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的出版社每年都会发行许多不同版本的世界地图,而在其中的大多数之上,世界都泾渭分明地分割成了两个部分——平和的华夏九州同盟与混乱的“边缘地区”。
前者以地图中央的中州为核心,领土遍及四海,富庶而平静;而后者挤在地图的边缘地带中,由于投影法的缘故版图都扭曲了,内部各国纷争不断,战乱几乎一时不停歇。
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的形成,是有着漫长的历史的。
二百年前,东海商社自故土跨越大海,在当时被蒙古控制的山东登陆,此后的几十年内不断发展挑动中原局势,最终重建华夏,完成一统,又不断将势力范围向全球扩张出去。
也是从这一历史时期开始,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之前,地球上的各文明各国度各民族受地理环境限制,相对独立,生产以农业为主,只通过有限的商业相互交流;而在此之后,全世界通过新兴的舰船铁路和电信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各项技术不断扩散,各国在生产进步人口迅速增长的同时,战争也越发频发越发残酷。
因此,现代历史学家追根溯源,将东海商社崭露头角的共和2100年定为世界历史的分野之年,在此之前是古代,而此后便是新世代了。
这一全新的世代,又可前后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从2100年至2169年间,从东海商社的兴起到华夏国的建立,整个华夏在国公会的带领下锐意进取不断扩张。在国内,科技不断发展,铁路和教育广泛铺展开来;在国外,华夏人在天涯洲和彼岸洲两片新大陆建立了新家园,对亚非欧印等旧世界施加了巨大的影响。这是一个荣耀的黄金时代,国力蒸蒸日上,人心昂扬,令人怀念,因此被华夏历史学家称作“大征服时代”。
而自2170年之后,事情开始起了变化。华夏几乎征服了世界上所有适宜生活的地区,进取的动力大不如前,内部矛盾开始显现。
第一代国公已经全部逝去,第二代国公也大多垂垂老矣,他们和他们的亲戚子嗣们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牢牢占据了权力中枢和大部分利润丰厚的产业。然而人心总是不足的,即便已经如此强大,他们仍然渴求更多,在向外扩张受阻的情况下,他们便开始争权夺利相互倾轧,给祖宗的荣耀蒙尘。
与此同时,治下民众的心态也发生了转变。诸如企业家商人等富裕阶层原本与国共荣,在缴纳税金的同时也随着国家的扩张而获得更大的市场。然而现在市场发展停滞,内部竞争逐渐激烈,同时税负却越加越重,引发了他们的不满。而工人农民的平民阶层的状况更糟,随着民族主义热情的退却,他们开始更关心身边的生活,认识到头顶上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才是让他们喘不过气的原因,而不是从未谋面的“敌人”,怨气越攒越多。
最终,矛盾无可避免地爆发,整个华夏疆域内乱四起。一开始是国公们公然分成数派,相互攻讦,然后各地出现了民众的小规模抗议,而国公们没有意识到它的严重性,反而当成工具用于攻击政敌,导致愈演愈烈,最后竟然爆发了大规模的骚乱。国公会试图调兵镇压,但一方面内部掣肘,另一方面新思想也传播到了军队中,指挥不畅,最终一系列事件发酵到极点,演化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
旧体制的权威被严重损害,统治秩序几近崩塌,海外地区纷纷自立,甚至有的地方还爆发了战乱。原本被压制的其它文明也得到了喘息之机,迅速从华夏吸引资金和技术发展起来。
华夏在大征服时代的荣耀荡然无存,世界上群雄并起,征战也日益惨烈。因此,这一历史时期被后世称作“大动荡时代”。
大动荡时代持续了差不多五十年,混乱由小变大,一度席卷半个地球,甚至爆发了多场内战,给华夏和世界人民带去了惨痛的灾难。也是因此,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人们受够了乱象,重新渴望起了安定,英雄应运而生。
2218年,华夏本土广受关注的政治新星朱元璋当选为新一任尚书省宰相。
此人平民出身,少年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崂山学宫,毕业后先是在媒体界工作,又考入尚书省,因动荡环境下出色的工作能力受到赏识,平步青云。
身登高位后,他一方面在国公会各派系中合纵连横,争取他们的支持,然后借国公会权威对已经堕落的行政系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清除蠹虫,恢复混乱的治安和破败的基础设施,在教育领域重新塑造华夏认同,又推出了一系列惠及民生的政策争取人心。
另一方面,施政小有所成后,他又借助民意反过来对国公会施压,争取将一批权力下放到三省之中,并且整顿军队统一军权重铸军魂,力图从上而下结束动荡的局势。
