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主三人见礼毕,在蒯广徽引领下,刘义符进入草庐,见前庭大院非常宽广,两边的回廊下立着箭靶,二门两侧廊檐下各立着一个兵器架,上面插着槊、矛、戟、棍、戈、铍,还有短兵刀、剑、锤、斧等。
刘义符走过门口,不禁多看了几眼,讶然问:“不想此处还有戟与戈铍,这可是古兵器啊,如今战阵已淘汰,却不知可还有人习得?”
“兵器形制不同,其功用战法亦不同,展示兵器仅便于弟子识得,若要习其法却也不难,只须下苦功罢了。”蒯文徽回道。
“甚是甚是!”
刘义符点点头,入二门穿廊,发现两边房舍都开着大窗,有的没关上就能看到里面摆放着很多几和短案,约三十来个席位,呈扇形围着中间的宽榻,如讲堂教室一般,顿时心中明悟,在这儿讲经授徒的恐怕不止蒯广徽一人。果然过中庭,两边许多房舍中也是这样的摆设,只是都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影。
不过后庭就要狭许多,院落里很干净,一边墙角处耸立着一株大柳树遮住了朝阳,两边的房舍都琐了门,只有里侧东角处三间房是开着门的,一名头裹巾帻的老仆出来看了看,又钻进了房内去,一会儿与两名僮取了草席和方案出来,在院中垂柳下摆上。
“二位不嫌寒舍简陋,便请席地而坐如何?”蒯广徽伸手相请。
刘义符微笑着谦逊道:“两位长者但请先坐,子才具不足,聆听二位高才教诲。”
“陛下何须太谦,请上坐!”
何承谦让相请,而蒯广徽只是笑而不语,礼让适可而止表明态度就好,刘义符当仁不让地跪坐到了方案后,两人这才落坐。
“如今时局,不知仲度兄如何看?”何承开口,直接切入正题。
蒯广徽沉吟片刻,回道:“时局?不知郯城何所指?若论下时局,当然不算好;若我朝时局,呵呵……郯城你已经做到这一步了,大局上已掌握先机,是吉无咎也!”
“既知是吉无咎,仲度兄何不出山襄助一二,难道忍见你教的这些弟子去建康被排挤而归?”
时日已久,刘义符听过,何承原表字仁裕,因避先帝名讳未再用字,而用祖籍郯城之号称之。而来此之前,也听蒯广徽出自襄阳大族蒯氏,这时也就颇为注意蒯广徽的态度,敲两名十一二岁的僮端着托盘上茶,蒯广徽却抬手示意,端起了茶盏,浅尝不语。
刘义符想了想,便也开口道:“想必蒯公听过,子如今已立中府,正急需贤才,蒯公隐居山野授业,才德令子钦佩,然……此僻野苦寒,弟子求学艰辛而仕途晦暗,若转为官学则是两全之策,蒯公意下如何?”
“官学?”蒯广徽有些惊讶,却不以为然道:“陛下即便大兴官学,恐也未必有什么好处,当世高门与豪宗不知凡几,若兴官学能不纳高门弟子吗?”
刘义符闻言一怔,蒯广徽所言还真是一个死结,高门为了家族兴盛,大设官学他们一样能侪身上流,仍会弄权不止,不过这也好办,刘义符微微一笑道:“高门之所以长盛不衰,不过是兼并土地,广蓄奴仆经营货殖,若釜底抽薪,不知其还能世袭朝堂吗?”
“若如此,陛下要打回建康,恐怕阻力很大,遥遥无期啊,想要立足荆襄,怕也要经历几翻动荡。”蒯广徽微微摇头,又道:“世之名士者不少,如在京大儒雷次宗,江州隐士陶渊明者,多眷恋田园而无意为官,非是不愿,而是仕途险恶,律法不修,出仕多不得其志,实不若归隐授业啊。”
什么仕途险恶,律法不修?你只想做官而不想做事,等着上掉馅饼呢,既号称世之名士,心里还有国有君,有点逼数吗?
什么雷次宗,什么陶渊明,刘义符都听过,前者是豫章隐士,擅《三礼》、《毛诗》等,被先帝强征到京为诸皇子授业,现仍居京中;而陶渊明也是文学之士,早年出仕就站错队,先仕桓玄有了污点,而先帝不计前嫌征辟为参军,他又觉得未被重用而辞官,已三次出仕又三次归隐。
听蒯广徽含糊其辞,顾左右而言他,刘义符心里吐槽了一阵,有些烦燥了,来意已明,这老家伙始终不愿表明态度,便看了看何承道:“何先生多坐一会儿,朕有些乏了,四下走走!”
