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新四十二年。
初冬,这一年的第一场雪还没下,夏朝四十四岁的太子终没能耗过他的父皇,先一步驾鹤西去了,而他的父皇则刚刚喜获麟儿,皇十四子诞生了!
老皇帝正自欢喜无限,对于太子薨也不过稍稍皱了皱眉。
老皇帝在位四十多年,生有皇子十四人,公主十七人,因皇权的争斗,正是死的死,傻的傻,木讷的木讷,疯癫的疯癫,到了成年之后还能在老皇帝眼前蹦跶的本就没剩几个,所以太子能坚持到四十多岁才咽气也算是奇迹。而还能蹦跶的几位未成年皇子……没到最后一刻,且先活着罢了。
老皇帝并非明君,本也非昏君,执政期间颇为中庸,奉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可惜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仅存的清明也随之消磨殆尽,这几年不仅对皇子之间的争斗睁一眼闭一眼,对后宫里的魑魅魍魉更是置若罔闻,更不要民生疾苦。以至于,百姓生活艰难,怨声载道,而朝堂上的官员则各怀鬼胎……
老来得子的皇帝对新生的皇儿那是喜欢的不得了,虽已无数次当爹,而能证明自己宝刀未老的只此一个,接下来便是母凭子贵,那位郑才人一跃升到妃位,真是前无古人!一连串的封赏和庆祝把太子离世的悲伤掩盖,大臣们趁着老皇帝高兴赶忙为各自代表支持的皇子向老皇帝上折子求立太子,大殿之上明争暗讽,唾沫星子横飞,皇宫之外各个势力不再藏着掖着,无所不用其极,将阳谋,阴谋玩转的居然充满了‘正气’……京城里好不热闹!
可大家忽略了那位刚刚生了皇子的郑妃,太子还没出殡,郑妃的父兄便一步三级的往上升,等大家反应过来,为时已晚!圣旨每日象雪片一样,纷纷洒落到各个大臣府邸,谁升谁降谁入狱全凭跟郑妃娘家关系远近,有无仇怨。
……
建新四十四年。
初春,草没绿花没开,老皇帝带着长生的梦想,留了一道传位幼子的遗诏,驾崩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老皇帝执政几十年积累了无数民怨,这一死像是那冻得结实的河床被炸裂了一条缝,这世道开始乱了……
这世道有多乱?
北边的鞑靼,西边的羌族,南边的南诏,本就一直虎视眈眈,一朝得知老皇帝驾崩,哪里还按捺得住狼子野心,奔着‘趁你乱,多要几碗饭’的宗旨,奋勇冲向边境……此乃外患!
建新末年至景文元年,朝中各位大人们忙着拉帮结派,各地的官吏忙着中饱私囊,国库本就比老皇帝的肾还虚,赶上个灾人祸,百姓只能自求多福!可躲过了今年的旱,躲不过明年的涝,就算灾没能要了命去,悬在百姓头上的各种赋税佃租也会活生生要了他们的命去!既然怎么都是死,那就……反了吧!
于是,各地本应在农田里辛苦劳作的百姓揭竿而起了,夏朝疆域辽阔,星星之火四处可见……此乃内患!
景文元年,皇帝年幼,太后垂帘,外戚执政,眼见内忧外患,太后一家子合计了一下,边境那里,北有裘将军,西有方将军,南有廖将军,不足为惧,粮草?饷银?国难之际,提这些,非忠臣所为!至于内患,一家人嘿嘿一笑,正愁不知道怎么削藩,老便给了良机,正好借此次叛乱削弱各地藩王的实权和兵力!于是,圣旨命各位藩王自扫门前雪,扫不干净提头来见!与此同时,太后一党也没闲着,他们抓紧买官卖官,强收赋税,以丰盈外戚私囊……
如此这般三年后,连年的征战,百姓流离失所,农耕荒废,饿殍遍地,世家子弟不事生产,供给断了,骤然失去财力支撑的世家大族便也只剩下拿起刀剑上战场这唯一的路。
各地藩镇大将本是领命镇压叛乱,镇着镇着反倒更乱了,有的藩王正如太后一家预料的,土崩瓦解,便由世家大族接过旗帜继续领兵镇压,然后世家大族的心思慢慢就变了……而有的藩王却趁此机会扩充实力,拥兵自重……
直至景文四年春,各地叛乱突然整齐划一的剑指京城!
夏朝有三百多个卫所,配置于各个军事重镇,京城还有72京卫,正经的军事精锐部队,可知道有多少是吃空饷的,仅仅数月,景文四年深秋,京城就被攻陷了,夏朝这位六岁的娃娃皇帝不知道被哪个种地的踹下御座,最终不知道死在哪个杀猪的刀下。
那一夜,月蚀,色赤如血,老人这是‘血月’是上给的警示,‘人间正气弱,邪气旺,怨气盛,戾气强;风云巨变,山河悲鸣,下动荡……’
杀!杀!杀!像是为了配合那一晚的血色,杀进京城的各路英雄或者是……英熊,杀空了皇城,杀空了大臣们的府邸,杀得京城一片猩红,金灿灿的宝座空了,富丽堂皇的皇城空了,贪腐的大臣们的府邸空了……
太后一家及一党为这轰轰烈烈的一夜献上了自己的一腔热血!
……
乱够了吗?当然没有!
这仅仅是开始,宝座只有一个,还活着几个藩王,几个世家大族,谁称王?谁称臣?