这一系列改革受到了既得利益者的抵制,但此时通信技术和媒体业已经相当发达,民众可以通过书报电信广播充分交流,民心思变的大势已经不可抵挡,改革还是不断进行了下去。最终,国公会与中书省尚书省门下释枢密院的体制结构没有变动,但国公与民众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公们变得低调自律了许多,而民众的政治参与度大幅提高,不满情绪反而大幅缓解,整体稳定了许多。
华夏本土的秩序首先恢复过来,而此时本土已经有超过三亿的人口,比海外领加起来还多几倍,形成了绝对压制。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本土一方面出兵狠厉打击海外的叛乱势力,另一方面却施以怀柔手段,在回收军权的同时增加海外地区的财务和行政自主权,将他们重新拉回华夏怀抱。
这一系列行动旷日持久,有时轰轰烈烈,有时却和风细雨,由朱元璋发起,持续数任宰相才彻底完成。
2254年,华夏本土和海外领的代表齐聚洛阳,签订了《华夏九州同盟宣言》,又经国公会批准正式实施。这份宣言将国公会统治下的本土和海外疆域划分为中州北溟州安西州太和州洋州海角州天涯州赤道州彼岸州九州,各州距离遥远,地方情况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具有一定的施政自主权,但军权收归入统一的九州军之中,由尚书省兵部负责军政管理,枢密院负责指挥调度。这九州再加上河中国元国澳宋等汉文化的藩国,结成统一的同盟,受九州军保护,内部和平交流发展,民生水平不断提升,也奠定了当今一半世界的格局,一直延续至今。
接下来的2255年是新一个甲子年,按惯例是每三十年更换年号的一年,新的年号便定为“鼎和”,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而此前这段重铸秩序的时代,后来便被称作“大回归时代”。
(注:历届年号分别为:华夏振武景平复兴鼎和安宁,现在的2294年是安宁十年)
鼎和年代之后,世界局势又有了新的特征。
华夏九州同盟恢复了自己的秩序,华夏人的生活重归正轨,对外界事务变得漠不关心。然而同盟之外,另一半世界仍然混乱着。
这一半世界的现状同样与华夏人脱不开干系。
在华夏崛起之前,世界各国全都可以用一个“散”来形容:由于生产方式和技术的限制,各文明的基层都分散成一个个小块由大小领主统治,互不相服,只名义上听从领袖的统治。
这样一盘散沙的局面让它们对华夏毫无威胁,但也没什么好处。华夏商品想销售进去,不知道得经过多少重关卡,销路难以打开;各海外公司想施加点政治影响力,很多时候都难以找到说话有用的人,得自己一点点建立人脉,往往换了个人就办不了事了。
因此,在利益的驱动下,华夏逐渐扶持当地实力派,将无数小国捏合为一个个中等规模的国家,方便办事,也不怕养大了造反。
但是,进入大动荡时代之后,华夏自顾不暇,这些中等国家便如同脱缰野马一般发展起来。
细分一下的话,华盟之外的边缘地带又可分为几个特点分明的区域。
一,东地中海地区。
这一地区也就是地理意义上的亚欧非三洲交界区,存在罗马帝国和突厥汗国两个工业化超级强国,以及埃及没翼圣地国等几个中等国家。
大征服时代,华夏海陆并进向西开拓,而东地中海地区是他们首先发挥影响力的地区之一,当地在向华夏输送了大量资源和利益的同时,也首先受益于新技术和新思维的扩散发展起来。
其中,首先受益的是古老而重获新生的罗马帝国。当时华夏国忙于建设太和省,需要从外界获取大量物资,从本土万里迢迢运过去显然不现实,黑海另一侧的罗马国就成了最好的来源。罗马人不但因此赚到了不少钱,还承接了一些原始工业的转移,采购了一些先进军事设备,在各国之中获得了先发优势。
凭借这个优势,罗马成功打破了被四面敌人死死压制的僵局,反过来开疆拓土。最盛之时,罗马控制了大半个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半岛,势力范围直达北非,几乎恢复当年祖宗风采了。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第一代国公和前几任罗马皇帝的逝去,过去的友谊不免松动,而这么大一个帝国的潜在威胁又浮现出来。因此,华夏礼部便在罗马周围搞起了小动作,扶持其它国家给它添堵。
其中,最为成功的,就是当时聚居在小亚细亚半岛东部和南高加索地区的突厥人。
突厥人本已有相当程度的文明,在米哈伊尔八世死后甚至一度试图反抗罗马,但在罗马人新购置的先进武器面前败下阵来,重新成为帝国的一员。后来他们设法搭上了华夏的关系,翻找历史书攀附起了唐朝时的“旧情”,还真因此获得了一定的扶持,逐渐壮大,成为了罗马东疆的一大威胁。
突厥汗国之所以自称“第三汗国”,便是把当初盘踞于唐朝北方的突厥势力称作第一汗国,西迁后建立的塞尔柱称作第二汗国,如今第三次兴起,便是第三汗国了。
相比罗马,突厥人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继承残酷,连续出了好几代英主。他们励精图治,积极汉化向华夏学习,带头在公众诚着汉服倡导移风易俗。虽然受技术管制限制,他们没法获得最新的工业和军事设备,但却在几十年里成功建立了一套现代教育和军事体系,培养了大量基层人才。
后来,大动荡时代到来后,这些前人打下的基础给突厥人带去了巨大的优势。各国争相从华夏聘请人才引入技术,但唯有拥有完整体系和足够人才的突厥汗国才能充分消化。因此,他们的发展速度一骑绝尘,最终成了边缘地带首先进入工业时代的国家,然后以小欺大,逐渐蚕食罗马帝国的土地。