刘义符带上苑义夫出了草庐,只觉此行十分无趣,什么言访贤,简直玩了一早上的绕口令,登上山岗等了许久,太阳出来老高已经有点晒了,而何承一直没出来,便干脆留下十名侍卫,领着苑义夫等人先回去。
尽管刘义符这是穿着常服,但带着一队侍卫还是有点显眼,到城门口进城时,拱门外及城头值守的州兵都探头探脑张望了许久。
快到行宫门外,街口转角处的路边停着一辆马车,两名身着短衫大口裤的奴仆站在车前不远处,望着行宫前门踟蹰不前。苑义夫见了有些起疑,上前一喝问,两名奴仆竟又惊又喜,忙不迭行礼解释。
“哎!官家!是我呀!”
刘义符转头一看,马车窗口后正是高令娴,不禁讶然道:“咦?你来了怎么不进去?”
“行宫内住着好多官员,妾若贸然进去被人看到,岂不是要被非议?”
江南礼俗,男女若许亲事便不再登门相见,私下相见更是不妥,直到婚礼拜堂时才能见上,私见这叫幽会,为人不齿。
见高令娴翻了个白眼,刘义符左右张望了一下,见附近没什么人,一跃下马,上前脚踏车辕飞快地钻进车去,只有高令娴手挥有荷花图案的团扇,与一名婢女,幸好陈夫人没在,不然那就尴尬了。
“上来的倒挺快,这个给你,害人家忙碌了好久。”
马车内有点低矮狭,刘义符躬着腰刚在侧边坐下,高令娴就递过来一折文书,居然如奏章折本一样,大概是用了他阿爷的,打开一看见是《西巡记》,暂时没什么兴趣细看,随意扫了几眼,称赞道:“楷写得挺工整,还不错!”
“那当然啦!妾可是经常练字,临摹字帖的。”高令娴有点得意地抿嘴一笑,似是想起什么,又有些着急地问:“听陈鹦鹉感了暑热,她好点了没有?”
刘义符一呆,忙一本正经道:“放心吧!吾去看过之后好多了,而且有曹娘子照顾,她不会有事的。”
“哦!那就好,妾刚去城东一家药铺子抓了些药,待会儿你带回去给曹娘子,唉……但愿陈鹦鹉能早点好起来。”
旁边那婢女一听,打开角落处一个箱子,提起麻绳捆束的三包药,有点怯生生地递上前。刘义符伸手接过,随手放在一边,想着时辰还早,便开口道:“吾来襄阳好几,还没去城内各处看过,不如我们一起逛逛?”
“这……那好吧!只是不能久了,怕阿娘问起。”高令娴犹豫了一下,却是不忍拒绝。
刘义符走过门口,不禁多看了几眼,讶然问:“不想此处还有戟与戈铍,这可是古兵器啊,如今战阵已淘汰,却不知可还有人习得?”
“兵器形制不同,其功用战法亦不同,展示兵器仅便于弟子识得,若要习其法却也不难,只须下苦功罢了。”蒯文徽回道。
“甚是甚是!”
刘义符点点头,入二门穿廊,发现两边房舍都开着大窗,有的没关上就能看到里面摆放着很多几和短案,约三十来个席位,呈扇形围着中间的宽榻,如讲堂教室一般,顿时心中明悟,在这儿讲经授徒的恐怕不止蒯广徽一人。果然过中庭,两边许多房舍中也是这样的摆设,只是都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影。
不过后庭就要狭许多,院落里很干净,一边墙角处耸立着一株大柳树遮住了朝阳,两边的房舍都琐了门,只有里侧东角处三间房是开着门的,一名头裹巾帻的老仆出来看了看,又钻进了房内去,一会儿与两名僮取了草席和方案出来,在院中垂柳下摆上。
“二位不嫌寒舍简陋,便请席地而坐如何?”蒯广徽伸手相请。
刘义符微笑着谦逊道:“两位长者但请先坐,子才具不足,聆听二位高才教诲。”
“陛下何须太谦,请上坐!”
何承谦让相请,而蒯广徽只是笑而不语,礼让适可而止表明态度就好,刘义符当仁不让地跪坐到了方案后,两人这才落坐。
“如今时局,不知仲度兄如何看?”何承开口,直接切入正题。
蒯广徽沉吟片刻,回道:“时局?不知郯城何所指?若论下时局,当然不算好;若我朝时局,呵呵……郯城你已经做到这一步了,大局上已掌握先机,是吉无咎也!”
“既知是吉无咎,仲度兄何不出山襄助一二,难道忍见你教的这些弟子去建康被排挤而归?”
