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言情 > 摇滚教父
    长达一年半的“试用期”,不仅仅只是董事会对卢西恩-格兰奇的考验。

    同时,罗杰也希望借此期间的表现,来观察卢西恩-格兰奇在真正坐上董事长的位置之后,能否如自己预期的那样,让的发展,依旧沿着自己规划的轨迹前行。

    若是出现了什么问题,发现卢西恩-格兰奇这个人选实在不合适,在真正完全移交权利之前,罗杰还有挽回局面的机会。

    当然,这一种情况,罗杰自然是希望它永远不要发生为好。

    不管怎么说,在交接了手头的工作之后,罗杰很快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了音乐方面。

    之前一段时间,安妮曾提议让罗杰、胖子,还有贾森三人先准备一张新专辑,在巡演开始之前完成部分录制。

    而在乐队去巡演的时候,尤其是到了巡演后半段的时候,安妮也该恢复的差不多了,再一个人补上吉他的部分。

    罗杰本来是不太想这么做的,但在安妮的坚持之下,还是勉强同意了下来。

    关于新专辑,罗杰还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想法。

    但大体上来说,除了《摇滚圣经》系列之外,罗杰暂时不打算考虑其它的专辑项目。

    在罗杰的规划当中,《摇滚圣经》系列,即使是以平均每一年半的速度出一张新专辑,也要二十多年的时间才能最终完成。

    如果在这个系列之外,再出一些其它的专辑,那就太“拖节奏”了。

    按照之前在《neverd》专辑录制期间中,乐队内部讨论下来的“规律”,《摇滚圣经》系列的专辑,大的类型方向,会按照另类摇滚——原型摇滚——金属摇滚——另类摇滚这样的顺序循环下去。

    乡村摇滚风格的《逃离伊甸园》,属于是原型摇滚的一种。

    如果不打算改变这一顺序的话,那么乐队的下一张专辑,就该是一张金属摇滚。

    在金属乐摇滚这个大的分类当中,《摇滚圣经》系列已经涉及过的有重金属、歌剧金属、激流金属三个大类别。

    至于没有涉及过的,那就太多了。

    单以细分类别的“数量”而论,金属乐摇滚,应该是摇滚乐三大领域当中最多的一个。

    当然,其中的绝大多数,其实都可以归入某个“大类”当中去。

    比如说,单单只是从力量金属衍生而来的细分流派,就多达几十种。

    若是《摇滚圣经》系列要制作这个方向的专辑,只需要做“力量金属”这个大类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把每个细分流派都来上一遍。

    而且金属乐摇滚和另类摇滚这两个大类,也有不少重叠的部分。

    比如说《neverd》专辑的“垃圾摇滚”风格,就既算是另类摇滚,又属于金属乐摇滚的一部分。

    硬核朋克、情绪核、碾核,也同样属于此类。

    在罗杰的打算当中,若是制作这几种类型的《摇滚圣经》,将会归入到“另类摇滚”这一大类当中去制作。

    毕竟,后者的分类数量,是要比金属乐摇滚少太多了。

    以前的时候,推出一张新的专辑,罗杰首先会是有一个强烈的冲动,想到某一支前世的乐队,或者某一首歌,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慢慢完善,挑选出一张专辑的“歌单”来。

    接下来,根据乐队自身的特性进行修改等等,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这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步,反而是最初的一个“突然出现的念头”。

    但这一次,罗杰却是没有任何这样的冲动,迫切想要将某支乐队,或者某一首歌带到这个世界来。

    缺乏“灵感”,这对少给新专辑的筹备工作带来了一些麻烦。

    不过,也仅仅只是麻烦而已。

    罗杰的脑海中,有着足够多的经典作,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大。

    而罗杰需要做的,不过是在无数的选择当中,挑出一个相对合适的。

    这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顶多只是有些费时间而已。

    罗杰先是将一个个属于“金属乐摇滚”的分支类别罗列出一张清单来,然后划掉重金属、歌剧金属,以及激流金属这三个已经做过的类别。

    《摇滚圣经》系列,不会出现任何的重复。

    哪怕一个类别的受众再广、经典再多,也只会推出一张。

    这一点,过去没有变过,以后更加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思考了片刻,罗杰又从清单上划去几个名字。

