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衣布衣出

正文 第743章 诚运也不逞多让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五年后,眼看就是深秋。

    这日午后,通州卓府后宅,身穿紫缎夹袄长裙的袁冬初,带着三岁的女儿曦桐,在方大太太的房里闲话。

    卓家长媳许氏一旁坐陪。

    顾曦桐小朋友粉嫩可爱,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总是带着些许笑意。

    如今,她穿着一身鹅黄色衣裳,带一个镂空金项圈。两个小小发髻上,各嵌着两枚珍珠,把个小人儿映衬的如玉琢一般莹润。

    卓家长孙女怀瑾今年八岁了,和曦桐小妹妹很熟悉。两人乖巧的在一旁摆弄着几只布偶和两件玉把件。

    曦桐玩耍的间隙,时不时的会抬头看娘亲一眼。

    每当这时,袁冬初都会有所感觉,会回小家伙一个微笑。

    和袁冬初聊天的方大太太和许氏,也会看过去,双方再把对方的小女娃一通夸赞。

    袁冬初此来是有正经事的。

    卓静兰和丈夫吴泽九月初二给次子办周岁宴,袁冬初特来询问,方大太太和许氏要不要和她一同前往。

    庆州距离通州不算远,快船的话,中间不停,两天便能抵达。

    方大太太正在说这件事:“我和冬初不见外,就是你不问,我们也得上赶着搭你这趟船一起走。”

    “就是呢,”许氏也笑着附和,“现如今,整个河道,再找不出比诚运更安稳、更有排场的船了。”

    袁冬初连忙说道:“大太太和大嫂千万别这么说。若是没有卓大官人,我们如今还不知在干什么呢。”

    方大太太笑了,实话实说道:“我家老爷前两日还说,他第一眼看到顾当家、冬初和仁信侯,就知道你们前途不可限量,定能创下不世家业。

    “老爷说,即使没有他,你们也就是晚发际一年半载,任谁也拦不住你们和诚运的崛起之势。”

    许氏抿嘴而笑:“谁曾想,你们居然能崛起至此。顾当家如今名震大河南北,诚运投递的代购直接带动了大河南北的物资繁荣。

    “听说,连很多犄角旮旯的山民,都念着诚运投递的好呢。”

    袁冬初听得连连摆手:“咱别说这个成不?要说闯下大家业,还得是秦公子……嗯,总也改不了习惯,得称呼侯爷了。秦公子封侯都五年了,他那才叫创下了不世的家业。”

    听说,秦向儒封侯的消息传回易水县、传回延浦镇,所有人都大眼瞪小眼,没一个敢相信的。

    秦睿编撰识字典籍和词典,被人们尊称为大儒。常理来看,这应该已经是秦家的极致了。

    而且秦向儒是秦家庶子,一直以来并无多少出奇之处。当初没跟顾天成做事的时候,他甚至是个大家瞧不起的人。

    之前预言了水患,大家还没回过味来,不知道该给他一个怎样的定义。

    没想到才过了一年,这什么情况?

    ……就……就封侯了?

    袁冬初想到每年回易水县,邀请秦睿一家、或者去秦府做客,王夫人那种欲言又止、难以释怀,好几年了还处于懵懂状态的样子,都觉得特别好笑。

    好在王夫人不是个恶毒阴暗的人,早时候对待秦向儒,最多也就是视而不见。

    后来秦向儒成亲、和顾天成一起做事,王夫人对待他们两口子,就更容忍了一些。

    这几年就更不一样了,人家秦向儒那可是个袭三代的爵位。秦家两个嫡子,日后少不得也得侯爷府上帮衬一二。

    所以,王夫人虽然还处于消化不了的情形中,但每次秦向儒夫妇带着孩子回去,都能得到家里的热情接待。

    对于袁冬初的话,方大太太和许氏并不反驳,也是顺着这个话题聊了下去。

    五年前那场灾祸,至今提起,人们还在后怕。

    就是鸿江船厂在那场水患中也有损失,只不过船厂的船坞水闸建构厚重,并未伤及根本。

    不过,若让方大太太婆媳两人说,秦向儒封侯固然光宗耀祖,还有惠及三代的荣华富贵。

    但诚运南北和诚运投递的前景也不逞多让。

    如今,大河南北的特色物品流通,十之八九都是通过诚运投递来实现的。

    刚才许氏所说,偏远之地的山民感谢诚运投递,其中一点水分都没有。

    诚运在采购这些物品上,买方和卖方的价格差额只有诚运的代购费用。如此小的差价,极大的繁荣了南北物流的交易。

    投递行的代购量和代购品类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情况下,盈利自然也多。

    可以说,送信送物在如今,只是投递行的门面。投递行的绝大部分盈利,都来自于代购。

    在这种情况下,诚运投递已经成了大河南北不可或缺的一个行业。

    而诚运南北就更不用说了,短短七年,诚运南北已经拥有各型号的船只九百余艘。

    更重要的是,从水患的第二年开始,朝廷开始逐步裁减漕军。每年多出来的漕运,便交给了顾天成。

    顾天成也是从那时开始,以诚运南北为基础,联合了东青等几家河运,承揽了朝廷的粮食运输。

    几年下来,果然如顾天成当时承诺的那样,鲜有差池。

    到今年,漕运行已经拥有四千多条船,河道上近三分之一的货运,都是漕运行承担的。

    每年算下来不但利润丰厚,极具影响力,而且这种惊人的声势,还在以极快的速度扩张着。

    谁敢说,有如此家底的顾天成夫妇,会不如仁信侯的家业呢?

    内宅这里聊的欢畅,卓家外宅,卓远图也在书房里待客,待客的对象便是顾天成。

    五年过去,顾天成身上的嬉闹气质少了些,更多的是自在随意。

    他当然不是邀请卓远图同赴庆州,像卓远图这样的人物,除了巡视各处分厂,很少因私事去异地做客。

    顾天成次来,只是陪妻子、女儿来卓府,顺便和卓远图唠嗑。

    此时,卓远图便在埋怨顾天成:“你们也太见外了,我前两日才听廖大老爷提起,冬初在五年前,便把笔墨行的两成半股卖给了廖家。

    “你怎么想的?蘸水笔和墨水的生意如今做遍天下,俨然已经成了无可替代的独家字号。你们当时决定的太草率了。”

    顾天成就近把玩着书桌上的一方镇纸,听到卓远图的说话,把镇纸放回原处,笑着说道:“笔墨行是独家字号,漕运行也不差啊。凭着笔墨行的两成半股,我岳丈大人在诚运南北便多了半成股,还让诚运南北在关键时候注入了一大笔本钱,一点儿不亏。”

    卓远图听得默然,他掌管鸿江船厂,当然知道诚运南北关键的发展时期。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