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寻阳郡治柴桑城东北,日近黄昏的江岸码头边,停泊着数十艘大楼船,桅杆林立,旗帜飘扬。而船下舶道与码头周边,皆被持矛挎刀的荆州州兵戒严,闲杂热一旦靠近,立即被驱逐。
在一条舶道尽头深水区,停泊着一艘千料楼船,高高耸立的船头甲板护拦后,一名头戴乌黑底色,有金线编织的七梁进贤冠,身着朱红长袍,腰间大带下垂朱红黑边蔽膝,悬四采赤绶的十六七岁少年凭栏而立,双手倒背眺望寻阳城北郊方向。
那里正有一队江州兵簇拥着一群朱服紫绶的高官缓步而来,至码头外,江州兵被拦下了,一群高官得以进入码头。这群高官,走在前面的是中书监令傅亮、扬州刺史王弘、吏部尚书蔡廓、侍中程道惠、中书舍人刑安泰、潘盛等朝官。
其后是武烈将军、寻阳太守萧承之,这可是大行皇帝继母萧文寿之弟,时为外戚但不显贵,因兰陵萧氏此时地位也不高,是为中级士族。晋末平蜀后,萧承之迁为扬武将军、蜀中安固郡太守,因在任有过失,景平初年贬武烈将军、转寻阳太守。
原本往荆州迎驾时路过寻阳,王弘与蔡廓竟称病滞留不去,想要淡化影响,撇清关系。傅亮无奈,只得独自率行台朝官前往荆州,现在归途,傅亮无论如何也要拖着他们上船了。好在有萧承之相助,王弘、蔡廓不得不前来谒见宜都王刘义隆。
“殿下!他们来了,请归舱室再接见!”一名侍从军官上前请示。
刘义隆面无表情,语气生硬道:“朱容子!你率中兵侍从做好护卫,没有孤相召,不许他们上来!”
“末将位卑言轻,怕拦他们不住,还须请艮山侯到彦之将军相助!”
“到道豫吗?你速派人去请!另将王府长史王昙首,司马、南郡太守王华也一并请去。”
王昙首与王华皆是琅琊王氏子弟,与车骑将军王弘是近亲。尤其王华,此人极善构谄,本是王府录事参军,原王府司马、南郡太守张邵即被此人纠劾排挤,因其出身高门,而张邵出身吴郡张氏,门第低一筹不敢得罪,最终被朝庭征还。而王华打通朝中关系,竟代行王府司马、南郡太守、行府州事。
朱容子欲言又止,想要劝但又犹豫了一下,还是退下船去。刘义隆自归船舱内一间颇为宽敞的正堂内,等了一会儿就有来侍从来报:到彦之已从其他船上赶过来了,与朱容子在船下舶道相候。
刘义隆淡淡开口道:“传萧承之!”
“臣寻阳太守萧承之拜见监国!”很快,一名身材高大壮实,面容白净俊朗,年方四十的官员登堂躬身行礼。
刘义隆虽被迎立,但还只是监国,忙起身下堂相迎,躬身拱手还礼,这才开口道:“萧太守无须多礼,请上座!”
“京中朝局,臣已得知,诸公谋事不密,留下如此残局,监国应尽快进京善后,鼎定皇统以安人心。”萧承之一开口就表明了态度,毕竟太皇太后萧文寿已离世,萧氏是老牌外戚,地位有所下降,也想攀附新主好侪身朝班。
刘义隆虽年轻,但心机深沉,很有城府,闻言故露犹疑之色,问:“孤听闻,长兄尚在寿阳,诸公如此作为,让孤很为难,却不知该如何善后为好?”
“为今之计,殿下除了更进一步,岂有退路?”萧承之却反问了一句,又道:“朝中已派谢宣明率三万禁军安抚寿阳,之前欲劝回赵润远将军,可惜未能成功,拦下了许多历阳郡兵,想必不日便会有捷报传来。”
“可孤听到道豫之见,谢宣明能统兵却不擅用兵,未必能成事啊!”
