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事情再难也是要办的,一桩桩一件件,随着朝廷调来补缺的官吏越来越多,朱标这边做事也就越来越游刃有余,青壮灾民们也开始以工代赋。
发现确实能够多吃饭,并且月底还能拿到铜钱后他们干活的热情就凸显了许多,兴修水利通水渠之类的等等劳力活干的也都颇为勤快。
全旭也早领着十万两银子以及那些合适的孤儿们回返锦衣卫基地了,朱标本打算差不多了就回京,毕竟自己父皇母后妻子都来信催促过了。
只是奈何抽不出身,太多事务没有定下,朱标也不忍心久经苦难的陕甘百姓在受苦了,毕竟他们已经很难了,或许是强者对弱者天然的怜悯之心,朱标又留在平凉府月余。
眼看着由夏入秋,陕甘也连下了两天的大雨,朱标才终于准备动身回京了,随行护卫的只有半数府军卫,以及曹良辰调来的兵卒。
几大州府的卫所主将一扫而空,朱标自然要安排心腹补上,府军卫唐士忠等人自然再合适不过,到底是朱家亲卫近军值得信任。
何况这几个州府地处丝绸之路要道,目前海运风险有些过大,通过重启路上丝绸之路连通中亚印度还是很有必要的。
丝绸之路始于西汉,鼎盛于唐,一直到北宋实际版图大幅缩减,朝廷未能控制河西走廊,到了南宋时期,更无法涉足西北地区,丝绸之路衰落日益明显。
但在蒙元时期,蒙古发动了三次西征及南征,版图大大扩展,加之驿路的设立、欧亚交通网络的恢复,使欧亚广大地域范围内国际商队长途贩运活动再度兴盛起来。
早年朱标就查阅过元代的记载,当时在漫长的东西方陆路商道上从事商队贩运贸易的,有欧洲商人、有西亚、中亚地区的商人以及中国色目商人等,元大都作为东方国际贸易中心的无可争议的地位。
欧州和中、西亚商人一般都携带大量金银、珠宝、药物、奇禽异兽、香料、竹布等商品来中国或在沿途出售,他们所购买的主要是中国的缎匹、绣彩、金锦、丝绸、茶叶、瓷器、药材等商品。
一直到元末战乱纷飞,与此同时西域中亚等地也是暴乱频生,商业大受打击,所以近年来往来的商队甚少,而老朱对这些也不看重,甚至可以说是排斥一切外来种族。
但朱标却是知晓一味的闭关锁国是不行的,经济繁荣对国家的好处更是不言而喻,算算时间,意大利那边都已经开始文艺复兴了,文艺复兴是什么,那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时不我待,汉唐时期的野人们如今也开始迈步向前了,大明不能落后,如今洪武四年也过去大半了,这四年朱标一心稳固,如今成效可谓是卓着。
北方蒙古如今陷入内乱,四分五裂之局面,有李文忠常遇春在其中搅局,最起码有数年功夫他们是没有心思南下犯境了。
西方朝廷采取了多封众建的政策打压帕竹政权,使其不能完全整合乌斯藏的政教力量,内忧外患之下他们只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那边实在太过贫困加上高原气候,大明实在没有必要攻打下来,得不偿失。
南方云贵也是如此,跟富庶的巴蜀不同,现在耗费大量资源打下来了还需要治理,其收益远远比不上付出,何况云贵同样是内部矛盾重重,前元梁王以及大理段氏的斗争也使得大明可以不必急切。
东方沿海治理倭寇也很顺利,上次接到汤鼎的消息说他们已经在东海海上创下了诺大的名头,也招收了不少日本浪人,准备去日本伊予岛劫掠一番…………
自巴蜀天府之国被收复之后,大明发展的最后一块拼图也已经组装好了,开国四载,江南等地的民生恢复,苏杭扬州等地重回人间天堂之面貌,经济发展迅速。
朱标回京后也要开始推动经济发展了,江南士族作为他的嫡系,自然要承担的更多,朱标经过此次出行已经发现了,根本无需担心资本脱离控制。