    都是一些和之前制作过的类型略有重合的。

    比如说“华丽金属”这个类别,就和之前制作过的“华丽摇滚”专辑,《波西米亚狂想曲》有所重合。

    “华丽金属”是从“华丽摇滚”中衍生出来,后者属于原型摇滚的领域,而前者则融入了更多金属乐摇滚的元素。

    在这个类别当中,也是出过不少知名的顶尖乐队,诸如范-海伦(van-halen)、kiss乐队、纽约娃娃乐队(ne)等等。

    甚至于,某个特定时期的邦-乔维(bon-jovi)乐队和空中铁匠(aerosith)乐队,都可以被归入到这个领域当中去。

    但从音乐风格来讲,尤其是从“听众”的角度来讲,华丽金属和华丽摇滚的相似性很高。

    在已经有了《波西米亚狂想曲》的前提下,制作一张华丽金属专辑,没有太大的必要性,对于整个《摇滚圣经》系列来说,也未必是一个十分合适的选择。

    利用这种排除法,清单上的名字一个个在减少着。

    只是片刻之后,就缩减到了三十个以内。

    在这三十多个类别当中,罗杰斟酌了一番,又去掉了一些“没有顶尖大牌乐队”的类别。

    比如说维京金属。

    其实,在极端金属乐的圈子里,来自芬兰的“维京三巨头”,或者又称作“维京三剑客”可谓是大名鼎鼎。

    这三支乐队的推崇者也是很多,在比较偏爱极端金属乐的那个时期,oonsorrow乐队的血色诗篇,一直都是罗杰歌单中播放次数最多的歌曲之一。

    但若是放眼整个流行乐坛,甚至于是在“主流摇滚乐”的圈子里,维京金属这种过于极端的风格,实在是太过于小众。

    除了极端金属的狂热粉丝,几乎没有人会关注这类音乐。

    《摇滚圣经》系列,主要面向的是“主流歌迷”,而不是照顾某一小撮极端粉丝的喜好。

    像是“激流金属”,在《摇滚圣经》系列当中,已经算是十分小众的类型了。

    但在维京金属面前,激流金属简直可以说是摇滚界的流行音乐。

    这种过于极端、过于小众的音乐流派,在《摇滚圣经》当中,是不会出现的。

    或者说,即使会出现,那也是要等到那些“主流类别”都做完了之后,才会去考虑。

    做完这一步,还剩下的类别,就缩减到了接近个位数。

    相对于原本大几十种的选项,这个数量已经非常之少。

    前卫金属、民谣金属、另类金属、毁灭金属、新浪潮、哥特金属、黑金属、死亡金属、金属核、工业金属。

    一共十个类别。

    其中也不乏相对来说比较“小众”的,但再小众,最起码也是和激流金属差不多,受众相对来说稳定,而且勉强算得上“广泛”这个定义。

    将大几十个选项缩减到十个,只花费了罗杰半个下午的时间。

    但在这十个类别当中选择一个,罗杰却是足足用了一个礼拜,还和乐队的其他人一起讨论过几次,都没有最终决定下来。

    最后,还是在安妮的提议下,用“抽签”的方式,才决定了下一张《摇滚圣经》的风格路线。

    哥特金属。

    在金属乐摇滚当中,哥特金属也算是一个大类。

    这是由重金属摇滚,以及“另类摇滚”中的哥特摇滚所演化出来的一个流派。

    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将它看做是哥特摇滚和重金属摇滚的结合。

    当然,随着哥特金属的发展,在后来,也融入了许多其它的元素,例如死亡金属、毁灭金属等等,都被“借鉴”到了哥特金属当中,为其添加更多的多样性。

    要说在罗杰前世,哥特金属的“代表性乐队”,首推自然是大名鼎鼎的“悲情剧院乐队(theatre-edy)”。

    作为挪威哥特金属乐的“扛把子”,悲情剧院乐队在北欧的金属乐摇滚圈子里,拥有极高的声望。

    甚至于,有相当多的歌迷认为,他们对金属乐摇滚的贡献,还要超过金属之王tallica。

    不过,从个人喜好的角度来讲,罗杰更加偏爱的,是一支相对小众许多,但同样出色的乐队,安魂弥撒(criosa)。