“殿下有所不知……”萧承之有些犹豫,关于建安侯刘粹之死,朝野众纷纭,谢晦派人回京质问,而王弘却矢口否认,一时竟成疑案。但对于此事,萧承之自是心如明镜,却还是道:“据传……建安侯刘粹已然病故,无宗室大臣或大将辅佐,寿阳无以久恃。”
刘义隆惊奇道:“建安侯病故?这是何时之事?”
“已时过半月了,是以,殿下不必再有所顾虑……”在萧承之看来,寿阳已是必败之局,正要再些什么,就见门外一名侍从闯了进来,便住口不言。
“殿下!朝中派人送来江北战报!”
侍从呈上“皂囊重封”,刘义隆接过打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十分玩味,渐渐有些复杂,却什么也没,转手递了过去。
萧承之悄然观察着刘义隆的脸色,若有所思,随之接过看完,面露震惊,沉吟片刻却道:“这个谢宣明,既然兵败,那就该还朝,却盘踞庐江郡,欲下晋熙郡,拥兵割据之心昭然若揭,这于殿下正是一个立威的好机会啊!”
刘义隆故作惊讶地问:“哦?萧太守有何良策?”
“只要殿下允准,臣可与傅公商量,再与到道豫将军前往劝降,则那数千领军府精骑便为殿下所掌握,待殿下进京,再以檀护军率兵往寿阳,则乱局可定。”
对于萧承之所献之策,刘义隆其实也想到了,却不露声色道:“那萧太守觉得,谢宣明此人,可用吗?”
“殿下若想用亦不无不可,若不想用可远贬州郡,想必也无人劝阻。”萧承之虽如此,但心里明白,谢晦此人已成弃子,后路已绝。
刘义隆点点头,踱步徘徊片刻,陡然停步,却还是无所表示,什么也没。
萧承之识趣地告退,但心里明悟,这位宜都王殿下已然心动,多半只是忌讳兄弟相残而为人所不齿,在故作矜持罢了。
良久,估摸着萧承之已下船远去,刘义隆才道:“立召到道豫登堂进谒!”
不多时,一名中等身材的官员上堂见礼,刘义隆迎上前,引其落座,将朝中军报示之,好言问策,却只字不提萧承之所言之策。
到彦之时年五十来岁,出身寒门,虽自称为战国时楚大夫屈到之后,故以到为姓,但自家贫,曾以担粪为生,不被士族接纳,追随大行皇帝屡建功勋,也不过广武将军、使持节、护南蛮校尉之职,难以侪身朝堂。
“殿下!朝中既已派行台立殿下为监国,在荆州王府便初行大礼,殿下已可预参政事,既然谢宣明兵败,寿阳暂无外患,近期会进一步巩固地位,下一时二主,于国事空无益处。但若要用兵,则不可仅从京中出兵,这不利于殿下掌握禁军。”
到彦之思索了一会儿,又道:“以臣之见,可从江州调兵,以增援谢宣明为名,实行诱降之事,待抚其众,可与京中禁军东、西两路渡江,先屯江北,仅如此尚不足以毕其功于一役,可命徐州王使君先巡抚豫州,安稳边境再南下寿阳,东、西、北三路约期而动,则江北可一鼓而定。”
刘义隆不置可否,脸色阴晴不定了好一会儿,才显得很是矛盾纠结地问:“朝中擅行废立,但孤那长兄所作所为,也不见得就不能承先皇大业。道豫将军!你觉得孤若仅监国事,誓不上位,与长兄联手诛讨逆臣,将来是否还能和睦相处呢?”
看来殿下也是个明白人呐!到彦之叹了口气道:“殿下既已从朝中所请,已就位监国,就当从一而终,绝不可三心二意,否则恐失人心,诸将士必不敢追随,殿下兄弟之情于军国大事而言,已无足轻重,殿下切不可再在外臣面前提起。”
刘义隆面色一变,张了张口,目露悲凄之色,半晌却道:“可若使徐州王使君取豫州,只怕未必是善事。当年,先帝收复关中,大业初成,回师途经洛阳,欲以此为都,询问王使君之意,王使君便不支持,否则何至于出今日悖逆之事?”