因为国情不同,华夏自古就是官本位,或者说对资产的认知与别国不同,有钱在华夏从不代表地位高贵,只能代表你是个肥羊。
在罗马在雅典,你能交足够的税金那你就是高贵的公民,拥有一切的权利,可在华夏,你交足了税金依旧还是商贾贱业者,吃喝穿用都有严格的限制。
范蠡,替越王勾践复国灭吴,而后功成名就后辞官经商,虽然现在很多商人视为祖师爷,但就是因为他商贾身份,历史功绩几乎被正史所忽略。
再比如吕不韦,虽然富可敌国,却仍然要通过投资秦质子嬴异人才能进入士族圈子。
华夏自古从来不缺少富可敌国的商贾,可他们从来都不是历史的主角,甚至连配角都算不上,他们的腰杆挺不起来的。
所以商贾发财后的追求并不是谋取更多财富,而是希望能完成阶级转变,从商贾转变为士绅,从士绅转变为官员,江南士族就是个明显的例子,他们富贾天下,但依旧愿意散尽家财拜入东宫门下。
加上朱标对后世的认知,在华夏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盛行的,不符合国情,这是一个大统一的王朝,习惯了中央领导地方,朝廷占据各行各业最好的那一部分,士农工商只是祂的一部分。
何况朱标也不会放任他们肆无忌惮,更不会让他们插手进入能关系国家命脉的产业之中,盐铁炮船这些都会有朝廷专门的部门管理,商贾不得插手,他们可以富起来,但他们不能掌握力量。
丝绸茶叶瓷器药材玉石丝锦等等这些都无所谓,当然了,要是有本事占据大明以外的领土,自然是随便怎么折腾,不过发展一个国家,可不是能那么轻松的。
往后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朝廷必然要咬下最肥美的那几口,以确保未来发展的必要资源,其余的就是专门给野心家的猎场,谁有本事,那就去吧,划疆为王岂不乐哉?
…………………
发现确实能够多吃饭,并且月底还能拿到铜钱后他们干活的热情就凸显了许多,兴修水利通水渠之类的等等劳力活干的也都颇为勤快。
全旭也早领着十万两银子以及那些合适的孤儿们回返锦衣卫基地了,朱标本打算差不多了就回京,毕竟自己父皇母后妻子都来信催促过了。
只是奈何抽不出身,太多事务没有定下,朱标也不忍心久经苦难的陕甘百姓在受苦了,毕竟他们已经很难了,或许是强者对弱者天然的怜悯之心,朱标又留在平凉府月余。
眼看着由夏入秋,陕甘也连下了两天的大雨,朱标才终于准备动身回京了,随行护卫的只有半数府军卫,以及曹良辰调来的兵卒。
几大州府的卫所主将一扫而空,朱标自然要安排心腹补上,府军卫唐士忠等人自然再合适不过,到底是朱家亲卫近军值得信任。
何况这几个州府地处丝绸之路要道,目前海运风险有些过大,通过重启路上丝绸之路连通中亚印度还是很有必要的。
丝绸之路始于西汉,鼎盛于唐,一直到北宋实际版图大幅缩减,朝廷未能控制河西走廊,到了南宋时期,更无法涉足西北地区,丝绸之路衰落日益明显。
但在蒙元时期,蒙古发动了三次西征及南征,版图大大扩展,加之驿路的设立、欧亚交通网络的恢复,使欧亚广大地域范围内国际商队长途贩运活动再度兴盛起来。
早年朱标就查阅过元代的记载,当时在漫长的东西方陆路商道上从事商队贩运贸易的,有欧洲商人、有西亚、中亚地区的商人以及中国色目商人等,元大都作为东方国际贸易中心的无可争议的地位。
欧州和中、西亚商人一般都携带大量金银、珠宝、药物、奇禽异兽、香料、竹布等商品来中国或在沿途出售,他们所购买的主要是中国的缎匹、绣彩、金锦、丝绸、茶叶、瓷器、药材等商品。
一直到元末战乱纷飞,与此同时西域中亚等地也是暴乱频生,商业大受打击,所以近年来往来的商队甚少,而老朱对这些也不看重,甚至可以说是排斥一切外来种族。