接着打吧!
……
初冬,这一年的第一场雪还没下,夏朝四十四岁的太子终没能耗过他的父皇,先一步驾鹤西去了,而他的父皇则刚刚喜获麟儿,皇十四子诞生了!
老皇帝正自欢喜无限,对于太子薨也不过稍稍皱了皱眉。
老皇帝在位四十多年,生有皇子十四人,公主十七人,因皇权的争斗,正是死的死,傻的傻,木讷的木讷,疯癫的疯癫,到了成年之后还能在老皇帝眼前蹦跶的本就没剩几个,所以太子能坚持到四十多岁才咽气也算是奇迹。而还能蹦跶的几位未成年皇子……没到最后一刻,且先活着罢了。
老皇帝并非明君,本也非昏君,执政期间颇为中庸,奉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可惜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仅存的清明也随之消磨殆尽,这几年不仅对皇子之间的争斗睁一眼闭一眼,对后宫里的魑魅魍魉更是置若罔闻,更不要民生疾苦。以至于,百姓生活艰难,怨声载道,而朝堂上的官员则各怀鬼胎……
老来得子的皇帝对新生的皇儿那是喜欢的不得了,虽已无数次当爹,而能证明自己宝刀未老的只此一个,接下来便是母凭子贵,那位郑才人一跃升到妃位,真是前无古人!一连串的封赏和庆祝把太子离世的悲伤掩盖,大臣们趁着老皇帝高兴赶忙为各自代表支持的皇子向老皇帝上折子求立太子,大殿之上明争暗讽,唾沫星子横飞,皇宫之外各个势力不再藏着掖着,无所不用其极,将阳谋,阴谋玩转的居然充满了‘正气’……京城里好不热闹!
可大家忽略了那位刚刚生了皇子的郑妃,太子还没出殡,郑妃的父兄便一步三级的往上升,等大家反应过来,为时已晚!圣旨每日象雪片一样,纷纷洒落到各个大臣府邸,谁升谁降谁入狱全凭跟郑妃娘家关系远近,有无仇怨。
……
建新四十四年。
初春,草没绿花没开,老皇帝带着长生的梦想,留了一道传位幼子的遗诏,驾崩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老皇帝执政几十年积累了无数民怨,这一死像是那冻得结实的河床被炸裂了一条缝,这世道开始乱了……
这世道有多乱?
北边的鞑靼,西边的羌族,南边的南诏,本就一直虎视眈眈,一朝得知老皇帝驾崩,哪里还按捺得住狼子野心,奔着‘趁你乱,多要几碗饭’的宗旨,奋勇冲向边境……此乃外患!
建新末年至景文元年,朝中各位大人们忙着拉帮结派,各地的官吏忙着中饱私囊,国库本就比老皇帝的肾还虚,赶上个灾人祸,百姓只能自求多福!可躲过了今年的旱,躲不过明年的涝,就算灾没能要了命去,悬在百姓头上的各种赋税佃租也会活生生要了他们的命去!既然怎么都是死,那就……反了吧!
于是,各地本应在农田里辛苦劳作的百姓揭竿而起了,夏朝疆域辽阔,星星之火四处可见……此乃内患!
景文元年,皇帝年幼,太后垂帘,外戚执政,眼见内忧外患,太后一家子合计了一下,边境那里,北有裘将军,西有方将军,南有廖将军,不足为惧,粮草?饷银?国难之际,提这些,非忠臣所为!至于内患,一家人嘿嘿一笑,正愁不知道怎么削藩,老便给了良机,正好借此次叛乱削弱各地藩王的实权和兵力!于是,圣旨命各位藩王自扫门前雪,扫不干净提头来见!与此同时,太后一党也没闲着,他们抓紧买官卖官,强收赋税,以丰盈外戚私囊……
如此这般三年后,连年的征战,百姓流离失所,农耕荒废,饿殍遍地,世家子弟不事生产,供给断了,骤然失去财力支撑的世家大族便也只剩下拿起刀剑上战场这唯一的路。
各地藩镇大将本是领命镇压叛乱,镇着镇着反倒更乱了,有的藩王正如太后一家预料的,土崩瓦解,便由世家大族接过旗帜继续领兵镇压,然后世家大族的心思慢慢就变了……而有的藩王却趁此机会扩充实力,拥兵自重……
直至景文四年春,各地叛乱突然整齐划一的剑指京城!
夏朝有三百多个卫所,配置于各个军事重镇,京城还有72京卫,正经的军事精锐部队,可知道有多少是吃空饷的,仅仅数月,景文四年深秋,京城就被攻陷了,夏朝这位六岁的娃娃皇帝不知道被哪个种地的踹下御座,最终不知道死在哪个杀猪的刀下。
那一夜,月蚀,色赤如血,老人这是‘血月’是上给的警示,‘人间正气弱,邪气旺,怨气盛,戾气强;风云巨变,山河悲鸣,下动荡……’
杀!杀!杀!像是为了配合那一晚的血色,杀进京城的各路英雄或者是……英熊,杀空了皇城,杀空了大臣们的府邸,杀得京城一片猩红,金灿灿的宝座空了,富丽堂皇的皇城空了,贪腐的大臣们的府邸空了……
太后一家及一党为这轰轰烈烈的一夜献上了自己的一腔热血!
……
乱够了吗?当然没有!
这仅仅是开始,宝座只有一个,还活着几个藩王,几个世家大族,谁称王?谁称臣?
接着打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