东地中海局势一直到大回归时代才重新平衡起来,彼时罗马帝国内部受从华夏传来的新思潮影响爆发了政变,新皇帝在革新派的支持下登基,然后革除旧弊重整国政,让国力恢复过来,止住了突厥侵略的趋势。
这段时间里,罗马和突厥两国都奈何不了彼此,反倒和平起来,各自调转矛头向外部求取利益。突厥汗国在东方攻城略地,而罗马帝国向海上发展,甚至在蛮荒的彼岸洲东部建立了殖民地。
而平衡在近几十年来再度被打破,两国的外部扩张达到极限,而内部的矛盾显现,统治者为了掩盖矛盾煽动起了民族主义狂潮,互相视对方为死仇,最终果不其然爆发了战争。
经过数次动用几十上百万军队的惨烈大战之后,突厥军首先在军事技术和战术上取得了突破,运用精心准备的装甲战车部队,一举突破了罗马帝国在小亚细亚半岛中部修建的亚历山大之墙防线,大规模攻城略地,甚至达到了索菲亚之墙外围,距离新罗马城只有一步之遥了。
罗马这个古老帝国的现状岌岌可危,将来战局会如何变化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
二欧洲。
罗马以西的欧洲地区原本零散而混乱,难以下手,但华夏舰队进入地中海后不久,法国势力与阿拉贡王国爆发了逆十字军战争,给了华夏人插手的机会。
这场战争旷日持久,先后有卡斯蒂利亚英格兰西西里等国加入,后来罗马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也掺了一脚,各国为了征战不断集中国力,重塑了统治结构。
战争后期,一场大瘟疫爆发开来,重创了各国民生和经济,让战争不得不草草收场。为了应对这场瘟疫,各国争相向华夏求助,华夏也借以实施谋划已久的“分瓜”计划,将欧陆各国捏合为数个容易打交道的中等国家。
实际上国王们对这个计划并不抵触,反而相当欢迎——华夏人不喜欢欧洲公爵遍地走伯爵不如狗的局势,他们同样不喜欢,谁不想把国政大权都握在自己手里啊?
对此抵触的只有地方领主和被吞并的小国,但一方面瘟疫让他们自顾不暇,二来国王们又可以借助华夏人的力量施压,因此计划推进得很顺利。甚至华夏进入大动荡时代后,欧洲国王们依然按照原本的路线图,继续这场整合运动。
到现在,欧洲大陆上只剩下西班牙法兰西意大利尼德兰神圣罗马帝国金帐汗国等主要国家,小国大部分被吞并,少数残留下来的也是被特意留作缓冲带。但是,由于长年的征战,各国很难挤出资源发展经济和科技,整个欧陆大体上仍然贫穷落后,需要挤出农民的口粮去进口武器。反倒是孤悬海上的不列颠发展势头良好,具备了不错的工业化基础,近年来反过来野心勃勃地对大陆展开了侵略。
三印度。
印度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宗教思辨哲学和被侵略史。
2120年后,印度地区逐渐被西洋公司和华夏人扶持的其它势力瓜分,形成了若干个邦国,给华夏本土输送了大量的利益。但随着殖民统治的深入,华夏人逐渐在印度建立起成熟的治理机构和交通网络,新思想也不可避免地传播了过去,使得当地人逐渐拥有了反抗的意图和能力。
大动荡时代后,印度邦国顺理成章地逐个独立,到现在,整个印度地区大致形成南东西三足鼎立的局面。
南印度地区由许多中小土邦联合构成了“南印度联邦”,海贸发达,人口众多,但内部整合度不高,军队规模庞大,但战力不强。
东印度地区由陈氏元国主导,该国疆土包括恒河入海口附近和缅甸地区,是华盟成员之一,发展程度较高。该国当年一度以强军威震全印,但大回归时代加入华盟后,国防压力大减,相关预算连年削减,到现在只剩一支小而先进的样子军队了。
西印度地区则是秦国的地盘——这个国度的来由说来话长。
在年间,西洋公司联合真金建立和河中国和陈嵬主导的元国两个势力对占据了北印度富庶领土的德里苏丹国展开夹攻,完全灭亡了这个一度强盛的国度。然后,西洋公司将印度河流域纳入直接管理之下,设立了“天竺邦”进行治理,而在恒河流域扶持了几个本地土王进行傀儡统治。
天竺邦由于是直接治理,有大量华夏人前去工作,其中不少留在当地定居繁衍生息。大动荡时代到来后,天竺邦没有像其它殖民领那样被土着夺权,反而是当地的华夏人在强人章褣的带领下建立了新的政权。
章褣自立为王,定国号为秦,然后便雄心勃勃地吸引华夏移民发展工业开疆拓土。等到大回归时代结束华盟成立之时,秦国已经是囊括印度河流域恒河上游和阿富汗地区等广阔土地的强盛大国了。
原本秦国也是华盟的候选成员,但秦人自主意识强烈,不愿向华盟让渡主权,华盟也认为秦国治下文化太杂,不够“纯粹”,不愿意接纳它进来,因此双方一拍两散没有谈妥。
秦国在印度三国之中是最强大的一方,素来雄心勃勃,有一统印度之志。但元国是强大的华盟的一员,不是它能碰的,南印度也受华盟一定程度上的保护,没法向南扩张。因此近年来,该国主要向西谋取土地。
大约五年前,秦国与突厥汗国联手,瓜分了垂垂老矣的伊尔汗国。
伊尔汗国当年由蒙古人建立,一度兴盛后又衰落,数十年前曾在铁血宰相帖木儿的苦心经营下短暂复兴,但随着帖木儿的离世又再度沉沦。该国虽然保有庞大的军队,但以传统的步兵为主,面对东西两个强国铺天盖地的装甲战车和飞机毫无还手之力,数月内便被灭亡。
而两只巨兽分得的土地不少,但它们的胃口显然不会填满。如今突厥汗国对着老对手罗马疯狂撕咬,难道秦国会甘于就此止戈吗?
