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与李昌镐的经历有关。
大家都知道围棋的序盘是最难的。棋盘空旷,更能体现大师的艺术构思。
从境界上看,初学者不(会)下定式,水平再高一点下对定式,再高者选择合理定式,然后是创新定式乃至局部不按定式下,最高境界是吴清源大师的“没有定式”。
序盘与棋手的人生阅历、人文素养有密切关系。
棋手越年长,则人生阅历越丰富,往往序盘功夫越好。年轻棋手,人生阅历浅,序盘功夫自然大都一般。
但从胜负角度看,在序盘功夫差距不大的情况,序盘有微弱优势,中、后盘难免出现缓手,精力不佳或时间紧张时还会出现“昏着”,因此决定胜负的往往是中、后盘而不是序盘。
换句话说,序盘的竞技意义要远远小于其艺术意义。
再加上在现代社会,通讯手段极为发达,只要棋手肯用功,就可以将几乎所有新变化都“背”下来。
到比赛时“背谱”就可以保证序盘不吃大亏,而且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中、后盘。
对手若刻意求变,一般很难占到大便宜,甚至常常会吃亏;即使占到了一点便宜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到中、后盘多半会因时间恐慌而手忙脚乱,导致输棋。
目前,现代职业“杀手”更有“序盘定式化”倾向,即在私下研究中将各种变化都研究透,到比赛时则一心“背谱”;而且这种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角部定式,已发展到边。
这与吴大师“没有定式”的序盘观是背道而驰的:大师的灵感只有在面对强手的对局中才能充分体现,才更有艺术价值,“序盘定式化”是围棋艺术的倒退。
李昌镐出道早,当时只是十多岁的少年,序盘自然靠“背谱”了。
而由于当时韩国棋手整体基本功差,少年老成的李靠“等”的功夫就或得了极高的胜率,从而培养出了对后半盘无以伦比的自信。
同时由于韩国人重胜负、轻艺术,因此李的下法得到周围环境的一致鼓励,进一步巩固了其序盘“背谱”、将时间更多地投入到后半盘的围棋(竞技)观。
需要提醒的是现在李的序盘虽不特别突出,但也绝不差。
原因,一是他用功,“背”各种变化多,研究也多;二是随着年长,人生阅历渐渐丰富;三,更重要的是,由于原来韩国棋手整体基本功差、韩国比赛多尤其番棋多,他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向当时第一人曹熏铉挑战的机会,从中“补课”。
李昌镐从1988年底开始出成绩(拿国内头衔、41连胜),此后几年很快成为“国内第一人”。
但在国际棋战中成绩并不理想,尤其与其国内地位相差甚远,盖因“补课”不够吧!
当时韩国国际棋战主要还是靠老曹顶着。
直到1995年以后才开始在国际棋战中显示其“韩国第一人”的威力。
显然,小将在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老将的“补课”,而且需要老将适当承担压力,“扶上马、送一程”,过早给小将施加太大压力是不妥当的。
综上所述,李昌镐在棋内(技术方面)有两大优势:定型时机的把握好和计算能力强。
在棋外,他少年老成、心理素质好、状态起伏小(也有稍稍状态欠佳之时,但几乎没有完全发挥失常的情况发生),同时由于出成绩早占了年龄上的便宜。
他官子不错,但并达不到领先群伦的地步。
之所以能给人以官子好的印象,除了技术方面的两大优势外,更多还是在棋艺之外:
1、李的用时观适合于争胜负,更敲适合于当今的国际棋战。
木谷说过:“官子嘛,只要有时间,都能算清楚的...”。
李靠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近十年中每年近百盘的实战经验培养了特有的用时观,即将时间更多的放在官子上,这种经验的积累对争胜负是很有用的。
而日本人由于过于“托大”等原因,设立国际比赛时用时少于其国内比赛,这样当下国际比赛时,多半习惯性地在前半盘投入过多时间,导致后半盘时间恐慌;偶尔也有时在前半盘刻意求快,质量下降。
加上其国内比赛奖金、地位高,故日本人重心在国内棋战,在用时上还是习惯于4小时以上的国内比赛,而不愿刻意适应国际比赛3小时以下的用时制度。
2.、心理优势。官子阶段,多半会出现时间恐慌。多数情况下是双方皆如此,这就要看心理了。
而李本身心理素质好,加上他有年龄优势、体力优势、对后半盘无以伦比的自信、中国人“夺取世界冠军”负担太重、日本人心有旁骛(国内比赛)、赵治勋见他百感交集(同有“韩国神童”之称但成长过程反差太大)、后来李头上光环多......,对手很难没有想法。
这样李的心理优势就大了。
其实单从技术上看,李的官子很难说有多大优势。依田纪基、周鹤洋赢他也在官子。
依田克李是因为人单纯、杂念少。
周敲也有绰号“大智若愚”,耐人寻味。
他赢李的三盘棋值得研究:第一盘周中盘占优,后半盘惧于李之光环几乎将优势丧尽,当醒悟时,已只有半目优势,但遭此大难周最终还能赢下来,可见李优在心理而非技术;第二盘周在均势下靠官子赢了一目半,第三盘周在劣势下靠官子逆转,这两盘周赢,既在官子,也在心理。
李在富士通杯只三次入前八,其中两次夺冠,对手恰为马、常。
96年对马,马还未从东洋证券杯失利阴影走出,前半盘大差,但中、后盘“抢逼围”,李官子也手忙脚乱,只是优势大而未输(据专家分析,马已有逆转机会;只是劣势意识太强,又因过于重视对手而欠缺自信,官子过于追求效率而输)。
98年对常,进入大官子阶段李优势还不小,不知不觉中已成常铁赢之棋,常大意才输。
