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远送到吏部的公文,并不是什么很大的人事调动,只是一个县令的升迁而已。
一个县令却让皇帝亲笔点名任命,这让吏部的官员们都惊了一下,有人说道:“这个王元举,如果下官没记错的话,应是武德元年科举三甲第一吧。”
“确是此人。”李正方点了点头:“看来,陛下对他是青睐有加啊。”
“啧,这开国第一状元,就是不一样啊。”官员语气多少有些酸溜溜的羡慕,这也是人之常情,多少为官者一辈子都见不到皇帝一面,更别说这种看重了。
“好了,别酸了,人家的才能确实出众,这元年的科榜啊,可是一个比一个有才华,大有门道,恐多出未来之栋梁啊。”李正方感叹了一声,又问:“委任状拟好了吗,还有官凭。”
“都准备好了,请大人过目。”属下官员说着递上公文。
李正方仔细看了一遍确认无误,这才盖上公章,交还道:“传去兴河县吧。”
“是。”官员恭敬接过,领命而去。
数日后,济阳郡兴河县。
王元举刚从外面回到县府,县丞便迎了上来,声音透着惊喜:“大人,吏部来信了。”
一般这种情况下,都是有升迁的迹象,县丞之所以惊喜,一是为王元举高兴,二来,这县令升了,他这个县丞也有极大的可能顺上一步。
“哦?”王元举倒是并没什么波澜,接过密封书信后拆开看了起来。
信中内容,简单明了,即朝廷调令其前往益州永安郡任职主薄,其县令之职,则由兴河县丞擢升。
这可以说是连跳了,因为永安主薄乃正六品,一般地方县令往郡里升,都会先来一波郡府中书录事,以为资历,但王元举却直接略过了此职。
“大人,信中如何言说?”县丞忍不住追问。
王元举看了他一眼:“陛下让我去永安任主薄。”
“什么!?”县丞闻言吓了一大跳,一脸不可思议道:“这,这,下官还以为是中书录事,大人要在此职熬上两三年才能到主薄位置,没想到竟是直接晋升了!”
“而且是陛下点的名!?”县丞反应过来,眼睛已经瞪的老大了:“大人啊,陛下慧眼,您这是前途无量啊!往后可不要忘了下官啊。”
说着又连忙拱手:“恭喜恭喜,恭喜大人!”
“同喜同喜。”永安在蜀中,王元举难免升起了一些归乡之情,笑容满面道:“也恭喜李大人,升任兴河县令。”
“啊?吏部有此令文?”县丞压着激动问。
“是的。”王元举说着,将公文递给了县丞。
后者慌忙接过,打开一字不漏的看了一遍,再压不住情绪,兴奋握拳:“太好了!太好了!皇天不负有心人,陛下说得对,只要为官以民,朝廷是一定能看到的!”
言罢,又朝王元举作揖:“这两年里,承蒙大人施政,下官才能有此政绩。”
王元举摆摆手道:“兴河能有今日之民生,乃县中上下官吏克服困难、齐心协力所为,非本官之功也。”
县丞一脸正色道:“大人过谦,若无您大刀阔斧,带领士农工商,兴河岂有今日之象。”
“好了好了,你我就不要在这里互相吹捧了。”王元举无奈笑了笑:“就此事,也该通知一下县内同僚们,也好做一些交接工作。”
“大人说的是,下官这就去安排,祝贺大人高升。”
“同僚一场,相处两三年,马上就要离开兴河了,走前聚一聚是应该的,但别搞太复杂了。”王元举叮嘱。
县丞想了想,试探性道:“临凤楼大人意下如何?”