四殷地。
大征服时代初期,潘学忠等后世着名的探险家发现了天涯洲和彼岸洲两块适宜人类生活的新大陆,极大地影响了未来的世界格局。
整个大征服时代,华夏尚书省都在国公会的意志指示下,积极向新大陆输送移民建设新家园。大动荡时代到来后,虽然官方组织的移民停止了,但新大陆的生活压力更低,本土还是有不少人自发移民过去。
不过,两片新大陆广袤无垠,却不是什么地方都适宜生存的,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城市生活的吸引力大大超过农村,新移民更倾向于在新汉阳新南海新重庆等已经建设成熟的新大陆城市生活,而不是去整天见不到几个人的农场锄大地。
因此,华夏势力并没有占据整片新大陆,而是在早期开发的天涯洲东南岸和彼岸洲西岸聚居。华盟成立后,在新大陆划分的彼岸天涯赤道三州,领土就仅限彼岸洲西部天涯洲南部和天涯洲东部。
(注:分别是现代的北美西海岸南美南部和巴西一带)
剩余的天涯洲西北部彼岸洲东南部和中间夹着的新南洋诸岛,由于自然条件较差,开发程度很低,且有大量土着居住,便没有划入华盟疆域之内。由于土着居民样貌与华夏人较为相似,有人怀疑他们是殷商后裔,因此这一大片横跨两大洲的土地便被统称为“殷地”。
殷地之中并非没有华盟势力,正相反,当地有不少早期的华夏移民,还有许多华盟企业在经营种植园和矿业,甚至还有一些不愿归入华盟统治的华夏强人割据建国。
当年的“分瓜”计划也曾在殷地实施,但当地人的文明程度比欧洲人还低上许多,甚至连轮子都没有,因此计划很不顺利,到现在只留下几个松散的部族联盟。
除了华夏人和土着,还有一些罗马人印度人和欧洲人也在殷地插了一脚,不过他们建立的殖民地经营成本甚高,收益不大,更多的是出于彰显国威的考虑。
这么多松散的势力鱼龙混杂,导致殷地成为边缘地带之中最为混乱的地区。单论人口损失,此地应该比不上有序相互杀戮的欧洲人,但当地大部分地方几乎没有治安和王法可言,犯罪频繁,人人持械自保,实在是令人深恶痛绝的罪恶之地,但也因此吸引了一些法外狂徒和冒险家,成为不少华盟影视剧的背景和平安人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五非洲。
广袤的非洲大陆可分为北南东西四个截然不同的部分。
北非是传统的地中海生态圈的一部分,分成几个国家过着传统的生活,波澜不惊。
南非是华盟海角州的领地,富庶而平静。
东非存在宋国和埃塞俄比亚两个主要势力,后者是传统土着国度,而前者是当年华夏人扶持混血皇帝赵晑建立的国家。由于一大批前宋移民的加入,该国在原始的黑暗大陆上迅速发展扩张开来,但毕竟受环境和人口所限,至今也只是个农业国,经济以出口农产品和非洲特产为主。
为了与历史上的其它几个宋国区分,东非的宋国又在非正式诚中称作“非宋”。相应的,文天祥等人在澳洲建立的另一个宋国被称作“澳宋”。
两个宋国在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互不承认,坚称自己才是赵宋正统,甚至还曾经在三千里洲附近进行过一场小规模的海战。但后来两国渐渐分出了胜负,澳宋由于人口以汉人为主,受教育程度较高,大动荡时代又承接了不少华夏移民,发展后劲远超非宋,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工业化。再后来,澳宋顺利成为华盟的一员,而非宋仍然只是落后国家。
但落后也只是相对于华盟落后,在黑暗大陆上,非宋仍然是文明之光,土着居民不断向东海岸的几个大城市聚集,这也给赵氏统治者带来了严重的管理难题。出于人道考虑,华盟对他们进行了一定的扶助。
最后的西非则是一片类似于殷地的混乱区,分成数个原始国家相互征战,有不少冒险家和贸易公司在当地活动,但经济和技术发展缓慢,几乎见不到希望。
很多人都说,殷地和西非是“被华盟抛弃的土地”,食之无味,只是扔给边缘地带其余各国争抢的骨头而已。
或许如此,但谁又愿意一辈子啃骨头呢?