“殿下此言也不尽然,其时洛阳荒废已久,为都则须屯驻重兵,钱粮补给全取自江南,转运不便,为都确实不宜。”到彦之解释着,心有不满:殿下你顾及兄弟之情,又不信任王仲德慈重臣,却一向重用王氏子弟,若依此辈上位,却置臣等寒门士人于何地。
在一条舶道尽头深水区,停泊着一艘千料楼船,高高耸立的船头甲板护拦后,一名头戴乌黑底色,有金线编织的七梁进贤冠,身着朱红长袍,腰间大带下垂朱红黑边蔽膝,悬四采赤绶的十六七岁少年凭栏而立,双手倒背眺望寻阳城北郊方向。
那里正有一队江州兵簇拥着一群朱服紫绶的高官缓步而来,至码头外,江州兵被拦下了,一群高官得以进入码头。这群高官,走在前面的是中书监令傅亮、扬州刺史王弘、吏部尚书蔡廓、侍中程道惠、中书舍人刑安泰、潘盛等朝官。
其后是武烈将军、寻阳太守萧承之,这可是大行皇帝继母萧文寿之弟,时为外戚但不显贵,因兰陵萧氏此时地位也不高,是为中级士族。晋末平蜀后,萧承之迁为扬武将军、蜀中安固郡太守,因在任有过失,景平初年贬武烈将军、转寻阳太守。
原本往荆州迎驾时路过寻阳,王弘与蔡廓竟称病滞留不去,想要淡化影响,撇清关系。傅亮无奈,只得独自率行台朝官前往荆州,现在归途,傅亮无论如何也要拖着他们上船了。好在有萧承之相助,王弘、蔡廓不得不前来谒见宜都王刘义隆。
“殿下!他们来了,请归舱室再接见!”一名侍从军官上前请示。
刘义隆面无表情,语气生硬道:“朱容子!你率中兵侍从做好护卫,没有孤相召,不许他们上来!”
“末将位卑言轻,怕拦他们不住,还须请艮山侯到彦之将军相助!”
“到道豫吗?你速派人去请!另将王府长史王昙首,司马、南郡太守王华也一并请去。”
王昙首与王华皆是琅琊王氏子弟,与车骑将军王弘是近亲。尤其王华,此人极善构谄,本是王府录事参军,原王府司马、南郡太守张邵即被此人纠劾排挤,因其出身高门,而张邵出身吴郡张氏,门第低一筹不敢得罪,最终被朝庭征还。而王华打通朝中关系,竟代行王府司马、南郡太守、行府州事。
朱容子欲言又止,想要劝但又犹豫了一下,还是退下船去。刘义隆自归船舱内一间颇为宽敞的正堂内,等了一会儿就有来侍从来报:到彦之已从其他船上赶过来了,与朱容子在船下舶道相候。
刘义隆淡淡开口道:“传萧承之!”
“臣寻阳太守萧承之拜见监国!”很快,一名身材高大壮实,面容白净俊朗,年方四十的官员登堂躬身行礼。
刘义隆虽被迎立,但还只是监国,忙起身下堂相迎,躬身拱手还礼,这才开口道:“萧太守无须多礼,请上座!”
“京中朝局,臣已得知,诸公谋事不密,留下如此残局,监国应尽快进京善后,鼎定皇统以安人心。”萧承之一开口就表明了态度,毕竟太皇太后萧文寿已离世,萧氏是老牌外戚,地位有所下降,也想攀附新主好侪身朝班。
刘义隆虽年轻,但心机深沉,很有城府,闻言故露犹疑之色,问:“孤听闻,长兄尚在寿阳,诸公如此作为,让孤很为难,却不知该如何善后为好?”
“为今之计,殿下除了更进一步,岂有退路?”萧承之却反问了一句,又道:“朝中已派谢宣明率三万禁军安抚寿阳,之前欲劝回赵润远将军,可惜未能成功,拦下了许多历阳郡兵,想必不日便会有捷报传来。”
“可孤听到道豫之见,谢宣明能统兵却不擅用兵,未必能成事啊!”
“殿下有所不知……”萧承之有些犹豫,关于建安侯刘粹之死,朝野众纷纭,谢晦派人回京质问,而王弘却矢口否认,一时竟成疑案。但对于此事,萧承之自是心如明镜,却还是道:“据传……建安侯刘粹已然病故,无宗室大臣或大将辅佐,寿阳无以久恃。”
刘义隆惊奇道:“建安侯病故?这是何时之事?”
