。”说着像大人一般往外走两步,出了苏家的小院,蹭的跳起顽童般往家里去。
苏灵雨自屋中走出,跨过门槛,说道:“爹带着牛回来,倒是给我们好机会,向外人解释青牛的来历。”
下雨烦人,农人不能出门干活,只得处于家中,编织农具或是修理鞋子。他们听说苏承启带回一群牛,都走出门看看。
瞧着牛群里的大牛小牛,有几户人动了心思。虽说一家人拿不出买牛资,但几户人合在一起,倒是能买下一头牛。
小牛能长大,大牛能耕地。钱多的想买大牛,钱少的要买小牛。堂兄弟们凑在一起商议两句,都回家与家里人说说,或是寻苏承启问问行价。
苏承启归家,是个欢快的日子,村里人好奇牛群,都走来看看。
他被村民给绊住,村民要买牛,他要卖牛,互相说了要求,大家都能谈合适的价格。
还没回到牛栏,这些牛就被预定的三头。苏承启也不急,让他们回家慢慢商量。
将牛群放到苏家的牛栏处,李丹等人与苏承启分别。
苏家围着火堆,一边烤火一边听苏承启,说说外边的事儿。
苏承启从怀中拿出银袋子,递给娘子说:“大魏这次惨了,连续三个县受地动影响。石头将大河拦截,河水倒灌入水田,灌浆的稻谷眼看着就没了。忙活了大半年,一粒收成都没有。百姓苦啊!”
“山崩地裂,房屋倒塌,死了好多人。他们为口粮,就把耕牛卖给我们。我们也不敢多停留,带着牛一路收一路走。在大魏收牛,在大梁卖牛。”苏承启烤去身上的湿气。
苏张氏打开银袋子,惊呼:“全是碎银?”
“足足五两之多。”他说,“这种买卖做不了第二次,因灾乱,当地官府管不了我们。一旦他们缓过来,我们再去做耕牛买卖,可不得被捉去坐牢。”
苏承启倒是想得很清楚。
“你归家正好,有事与你相商。”说着苏灵雨将青牛的事告诉他。
苏承启大为吃惊,“它出生不到十天,就被带走,它还能回到这里,不得不说缘分。既然如此,就将它留下。给它涂抹些东西,改改肤色。”
顾不得劳累,天昏暗就去将青牛带回,混进牛群里。
披着蓑衣,进入屋檐,拿下斗笠,接过娘子递来的姜汤,低声问:“三儿说那牛是青色的?”
“难不成不是青色?”苏张氏边说边转头,看向婆婆。
苏李氏询问道:“弄错了?”
“不知,只是我去见着它,与一般的水牛无异,哪是什么青牛。”
这就奇怪了!
苏李氏点起火把,连夜去看水牛,只见它身上青黑色多,放入牛群里十分不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