前者以地图中央的中州为核心,领土遍及四海,富庶而平静;而后者挤在地图的边缘地带中,由于投影法的缘故版图都扭曲了,内部各国纷争不断,战乱几乎一时不停歇。
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的形成,是有着漫长的历史的。
二百年前,东海商社自故土跨越大海,在当时被蒙古控制的山东登陆,此后的几十年内不断发展挑动中原局势,最终重建华夏,完成一统,又不断将势力范围向全球扩张出去。
也是从这一历史时期开始,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之前,地球上的各文明各国度各民族受地理环境限制,相对独立,生产以农业为主,只通过有限的商业相互交流;而在此之后,全世界通过新兴的舰船铁路和电信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各项技术不断扩散,各国在生产进步人口迅速增长的同时,战争也越发频发越发残酷。
因此,现代历史学家追根溯源,将东海商社崭露头角的共和2100年定为世界历史的分野之年,在此之前是古代,而此后便是新世代了。
这一全新的世代,又可前后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从2100年至2169年间,从东海商社的兴起到华夏国的建立,整个华夏在国公会的带领下锐意进取不断扩张。在国内,科技不断发展,铁路和教育广泛铺展开来;在国外,华夏人在天涯洲和彼岸洲两片新大陆建立了新家园,对亚非欧印等旧世界施加了巨大的影响。这是一个荣耀的黄金时代,国力蒸蒸日上,人心昂扬,令人怀念,因此被华夏历史学家称作“大征服时代”。
而自2170年之后,事情开始起了变化。华夏几乎征服了世界上所有适宜生活的地区,进取的动力大不如前,内部矛盾开始显现。
第一代国公已经全部逝去,第二代国公也大多垂垂老矣,他们和他们的亲戚子嗣们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牢牢占据了权力中枢和大部分利润丰厚的产业。然而人心总是不足的,即便已经如此强大,他们仍然渴求更多,在向外扩张受阻的情况下,他们便开始争权夺利相互倾轧,给祖宗的荣耀蒙尘。
与此同时,治下民众的心态也发生了转变。诸如企业家商人等富裕阶层原本与国共荣,在缴纳税金的同时也随着国家的扩张而获得更大的市场。然而现在市场发展停滞,内部竞争逐渐激烈,同时税负却越加越重,引发了他们的不满。而工人农民的平民阶层的状况更糟,随着民族主义热情的退却,他们开始更关心身边的生活,认识到头顶上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才是让他们喘不过气的原因,而不是从未谋面的“敌人”,怨气越攒越多。
最终,矛盾无可避免地爆发,整个华夏疆域内乱四起。一开始是国公们公然分成数派,相互攻讦,然后各地出现了民众的小规模抗议,而国公们没有意识到它的严重性,反而当成工具用于攻击政敌,导致愈演愈烈,最后竟然爆发了大规模的骚乱。国公会试图调兵镇压,但一方面内部掣肘,另一方面新思想也传播到了军队中,指挥不畅,最终一系列事件发酵到极点,演化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
旧体制的权威被严重损害,统治秩序几近崩塌,海外地区纷纷自立,甚至有的地方还爆发了战乱。原本被压制的其它文明也得到了喘息之机,迅速从华夏吸引资金和技术发展起来。
华夏在大征服时代的荣耀荡然无存,世界上群雄并起,征战也日益惨烈。因此,这一历史时期被后世称作“大动荡时代”。
大动荡时代持续了差不多五十年,混乱由小变大,一度席卷半个地球,甚至爆发了多场内战,给华夏和世界人民带去了惨痛的灾难。也是因此,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人们受够了乱象,重新渴望起了安定,英雄应运而生。
2218年,华夏本土广受关注的政治新星朱元璋当选为新一任尚书省宰相。
此人平民出身,少年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崂山学宫,毕业后先是在媒体界工作,又考入尚书省,因动荡环境下出色的工作能力受到赏识,平步青云。
身登高位后,他一方面在国公会各派系中合纵连横,争取他们的支持,然后借国公会权威对已经堕落的行政系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清除蠹虫,恢复混乱的治安和破败的基础设施,在教育领域重新塑造华夏认同,又推出了一系列惠及民生的政策争取人心。
另一方面,施政小有所成后,他又借助民意反过来对国公会施压,争取将一批权力下放到三省之中,并且整顿军队统一军权重铸军魂,力图从上而下结束动荡的局势。
这一系列改革受到了既得利益者的抵制,但此时通信技术和媒体业已经相当发达,民众可以通过书报电信广播充分交流,民心思变的大势已经不可抵挡,改革还是不断进行了下去。最终,国公会与中书省尚书省门下释枢密院的体制结构没有变动,但国公与民众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公们变得低调自律了许多,而民众的政治参与度大幅提高,不满情绪反而大幅缓解,整体稳定了许多。