“已时过半月了,是以,殿下不必再有所顾虑……”在萧承之看来,寿阳已是必败之局,正要再些什么,就见门外一名侍从闯了进来,便住口不言。
“殿下!朝中派人送来江北战报!”
侍从呈上“皂囊重封”,刘义隆接过打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十分玩味,渐渐有些复杂,却什么也没,转手递了过去。
萧承之悄然观察着刘义隆的脸色,若有所思,随之接过看完,面露震惊,沉吟片刻却道:“这个谢宣明,既然兵败,那就该还朝,却盘踞庐江郡,欲下晋熙郡,拥兵割据之心昭然若揭,这于殿下正是一个立威的好机会啊!”
刘义隆故作惊讶地问:“哦?萧太守有何良策?”
“只要殿下允准,臣可与傅公商量,再与到道豫将军前往劝降,则那数千领军府精骑便为殿下所掌握,待殿下进京,再以檀护军率兵往寿阳,则乱局可定。”
对于萧承之所献之策,刘义隆其实也想到了,却不露声色道:“那萧太守觉得,谢宣明此人,可用吗?”
“殿下若想用亦不无不可,若不想用可远贬州郡,想必也无人劝阻。”萧承之虽如此,但心里明白,谢晦此人已成弃子,后路已绝。
刘义隆点点头,踱步徘徊片刻,陡然停步,却还是无所表示,什么也没。
萧承之识趣地告退,但心里明悟,这位宜都王殿下已然心动,多半只是忌讳兄弟相残而为人所不齿,在故作矜持罢了。
良久,估摸着萧承之已下船远去,刘义隆才道:“立召到道豫登堂进谒!”
不多时,一名中等身材的官员上堂见礼,刘义隆迎上前,引其落座,将朝中军报示之,好言问策,却只字不提萧承之所言之策。
到彦之时年五十来岁,出身寒门,虽自称为战国时楚大夫屈到之后,故以到为姓,但自家贫,曾以担粪为生,不被士族接纳,追随大行皇帝屡建功勋,也不过广武将军、使持节、护南蛮校尉之职,难以侪身朝堂。
“殿下!朝中既已派行台立殿下为监国,在荆州王府便初行大礼,殿下已可预参政事,既然谢宣明兵败,寿阳暂无外患,近期会进一步巩固地位,下一时二主,于国事空无益处。但若要用兵,则不可仅从京中出兵,这不利于殿下掌握禁军。”
到彦之思索了一会儿,又道:“以臣之见,可从江州调兵,以增援谢宣明为名,实行诱降之事,待抚其众,可与京中禁军东、西两路渡江,先屯江北,仅如此尚不足以毕其功于一役,可命徐州王使君先巡抚豫州,安稳边境再南下寿阳,东、西、北三路约期而动,则江北可一鼓而定。”
刘义隆不置可否,脸色阴晴不定了好一会儿,才显得很是矛盾纠结地问:“朝中擅行废立,但孤那长兄所作所为,也不见得就不能承先皇大业。道豫将军!你觉得孤若仅监国事,誓不上位,与长兄联手诛讨逆臣,将来是否还能和睦相处呢?”
看来殿下也是个明白人呐!到彦之叹了口气道:“殿下既已从朝中所请,已就位监国,就当从一而终,绝不可三心二意,否则恐失人心,诸将士必不敢追随,殿下兄弟之情于军国大事而言,已无足轻重,殿下切不可再在外臣面前提起。”
刘义隆面色一变,张了张口,目露悲凄之色,半晌却道:“可若使徐州王使君取豫州,只怕未必是善事。当年,先帝收复关中,大业初成,回师途经洛阳,欲以此为都,询问王使君之意,王使君便不支持,否则何至于出今日悖逆之事?”
“殿下此言也不尽然,其时洛阳荒废已久,为都则须屯驻重兵,钱粮补给全取自江南,转运不便,为都确实不宜。”到彦之解释着,心有不满:殿下你顾及兄弟之情,又不信任王仲德慈重臣,却一向重用王氏子弟,若依此辈上位,却置臣等寒门士人于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