但朱标却是知晓一味的闭关锁国是不行的,经济繁荣对国家的好处更是不言而喻,算算时间,意大利那边都已经开始文艺复兴了,文艺复兴是什么,那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时不我待,汉唐时期的野人们如今也开始迈步向前了,大明不能落后,如今洪武四年也过去大半了,这四年朱标一心稳固,如今成效可谓是卓着。
北方蒙古如今陷入内乱,四分五裂之局面,有李文忠常遇春在其中搅局,最起码有数年功夫他们是没有心思南下犯境了。
西方朝廷采取了多封众建的政策打压帕竹政权,使其不能完全整合乌斯藏的政教力量,内忧外患之下他们只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那边实在太过贫困加上高原气候,大明实在没有必要攻打下来,得不偿失。
南方云贵也是如此,跟富庶的巴蜀不同,现在耗费大量资源打下来了还需要治理,其收益远远比不上付出,何况云贵同样是内部矛盾重重,前元梁王以及大理段氏的斗争也使得大明可以不必急切。
东方沿海治理倭寇也很顺利,上次接到汤鼎的消息说他们已经在东海海上创下了诺大的名头,也招收了不少日本浪人,准备去日本伊予岛劫掠一番…………
自巴蜀天府之国被收复之后,大明发展的最后一块拼图也已经组装好了,开国四载,江南等地的民生恢复,苏杭扬州等地重回人间天堂之面貌,经济发展迅速。
朱标回京后也要开始推动经济发展了,江南士族作为他的嫡系,自然要承担的更多,朱标经过此次出行已经发现了,根本无需担心资本脱离控制。
因为国情不同,华夏自古就是官本位,或者说对资产的认知与别国不同,有钱在华夏从不代表地位高贵,只能代表你是个肥羊。
在罗马在雅典,你能交足够的税金那你就是高贵的公民,拥有一切的权利,可在华夏,你交足了税金依旧还是商贾贱业者,吃喝穿用都有严格的限制。
范蠡,替越王勾践复国灭吴,而后功成名就后辞官经商,虽然现在很多商人视为祖师爷,但就是因为他商贾身份,历史功绩几乎被正史所忽略。
再比如吕不韦,虽然富可敌国,却仍然要通过投资秦质子嬴异人才能进入士族圈子。
华夏自古从来不缺少富可敌国的商贾,可他们从来都不是历史的主角,甚至连配角都算不上,他们的腰杆挺不起来的。
所以商贾发财后的追求并不是谋取更多财富,而是希望能完成阶级转变,从商贾转变为士绅,从士绅转变为官员,江南士族就是个明显的例子,他们富贾天下,但依旧愿意散尽家财拜入东宫门下。
加上朱标对后世的认知,在华夏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盛行的,不符合国情,这是一个大统一的王朝,习惯了中央领导地方,朝廷占据各行各业最好的那一部分,士农工商只是祂的一部分。
何况朱标也不会放任他们肆无忌惮,更不会让他们插手进入能关系国家命脉的产业之中,盐铁炮船这些都会有朝廷专门的部门管理,商贾不得插手,他们可以富起来,但他们不能掌握力量。
丝绸茶叶瓷器药材玉石丝锦等等这些都无所谓,当然了,要是有本事占据大明以外的领土,自然是随便怎么折腾,不过发展一个国家,可不是能那么轻松的。
往后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朝廷必然要咬下最肥美的那几口,以确保未来发展的必要资源,其余的就是专门给野心家的猎场,谁有本事,那就去吧,划疆为王岂不乐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