华夏本土的秩序首先恢复过来,而此时本土已经有超过三亿的人口,比海外领加起来还多几倍,形成了绝对压制。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本土一方面出兵狠厉打击海外的叛乱势力,另一方面却施以怀柔手段,在回收军权的同时增加海外地区的财务和行政自主权,将他们重新拉回华夏怀抱。
这一系列行动旷日持久,有时轰轰烈烈,有时却和风细雨,由朱元璋发起,持续数任宰相才彻底完成。
2254年,华夏本土和海外领的代表齐聚洛阳,签订了《华夏九州同盟宣言》,又经国公会批准正式实施。这份宣言将国公会统治下的本土和海外疆域划分为中州北溟州安西州太和州洋州海角州天涯州赤道州彼岸州九州,各州距离遥远,地方情况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具有一定的施政自主权,但军权收归入统一的九州军之中,由尚书省兵部负责军政管理,枢密院负责指挥调度。这九州再加上河中国元国澳宋等汉文化的藩国,结成统一的同盟,受九州军保护,内部和平交流发展,民生水平不断提升,也奠定了当今一半世界的格局,一直延续至今。
接下来的2255年是新一个甲子年,按惯例是每三十年更换年号的一年,新的年号便定为“鼎和”,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而此前这段重铸秩序的时代,后来便被称作“大回归时代”。
(注:历届年号分别为:华夏振武景平复兴鼎和安宁,现在的2294年是安宁十年)
鼎和年代之后,世界局势又有了新的特征。
华夏九州同盟恢复了自己的秩序,华夏人的生活重归正轨,对外界事务变得漠不关心。然而同盟之外,另一半世界仍然混乱着。
这一半世界的现状同样与华夏人脱不开干系。
在华夏崛起之前,世界各国全都可以用一个“散”来形容:由于生产方式和技术的限制,各文明的基层都分散成一个个小块由大小领主统治,互不相服,只名义上听从领袖的统治。
这样一盘散沙的局面让它们对华夏毫无威胁,但也没什么好处。华夏商品想销售进去,不知道得经过多少重关卡,销路难以打开;各海外公司想施加点政治影响力,很多时候都难以找到说话有用的人,得自己一点点建立人脉,往往换了个人就办不了事了。
因此,在利益的驱动下,华夏逐渐扶持当地实力派,将无数小国捏合为一个个中等规模的国家,方便办事,也不怕养大了造反。
但是,进入大动荡时代之后,华夏自顾不暇,这些中等国家便如同脱缰野马一般发展起来。
细分一下的话,华盟之外的边缘地带又可分为几个特点分明的区域。
一,东地中海地区。
这一地区也就是地理意义上的亚欧非三洲交界区,存在罗马帝国和突厥汗国两个工业化超级强国,以及埃及没翼圣地国等几个中等国家。
大征服时代,华夏海陆并进向西开拓,而东地中海地区是他们首先发挥影响力的地区之一,当地在向华夏输送了大量资源和利益的同时,也首先受益于新技术和新思维的扩散发展起来。
其中,首先受益的是古老而重获新生的罗马帝国。当时华夏国忙于建设太和省,需要从外界获取大量物资,从本土万里迢迢运过去显然不现实,黑海另一侧的罗马国就成了最好的来源。罗马人不但因此赚到了不少钱,还承接了一些原始工业的转移,采购了一些先进军事设备,在各国之中获得了先发优势。
凭借这个优势,罗马成功打破了被四面敌人死死压制的僵局,反过来开疆拓土。最盛之时,罗马控制了大半个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半岛,势力范围直达北非,几乎恢复当年祖宗风采了。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第一代国公和前几任罗马皇帝的逝去,过去的友谊不免松动,而这么大一个帝国的潜在威胁又浮现出来。因此,华夏礼部便在罗马周围搞起了小动作,扶持其它国家给它添堵。
其中,最为成功的,就是当时聚居在小亚细亚半岛东部和南高加索地区的突厥人。
突厥人本已有相当程度的文明,在米哈伊尔八世死后甚至一度试图反抗罗马,但在罗马人新购置的先进武器面前败下阵来,重新成为帝国的一员。后来他们设法搭上了华夏的关系,翻找历史书攀附起了唐朝时的“旧情”,还真因此获得了一定的扶持,逐渐壮大,成为了罗马东疆的一大威胁。
突厥汗国之所以自称“第三汗国”,便是把当初盘踞于唐朝北方的突厥势力称作第一汗国,西迁后建立的塞尔柱称作第二汗国,如今第三次兴起,便是第三汗国了。
相比罗马,突厥人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继承残酷,连续出了好几代英主。他们励精图治,积极汉化向华夏学习,带头在公众诚着汉服倡导移风易俗。虽然受技术管制限制,他们没法获得最新的工业和军事设备,但却在几十年里成功建立了一套现代教育和军事体系,培养了大量基层人才。
后来,大动荡时代到来后,这些前人打下的基础给突厥人带去了巨大的优势。各国争相从华夏聘请人才引入技术,但唯有拥有完整体系和足够人才的突厥汗国才能充分消化。因此,他们的发展速度一骑绝尘,最终成了边缘地带首先进入工业时代的国家,然后以小欺大,逐渐蚕食罗马帝国的土地。
