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网游 > 魏晋干饭人
文 / 郁雨竹

正文 番外 继位(三)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元贞二十五年,皇太女的生辰宴上,赵含章宣布要退位,将皇位禅让给赵鸣鸣。

    朝臣们一时没吭声。

    赵含章性格鲜明,朝臣们在多年的共事中早就摸清了她的脾气,她喜欢在一些小事上与人东拉西扯,以表现谦爱等美好品德,却绝对不用大事试探人心。

    所以他们都知道,禅让这等大事,赵含章既然说出口了,必是已经拿定主意。

    二十多年来,皇帝拿定的主意就没有做不到的,何况是禅位这样的事呢?

    他们要是劝阻,不知道新帝会不会以为他们不赞成她即位;

    他们要是大赞,不知道皇帝她老人家会不会以为他们早就投靠了新帝……

    所以算了,这是皇帝的家事,他们还是死命低着头,竖着耳朵听吧。

    朝中的官员换了一茬又一茬,有故去的,有辞官归隐的,也有正常升降纳新的。

    汲渊和明预前几年被贬过,后来改革新法又被提了上来,此时还是在丞相的位置上。

    听到赵含章要禅位,俩人眉头都是一跳,互相对视一眼,便知道他们也该退位让贤了。

    这一次不同以往,是真的一退下去就不再上来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和汲渊明预一样有此觉悟的大臣不少。这些年,赵含章从招贤考中提拔了不少青年,他们参政也有十余年了,这些人正当壮年,基本被她放到各个地方历练,前几年回京转了一圈,当了没几年京

    官就又被外放出去,却又不见被厌弃。

    从前他们没想到,是因为赵含章正当壮年,但现在看,这些人显然是她为皇太女培养的。

    陛下她十几年前就想着今日退位了?

    细思则恐!

    而除了赵含章,赵鸣鸣自己也培养了自己的班底。她主持「取消正役」一案顺利结束之后,赵含章就让她监国,自己时不时的出外巡视,去年交州土民有人叛乱,正在巡视江南的赵含章不知为何突然出现在了

    交州。

    她直接接过交州兵权,又从广州、荆州和宁州调兵,不仅平息了交州叛乱,还一口气打到了湄公河。

    现在说的交州是后世的越南一带,在宋朝之前,越南一带一直是华夏的直属区域。

    自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这一片地区被称作百越,归朝廷直属,汉如此,魏晋时,则直属于东吴,东吴被灭之后,归晋。

    自然,晋灭亡后,也就归属赵含章的华国。

    历史上,东晋灭亡之后,这一片区域也没分出去,一直归属南国,唐建立后在此设立安南都护府,当时都护府就设在越南河内。

    一直到宋朝,赵匡胤册封丁国国王为交趾郡王,承认其独立,直属区成了藩属国,不再是华夏的领地。

    赵含章不想给后世子孙留下领土纠纷的争议,这次交州叛乱一是因为朝廷直派了好几个官员过来管理,与当地土司的利益相悖;

    二是有南部族的人挑拨。

    那是先掸国,也就是老挝泰国一带。

    但……掸国已灭,国家四分五裂,现在是各个部落统治,都没有统一的国家。赵含章抓住人问了一下才知道,这些部族知道东方宗主国越发强盛,想要派使臣入朝参拜,还想求皇帝做主给我们选个国王(最好选他们部族的人),但交

    州这边的部族与他们有矛盾,担心他们和洛阳联系之后得到朝廷的支持。

    因此和当地部分官员联合,百般阻挠他们朝贡,南部各部族根本越不过封锁线。

    努力了七八年都见不到赵含章,这些部族一发狠,就干脆撺掇交州的土司造反。

    这波反向操作的

    确成功吸引了赵含章注意,于是赵含章干脆就打到了湄公河边,将这些部族都收入囊中。

    也别指派国王了,指派个郡守之类的吧,从此以后,大家都归华国管理,如此就不必害怕内部争斗了。

    这一场仗不仅吓坏了交州各土司和南部各部族,也吓坏了朝臣。

    皇帝御驾亲征,竟然都不在朝中说一声,就这样一声不吭的跑到边境去了,简直岂有此理!

    赵含章却从中感受到了久违的自由感。

    本来她预计干到赵鸣鸣三十岁的,三十而立嘛,监国七八年,跟副皇帝没差别,七八年下来也手熟了,到时候皇权过渡也能顺利点。

    到时她五十一岁,以前世的退休年龄算,她算是因伤提前几年退休,也算是辛苦的劳动人民了。

    简直完美!

    但,自由的滋味真是太让人上瘾了。

    于是从交州回洛阳之后,赵含章就悄悄找傅庭涵商量。傅庭涵比赵含章还可怜,她这些年每年都会出去巡察,他则是一直坐镇洛阳,最远到的地方就是几段黄河,所以她一提,他立即就点头,夫妻俩就悄***动

    作起来。

    俩人先是观察赵鸣鸣监国的情况,发现她监国没出乱子,赵含章干脆就不收权,以生病、身体虚弱等理由让她继续监国,时不时的出现指点一下她。

    赵鸣鸣就这样监国两年,赵含章觉得可以了,便宣布禅位的消息。

    禅位大典需要时间准备。

    每逢大事,皇帝必请问钦天监监正郭璞。

    郭璞就在正月里选了个好日子。

    赵含章对这个日子很满意。

    正月,农闲,没事做,假期多,大家都有空,新年开头,年号也好换。

    最妙的是,禅位过后没俩月就是春暖花开之时,很适合出游啊。

    于是赵含章大手一挥答应了。

    元贞二十六年正月十二,这一年也叫和顺元年,皇太女赵仁嘉继位为帝,赵含章为太上皇,迁出皇宫,住回了大将军府。

    因为这个,有大将军匾的祖逖和北宫纯默默地将自家匾拆下来,藏进库房里。

    和顺只有三年,第四年,新帝改年号为建昌,开启新纪元。

    后世将这一变动视为权力的完全更替。

    因为和顺元年,汲渊辞官,和顺三年,祖逖辞官,太上皇赵含章和傅庭涵也离开洛阳,全国巡游,一直压在新帝头上的太上皇和旧臣才算交权。

    所以和顺元年至和顺三年,又被后世的网友们戏称为元贞番外二十六年至二十八年。

    也因此,常有网友争论,赵含章到底算是在位二十五年,还是二十八年?

    最后二十五年以略多的票数微妙取胜,原因是,自赵含章后,其后代子孙都默契的只在位二十四年。

    没到就死的先不提,能活过这个年数的,都默契的在二十四年退位禅让,美其名曰,不能超过太祖皇帝。当然,赵含章来孙华武帝不算,这位皇帝十二岁登基,当政二十七年,最后在朝臣们的暗示下终于禅位给他儿子,就是他说了一句「太祖皇帝实在位二十八年

    」,这才有了到底是二十五年,还是二十八年的争议。在他儿子在位三年后,因为他儿子让他岳父当了宰相,让他舅兄进入议事阁,还挪用国库的银子修建别宫,他终于忍受不了他儿子的愚蠢,直接把他的皇位

    篡了,又自己登上帝位,然后努力造人。

    这一次,他又在位二十四年。

    在第二十四年,他将皇位禅让给才十六岁的女儿,就坐在龙椅边上看她当政,一直到孝帝二十岁,可以独当一面时才撤掉太上皇的龙椅。

    所以,这位武帝虽然不是华国历代皇帝中最长寿的,却是在位及实际控权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争议性最大的皇帝之一,和他的祖宗赵含章一样,最为人津津乐道。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