时日已久,刘义符听过,何承原表字仁裕,因避先帝名讳未再用字,而用祖籍郯城之号称之。而来此之前,也听蒯广徽出自襄阳大族蒯氏,这时也就颇为注意蒯广徽的态度,敲两名十一二岁的僮端着托盘上茶,蒯广徽却抬手示意,端起了茶盏,浅尝不语。
刘义符想了想,便也开口道:“想必蒯公听过,子如今已立中府,正急需贤才,蒯公隐居山野授业,才德令子钦佩,然……此僻野苦寒,弟子求学艰辛而仕途晦暗,若转为官学则是两全之策,蒯公意下如何?”
“官学?”蒯广徽有些惊讶,却不以为然道:“陛下即便大兴官学,恐也未必有什么好处,当世高门与豪宗不知凡几,若兴官学能不纳高门弟子吗?”
刘义符闻言一怔,蒯广徽所言还真是一个死结,高门为了家族兴盛,大设官学他们一样能侪身上流,仍会弄权不止,不过这也好办,刘义符微微一笑道:“高门之所以长盛不衰,不过是兼并土地,广蓄奴仆经营货殖,若釜底抽薪,不知其还能世袭朝堂吗?”
“若如此,陛下要打回建康,恐怕阻力很大,遥遥无期啊,想要立足荆襄,怕也要经历几翻动荡。”蒯广徽微微摇头,又道:“世之名士者不少,如在京大儒雷次宗,江州隐士陶渊明者,多眷恋田园而无意为官,非是不愿,而是仕途险恶,律法不修,出仕多不得其志,实不若归隐授业啊。”
什么仕途险恶,律法不修?你只想做官而不想做事,等着上掉馅饼呢,既号称世之名士,心里还有国有君,有点逼数吗?
什么雷次宗,什么陶渊明,刘义符都听过,前者是豫章隐士,擅《三礼》、《毛诗》等,被先帝强征到京为诸皇子授业,现仍居京中;而陶渊明也是文学之士,早年出仕就站错队,先仕桓玄有了污点,而先帝不计前嫌征辟为参军,他又觉得未被重用而辞官,已三次出仕又三次归隐。
听蒯广徽含糊其辞,顾左右而言他,刘义符心里吐槽了一阵,有些烦燥了,来意已明,这老家伙始终不愿表明态度,便看了看何承道:“何先生多坐一会儿,朕有些乏了,四下走走!”
刘义符带上苑义夫出了草庐,只觉此行十分无趣,什么言访贤,简直玩了一早上的绕口令,登上山岗等了许久,太阳出来老高已经有点晒了,而何承一直没出来,便干脆留下十名侍卫,领着苑义夫等人先回去。
尽管刘义符这是穿着常服,但带着一队侍卫还是有点显眼,到城门口进城时,拱门外及城头值守的州兵都探头探脑张望了许久。
快到行宫门外,街口转角处的路边停着一辆马车,两名身着短衫大口裤的奴仆站在车前不远处,望着行宫前门踟蹰不前。苑义夫见了有些起疑,上前一喝问,两名奴仆竟又惊又喜,忙不迭行礼解释。
“哎!官家!是我呀!”
刘义符转头一看,马车窗口后正是高令娴,不禁讶然道:“咦?你来了怎么不进去?”
“行宫内住着好多官员,妾若贸然进去被人看到,岂不是要被非议?”
江南礼俗,男女若许亲事便不再登门相见,私下相见更是不妥,直到婚礼拜堂时才能见上,私见这叫幽会,为人不齿。
见高令娴翻了个白眼,刘义符左右张望了一下,见附近没什么人,一跃下马,上前脚踏车辕飞快地钻进车去,只有高令娴手挥有荷花图案的团扇,与一名婢女,幸好陈夫人没在,不然那就尴尬了。
“上来的倒挺快,这个给你,害人家忙碌了好久。”
马车内有点低矮狭,刘义符躬着腰刚在侧边坐下,高令娴就递过来一折文书,居然如奏章折本一样,大概是用了他阿爷的,打开一看见是《西巡记》,暂时没什么兴趣细看,随意扫了几眼,称赞道:“楷写得挺工整,还不错!”
“那当然啦!妾可是经常练字,临摹字帖的。”高令娴有点得意地抿嘴一笑,似是想起什么,又有些着急地问:“听陈鹦鹉感了暑热,她好点了没有?”
刘义符一呆,忙一本正经道:“放心吧!吾去看过之后好多了,而且有曹娘子照顾,她不会有事的。”
“哦!那就好,妾刚去城东一家药铺子抓了些药,待会儿你带回去给曹娘子,唉……但愿陈鹦鹉能早点好起来。”
旁边那婢女一听,打开角落处一个箱子,提起麻绳捆束的三包药,有点怯生生地递上前。刘义符伸手接过,随手放在一边,想着时辰还早,便开口道:“吾来襄阳好几,还没去城内各处看过,不如我们一起逛逛?”
“这……那好吧!只是不能久了,怕阿娘问起。”高令娴犹豫了一下,却是不忍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