东地中海局势一直到大回归时代才重新平衡起来,彼时罗马帝国内部受从华夏传来的新思潮影响爆发了政变,新皇帝在革新派的支持下登基,然后革除旧弊重整国政,让国力恢复过来,止住了突厥侵略的趋势。
这段时间里,罗马和突厥两国都奈何不了彼此,反倒和平起来,各自调转矛头向外部求取利益。突厥汗国在东方攻城略地,而罗马帝国向海上发展,甚至在蛮荒的彼岸洲东部建立了殖民地。
而平衡在近几十年来再度被打破,两国的外部扩张达到极限,而内部的矛盾显现,统治者为了掩盖矛盾煽动起了民族主义狂潮,互相视对方为死仇,最终果不其然爆发了战争。
经过数次动用几十上百万军队的惨烈大战之后,突厥军首先在军事技术和战术上取得了突破,运用精心准备的装甲战车部队,一举突破了罗马帝国在小亚细亚半岛中部修建的亚历山大之墙防线,大规模攻城略地,甚至达到了索菲亚之墙外围,距离新罗马城只有一步之遥了。
罗马这个古老帝国的现状岌岌可危,将来战局会如何变化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
二欧洲。
罗马以西的欧洲地区原本零散而混乱,难以下手,但华夏舰队进入地中海后不久,法国势力与阿拉贡王国爆发了逆十字军战争,给了华夏人插手的机会。
这场战争旷日持久,先后有卡斯蒂利亚英格兰西西里等国加入,后来罗马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也掺了一脚,各国为了征战不断集中国力,重塑了统治结构。
战争后期,一场大瘟疫爆发开来,重创了各国民生和经济,让战争不得不草草收场。为了应对这场瘟疫,各国争相向华夏求助,华夏也借以实施谋划已久的“分瓜”计划,将欧陆各国捏合为数个容易打交道的中等国家。
实际上国王们对这个计划并不抵触,反而相当欢迎——华夏人不喜欢欧洲公爵遍地走伯爵不如狗的局势,他们同样不喜欢,谁不想把国政大权都握在自己手里啊?
对此抵触的只有地方领主和被吞并的小国,但一方面瘟疫让他们自顾不暇,二来国王们又可以借助华夏人的力量施压,因此计划推进得很顺利。甚至华夏进入大动荡时代后,欧洲国王们依然按照原本的路线图,继续这场整合运动。
到现在,欧洲大陆上只剩下西班牙法兰西意大利尼德兰神圣罗马帝国金帐汗国等主要国家,小国大部分被吞并,少数残留下来的也是被特意留作缓冲带。但是,由于长年的征战,各国很难挤出资源发展经济和科技,整个欧陆大体上仍然贫穷落后,需要挤出农民的口粮去进口武器。反倒是孤悬海上的不列颠发展势头良好,具备了不错的工业化基础,近年来反过来野心勃勃地对大陆展开了侵略。
三印度。
印度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宗教思辨哲学和被侵略史。
2120年后,印度地区逐渐被西洋公司和华夏人扶持的其它势力瓜分,形成了若干个邦国,给华夏本土输送了大量的利益。但随着殖民统治的深入,华夏人逐渐在印度建立起成熟的治理机构和交通网络,新思想也不可避免地传播了过去,使得当地人逐渐拥有了反抗的意图和能力。
大动荡时代后,印度邦国顺理成章地逐个独立,到现在,整个印度地区大致形成南东西三足鼎立的局面。
南印度地区由许多中小土邦联合构成了“南印度联邦”,海贸发达,人口众多,但内部整合度不高,军队规模庞大,但战力不强。
东印度地区由陈氏元国主导,该国疆土包括恒河入海口附近和缅甸地区,是华盟成员之一,发展程度较高。该国当年一度以强军威震全印,但大回归时代加入华盟后,国防压力大减,相关预算连年削减,到现在只剩一支小而先进的样子军队了。
西印度地区则是秦国的地盘——这个国度的来由说来话长。
在年间,西洋公司联合真金建立和河中国和陈嵬主导的元国两个势力对占据了北印度富庶领土的德里苏丹国展开夹攻,完全灭亡了这个一度强盛的国度。然后,西洋公司将印度河流域纳入直接管理之下,设立了“天竺邦”进行治理,而在恒河流域扶持了几个本地土王进行傀儡统治。
天竺邦由于是直接治理,有大量华夏人前去工作,其中不少留在当地定居繁衍生息。大动荡时代到来后,天竺邦没有像其它殖民领那样被土着夺权,反而是当地的华夏人在强人章褣的带领下建立了新的政权。
章褣自立为王,定国号为秦,然后便雄心勃勃地吸引华夏移民发展工业开疆拓土。等到大回归时代结束华盟成立之时,秦国已经是囊括印度河流域恒河上游和阿富汗地区等广阔土地的强盛大国了。
原本秦国也是华盟的候选成员,但秦人自主意识强烈,不愿向华盟让渡主权,华盟也认为秦国治下文化太杂,不够“纯粹”,不愿意接纳它进来,因此双方一拍两散没有谈妥。
秦国在印度三国之中是最强大的一方,素来雄心勃勃,有一统印度之志。但元国是强大的华盟的一员,不是它能碰的,南印度也受华盟一定程度上的保护,没法向南扩张。因此近年来,该国主要向西谋取土地。
大约五年前,秦国与突厥汗国联手,瓜分了垂垂老矣的伊尔汗国。
伊尔汗国当年由蒙古人建立,一度兴盛后又衰落,数十年前曾在铁血宰相帖木儿的苦心经营下短暂复兴,但随着帖木儿的离世又再度沉沦。该国虽然保有庞大的军队,但以传统的步兵为主,面对东西两个强国铺天盖地的装甲战车和飞机毫无还手之力,数月内便被灭亡。
而两只巨兽分得的土地不少,但它们的胃口显然不会填满。如今突厥汗国对着老对手罗马疯狂撕咬,难道秦国会甘于就此止戈吗?