王元举稍稍点头:“行,麻烦李大人安排,这顿酒宴不准用公款,我自拿俸禄即可。”
“这怎么行,我与大人同喜,而大人马上就要去永安了,临别之际,自当由下官做东。”
“不必,李大人太客气了。”
两人又是一番客套,王元举并不是那种不近人情的人,相反,他当县令的这段时间,将人际关系方方面面处理的恰到好处。
当天晚上,兴河县的一众官吏们在临凤楼聚会,庆祝王元举和县丞高升,席间,吏员们忙着不住弯腰倒酒,极尽讨好奉承。
从县令到郡主薄,这属于青云直上,就前途而言,谁知道王元举后面能到什么位置,这由不得人们不巴结,说不定,以后还是一棵大树可靠呢。
场上气氛热闹,王元举毫无意外的喝醉了,不过临别送行嘛,无伤大雅。
两日后,等县府这边的公务交接完毕,他也收拾好行李,雇了辆马车,准备赶回蜀中。
这次调令并不是急,也未让他马上上任,所以王元举是打算先回去一趟的,反正老家离永安不远。
不过在他走出县府的时候,却突然愣住了。
入眼看去,外面站了不少兴河百姓,大家也都在看着他。
“你们这是.”
王元举狐疑的问了一句,结果百姓呼啦啦跪了下来,七嘴八舌的开始说道:
“我们这些老百姓实在是舍不得王县尊啊.”
“您如果走了,兴河县该怎么办啊”
另有人道:“听说县尊调离兴河,我等特来相送.”
百姓心中都有杆秤,能遇到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当地人谁不爱戴,由此亦可见,王元举于兴河县的政绩。
他也被眼前的一幕弄的愣了半晌,心中升起了一股暖流:“乡亲们,元举在兴河两年,亦有为政不当之处,何敢当此大礼啊。”
“乡亲们快快请起”
一地县令走时被百姓挽留,柳长卿是一个,王元举又是一个。
县府内的吏员官兵们也被这一幕弄的有些动容,百姓们一番嘘寒问暖、一路珍重的话语过后,王元举也终于离开了。
马车驶离这里后,身后百姓还在挥手道别。
驾车的仆人忍不住说道:“老爷,小人活这么大,还没见过哪个当官的离开时能像您这样,这要是在官场上传开,会不会大有用处?”
王元举的声音从马车内传来:“为官者,上不负君,下不负民,则无愧也,至于这些所谓的声名,与我何干。”(本章完)
一个县令却让皇帝亲笔点名任命,这让吏部的官员们都惊了一下,有人说道:“这个王元举,如果下官没记错的话,应是武德元年科举三甲第一吧。”
“确是此人。”李正方点了点头:“看来,陛下对他是青睐有加啊。”
“啧,这开国第一状元,就是不一样啊。”官员语气多少有些酸溜溜的羡慕,这也是人之常情,多少为官者一辈子都见不到皇帝一面,更别说这种看重了。
“好了,别酸了,人家的才能确实出众,这元年的科榜啊,可是一个比一个有才华,大有门道,恐多出未来之栋梁啊。”李正方感叹了一声,又问:“委任状拟好了吗,还有官凭。”
“都准备好了,请大人过目。”属下官员说着递上公文。
李正方仔细看了一遍确认无误,这才盖上公章,交还道:“传去兴河县吧。”
“是。”官员恭敬接过,领命而去。
数日后,济阳郡兴河县。
王元举刚从外面回到县府,县丞便迎了上来,声音透着惊喜:“大人,吏部来信了。”
一般这种情况下,都是有升迁的迹象,县丞之所以惊喜,一是为王元举高兴,二来,这县令升了,他这个县丞也有极大的可能顺上一步。
“哦?”王元举倒是并没什么波澜,接过密封书信后拆开看了起来。
信中内容,简单明了,即朝廷调令其前往益州永安郡任职主薄,其县令之职,则由兴河县丞擢升。
这可以说是连跳了,因为永安主薄乃正六品,一般地方县令往郡里升,都会先来一波郡府中书录事,以为资历,但王元举却直接略过了此职。
“大人,信中如何言说?”县丞忍不住追问。
王元举看了他一眼:“陛下让我去永安任主薄。”
“什么!?”县丞闻言吓了一大跳,一脸不可思议道:“这,这,下官还以为是中书录事,大人要在此职熬上两三年才能到主薄位置,没想到竟是直接晋升了!”
