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言情 > 我是宇文泰
    我军进入成都平原后分兵,如今全旭、尉迟迥两部均报大捷,整个成都的情况应该是这样,接下来,两部共围成都会师城下基本是水到渠成,魏军已经形成围攻之势。

    益州刺史萧为弟婿皆死,成都应该是将士夺气。

    虽然成都外围,也还有一些梁军据点,但接下来应该是外围据点拔除不需要耗费多少心力了。

    也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魏军突骑也许数十军马奔驰,便可不战而降一些据点;萧梁部队这时候按照节奏应该是全线收缩,死守成都了。

    他处战场已不足虑。全线收缩,这时候差不多该投降的将领已经也投降的差不多了,这时候,收缩在成都的应该是一些萧梁的死硬分子,比如萧纪的公子哥等等。

    萧纪留守成都的儿子叫萧圆肃,配合益州刺史萧为一起守成都。萧为是他的堂兄,这两个人在萧纪的圈子里,算是比较聪明而忠诚的。

    不然,萧纪不会把守卫成都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

    不过,宇文泰觉得现在形势对于他们并不利,而且大梁如今已经残破,萧绎又是一个毫无亲情的人,他们被困成都孤城无救。

    宇文泰决定给他们一条生路,允许他们投降,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于是,上道具:笔墨书简,宇文泰微笑:俺要奋笔疾书——写信招降。

    一封信给全旭,建议每天可以小小攻围,给压力,但不要强攻,以免杀伤士卒;

    一封信给萧为,劝降。

    信很快就送到了成都。

    这时候,萧为形势不妙,将士逃跑的一串接一串,尤其在弟婿皆死后,一些骑墙派赶紧开溜。

    逃跑当然会影响士气,萧刺史于是制定了严格的连坐办法,凡一人逃,诛及一家;凡一兵逃,诛及一伍;

    这道命令下,于是本来一个人逃的,结果一家都逃了,本来一个兵逃的,结果一营兵都逃了,这时候民意汹涌,已经禁止不住了。

    三国时代,曹操也下过这命令,也无效。

    终于到了最后的时刻,该逃的逃差不多了,不逃的坚定分子也纷纷进入成都及成都周边十余公里的卫星据点。

    宇文泰的书信就在这时候到了,开出了很优厚的条件劝降,全文如下:

    “今以时自诣,则家族完全;若迷惑不喻,委肉虎口,痛哉柰何!将帅疲倦,吏士思归,不乐久相屯守,孤之手记,不可数得,若束手来归,孤不食言,必相保全。”

    宇文泰的南北朝文言文写的也和大白话差不多,萧为自然是能够看得懂的。

    这是宇文泰的人性面。

    不过,宇文泰也对萧为和萧圆肃是否投降持怀疑态度,这封信也相当于最后通牒,告诉他他们自己不可能老写信,墨宝很值钱滴,不可数得,要投降得抓点紧。

    要不然,你就是块肥肉,全旭就是个老虎,你掂量吧,表指望全旭不吃你,绝对把你吃的骨头渣子都木有。要是发生惨烈的情况怎么办?“委肉虎口,痛哉奈何?”

    惨烈,也许在宇文泰的书信里就已经有一点点苗头。

    其实,在全旭全歼萧女婿的时候就有一点点苗头了,此次战役,全旭“尽殄其众”,应该是全歼了,没有招降或者受降,这是一个下马威。

    甚至是全旭的一种态度,惨烈,现在正在一步步上演。

    在等待萧家堂兄弟俩投降的日子里,即便到了兵临城下之际,宇文泰还是想不动刀兵,和平解决问题。

    宇文泰驰檄全旭暂缓攻击,等待萧家兄弟最后的抉择。

    萧为接到宇文泰的信之后,也长叹,不打一仗,不坚守,就这么投降,意味着成都从此沦陷于外族之手,他自然不是不甘心。

    尽管他觉得宇文泰信里面说的一些事情有道理,比如即便宇文泰不取成都,将来萧绎也会取成都。

    萧绎的手段只怕比宇文泰更惨烈,自己帮助萧纪,到时候估计也是免不了一死的,萧绎这个人本来就没有什么亲情。但他还是拒绝投降。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成都粮食器械兵甲都还可以一战,就这么投降还是太憋屈。

    于是萧家兄弟拒绝了投降。拒绝了最后一次和平解决的希望。

    萧?拒绝,宇文泰仁至义尽再无迟疑,开始了攻取成都的部署:

    宇文泰得报,诏命全旭直取广都(今四川省成都市东南),兵不留行,展示点力度给城里看看。

    全旭大军现在虽然兵临成都城下,但这时候,其实外围也还是有一些据点,只不过这些据点现在都瑟瑟发抖,并无救援之力。

    全旭得诏,还是有点点迟疑,觉得现在取广都似乎没什么必要。

    武阳以东的一些小县城还城守未下,这些小地方,其实全旭觉得无足轻重,成都一降服,这些小地儿,传檄而定,根本不用费事。

    现在,就当立即进行决战。但宇文泰信中口气无可置疑,必据广都。

    宇文泰已经看见了蜀军的多米诺骨牌已经倒掉,成都城外据点已经风雨飘摇,甚至一纸文书,一名突骑即可降之;但全旭却觉得应该先下成都而这些小地儿自服。

    宇文泰的书信口气坚决,全旭不敢违,遵命率军北上,一战即克广都。广都即下,身后蜀军外城据点纷纷不战而溃,武阳以东小城皆奔走而降,皆如宇文泰所料。

    距敌千山万水,而逆料形势如在眼前,比身在战场的军事家判断更为准确,当代之军事家,谁能敌之?

    全旭遂进,大喜,谴轻骑烧成都市桥,萧为果然大为震惧,日夜为攻守之备。

    此时,宇文泰的麾下各部,在成都平原几乎所向无前,兵马旌旗甚盛,这时尉迟迥所部乃乘兵入小雒郭门,前锋与全旭会师。

    至此,魏军轻骑前锋已直抵成都城下,围之数匝。

    铁蹄踏破成都宁静,至此,两百多年后,起于北方关中帝都的兵马再临成都。

    京都。

    宇文泰一瞬不瞬的关注着成都的战事,毕竟人不在前线,只能依据大势进行判断,眼下,他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全旭轻敌。

    魏军如所料占领广都之后,其实已经占据心腹,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前面敕进,需要,现在应敕暂停,同样需要。

    。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