四殷地。
大征服时代初期,潘学忠等后世着名的探险家发现了天涯洲和彼岸洲两块适宜人类生活的新大陆,极大地影响了未来的世界格局。
整个大征服时代,华夏尚书省都在国公会的意志指示下,积极向新大陆输送移民建设新家园。大动荡时代到来后,虽然官方组织的移民停止了,但新大陆的生活压力更低,本土还是有不少人自发移民过去。
不过,两片新大陆广袤无垠,却不是什么地方都适宜生存的,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城市生活的吸引力大大超过农村,新移民更倾向于在新汉阳新南海新重庆等已经建设成熟的新大陆城市生活,而不是去整天见不到几个人的农场锄大地。
因此,华夏势力并没有占据整片新大陆,而是在早期开发的天涯洲东南岸和彼岸洲西岸聚居。华盟成立后,在新大陆划分的彼岸天涯赤道三州,领土就仅限彼岸洲西部天涯洲南部和天涯洲东部。
(注:分别是现代的北美西海岸南美南部和巴西一带)
剩余的天涯洲西北部彼岸洲东南部和中间夹着的新南洋诸岛,由于自然条件较差,开发程度很低,且有大量土着居住,便没有划入华盟疆域之内。由于土着居民样貌与华夏人较为相似,有人怀疑他们是殷商后裔,因此这一大片横跨两大洲的土地便被统称为“殷地”。
殷地之中并非没有华盟势力,正相反,当地有不少早期的华夏移民,还有许多华盟企业在经营种植园和矿业,甚至还有一些不愿归入华盟统治的华夏强人割据建国。
当年的“分瓜”计划也曾在殷地实施,但当地人的文明程度比欧洲人还低上许多,甚至连轮子都没有,因此计划很不顺利,到现在只留下几个松散的部族联盟。
除了华夏人和土着,还有一些罗马人印度人和欧洲人也在殷地插了一脚,不过他们建立的殖民地经营成本甚高,收益不大,更多的是出于彰显国威的考虑。
这么多松散的势力鱼龙混杂,导致殷地成为边缘地带之中最为混乱的地区。单论人口损失,此地应该比不上有序相互杀戮的欧洲人,但当地大部分地方几乎没有治安和王法可言,犯罪频繁,人人持械自保,实在是令人深恶痛绝的罪恶之地,但也因此吸引了一些法外狂徒和冒险家,成为不少华盟影视剧的背景和平安人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五非洲。
广袤的非洲大陆可分为北南东西四个截然不同的部分。
北非是传统的地中海生态圈的一部分,分成几个国家过着传统的生活,波澜不惊。
南非是华盟海角州的领地,富庶而平静。
东非存在宋国和埃塞俄比亚两个主要势力,后者是传统土着国度,而前者是当年华夏人扶持混血皇帝赵晑建立的国家。由于一大批前宋移民的加入,该国在原始的黑暗大陆上迅速发展扩张开来,但毕竟受环境和人口所限,至今也只是个农业国,经济以出口农产品和非洲特产为主。
为了与历史上的其它几个宋国区分,东非的宋国又在非正式诚中称作“非宋”。相应的,文天祥等人在澳洲建立的另一个宋国被称作“澳宋”。
两个宋国在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互不承认,坚称自己才是赵宋正统,甚至还曾经在三千里洲附近进行过一场小规模的海战。但后来两国渐渐分出了胜负,澳宋由于人口以汉人为主,受教育程度较高,大动荡时代又承接了不少华夏移民,发展后劲远超非宋,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工业化。再后来,澳宋顺利成为华盟的一员,而非宋仍然只是落后国家。
但落后也只是相对于华盟落后,在黑暗大陆上,非宋仍然是文明之光,土着居民不断向东海岸的几个大城市聚集,这也给赵氏统治者带来了严重的管理难题。出于人道考虑,华盟对他们进行了一定的扶助。
最后的西非则是一片类似于殷地的混乱区,分成数个原始国家相互征战,有不少冒险家和贸易公司在当地活动,但经济和技术发展缓慢,几乎见不到希望。
很多人都说,殷地和西非是“被华盟抛弃的土地”,食之无味,只是扔给边缘地带其余各国争抢的骨头而已。
或许如此,但谁又愿意一辈子啃骨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