    这支乐队来自芬兰和瑞士,大部分作都由德语完成,这也是限制他们发展的最大瓶颈。

    在全球范围内,英语才是最为主流的语言。

    尽管将英语作为第一母语的人数并非最多,只能排到第三或者第四位,由于拉丁美洲大多数地区的官方语言都是西班牙语的缘故,使用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的人口数量,甚至还比不上西班牙语。

    但“能听懂英语”的人数,却是在所有语言当中最多的。

    而且,在许多地区,有很多听不懂,或者只能听懂很少一点英语的人,却是对英文歌情有独钟。

    这就使得,论起“覆盖率”,以英文创作的歌曲,相较于其它语言,天然就有着巨大的优势。

    事实上,罗杰在考虑的,就是是否要将安魂弥撒乐队的作,改为用英语填词。

    在北美生活了这么多年,罗杰对于英语的熟悉程度,早已不是前世那个过六级都需要小抄的程度。

    或许比起那些专业的“文学家”们来说,还是要差了一些,但将德语歌词改成英语歌词,花费一些时间,并不难完成。

    稍微麻烦一点的地方在于,要保留原歌词当中的“韵味”。

    安魂弥撒乐队的音乐,出色的并不仅仅只是乐曲,在歌词方面也是非常有造诣的。

    若是“翻译”的失去了这种韵味,这些歌曲必然会失色不少。

    而若是放弃安魂弥撒乐队,改用悲情剧院乐队的作,在这方面就要省事不少。

    只需要在编曲上,根据乐队自身的特点,进行适当的改编,其余的完全可以直接拿过来就用,省去了很多的麻烦。

    罗杰所考虑的范围,也就仅限于这两支乐队了。

    虽然说,在哥特金属的领域当中,还有许多同样出色的乐队,但比起这两支乐队来说,其它的乐队,在影响力方面比不上悲情剧院,在“个人审美”方面,又不如安魂弥撒更符合罗杰的喜好,很是没有任何悬念地,在第一轮的“初选”就直接被淘汰出局。

    安魂弥撒,还是悲情剧院?

    罗杰纠结了好久,才做出了决定。

    安魂弥撒乐队!

    不管在罗杰的前世,这两支乐队在哥特金属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有多大的差距。

    但在这个世界,这两支乐队都是籍籍无名。

    废话,两个乐队压根就没有在这个世界里出现过,能有什么名气才怪了。

    既然两者都是籍籍无名,让谁的作在这个世界发挥其影响力,其实完全是取决于罗杰。

    而在这种情况下,罗杰个人的喜好,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或许在罗杰的前世,悲情剧院乐队比安魂弥撒更有名、影响力更大、对金属乐摇滚的贡献更大。

    但罗杰个人却是更加的喜欢安魂弥撒,这一个理由,就已经大过其它的一切。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是罗杰在决定卸下商业上的担子,将精力集中在音乐方面最大的理由。

    在《摇滚圣经》系列作的选择上,自然也要坚持“自己喜欢的”。

    这样,在制作这张专辑的时候,罗杰才能完完全全地投入所有的感情和专注,最大限度地确保整张专辑的质。

    而且,罗杰对于安魂弥撒这支乐队也有足够深的了解。

    这支乐队在塑造一种极致的黑暗、空虚、绝望的氛围上,有一手独特的本领。

    如果他们不是受限于语种方面的问题,未必就会比悲情剧院差了。

    若是能够将他们的作由德语、芬兰语改编成英语,并且在歌词的韵味上不比原版差,那么这张专辑必然能够取得成功。

    至少,对于那些喜欢金属乐的歌迷们来说,这张《哥特金属圣经》,必然会成为一张经典之作。

    摇滚教父

    ,精彩!

    . =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