“而且是陛下点的名!?”县丞反应过来,眼睛已经瞪的老大了:“大人啊,陛下慧眼,您这是前途无量啊!往后可不要忘了下官啊。”
说着又连忙拱手:“恭喜恭喜,恭喜大人!”
“同喜同喜。”永安在蜀中,王元举难免升起了一些归乡之情,笑容满面道:“也恭喜李大人,升任兴河县令。”
“啊?吏部有此令文?”县丞压着激动问。
“是的。”王元举说着,将公文递给了县丞。
后者慌忙接过,打开一字不漏的看了一遍,再压不住情绪,兴奋握拳:“太好了!太好了!皇天不负有心人,陛下说得对,只要为官以民,朝廷是一定能看到的!”
言罢,又朝王元举作揖:“这两年里,承蒙大人施政,下官才能有此政绩。”
王元举摆摆手道:“兴河能有今日之民生,乃县中上下官吏克服困难、齐心协力所为,非本官之功也。”
县丞一脸正色道:“大人过谦,若无您大刀阔斧,带领士农工商,兴河岂有今日之象。”
“好了好了,你我就不要在这里互相吹捧了。”王元举无奈笑了笑:“就此事,也该通知一下县内同僚们,也好做一些交接工作。”
“大人说的是,下官这就去安排,祝贺大人高升。”
“同僚一场,相处两三年,马上就要离开兴河了,走前聚一聚是应该的,但别搞太复杂了。”王元举叮嘱。
县丞想了想,试探性道:“临凤楼大人意下如何?”
王元举稍稍点头:“行,麻烦李大人安排,这顿酒宴不准用公款,我自拿俸禄即可。”
“这怎么行,我与大人同喜,而大人马上就要去永安了,临别之际,自当由下官做东。”
“不必,李大人太客气了。”
两人又是一番客套,王元举并不是那种不近人情的人,相反,他当县令的这段时间,将人际关系方方面面处理的恰到好处。
当天晚上,兴河县的一众官吏们在临凤楼聚会,庆祝王元举和县丞高升,席间,吏员们忙着不住弯腰倒酒,极尽讨好奉承。
从县令到郡主薄,这属于青云直上,就前途而言,谁知道王元举后面能到什么位置,这由不得人们不巴结,说不定,以后还是一棵大树可靠呢。
场上气氛热闹,王元举毫无意外的喝醉了,不过临别送行嘛,无伤大雅。
两日后,等县府这边的公务交接完毕,他也收拾好行李,雇了辆马车,准备赶回蜀中。
这次调令并不是急,也未让他马上上任,所以王元举是打算先回去一趟的,反正老家离永安不远。
不过在他走出县府的时候,却突然愣住了。
入眼看去,外面站了不少兴河百姓,大家也都在看着他。
“你们这是.”
王元举狐疑的问了一句,结果百姓呼啦啦跪了下来,七嘴八舌的开始说道:
“我们这些老百姓实在是舍不得王县尊啊.”
“您如果走了,兴河县该怎么办啊”
另有人道:“听说县尊调离兴河,我等特来相送.”
百姓心中都有杆秤,能遇到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当地人谁不爱戴,由此亦可见,王元举于兴河县的政绩。
他也被眼前的一幕弄的愣了半晌,心中升起了一股暖流:“乡亲们,元举在兴河两年,亦有为政不当之处,何敢当此大礼啊。”
“乡亲们快快请起”
一地县令走时被百姓挽留,柳长卿是一个,王元举又是一个。
县府内的吏员官兵们也被这一幕弄的有些动容,百姓们一番嘘寒问暖、一路珍重的话语过后,王元举也终于离开了。
马车驶离这里后,身后百姓还在挥手道别。
驾车的仆人忍不住说道:“老爷,小人活这么大,还没见过哪个当官的离开时能像您这样,这要是在官场上传开,会不会大有用处?”
王元举的声音从马车内传来:“为官者,上不负君,下不负民,则无愧也,至于这些所谓的声名,与我何干。”(本章完)