大家都知道围棋的序盘是最难的。棋盘空旷,更能体现大师的艺术构思。
从境界上看,初学者不(会)下定式,水平再高一点下对定式,再高者选择合理定式,然后是创新定式乃至局部不按定式下,最高境界是吴清源大师的“没有定式”。
序盘与棋手的人生阅历、人文素养有密切关系。
棋手越年长,则人生阅历越丰富,往往序盘功夫越好。年轻棋手,人生阅历浅,序盘功夫自然大都一般。
但从胜负角度看,在序盘功夫差距不大的情况,序盘有微弱优势,中、后盘难免出现缓手,精力不佳或时间紧张时还会出现“昏着”,因此决定胜负的往往是中、后盘而不是序盘。
换句话说,序盘的竞技意义要远远小于其艺术意义。
再加上在现代社会,通讯手段极为发达,只要棋手肯用功,就可以将几乎所有新变化都“背”下来。
到比赛时“背谱”就可以保证序盘不吃大亏,而且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中、后盘。
对手若刻意求变,一般很难占到大便宜,甚至常常会吃亏;即使占到了一点便宜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到中、后盘多半会因时间恐慌而手忙脚乱,导致输棋。
目前,现代职业“杀手”更有“序盘定式化”倾向,即在私下研究中将各种变化都研究透,到比赛时则一心“背谱”;而且这种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角部定式,已发展到边。
这与吴大师“没有定式”的序盘观是背道而驰的:大师的灵感只有在面对强手的对局中才能充分体现,才更有艺术价值,“序盘定式化”是围棋艺术的倒退。
李昌镐出道早,当时只是十多岁的少年,序盘自然靠“背谱”了。
而由于当时韩国棋手整体基本功差,少年老成的李靠“等”的功夫就或得了极高的胜率,从而培养出了对后半盘无以伦比的自信。
同时由于韩国人重胜负、轻艺术,因此李的下法得到周围环境的一致鼓励,进一步巩固了其序盘“背谱”、将时间更多地投入到后半盘的围棋(竞技)观。
需要提醒的是现在李的序盘虽不特别突出,但也绝不差。
原因,一是他用功,“背”各种变化多,研究也多;二是随着年长,人生阅历渐渐丰富;三,更重要的是,由于原来韩国棋手整体基本功差、韩国比赛多尤其番棋多,他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向当时第一人曹熏铉挑战的机会,从中“补课”。
李昌镐从1988年底开始出成绩(拿国内头衔、41连胜),此后几年很快成为“国内第一人”。
但在国际棋战中成绩并不理想,尤其与其国内地位相差甚远,盖因“补课”不够吧!
当时韩国国际棋战主要还是靠老曹顶着。
直到1995年以后才开始在国际棋战中显示其“韩国第一人”的威力。
显然,小将在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老将的“补课”,而且需要老将适当承担压力,“扶上马、送一程”,过早给小将施加太大压力是不妥当的。
综上所述,李昌镐在棋内(技术方面)有两大优势:定型时机的把握好和计算能力强。
在棋外,他少年老成、心理素质好、状态起伏小(也有稍稍状态欠佳之时,但几乎没有完全发挥失常的情况发生),同时由于出成绩早占了年龄上的便宜。
他官子不错,但并达不到领先群伦的地步。
之所以能给人以官子好的印象,除了技术方面的两大优势外,更多还是在棋艺之外:
1、李的用时观适合于争胜负,更敲适合于当今的国际棋战。
木谷说过:“官子嘛,只要有时间,都能算清楚的...”。
李靠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近十年中每年近百盘的实战经验培养了特有的用时观,即将时间更多的放在官子上,这种经验的积累对争胜负是很有用的。
而日本人由于过于“托大”等原因,设立国际比赛时用时少于其国内比赛,这样当下国际比赛时,多半习惯性地在前半盘投入过多时间,导致后半盘时间恐慌;偶尔也有时在前半盘刻意求快,质量下降。
加上其国内比赛奖金、地位高,故日本人重心在国内棋战,在用时上还是习惯于4小时以上的国内比赛,而不愿刻意适应国际比赛3小时以下的用时制度。
2.、心理优势。官子阶段,多半会出现时间恐慌。多数情况下是双方皆如此,这就要看心理了。
而李本身心理素质好,加上他有年龄优势、体力优势、对后半盘无以伦比的自信、中国人“夺取世界冠军”负担太重、日本人心有旁骛(国内比赛)、赵治勋见他百感交集(同有“韩国神童”之称但成长过程反差太大)、后来李头上光环多......,对手很难没有想法。
这样李的心理优势就大了。
其实单从技术上看,李的官子很难说有多大优势。依田纪基、周鹤洋赢他也在官子。
依田克李是因为人单纯、杂念少。
周敲也有绰号“大智若愚”,耐人寻味。
他赢李的三盘棋值得研究:第一盘周中盘占优,后半盘惧于李之光环几乎将优势丧尽,当醒悟时,已只有半目优势,但遭此大难周最终还能赢下来,可见李优在心理而非技术;第二盘周在均势下靠官子赢了一目半,第三盘周在劣势下靠官子逆转,这两盘周赢,既在官子,也在心理。
李在富士通杯只三次入前八,其中两次夺冠,对手恰为马、常。
96年对马,马还未从东洋证券杯失利阴影走出,前半盘大差,但中、后盘“抢逼围”,李官子也手忙脚乱,只是优势大而未输(据专家分析,马已有逆转机会;只是劣势意识太强,又因过于重视对手而欠缺自信,官子过于追求效率而输)。
98年对常,进入大官子阶段李优势还不小,不知不觉中已成常铁赢之棋,常大意才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